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遗传性肾炎(hereditary nephritis,HN)是一组与遗传有关,主要累及肾小球的肾脏疾病,常伴有其它器官的损伤.HN呈家族聚集性,可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有些家系还表现为非孟德尔遗传和线粒体遗传.对HN主要疾病的临床表型、遗传学和动物模型的总结和对HN疾病的深入研究有可能找到疾病的致病突变,以及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
微囊藻毒素是一种肝毒素,它攻击的靶位是肝细胞,能导致鱼的肝脏发生病理变化。该研究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方法研究了微囊藻毒素对斑马鱼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CXC,CXCa等几个重要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实验表明,25d时,仅毒素组的斑马鱼肝中有IFN和TNF表达。35d时,毒素组斑马鱼鳃中表达了IL-10,肝中表达了CXCa;毒素组和对照组的斑马鱼肝中都表达了IL-1β,TNF,IL-10,CXC,IFN,且其IL-1β,TNF,IL-10的条带亮于对照组。45d时,IFN仅在毒素组鱼鳃和肝中检测到表达;CXC仅在毒素组的鳃中检测到表达;IL-10在对照组的鳃、肠、肾和肌肉中有表达,在毒素组的肝、卵、肾、肌肉中有表达;IL-1β在对照组和毒素组的肝、卵、肾和肌肉中均有表达,且其条带亮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毒素组斑马鱼的肝和鳃组织发生了炎症反应。这为进一步研究微囊藻毒素对鱼类免疫系统的毒害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炎症细胞因子,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NF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产生,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的死亡,并参与机体炎症和免疫应答的调节.用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PCR方法,从鲢总RNA反转录产物中获得了1 254 bpTNF cDNA全序列.该序列包含394 bp的5'端非编码区,398 bp的3'端非编码区和462 bp的开放阅读框.鲢TNF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39个氨基酸,其中包含构成一对二硫键的2个保守半胱氨酸.同时利用RT-PCR技术,对该基因在鲢鱼体内不同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鲢TNF mRNA主要在脑、鳃和头肾中表达,肠和脾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肝中几乎没有表达.  相似文献   
4.
低温变性下复合PCR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卉  陈国杰  于燕  熊礼宽 《遗传》2018,40(3):227-236
低温变性下复合PCR(co-amplification at lower denaturation temperatur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OLD- PCR)是一种在高丰度野生型序列背景下选择性变性和扩增低丰度突变型序列的方法,可将突变型序列富集10~100倍。基于突变片段Tm值的改变和异源双链DNA分子的形成,COLD-PCR可富集扩增片段中所有类型和位置的突变,也可富集未知突变,具有敏感、特异、精确、廉价和易操作等优点。COLD-PCR及其衍生方法被应用于肿瘤、微生物、产前筛查和动植物等领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程和治疗监控、药物选择、预后判断和植物育种等均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COLD-PCR的原理、关键技术、衍生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母体外周血中分离的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s)包含胎儿完整的遗传信息,可用于无创产前诊断。fNRBCs的分离和富集方法主要分为三类:物理分选法、抗原-抗体结合分离法和增殖法。不同的方法获得的fNRBCs的数量和纯度不同,多种方法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富集产物中fNRBCs的纯度和数量。本文就母体外周血中fNRBCs的分离和富集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震颤的遗传学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的遗传学基础作一探讨.ET是最常见的神经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因机制尚不清楚.常有家族史,目前已定位3个疾病基因位点,最近发现多巴胺受体D3(the dopamine receptor D3 gene,DRD3)和LINGO1基因变异可能与ET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低频限制性位点聚合酶链反应(IRS-PCR)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基因型与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在分子流行病学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临床分离的73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确定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谱;同时利用IRS-PCR对此73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IRS-PCR分型与鲍曼不动耐药谱的关系;结合IRS-PCR分型结果与73株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在此时间段鲍曼不动杆菌在我院流行感染的情况.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将73株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分为A1(19株全耐药型)和A2 ~ A31(54株耐药谱型)31个药敏谱.IRS-PCR法将其分为A~W共23个基因型,其中A、C、B、D和E型为5种优势菌株,分别为14、11、10、8和6株.对比研究发现A1型菌株(15/19)主要集中在基因型A、C、D内,而基因型B包含A15型耐药菌株9株(69.2%),基因型E包含A3型耐药菌株3株(42.9%).A基因型在院内特别是ICU中心引起2次爆发流行,而C和D型主要在呼吸内科引起感染.结论 IRS-PCR基因分型与药敏分型有较高的一致性,且IRS-PCR基因分型在早期发现和预防感染暴发流行方面优于药敏分型.  相似文献   
8.
虢毅  梁卉  邓昊 《遗传》2012,34(12):1522-1528
短指/趾(Brachydactyly, BD)是指(趾)骨和/或掌(跖)骨短小、缺失或融合导致的手/足先天畸形, 是一组以骨发育障碍为特征的肢体畸形疾病。BD可单独出现, 也可作为综合征的一种体征, 还可伴随其他的手/足畸形如并指/趾、多指/趾、短缺畸形和指/趾骨关节融合出现。绝大多数单纯型BD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存在表现度不同和外显不全。大多数单纯型BD和一些综合征型BD的致病基因缺陷已经被鉴定。BMP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通路参与正常指/趾发育, 且已知的BD致病基因直接或间接参与该通路。文章综述了BD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将有助于BD致病机制的研究和基因诊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