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油烃污染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的短期毒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溢油和船舶含油废水排放等石油污染给海洋生态环境带来严峻考验。为了解石油污染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短期群落效应,于实验室对采自浙江省乐清湾海域的四季浮游植物进行了14天的微宇宙实验研究。通过测定不同浓度原油水溶性成分(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WAF)胁迫下浮游植物群落各种类的细胞密度,发现原油WAF对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数、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种组成及优势度均有极显著影响。原油污染组的种类数均低于对照组,多样性指数也总体上低于对照组,但均匀度指数无明显规律。WAF对各季节浮游植物群落优势种的影响存在季节、浓度梯度和种类差异:1)在高浓度WAF(≥2.28mg?L-1)胁迫下,各季节浮游植物群落中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的优势度均呈升高趋势,除秋季外,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在其余季节的优势度均显著下降,另外秋季实验中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的优势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秋冬季斜纹藻(Pleurosigma sp.)和念珠直链藻(Melosira moniliformis)的优势度呈下降趋势;2)在低浓度WAF(≤1.16mg?L-1)胁迫下,除秋季中肋骨条藻仍为绝对优势种外,其余季节该种微藻的优势度均呈下降趋势,春、夏季长菱形藻的优势度逐渐升高,而冬季则是念珠直链藻的优势度不断增加。原油WAF影响下,可能r策略种将逐渐取代k策略种,导致浮游植物群落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2.
不同季节温升条件下余氯对桡足类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桡足类对滨海电厂冷却水中余氯的忍受能力,在各季节于室内对采自乐清湾的12种桡足类进行30 min不同升温幅度(△T)(0、4.0、8.0、12.0℃)下的余氯胁迫,观察桡足类在24h后的死亡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其余氯半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结果表明各季节桡足类余氯LC50随△T增大而显著降低(P<0.001),且.多数种类呈显著线性回归关系(P<0.05).对于哲水蚤目桡足类,余氯LC50随其粒径增大而升高.同一种桡足类在相同△T下,随适应水温升高,余氯LC50显著降低(P<0.01).亚热带海区夏季自然水温较高,冷却系统轻微的升温即可加剧余氯对其的毒性.若以LC50×0.5来确定桡足类余氯安全浓度,则春、秋、冬季暴露时间≤30 min、△T≤12.0℃时,其余氯安全浓度分别为0.21-0.86 mg/L、0.26-0.86 mg/L、0.32-4.55 mg/L;夏季暴露时间≤30 min、△T≤8.0℃时,其余氯安全浓度为0.15-0.41 mg/L.当前电厂加氯浓度偏高对冷却水中桡足类造成较大影响,但排出水中余氯对其影响不大.基于生态安全考虑,根据对余氯较敏感的小型桡足类在不同季节下的余氯安全浓度,建议亚热带滨海电厂夏季余氯排放浓度不超过0.15 mg/L,其余季节不超过0.20 mg/L.  相似文献   
3.
象山港网箱养殖区水体和沉积物的细菌生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1月和10月对象山港网箱养殖区细菌数量分布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与周边非养殖海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水体和沉积物细菌数量均呈现10月份1月份、网箱养殖区网箱外侧对照区近湾顶对照区近湾口对照区的分布特点,其中网箱养殖区水体异养细菌、弧菌数量分别在1.0×106—7.2×107CFU/L和1.6×105—1.3×106CFU/L之间,沉积物异养细菌、弧菌数量分别在5.9×102—6.1×105CFU/g和8.0×101—7.4×104CFU/g之间。网箱养殖区水体分离细菌89株,归属于12个属,其中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等为优势菌属;沉积物分离细菌136株,归属于10个属,其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等为优势菌属。由于长期受到高营养盐、高有机质等外界条件的选择作用,网箱区及网箱外侧对照区海域的细菌群落多样性较低,某些特定的细菌类群富集。研究表明网箱养殖区的细菌分布和菌属组成特征与养殖自身污染密切相关,并且养殖过程对细菌群落产生的影响已扩展至网箱外侧的邻近海域。  相似文献   
4.
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运用生态位理论,对椒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法分析了各采样断面自然因子(盐度、水温、沉积物温度、滩涂宽度和沉积物粒度)和污染因子(油类、重金属含量)对环境异质性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与各类群生物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按取食方式可分为穴居底表捕食型、底表啮食型、底内滤食型和底内吞食型四大类群;各优势种群间生态位宽度的差异较大,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428和0.168,表明各类群动物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在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6水平上,日本大眼蟹与明秀大眼蟹(第一类群)间和微黄镰玉螺、泥螺、习见织纹螺、勋章饰孔螺、短拟沼螺、彩拟蟹守螺(第二类群)间以及光滑河蓝蛤、中国绿螂、彩虹明樱蛤(第三类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为显著,对环境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石油污染对海洋浮游植物的慢性毒性影响,运用实验生态学手段,在不同季节对采自浙江省乐清湾的浮游植物进行原油污染慢性(15 d)毒性效应研究。通过对浮游植物叶绿素a(chla)和细胞密度的测定,发现高浓度(≥2.28 mg/L)原油胁迫对浮游植物的生长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01),表现为浮游植物chla和细胞密度下降;低浓度(≤1.21 mg/L)不会抑制浮游植物生长,反而可促进其生长。各个季节原油对浮游植物的慢性毒性效应存在差异,表现为不同自然水温下浮游植物对原油胁迫的耐受性不同,夏季浮游植物对油污染的耐受性较冬季差。浮游植物chla和细胞密度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01)。石油污染对浮游植物的影响随培养时间延长存在差异,培养后期石油烃逐渐在水中降解,低浓度试验组中浮游植物可恢复生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随着电厂在河口和港湾等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的急剧增多, 电厂冷却系统热冲击和加氯对浮游生物造成的伤害已成为沿海地区非常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为探明冷却系统升温和加氯联合作用对亚热带海区浮游植物的影响程度, 针对滨海电厂的实际运作情况, 在室内对采自浙江省乐清湾海域的四季浮游植物进行了不同水平的热冲击和加氯胁迫, 并观察了这些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在15 d内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热冲击、加氯和季节均显著影响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的恢复(p<0.001), 其中, 加氯的影响最大, 季节次之, 热冲击影响最小, 但热冲击增强了氯对浮游植物的毒性。自然水温越高、升温幅度越大, 细胞数量恢复越慢。春、秋、冬季自然水温较低时, 升温4~12 ℃后, 细胞数量仅需1~6 d即可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夏季自然水温较高, 升温4~8 ℃后, 细胞数量需4~9 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但升温12 ℃后, 细胞数量在15 d内未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加氯浓度越高, 细胞数量恢复越慢。加氯1.0~1.8 mg•L−1后, 浮游植物生长虽受影响, 但大多能在15 d内恢复; 而加氯5.6 mg•L−1后, 其生长受到完全抑制, 细胞数量在15 d内未恢复到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