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山微水体由于面积微小且通过地表径流形成串联结构常常被认为与高山溪流具有类似的生境, 然而由于这两类生境中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多样性存在差异,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能完全不同。滇西北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 境内高山微水体和高山溪流分布密集, 在区域底栖生物多样性维持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然而目前对这两类高山淡水生态系统的研究较少。为了比较这两类生境环境因子的异同及其对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维持作用, 2015年6月, 作者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的高山峡谷内, 对27个高山微水体和同区域分布的1条高山溪流(海拔高差500 m范围)的底栖动物多样性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 (1)高山微水体和高山溪流底栖动物群落中优势分类单元种群数量均比较庞大, 而稀有分类单元数量较多且种群较小; (2)两种生境在环境因子、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方面的差异明显, 高山溪流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3)高山微水体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分布与水环境因子无关, 而高山溪流底栖动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形成受到与流速关联的水环境因子和海拔的影响。因此, 高山微水体与高山溪流不能简单地视为类似的生境类型, 它们对区域底栖动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维持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木霉菌及其系统分类学研究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木霉菌(Trichodermaspp.)的分类历史、主要分类系统、分子生物学在木霉菌分类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木霉菌分类研究状况等几个方面,对木霉菌的分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回顾。近些年来国际上对木霉菌的分类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陆续发表了许多新种,目前木霉属已报道有3组60种和2个变型。另外,对木霉分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甘草粗提物对鲫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中药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eh)进行了粗提,将粗提物按0.5%和2%的质量分数制成药饵投喂鲫鱼(Carassius auratus)后,于第14天、28天、35天、42天5、6天采样检测其免疫指标。结果显示,低剂量组试验鱼血清溶菌酶活性逐渐升高,高剂量组在35d达到最大值(205.5±28.8)U/mL,之后略有下降。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试验鱼血清杀菌活性均有所波动,波动范围分别为62.0%—73.1%和75.0%—83.3%,就各期而言,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试验鱼的血清杀菌活性依次升高。另外,在淋巴细胞计数方面,高剂量组仅在第42天采样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其他采样期,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此外,低剂量组试验鱼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有所增强(p<0.05),第42天达到最大值(66.5±9.4)%,高剂量组先升后降,在第35天达到峰值(74.7±5.6)%。最后,低剂量组试验鱼脾脏重量指数在第56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分别为(1.08±0.09)×10-3和(0.71±0.09)×10-3,高剂量组在第28天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分别为(1.12±0.13)×10-3和(0.63±0.08)×10-3。实验表明,该甘草粗提物对鲫免疫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采自中国西藏的苔类植物新种片毛合叶苔Scapania macroparaphyllia T. Cao, C. Gao &; J. Sun。新种与腋毛合叶苔S. bolanderi Aust.相近,区别特征为:植物体小,叶腋内假鳞毛状附属物大,呈长片状;叶缘齿细胞单列,通常1-3个细胞长;叶表面角质层粗糙,具圆密疣,疣大,直径达6-7 μm。  相似文献   
5.
