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良恶肿瘤患者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与临床分期、病理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来我院诊治的乳腺肿块患者85例,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析85例乳腺肿块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对比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弹性成像参数,对弹性应变率、直径变化率、面积比及三者联合绘制ROC曲线,分析不同乳腺肿瘤患者临床分期的弹性成像参数,分析乳腺肿瘤患者病理分子分型的弹性成像参数。结果:85例乳腺肿块患者中,良性肿块35例,恶性肿块50例。恶性组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良性组低(P<0.05)。面积比ROC曲线AUC为0.580,以1.73为临界值,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为73.5 %,特异度为38.5 %;直径变化率ROC曲线AUC为0.630,以0.28为临界值,诊断灵敏度为75.5 %,特异度为47.5 %;弹性应变率ROC曲线AUC为0.790,以15.2 cm2为临界值,诊断灵敏度为64.5 %,特异度为83.5 %,以三者联合绘制ROC曲线,AUC为0.920,诊断灵敏度为82.5 %,特异度为92.5 %。乳腺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Ⅰ、Ⅱ、Ⅲ、Ⅳ期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期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Ⅲ、Ⅱ、Ⅰ期者高,Ⅲ期者明显较Ⅱ、Ⅰ期者高,Ⅱ期者明显较Ⅰ期高。乳腺恶性肿瘤患者Luminal A型者、Liminal B型者、Her2过表达型者、基底样型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Liminal B型者的弹性应变率、肿块直径、直径变化率、肿块面积、面积比明显较Luminal A型者、Her2过表达型者、基底样型者高,Her2过表达型者明显较Luminal A型者、基底样型者高(P均<0.05),Luminal A型者与基底样型者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用于乳腺良恶肿瘤的诊断,超声弹性成像定量参数可用于恶性乳腺肿瘤临床分期、Li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乳腺特异性表达172^HIS突变型p53转基因鼠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53基因突变几乎存在于所有人类肿瘤中,尤其与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是抑癌基因,而突变型p53基因则是癌基因-呈显性负调控突变型。本研究首次构建了这种类型的172^HIS突变型p53基因的转基因鼠,用以研究p53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用重组PCR法把小鼠p53基因的第172个密码子CGC突变成CAC(由编码精氨酸突变为编码组码组氨酸)信号序列之间。 获得置于pBL119(Fig.1)上的表达结构WAP-172^HISmtp53-SV40。经过BssHII酶切,纯化该表达结构部分,通过显微注射,将其分别导入FVB和C57BL品系小鼠受精卵中,获得32只F0代鼠。经PCR鉴定,其中9只为转基因阳性鼠(Fig.2)。对其进行的Southern分析(Fig.3)证实了PCR的鉴定,并得出了每只鼠中整合的转基因拷贝数(Table1)。当这9只鼠哺乳第二天时,取乳腺制备RNA,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其中5只的乳腺中有转基因表达,其中3只呈高水平表达(Fig.4),似乎转基因的拷贝数与其在乳腺中的表达水平并无直接关系,对表达水平最高的第8512号转基因鼠的免疫组化分析表明:172^HIS突变型p53基因的表达定位于乳腺上皮细胞的胞核及胞浆中(Fig.5AB)。该鼠地培养至11月龄第4次哺乳时右侧第3乳腺了典型的乳头腺癌。一周后增至体重的三分之一,其组织学检查见图5C,其它组织、除肺上皮细胞有原发性增生(Fig.5D)以外,均未见异常。上述转基因及其表达特性已稳定遗传至第八代,为乳腺癌发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稳定手乳腺特异性表达的显性负调控p53转基因鼠模型。基因表达研究中常用基因敲除实验来观察该基因正常表达时的作用。然而、p53基因敲除得的转基因鼠未见乳腺肿瘤发生,而无法利用。我们设想:高水平表达的突变型p53与代水平表达的野生型p53基因敲除的小环境。本实验敲除的小环境。本实验中仅一例p53基因突变的事实暗示:还可能存在有其它致癌因子共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可用其它(如:TGFα)乳腺特异性表达的转基因鼠与之交配来研究其它因素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乳腺与乳腺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乳腺的结构、生理,乳腺癌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治疗与预防措施,并简要介绍了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蛋白(CA153)、胸苷激酶(TKl)、肿瘤生长因子(TSGF)等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3例确诊为乳腺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实验组;66例乳腺良性疾病(包括乳腺纤维瘤、囊肿、增生等)及50例健康人群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l53,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TKl,化学显示法检测TSGF的表达。结果:血清CAl53、TKl及TSGF对乳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54.8%、53.4%及79.5%,特异性分别为87.9%、81.8%及83.3%;血清CAl53、TKl、TSGF联合检测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9.0%,特异性为92.4%。结论:与单项指标检测相比,多个指标联合检测提高了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同时又有较好的特异性.有助于良、恶乳腺疾病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拥有完整基因信息的组织标本成为了肿瘤研究工作的基础.建立电子信息化管理的乳腺肿瘤组织标本库和数据库,为临床和科研收集、保存和管理标本资源.方法:标准化收集手术切除的乳腺肿瘤组织、正常腺体组织,以及患者血液标本,预处理后保存于-80℃冰箱中.每3个月从标本库中随机抽取5例标本,提取标本的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验证总RNA质量;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标本中人表皮生长因子-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HER-2 or c-erbB-2)和Ki67的表达,并与术后免疫组化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利用Epidata软件管理乳腺肿瘤组织标本库.