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开垦对克氏针茅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被–大气间CO2净交换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是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该研究通过同化箱式法, 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对比研究生长季草地生态系统和耕种多年的小麦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变化, 以探讨该地区碳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碳通量主要因子, 并揭示农田开垦对草原碳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 两个生态系统的群落净气体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 NEE)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整个测定期间, 草地生态系统的净气体交换NEE的最高值为–11.26 µmol CO2•m–2•s–1, 平均群落净气体交换为–5.33 µmol CO2•m–2•s–1; 小麦田群落NEE最大值为–12.29 µmol CO2•m–2•s–1, 平均群落净气体交换为–7.66 µmol CO2•m–2•s–1。分析发现, 叶面积指数LAI是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NEE的主要因子, 相对贫瘠的土壤也是限制该地区生态系统碳固定的一个重要因子。因小麦的生长特性, 在生长中后期, 小麦田生态系统NEE随LAI的变化没有草地生态系统的敏感。此外, 较低的土壤含水量限制了小麦田群落呼吸, 使得小麦田群落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细根生物量水平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采用钻土芯法(土钻内径7.0 cm), 在距树干20、50和100 cm处设取样点, 每个样点处分3层(0~10、11~20和21~30 cm)钻取土芯, 取样时间为5、7、9和10月。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细根(≤2 mm)生物量全年平均值为224.89 g•m–2, 在水平分布上表现为100 cm处细根生物量最大(244.20 g•m–2), 其次为20 cm处(221.03 g•m–2), 50 cm处最少(209.45 g•m–2)。在0~30 cm土层, 总细根(包括活跟和死根)生物量季节变化范围在169.67~263.09 g•m–2之间, 9月细根生物量最大, 5月细根生物量最少。0~10 cm土层细根生物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p<0.05), 11~20和21~30 cm差异不显著(p>0.05)。距树干100和20 cm处(0~10 cm土层), 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差异明显(p<0.05), 9月总细根生物量最大(172.82和185.68 g•m–2), 5月总细根生物量最少(69.28和73.47 g•m–2); 50 cm处季节变化差异不明显(p>0.05)。细根生物量分布和季节变化不仅受土壤垂直格局影响同时也与距树干不同水平距离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在我国森林资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研究它们的土壤与表层凋落物的呼吸有助于了解它们的碳源汇时空分布格局及碳循环过程的关键驱动因子。采用Li-Cor 6400-09连接到Li-6400便携式CO2/H2O分析系统测定湖南两种针叶林群落(2007年1月至12月)的土壤呼吸及其相关根生物量和土壤水热因子。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和马尾松群落中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显著, 在季节动态上的趋势相似, 都呈不规则曲线格局, 全年土壤呼吸速率平均值分别为186.9 mg CO2•m–2•h–1和242.4 mg CO2•m–2•h–1。从1月开始, 两种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由最小值33.9 mg CO2•m–2•h–1和38.6 mg CO2•m–2•h–1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 杉木群落到7月底达到全年中最大值326.3 mg CO2•m–2•h–1, 而马尾松群落到8月中旬达到最大值467.3 mg CO2•m–2•h–1, 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与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 土壤温度可以分别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91.7%和78.0%, 和土壤含水量呈二次方程关系, 土壤含水量可以解释土壤呼吸变化的5.4%和8.4%。由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拟合的指数方程计算Q10值, 杉木和马尾松群落中全年土壤呼吸的Q10值分别为2.26和2.13, Q10值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减小。两种群落土壤呼吸的差异主要受群落植被的根生物量、群落的凋落物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土壤CH4排放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CH4在温室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估算中亚热带CH4的源汇现状,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的土壤CH4 排放通量特征及水热因子对其的影响。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 :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土壤总体表现为大气CH4的吸收汇,原状林地土壤(Forest soil)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为7.67~-67.17μg&;#8226;m-2&;#8226;h-1,平均为-15.53μg&;#8226;m-2&;#8226;h-1;无凋落物处理(Litter-free)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是9.31~-90.36 μg&;#8226;m-2&;#8226;h-1,平均为-16.53μg&;#8226;m-2&;#8226;h-1。 二者对土壤CH4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秋>夏>冬>春,但无凋落物处理CH4变化幅度较原状林地土壤大,无凋落物处理吸收高峰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翌年3月,原状林地土壤则分别在9月和翌年2月,均提前1个月。对土壤CH4吸收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分析表明: 无论是原状林地土壤还是无凋落物处理情况下,土壤CH4通量都与地下5 cm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性最高。偏相关分析反映了不同季节水热配置对土壤吸收CH4通量的影响:冬季为12月~翌年2月,温度起主要作用;雨季3~6月,温度作用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分作用微弱;7~8月,CH4吸收通量随着湿度的降低而增加,但高温限制了CH4的吸收;秋季(9~11月)水热配置适宜,CH4通量达到高峰值。总之,CH4吸收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 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温度过高会抑制其吸收。  相似文献   

5.