东北产6种苔类植物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同  沙伟  孙军  王艳君 《植物研究》2002,22(4):453-455,T002
本文对东北产6种苔类植物进行了染色体数目报道,它们是阔叶裂叶苔Lophoziaexcisa,皱叶裂叶苔L.incisa,倾立裂叶苔L.ascendens,细裂瓣苔Barbilophozia barbata,裂萼苔Chiloscyphus polyanthus,指叶苔Lepidozia reptans,其染色体数目均为n=9。其中阔叶裂叶苔和倾产裂叶苔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唐鱼两性异形及其与游泳能力关系,检测了性成熟阶段唐鱼躯干部和鱼鳍形态特征以及爆发游泳速度(Uburst)和临界游泳速度(Ucrit)在雌雄之间的差异,旨在从形态适应角度探究长期进化中雌雄唐鱼各自面对选择压力所产生的游泳能力差异及其机制,从而为野生唐鱼保护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 雌性唐鱼的体长、头高、头宽、尾鳍面积以及吻端至枕骨后末端、腹鳍起点至背鳍末端等长度均与雄性无显著差异.而体高、体宽、腹鳍起点至背鳍起点等反映腹腔大小的形态参数以及吻端至背鳍起点、吻端至臀鳍起点、枕骨后末端至背鳍起点等反映躯干部大小的形态参数均显示为雌性显著大于雄性,但头长以及胸鳍面积、腹鳍面积、背鳍面积和臀鳍面积均显示为雄性显著大于雌性.对所有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74.2%,负载量较大的是体长、头长、头高、体高、头宽、体宽以及各鳍之间距离等主要反映唐鱼躯干整体特征的参数;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5.7%,负载量较大的是胸鳍面积、腹鳍面积、背鳍面积和臀鳍面积等主要反映鱼鳍特征的参数.唐鱼性别在第1主成分上无法区分,但在第2主成分却可以明显区分.根据体宽、胸鳍面积、腹鳍面积、背鳍面积和臀鳍面积等建立的性别判别方程对雌雄判断准确率达到91.8%~92.5%.唐鱼游泳能力测定结果显示,雌性Uburst与雄性无显著差异,但Ucrit显著小于雄性.以上结果表明,雌雄唐鱼两性异形主要集中在与游泳能力相关的鱼鳍特征上.相比雄性,雌性唐鱼虽然胸鳍等鱼鳍面积较小导致其Ucrit小于雄性,却具有更长的躯干部以保证其同样具有较高的爆发游泳能力,从而有利于在流速波动很大的溪流中躲避捕食和进行其他应急活动;相比雌性,雄性唐鱼则具有较大的鱼鳍面积保证其Ucrit高于雌性,以利于日常活动及在繁殖过程中追逐雌性等相对持久性游泳运动.  相似文献   
7.
孙军  薛冰 《生物多样性》2016,24(7):739-222
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而相比于陆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全球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海洋暖化、海洋酸化、大洋环流系统的改变、海平面上升、紫外线辐射增强等方面。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 同时对海洋碳循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体现在物种分布、初级生产力、群落演替、生物气候学等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暖水种的分布范围在扩大, 冷水种分布范围在缩小; 浮游植物全球初级生产力降低; 浮游植物群落会向细胞体积更小的物种占优势的方向转变; 浮游植物水华发生的时间提前、强度增强; 一些有害物种水华的发生频率也会增加; 海洋表层海水的酸化会影响浮游植物特别是钙化类群的生长和群落多样性; 紫外辐射增强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厄尔尼诺、拉尼娜、降水量的增加通常抑制浮游植物生长。浮游植物生长和分布的变化会体现在多样性的各个层面上。对于浮游植物在全球变化各种驱动因子下的生理生态学和长周期变动观测等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也将为理解全球变化下的浮游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响应与反馈机制提供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8.
利用抑制削减杂交法筛选日本血吸虫雌雄虫差异基因,从中获得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基因(eIF5)的 表达序列标。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其5’端进行电子延伸,获得含完整开放阅读框的cDNA序列 (AY686501)。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c,进行重组表达。免疫保护效果实验表明,重组表达蛋白具有显著 抑制血吸虫卵在寄主肝脏中的沉积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将课堂教学引入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了广大奋战在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提出积极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生活体验;积极引入生活化形象类比,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鲜活理解;积极注入生活化作业,增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巩固。  相似文献   
10.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肝毒素,它攻击的靶位是肝细胞,能导致鱼的肝脏发生病理变化。该研究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研究了微囊藻毒素对斑马鱼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CXC,CXCa等几个重要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实验表明,25d时,仅毒素组的斑马鱼肝中有IFN和TNF表达。35d时,毒素组斑马鱼鳃中表达了IL-10,肝中表达了CXCa;毒素组和对照组的斑马鱼肝中都表达了IL-1β,TNF,IL-10,CXC,IFN,且其IL-1β,TNF,IL-10的条带亮于对照组。45d时,IFN仅在毒素组鱼鳃和肝中检测到表达;CXC仅在毒素组的鳃中检测到表达;IL-10在对照组的鳃、肠、肾和肌肉中有表达,在毒素组的肝、卵、肾、肌肉中有表达;IL-1β在对照组和毒素组的肝、卵、肾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且其条带亮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毒素组斑马鱼的肝和鳃组织发生了炎症反应。这为进一步研究微囊藻毒素对鱼类免疫系统的毒害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