结果:收集恶性肿瘤507例,良性肿瘤212例,血液标本9347份,并建立了一套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总RNA电泳结果显示28 S和18S亚基条带清晰明亮,5S条带很弱,表明标本中的RNA质量较高,无降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标本中的HER-2和Ki67的表达与术后免疫组化结果情况吻合,存储的标本质量良好.结论:建立的实验标本收集、储存流程是有效可行的,收集的标本质量是可靠的,管理方法是高效实用的,为乳腺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质量可靠的标本来源,可为乳腺肿瘤研究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后取出新方法.方法:对48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患者术前行双乳MRI或彩超检查结合触诊准确定位.全麻小切口开放直视下吸出水凝胶,再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灌洗所有腔隙,直至手感探测不到硬结,盐水中无水凝胶为止.结果:48例患者术后无继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前诸症状体征消失,无明显乳房变形,乳房形态术后恢复满意.术后双乳MRI复查未见明显异物残留.术后1 ~12月(6.2±0.3月)45例随访复查MRI亦未见异物残留,乳房修复完好.结论:注射隆乳后腔内大量盐水灌洗辅助取出水凝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值得推广的凝胶取出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联合乳腺钼靶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观察随访130例就诊我科的乳腺疾病患者,进行ABVS、传统超声和乳腺钼靶检查。结果:130例患者中ABVS的疾病单独诊断准确率为91.5%(119/130),传统乳腺超声的单独诊断准确率为84.6%(110/130),乳腺钼靶的单独诊断准确率为86.9%(113/130),而ABVS联合乳腺钼靶应用的诊断准确率为95.4%(124/130),明显优于两者单独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VS是一种全新的乳腺检查方法,较传统乳腺超声、乳腺钼靶具有较高的疾病诊断准确率,而ABVS联合乳腺钼靶可以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鉴别胰头癌与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已确诊的16例胰头癌患者和5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磁共振多序列成像MR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征象包括:①肿块信号及形态学特点;②胰管及胆管扩张情况;③动态增强的特征;④胰周及大血管受累情况;⑤邻近器官受累与淋巴结肿大情况。检查方法包括:平扫T1WI+FST2WI+FS,MRCP,3D—VIBE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肿块形态信号异常:胰头癌与胰头肿块型胰头慢性胰腺炎的信号有较多重叠,在TlwI上均表现为相对低信号,T2WI表现为不均匀稍高、相等或低信号。2)胰管与胆管的异常:胰头癌表现为胰管扩张至肿块处突然截断12例,胆总管突然截断10例,“双管征”10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胰管扩张3例,2例为串珠样扩张,扩张的胰管可贯通病灶区,胆总管5例均扩张,远端呈短锥形狭窄3例,鼠尾样狭窄2例。3)3D—VIBE强化特征分析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胰头癌强化程度和强化百分率较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明显减低。4)胰周大血管受累情况:胰头癌肿块与血管分界不清者8例,部分包绕血管6例完全包绕血管6例;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1例与血管分界不清,1例部分被包绕。5)邻近器官受累与淋巴结肿大情况:胰头癌有7例淋巴结肿大主要分布在胰周及腹主动脉旁,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有四例肾周筋膜增厚,两例肾前筋膜增厚。结论:磁共振多序列成像的联合使用及征象分析,有助于鉴别胰头癌与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肿块中血含量和血氧含量的变化,探讨其在乳腺肿块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03例乳腺肿块住院患者进行乳腺血氧成像,超声,钼靶检查,通过与术后病理对比,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血氧成像技术,超声,钼靶准确率分别是95.1%,90.3%,85.4%;敏感性分别是95.2%,76.2%,66.7%;特异性分别是95.1%,93.9%,90.2%;阳性预测值分别是83.3%,76.2%,63.6%.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7%,93.9%,91.4%.血氧成像技术对乳腺肿块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优于钼靶,但与超声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乳腺肿块中血含量和血氧含量的变化,可为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不低于超声或钼靶,对临床乳腺肿块的辅助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MRI与乳腺X线检查在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乳腺DCIS患者52例(58个病灶)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乳腺MRI及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乳腺MRI及X线检查在导管原位癌(DCI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8个病灶中,乳腺MRI共检查出阳性54例,阴性4例,其中误诊或漏诊4例;乳腺X线共检查出阳性49例,阴性9例,其中误诊或漏诊11例。乳腺MRI检查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显著高于乳腺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乳腺MRI检查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分别高于乳腺X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MRI检查对DCIS的诊断价值较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亦存在少数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