CH4在温室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估算中亚热带CH4的源汇现状,评价森林生态系统对温室效应的影响,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千烟洲红壤丘陵区人工针叶林的土壤CH4 排放通量特征及水热因子对其的影响。对2004年9月~2005年12月期间的观测结果分析表明 :千烟洲人工针叶林土壤总体表现为大气CH4的吸收汇,原状林地土壤(Forest soil)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为7.67~-67.17μg•m-2•h-1,平均为-15.53μg•m-2•h-1;无凋落物处理(Litter-free)情况下,CH4通量的变化是9.31~-90.36 μg•m-2•h-1,平均为-16.53μg•m-2•h-1。 二者对土壤CH4的吸收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秋>夏>冬>春,但无凋落物处理CH4变化幅度较原状林地土壤大,无凋落物处理吸收高峰出现在10月,最低值出现在翌年3月,原状林地土壤则分别在9月和翌年2月,均提前1个月。对土壤CH4吸收通量与温度和湿度的相关分析表明: 无论是原状林地土壤还是无凋落物处理情况下,土壤CH4通量都与地下5 cm的温度和湿度相关性最高。偏相关分析反映了不同季节水热配置对土壤吸收CH4通量的影响:冬季为12月~翌年2月,温度起主要作用;雨季3~6月,温度作用为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水分作用微弱;7~8月,CH4吸收通量随着湿度的降低而增加,但高温限制了CH4的吸收;秋季(9~11月)水热配置适宜,CH4通量达到高峰值。总之,CH4吸收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 湿度的降低而增大,但温度过高会抑制其吸收。  相似文献   

6.
江西千烟洲人工针叶林下狗脊蕨群落生物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研究了江西省千烟洲人工针叶林下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群落的生物量、细根生物量、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 SLA) 和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 LAI)等。通过叶片参数和地上生 物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了狗脊蕨单株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分别 为W1=0.021H1.545(R2=0.790)和W1=2.518(D2H)0 .616(R2=0.894;H为株高 ,D为地径)。人工针叶林下灌草层地上生物量为367.8 g&;#8226;m-2(52~932 g&;#8226;m-2),凋落物为1 631 g&;#8226;m-2(672~2 763 g&;#8226;m-2),分别占 乔木层地上生物量的4.7%(1.55%~13.2%)和20.7%(7.6%~32.1%)。狗脊蕨群落地上生物量和NPP分别为266.6 g&;#8226;m-2和88.67 g&;#8226;m-2&;#8226;a -1 ,其中狗脊蕨种群占73.7%;地下生物量为212.6 g&;#8226;m-2。狗脊蕨的SLA和叶干物质含量(Leaves day mutter content, LDMC)分别为144.0 cm2&;#8226;g-1和31.99%,二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最佳叶面积估算模型为S=21.922 6-0.152L2+0.000 9L3(9.0≤L(叶片长度)≤23.5;1.4≤W ( 叶片宽度)≤5.9)。狗脊蕨种群的LAI为1.8。土壤含水量对狗脊蕨生物量有显著影响。群落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通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涡度相关系统连续观测的2005年CO2通量数据,对青藏高原东北隅的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源/汇功能及其部分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为明显的碳源,在植物生长季(5~9月份)吸收230.16 gCO2•m-2,非生长季(1~4月份及10~12月份)释放546.18 gCO2•m-2,其中净排放最高在5月份,为181.49 gCO2•m-2,净吸收最高在8月份,为189.69 gCO2•m-2,年释放量为316.02 gCO2•m-2。在平均日变化中,最大吸收值出现在7月份12:00,为(0.45±0.0012) mgCO2•m-2•s-1,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8月份0:00,为(0.22±0.0090) mgCO2•m-2•s-1。生长季中6~9月份表现为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非生长季的变化幅度较小。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和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与气温、空气水气饱和亏和地表反射率等环境因素呈现相似的相关性,与地上生物量和群落叶面积指数则为线性负相关,生态系统呼吸(Res)则与上述因子的相关性呈现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开放式空气C02浓度增高对水稻冠层能量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冠层能量平衡的影响是导致植物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率发生变化的环境物理原因.