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Leptin基因的PCR-SSCP与牛体重、体尺指标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西镇牛、鲁西牛和荷斯坦奶牛6个牛品种539个个体leptin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大小为330bp,PCR—SSCP分析表现出多态。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西镇牛、鲁西牛和荷斯坦奶牛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58,0.492,0.571,0.658,0.591,0.615;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42,0.508,0.429,0.342,0.409,0.385。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南阳牛群体内除12月龄的体高和日增重、18月龄的坐骨端宽和日增重外,BB型个体的六月龄、十二月龄、十八月龄、二十四月龄体斜长、胸围、体重、坐骨端宽、体高和日增重均显著的大于AB和AA型个体(P〈0.05);秦川牛群体内BB基因型个体十字部高上显著高于群体AA、AB型个体(P〈0.05),即BB〉AA、AB,可作为秦川牛体尺指标(十字部高)候选基因之一,但在体重、胸围、体长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所以不宜作为体重、胸围、体长指标候选基因;郏县红牛群体内AB与BB基因型个体在十字部高和坐骨端宽上显著高于群体AA型个体(P〈0.05),而群体内不同基因型在体重和体尺指标(体高、体斜长、胸围)上无显著差异(P〉0.05)。序列分析表明,leptin基因多态是第66位发生G→T、第67位发生A→C及299位发生新的单核苷酸突变C→T所造成。  相似文献   

2.
POU1F1基因的遗传变异对南阳牛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PCR-RFLP技术首次研究了南阳牛群体100个个体POU1F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阳牛群体POU1F1基因座的451bp的PCR产物被限制性酶Hinf Ⅰ消化后表现多态性,它们的等位基因A/B频率为:0.465/0.535,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同时,南阳牛群体POU1F1-Hinf Ⅰ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南阳牛群体内BB与AB基因型个体在初生重、断奶前平均日增重、六月龄体重、体斜长和胸围以及十二月龄的体重、体高、体斜长和胸围指标上有显著差异,且BB〉AB(P〈0.05);群体内BB型个体在十二月龄体重指标上显著高于群体的AA型个体,即BB〉AA(P〈0.05),在其他各年龄段的各项体重和体尺指标上同样呈现出B等位基因高于A等位基因的一种趋势。初步认为B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相应地B为优势等位基因,对选择有正向效应,提示POU1F1基因的占等位基因可能与高生长发育性状有关。  相似文献   

3.
郭义昆  陈宏  张宝  潘传英  张良志  赵苗  张存芳  蓝贤勇  王居强 《遗传》2008,30(11):1417-1420
摘要: ZAG基因的功能主要是促进脂肪分解, 减少脂肪含量。文章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研究了145头郏县红牛ZAG基因编码区4个位点(Z1、Z2、Z3、Z4)的多态性, 发现Z1、Z3、Z4 位点存在SSCP多态。对不同SSCP带型的对应片段进行了测序分析, 共发现6个新的SNP多态位点(C115T、A3257G、A4013G、T4027C、C4032T、T4120C)。Z3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Z1、Z4 位点处于非平衡状态。不同基因型与生长发育性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 Z4位点上, AC基因型个体的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指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大于AA、AB基因型个体, 暗示该位点有可能作为郏县红牛生长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4.
徐淮白山羊DGAT2基因内含子3多态性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DGAT2基因内含子3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方法:采用PCR-SSCP、DNA序列分析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徐淮白山羊DGAT2基因内含子3的多态性及其与山羊生长性状的关联情况。结果:徐淮白山羊DGAT2基因内含子3存在A、B2个等位基因,其基因频率依次为0.9550、0.0450,并且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徐淮白山羊DGAT2基因不同基因型对徐淮白山羊体高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他体尺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DGAT2基因内含子3的遗传多态性与徐淮白山羊生长性状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5.
