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较观察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联合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与单用IPL治疗皮肤老化的疗效.将2007年9月~2009年9月采用IPL配合MEBT/MEBO治疗的32例患者(治疗组)与2005年8月~2007年8月单用IPL治疗的32例患者(对照组)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血府逐瘀汤与赛庚啶治疗瘢痕成熟期瘙痒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瘫汤治疗瘢痕瘙痒,对照组口服赛庚碇,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瘙痒评分及P物质浓度.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的瘙痒评分及P物质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瘢痕成熟期瘙痒的效果优于赛庚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胸后取出新方法.方法:对48例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隆胸患者术前行双乳MRI或彩超检查结合触诊准确定位.全麻小切口开放直视下吸出水凝胶,再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灌洗所有腔隙,直至手感探测不到硬结,盐水中无水凝胶为止.结果:48例患者术后无继发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前诸症状体征消失,无明显乳房变形,乳房形态术后恢复满意.术后双乳MRI复查未见明显异物残留.术后1 ~12月(6.2±0.3月)45例随访复查MRI亦未见异物残留,乳房修复完好.结论:注射隆乳后腔内大量盐水灌洗辅助取出水凝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的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值得推广的凝胶取出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带信号肽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原代成人角质形成细胞, 证实细胞活性及hEGF的有效表达, 为后期的皮肤修复研究打下基础.方法:先酶切验证pcDNA3.1-hEGF, 后消化成人皮肤组织, 以Defined Keratinocyte-SFM(DKSFM)传代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并鉴定, 脂质体转染质粒pcDNA3.1-hEGF入细胞, 转基因细胞培养48 h后作RT-PCR和Western-blot分析, 上清分别进行放射免疫测定和MTT测定.结果:质粒pcDNA3.1-hEGF上的hEGF序列经测序证实,双酶切后获得约230 bp和5.4 kb条带;成人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培养可快速稳定增殖, 转hEGF基因细胞经RT-PCR扩增出一条约230 bp的特异性条带, Western-blot检测到hEGF表达明显升高;放射免疫法和MTT实验证实转基因细胞有稳定的hEGF蛋白分泌.结论:质粒pcDNA3.1-hEGF在脂质体介导下成功转染成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 转基因细胞能分泌有生物活性的EGF;体外培养的成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可见少量EGF分泌.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血府逐瘀汤与赛庚啶治疗瘢痕成熟期瘙痒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血府逐瘀汤治疗瘢痕瘙痒,对照组口服赛庚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后的瘙痒评分及P物质浓度。结果:治疗组服药后的瘙痒评分及P物质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治疗瘢痕成熟期瘙痒的效果优于赛庚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烧伤血清诱导下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对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热休克转录因子1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SF1,HMGB1野生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HMGB1-Y,HMGB1突变型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HMGB1-T.pcDNA3.1-HSF1转染巨噬细胞RAW264.7,烧伤血清诱导后,半定量RT-PCR检测HMGB1 mRNA的表达.pcDNA3.1-HSF1,HMGB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共转染RAW264.7,烧伤血清诱导后,检测并比较pGL3-HMGB1-Y和 pGL3-HMGB1-T的相对萤光素酶活性.结果:烧伤血清诱导下,HSF1可以下调RAW264.7 HMGB1mRNA的表达.pGL3-HMGB1-T的相对荧光素酶值较pGL3-HMGB1-Y明显下降,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血清诱导下,HSF1可能通过与HMGB1启动子区HSE的结合下调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HMGB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肩关节手术入路中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测肩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周围结构的特点,为临床手术提供资料。方法:解剖观察20具成人肩关节周围肌肉及其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结果:三角肌外侧部深面主要有横过骨肌肉之间的腋神经前支和旋肱后血管,后侧深部主要有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回边孔、三边孔及其内部结构。(2)冈上肌肌腱密切粘着于肩关节囊例上部肌腱表面,于肩峰深面有肩峰下深液囊,有时与三角肌下滑液囊相通。(3)肩关节的血液供应主要靠旋肱前动脉及肩胛后动脉.肩关节靠近大血管主干,血供丰富、血流速度快。(4)神经界面,肩关节周围的界面有三角肌冈下肌间隙,三角肌胸大肌间隙,三角肌与喙肱肌、肱二头肌间隙、冈下肌小圆肌间隙。结论:肩关节结构极为复杂,解剖肩关节时应避免损伤重要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转内皮抑素基因抑制高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能力.方法:将 pcDNA3.1-Endo 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株B16F10,运用RT-PCR和Western-blot验证Endo的表达后,进行瘤细胞的粘附实验、体外侵袭和运动实验以及C57BL/6小鼠的皮下种植瘤和肺转移瘤试验,并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内皮抑素基因能明显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粘附、体外侵袭和运动、体内成瘤以及肺转移能力,其中粘附抑制率36.4%,体外侵袭抑制率48.4%,细胞运动功能抑制率52.1%,肺转移抑制率为67.3%.结论:转内皮抑素基因能明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高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恶性黑色素瘤家系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进行家系调研和家系图谱绘制,并分析总结临床特点。结果:4个遗传性黑色素瘤家系共33人,确诊黑色素瘤患者10例,死亡2例。确诊患者平均年龄36岁。结论:中国汉族人群黑色素瘤家系具有发病年龄较轻,其中发病年纪越小其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而且黑色素瘤的高侵袭性同样具有明显家族遗传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烧伤血清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HSF1对NF-κB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制作15%TBSA Ⅲ°烧伤小鼠模型,提取烧伤血清.通过表达质粒与报告质粒共转染,检测烧伤血清诱导下NF-κB活性的变化以及过表达HSFI后NF-κB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对比正常血清,烧伤血清刺激后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早期即明显增加(P〈0.05),这种变化在诱导后2 h即达到高峰,12 h后逐渐下降;过表达HSF1可以显著抑制烧伤血清引起这种活性变化(P〈0.05).结论:烧伤后NF-κB早期即活化,热休克反应可能通过HSF1途径抑制NF-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