利用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安镇的农田自由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系统平台,进行水稻冠层微气候和土壤热通量的连续观测,并结合能量平衡分析,研究了FACE对水稻冠层能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冠层显热和潜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日最大值出现在14:00左右,与空气相对湿度日最低值出现时间一致;潜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日最大值变化在—15-—65J·m^-2·s^-1之间,显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最低值变化在12—55J·m^-2·s^-1之间;显热和潜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日最大值随冠层上方辐射平衡增加而增大.水稻冠层白天总显热通量FACE均高于对照,而总潜热通量FACE均低于对照.白天总显热和潜热通量FACE与对照的差异在同一生育期内随冠层上方净辐射增强而增大,在不同生育期随生育期推进而减少.开花期至蜡熟期,水稻冠层白天总潜热通量FACE比对照平均低6.7%.FACE使水稻冠层白天总显热通量及其占冠层上方辐射平衡的比例减少,而使总潜热通量及其占冠层上方辐射平衡的比例增大,但对土壤热通量及夜间显热和潜热通量的影响不大.开花期至蜡熟期水稻冠层白天总显热、潜热通量占冠层上方净辐射总量的比例FACE与对照之差平均为5.5%.  相似文献   

9.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优势树种树干呼吸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红外气体分析法(IRGA)原位监测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11种优势树种树干呼吸速率、1 cm深树干温度以及林内空气变化情况。研究发 现,11种优势树种的树干呼吸具有相同的季节规律,并且雨季均大于干季时的树干呼吸。树种间树干呼吸速率差异显著,在0. 823~2.727 μmol&;#8226;m-2&;#8226;s-1。树干1.3 m处所测南北方向树干呼吸无显著性差异。树干呼吸与树干温度显著相关(0.552<0.92),呈良好的自然指数回归关 系,Q10值为1.90~3.03。20 ℃时各树种的RT(总树干呼吸)速率为0.771~2.570μmol&;#8226;m-2&;#8226;s-1。  相似文献   

10.
桫椤生态系统生物量与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活化石植物是最接近于化石物种的现存相似种, 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态学保守性。利用活化石植物生态系统来估算陆地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的进化趋势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该研究中利用标准地-标准木法调查了活化石物种树蕨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生产力。与现存的裸子植物为优势种的生态系统和被子植物为优势种的生态系统相比, 桫椤的生物量(36.151±8.159 Mg C&#8226;hm–2)和生产力(2.535±0.174 Mg C&#8226;hm–2&#8226;a–1)都比较小。与植物化石调查方法相比, 活化石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在描述古生态系统碳固存能力进化趋势方面提供了一种有意义的手段, 并且有助于进一步的理解全球碳平衡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植被与大气间的显热和潜热通量的日变化是大气过程和植被生理过程的显著标志。本研究利用ChinaFLUX千烟洲站典型的夏季雨热不同季的季节性干旱的试验条件,探讨了2003年季节性干旱对该生态系统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变异幅度和峰值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显热通量的日变化变异幅度年平均值为176 W/m2。潜热通量的日变化变异幅度年平均值为171 W/m2。显热通量到达日变化峰值的时间平均为11:57。全年潜热通量的日变化都在午后达到峰值,平均值为12:33。季节性干旱造成显热通量的日变异幅度明显增大,从144W m-2增加到321 W m-2。而潜热通量的日变异幅度明显降低,从324 W/m2减小到198 W/m2。,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异幅度的相对变化明显增大,从-165 W/m2增加到76 W/m2,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显热和显热日变异幅度及其相对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干旱胁迫期,深层水对显热通量日变化变异幅度及其与潜热通量日变化变异幅度的相对变化的作用更显著,而潜热通量日变化变异幅度与气象要素关系不显著。季节性干旱造成显热通量日变化的峰值时间和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的相对变化明显向下午偏移,显热通量日变化的峰值从上午11:31到中午12:17,相对变化从1小时到1小时20分钟。季节性干旱对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非干旱胁迫期,显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和显热及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的相对变化均与气温负相关,而干旱胁迫期,则与气温正相关。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与气象要素关系均不显著。该生态系统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的相对变化主要受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控制,在干旱胁迫期降水的作用更加明显。