生长激素基因多态性与山羊体重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以鲁北白山羊、波尔山羊以及波尔山羊与鲁北白山羊的杂交一代、回交一代共计224只山羊为材料,根据山羊生长激素基因5′调控区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D00476)设计两对引物,用PCRSSCP法进行多态性分析。多态性片段的纯合基因型经克隆测序,发现共有5处突变。对突变位点产生的不同基因型与体重、体尺性状进行分析表明:第一对引物扩增片段波尔山羊AA型个体的初生重、周岁重显著高于BB型和AB型(P<0.05);杂交一代中断奶重、周岁重也以AA型偏高,但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鲁北白山羊BB基因型的体重相对于另外两种基因型的偏低,且断奶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第二对引物扩增片段不同基因型对体重、体尺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初步推断生长激素基因可能是影响山羊体重性状的主基因或与主基因相连锁,可以用该位点对山羊体重性状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
山羊MyoD基因家族多态性及与体尺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军  陈宏  房兴堂  张润锋  鲍斌  高雪原  邵汝英 《遗传》2007,29(9):1077-1082
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波尔山羊和徐淮山羊2个群体共147个个体MyoD基因家族中3个基因座位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结果表明, 在徐淮白山羊群体中, myf-5基因座发现有3种基因型AA、AB和BB, 波尔山羊均为AA型。在myf-6基因座和myoD 5′侧翼区基因座, 两个山羊群体均检测到了AA和AB型个体。对山羊myf-5、myf-6基因座, myoD 5′侧翼区基因座不同基因型与两品种山羊体尺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myf-5基因座对管围和管围指数的效应差异显著(P<0.05)。myf-6基因座对徐淮白山羊体尺性状的效应均不显著(P>0.05), 而对波尔山羊的体高和管围指数效应差异显著(P<0.05)。两个山羊品种myoD 5′侧翼区不同基因型个体的体尺性状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秦巧梅  许尚忠  高雪 《遗传》2007,29(2):190-194
利用PCR-SSCP技术对南阳牛、利木赞、盖洛威共100头牛的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外显子10(GHR10)部分序列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并分析了该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3个品种牛生产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 南阳牛、利木赞、盖洛威3个品种中共存在6种基因型(AA、BB、CC、AB、AC、BC), c2检验表明该实验群体在这一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 利木赞和盖洛威的PIC表现为中度多态,而南阳牛表现高度多态。测序结果显示: 所扩增GHR10部分片段共有5处碱基突变, 分别是495 bp (A/T), 622 bp(C/T), 650 bp(A/C), 702 bp(T/C), 730 bp(A/G); 并导致3处氨基酸替代: 其中622 bp Pro/Ser(脯氨酸/丝氨酸), 650 bp Asn/Thr(天冬酰胺/苏氨酸), 730 bp Ser/Gly(丝氨酸/甘氨酸)。最小二乘分析表明: 基因型AB、BC所对应的12月龄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CC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P < 0.05, P < 0.01); 18月龄体重BC基因型显著高于CC基因型(P < 0.01), 基因型AB所对应的18月龄胸围最小二乘均值显著高于基因型CC所对应的最小二乘均值(P < 0.05)。  相似文献   

8.
山羊GOLA-DQA2基因多态性与血液免疫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凤  秦孜娟  王桂芝  纪志宾  王建民 《遗传》2013,35(2):185-191
文章采用PCR-RFLP技术对莱芜黑山羊、波尔山羊、鲁波山羊3个山羊种群的GOLA-DQA2基因外显子2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 并对其血液免疫指标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3个山羊种群共检测到4种基因型, 由3个等位基因控制; GOLA-DQA2基因外显子2的第77、79、80和169位的碱基表现出多态性; 多数血液免疫指标品种效应是主要效应; 鲁波山羊中, AB基因型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分别显著高于BB基因型、BC基因型(P<0.05); AB基因型的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BB、BC 基因型(P<0.05); BC基因型的噬中性粒细胞比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 波尔山羊和莱芜黑山羊中, 基因型与血液免疫指标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由上述结果初步推测, 在鲁波山羊中, AB、BC基因型是影响红细胞计数、白细胞总数、噬中性粒细胞比率等血液免疫指标的重要因素。研究结果揭示GOLA-DQA2基因与血液免疫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可为山羊的抗病育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羊GOLA-DQB1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与免疫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凤  李培培  李珏  李成渤  王建民 《遗传》2008,30(7):870-876
利用PCR-RFLP技术, 对莱芜黑山羊、鲁波山羊和波尔山羊3个山羊种群共 175 只个体的GOLA-DQB1基因外显子2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 并对山羊种群的血液免疫指标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3个山羊种群共检测到(AA、BB、CC、AB、AC、BC、DD)7种基因型, GOLA-DQB1基因外显子2的第24、151位的碱基表现出多态性。多数指标品种效应是主要效应。莱芜黑山羊中, BC基因型的淋巴细胞百分比(W-SCR)显著高于AC 、CC基因型(P<0.05), 中性球比例(W-LCR)显著低于CC基因型(P<0.05), 大型白细胞数(W-LCC)低于AC、CC基因型, 但差异不显著(P>0.05)。波尔山羊中, BC基因型的W-LCC低于AA 、AB 、BB基因型, 但差异不显著(P>0.05)。鲁波山羊中, BC 、AC基因型的W-LCC显著低于AA基因型(P<0.05)。揭示GOLA-DQB1基因与血液免疫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索饮用绿茶对COMT基因rs4680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对体重控制效果的差异。研究方法在上海纳入88名肥胖者(BMI≥25kg/m2),测定其COMT基因rs4680位点多态性,将受试者随机分为AB两组,均接受为期5周、每周2日受控饮食(能量600kcal/天)的轻断食减重干预,除饮料外两组的饮食保持一致。