潜热和显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的相对变化总体上都受植被与大气间的耦合程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EALCO模型是一个基于生理生态学过程,模拟生态系统下垫面与大气之间水、热和碳通量交换的综合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在亚热带常绿针叶林, 对其生态系统过程进行了模拟,以深入探讨季节性干旱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对EALCO模型进行了参数化与初始化并对模型的光合作用时段和 落叶机制进行了改进,以更好地模拟亚热带人工针叶林生态系统。千烟洲通量观测站自2002年底开始应用涡度相关技术对中亚热带人工针叶林 生态系统进行通量观测,该站点2003年经历了一次较严重的季节性干旱(由高温与少雨综合作用造成),降水量仅为多年平均值的65%,而2004年 的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较为接近,利用该站点2003和2004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使用其通量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效果进行检验。从模拟结果 的总体趋势来看,模型能较好地从半小时、日及年尺度上反映两年内土壤-植被-大气之间的碳交换状况。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在一年中呈现单峰型变化,遇高温及干旱胁迫GPP值下降。由于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2003年GPP值比2004年偏低12.9%。模拟 结果显示,2003年GPP值比2004年偏低11.2%。观测数据与模拟结果均显示,水分胁迫期间净碳交换量(Net ecosystem production, NEP)模拟值 与实测值的日变化均呈现一种“偏态",即一天中生态系统碳交换量最大值出现在上午某一时刻,之后逐渐降低。 模拟结果显示,水分匮缺对 光合能力的影响比对生态系统呼吸作用的影响更为强烈,因而导致了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降低。进一步分析表明,水分匮缺期间,晴天正午之 前,深层土壤( >20 cm) 水分的匮缺抑制了光合作用能力,正午之后,高温与深层土壤水分匮缺共同削弱光合作用能力,影响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荒漠分布的早春短命植物不仅具有十分独特的生物学特点,而且在荒漠植物群落演替、物种多样性维持及土壤改良与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该文运用Li-6400开放式气体交换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分布于准噶尔荒漠的16种早春短命植物生长盛期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特征进行了测定,并对其中7种植物与生长相关的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6种植物的最大Pn、 最大TrWUE分别为8.07~35.96 μmol CO2·m-2·s-1、3.16~29.64 mmol H2O·m-2·s-1、0.54~4.26 μmol CO2·mmol-1H2O;种间最大Pn与最大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 Gs)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77(p<0.05),线性回归斜率为26.36 μmol·mmol-1;从光合速率对胞间CO2浓度及光量子通量密度的响应曲线来看,这类植物的表观CO2补偿点均在4~5 Pa之间(28~30 ℃),表观羧化效率为0.64~1.86 μmol CO2·m-2·s-1·Pa-1,表观量子效率为0.05~0.06。2)从生物量分配来看,所测植物的个体生物量为0.05~0.39 g;单株总叶面积为 3.24~51.40 cm2;单位叶面积干重为0.40~0.77 g·m-2,根在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为5.72%~19.43%,单株叶面积比在2.92~9.00 m2·kg-1之间。种间根所占生物量的比与对应的WUE之间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r为0.93(p<0.01)。这些结果表明,所观测的早春短命植物具有典型的C3植物特征,相比其它类型的荒漠植物具有较高的单位叶面积Pn、高Tr及低WUE,并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很低的根/地上生物量比、较高的叶面积比和单位叶面积干重,说明它们具有相对高的生长速率,这与其生长发育节律相一致,反映了它们与准噶尔荒漠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青海省达日县高寒草甸原生高寒嵩草(Kobresia)草甸封育系统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两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HB)、翻耕单播(DBF)和1个退化草地封育自然恢复处理(NR)及1个退化草地自然状态(SDL))对植被生产力的相对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原生植被封育处理(YF)地上总生物量为265.1 g·m-2,混播(HB)和翻耕单播(DBF)处理中地上总生物量分别为原生植被封育处理的116%和68%。退化草地封育自然恢复处理(NR)和重度退化自然状态下地上总生物量分别为原生植被封育的76%和53%。YF处理根系生物量远大于其它处理。原生植被封育系统中植被地上部分碳储量为 110.14 g·m-2,地下根系(0~30 cm)碳储量为2 957 g·m-2,植被总碳储量为 3 067.14 g·m-2;重度退化草地系统中植被地上部分碳储量为 57.07 g·m-2,地下根系(0~30 cm)碳储量为 357 g·m-2,植被总碳储量为 414.07 g·m-2。由此可见,高寒草甸严重退化后,通过植物组织流失的碳达到2 653.35 g·m-2,即86.5%的碳损失;原生植被封育系统植被总氮储量为 56.85 g·m-2,而重度退化草地植被总氮储量为 18.02 g·m-2,高寒草甸严重退化使植物组织68.30%氮损失。与重度退化地相比,由于恢复重建措施增加了植物的生物量输入和群落组成,除翻耕单播处理外,其它恢复重建措施均能恢复系统植被的碳氮储量。这些恢复重建措施将会逐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最终使这些生态系统逐步由碳源向碳汇方向的转变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三种苔藓植物对模拟N沉降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研究了华南地区常见的3种苔藓植物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刺边小金发藓拟刺亚种(Pogonatum cirratum subsp. fuscatum)和石地钱(Reboulia hemisphaerica)在模拟N沉降条件下碳氮代谢的响应特征, 探讨了N沉降对这3种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3种植物对N沉降的响应存在差异。大灰藓在加氮浓度为0 ~ 60 kg N·hm-2的范围内, 光合速率、淀粉、可溶性糖、总氮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随加氮浓度的升高而上升; 对照条件下NR(硝酸还原酶)可诱导活性很高, 表明其对氮的需求强烈; 膜K+渗漏在加氮浓度为20 kg N·hm-2时高于对照, 但更高的加氮浓度下并未使其进一步上升。刺边小金发藓拟刺亚种在加氮浓度为0~40 kg N·hm-2的范围内, 碳氮代谢的多数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大灰藓相似, 但当N沉降高于40 kg N·hm-2时, 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 在对照条件下具一定的NR可诱导活性, 但人工加氮使其可诱导活性急剧下降。石地钱的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变化不明显, 但光合速率和淀粉含量在加氮浓度为20和40 kg N·hm-2时低于对照及加氮浓度为60 kg N·hm-2时, 而植物总氮含量的变化趋势刚好相反; NR固有活性及可诱导活性在各种N处理条件下均极低, 显示其对NO3-利用率低。刺边小金发藓拟刺亚种和石地钱的膜K+渗漏仅在60 kg N·hm-2处理时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随着电厂在河口和港湾等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急剧增多, 电厂冷却系统热冲击和加氯对浮游生物造成的伤害已成为沿海地区非常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为探明冷却系统升温和加氯联合作用对亚热带海区浮游植物的影响程度, 针对滨海电厂的实际运作情况, 在室内对采自浙江省乐清湾海域的四季浮游植物进行了不同水平的热冲击和加氯胁迫, 并观察了这些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在15 d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热冲击、加氯和季节均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的恢复(p<0.001), 其中, 加氯的影响最大, 季节次之, 热冲击影响最小, 但热冲击增强了氯对浮游植物的毒性。自然水温越高、升温幅度越大, 细胞数量恢复越慢。春、秋、冬季自然水温较低时, 升温4~12 ℃后, 细胞数量仅需1~6 d即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夏季自然水温较高, 升温4~8 ℃后, 细胞数量需4~9 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但升温12 ℃后, 细胞数量在15 d内未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加氯浓度越高, 细胞数量恢复越慢。加氯1.0~1.8 mg&#8226;L&#8722;1后, 浮游植物生长虽受影响, 但大多能在15 d内恢复; 而加氯5.6 mg&#8226;L&#8722;1后, 其生长受到完全抑制, 细胞数量在15 d内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无水分胁迫下行作物蒸发散与双涌源能量分配和交换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人工草地种植的行作物——青贮玉米为研究对象,将FAO-56的双作物系数法与双涌源能量平衡模型相结合,计算了太阳入射能量按叶面积指数(LAI)分配到两个涌源(冠层、土壤表面)的有效能量Ac和As、潜热通量λEc和λEs以及显热通量Hc和Hs.分析两个涌源在有效能量驱使下的潜热和显热通量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在无水分胁迫条件下,冠层Hc与λEc相互作用使冠层吸收微热平流,强化蒸腾作用,加大蒸腾量.蒸腾(以潜热通量表示)超过冠层有效能量的增量(λEci-Aci).最大值出现在生长发育阶段LAI为0.6的7月15日到LAI为2.4 的8月9日之间,其平均值为4.32 MJ·m-2·d-1.2)无水分胁迫情况下,λEs和Hs相互作用,除强湿润过程后的1~2 d外,其他各天土壤均以低于土壤表面有效能量的速率蒸发.蒸发强度取决于土壤表面有效能量消散为土壤潜热通量的百分比,这个百分比最小值出现在生长中期阶段,其平均值为11.5%;最大值出现在生长初始阶段,其平均值为51.9%.3)两个涌源潜热通量是蒸散过程中能量交换的主要成分,在生长发育、中期、后期阶段转换为两个涌源潜热通量的有效能量均占总能量的8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