A组代餐日饮食为基本方案+每日新鲜绿茶20g冲泡饮用,B组代餐日饮食为与A组一致的基本方案,但避免饮用咖啡、茶叶和含糖饮料。将受试者体力活动限制为中等体力活动以下。在减重前后测量并分析人群各项体质指标和生化指标。研究结果AB两组人群减重干预前后的体重、体脂质量、BMI、身体水分含量、体脂比例和胆固醇指标指标出现显著下降(p值均0.05);干预后,A组中rs4680GG基因型携带者内脏脂肪面积、HDL-C和血清胆固醇含量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同组的AG和AA基因型携带者;而B组中rs4680 GG基因型携带者的体脂比例、身体水分质量和内脏脂肪面积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同组的AA基因型携带者。在组间比较中,对于GG基因型携带者,A组体脂质量、体脂比例、内脏脂肪面积和血清胆固醇的下降幅度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而对于AA和AG基因型,A组HDL-C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B组(p=0.036),其余指标的差值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COMT基因rs4680位点不同基因型携带者对减重过程中坚持饮用绿茶的效应程度不同,GG基因型携带者饮绿茶的减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孔祥洁  刘小林  吴艳  王婕 《遗传》2008,30(6):760-764
以384只北京鸭 (Z2系、Z4系、Z2×Z4杂交系)和樱桃谷鸭为材料, 利用PCR-SSCP结合测序技术, 对前胰岛素原基因外显子2与部分内含子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 并分析对屠体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发现存在2个单核苷酸突变位点, 即在第179位和第195位分别发生了T→C和C→T的突变。适合性χ2检验结果表明, 北京鸭各品系和樱桃谷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分析SNPs与屠体性状的关系表明, 在北京鸭3个品系中, 基因型 BB 在胴体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上极显著(P<0.01)高于基因型AA和AB, 在腿肌重和皮脂重上极显著(P<0.01)高于基因型AB; 基因型AA在皮脂率和全净膛重上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基因型AB。而对于樱桃谷鸭, 只有AB型在皮脂重和腹脂重上显著(P<0.05)高于基因型AA。研究结果表明, 鸭前胰岛素原基因多态性与鸭的部分屠体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 且B等位基因有利于增加鸭的胴体重和胸肌重。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PCR-SSCP方法对长白猪(87头)、大白猪(79头)和马身猪(102头)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基因exon3和exon4分别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exon3上有多态性,且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统计结果表明,3种基因型在各品种中的分布不一致,多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初生重、断奶重和6月龄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与其它2种基因型比较有较大的初生重,同AA和AB型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3种基因型在初生重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A相似文献   

14.
15.
猪肌细胞生成素基因对部分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薛慧良  周忠孝 《遗传学报》2006,33(11):992-997
采用PCR-SSCP方法对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山西黑猪和马身猪的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简称MyoG)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分析MyoG基因对猪的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和背膘厚的影响。根据猪MyoG基因的DNA序列设计10对引物,发现In2-3引物扩增的片段有多态性。统计结果发现,3种基因型(AA、AB、BB)在各品种中的分布不一致。χ^2独立性检验表明,基因型频率在外来猪种(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与地方猪种(山西黑猪、马身猪)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和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断奶重和6月龄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与其他两种基因型比较有较小的初生重,同AA和AB型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3种基因型在初生重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A〉AB〉BB;AA基因型与其他两种基因型比较有较小的背膘厚,同AB和BB型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3种基因型在背膘厚的大小排列顺序为AA〈AB〈BB。因此,推测基因型对个体的初生重和胴体瘦肉率存在一定的影响,选择带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有望提高个体的初生重和胴体的瘦肉率。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荷斯坦奶牛(Chinese Holstein dairy cattle)为对象,以α1 抗胰蛋白酶基因(α1-AT)为候选基因,扩增5′侧翼区668 bp和999 bp的片段并进行测序.首次发现,在+3 142 bp处P1和+4 408 bp处P2分别发生C-T、T-C突变.随后采用PCR-RFLP方法对随机采自6个牛场,共计294头牛进行了检测,遗传变异和产奶性状分析结果显示:2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在群体中都有分布,且处于中度多态.P1位点A和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50.34%和49.66%; AA、AB和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3.81%、53.06%和23.13%;P2位点E和F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30.61%和69.39%, EE、EF和F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90%、37.41%和50.68%. χ2适合性检验表明,该群体在P1位点的突变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在P2位点未达到平衡.基因与产奶性状关联分析表明,AB基因型个体产奶量与脂蛋比显著高于AA基因型个体(P<0.05);FF基因型个体乳蛋白率显著高于EF基因型个体(P<0.05);9种单倍型组合与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产奶量及脂蛋比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