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食性灵长类食物选择受食物常量营养物质、微量营养元素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等影响,但较少有研究阐释植物的化学成分效应。该研究通过分析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群春季(2010年3月—5月和2011年3月—5月)食物来阐明影响食物选择的植物化学成分。春季,猴群通过采食高质量食物(芽和嫩叶)来满足其营养需求,且偏好高磷和低钙/磷比(Ca/P)、低钙及低单宁食物。食物的磷和粗蛋白含量高于非食物,总糖和Ca/P低于非食物,而粗脂肪、粗灰分、钙和单宁含量则无差异;即在单宁含量未超过其忍受阈值的前提下,猴群春季食物选择原则是在满足蛋白质主导的常量营养物质需求基础上保证磷钙摄入。  相似文献   

2.
叶食性灵长类食物选择受食物营养及单宁等次生代谢产物影响,为了探讨单宁对黑白仰鼻猴食物选择的影响,通过磷钼酸-钨酸钠 (F-D) 比色法测定了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群 (Rhinopithecus bieti) 2010年4月 - 2012年3月间的食用植物 (192种) 和非食用植物 (188种) 单宁含量。结果表明,黑白仰鼻群全年食用植物中单宁含量低于非食用植物;春季食用植物中单宁含量高于其他季节,而其他季节无差异;不同取食部位单宁由高到低依次为芽、花、叶、果和地衣;不同季节,不同取食部位单宁有差异,春季芽的单宁含量最高,夏秋季果实单宁含量最高,冬季叶单宁含量最高;不同月份,食物单宁也不同,3月食用植物中单宁最高 (8.36% ± 6.22%),2月最低 (1.28% ± 1.19%)。因此,黑白仰鼻猴根据环境食物种类和供给时空特征,可能采取了从高蛋白纤维比/高单宁到低蛋白纤维比/低单宁连续谱觅食策略。  相似文献   

3.
Xiang ZF  Huo S  Xiao W  Cui LW 《动物学研究》2010,31(6):645-650
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是仅存于滇西北和藏东南的横断山脉的濒危灵长类动物,目前仅有野外15群约2500只个体,并且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的小昌都群也许是自1988年调查以来唯一数量保持稳定的种群。通过调查访问、以及分析社会经济数据中隐含的保护信息,该文通过实例研究探讨了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小昌都猴群的影响,试图探讨传统文化和人类活动对该猴群种群保持稳定的正面影响:1)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生产方式对黑白仰鼻猴的生境保护有益,例如主要依靠畜牧业和非木材的林产品而不是毁林开荒种植青稞;2)受印度教和佛教影响的藏传佛教对生灵的敬畏,避免当地村民对黑白仰鼻猴的猎杀;3)一妻多夫的大家庭,其人均资源消耗(特别是薪柴,建房木材等)明显比一夫一妻的小家庭少,这种婚俗也许可以缓解人类索取相应自然资源时对黑白仰鼻猴的生境破坏。因此,考虑到小昌都是唯一种群稳定的群,我们认为是当地的社会生产方式、宗教文化以及婚俗习惯让小昌都群长期维持在该生境的最大容纳量。  相似文献   

4.
佛坪自然保护区食竹鸟兽种类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2004年采用检查死亡个体的胃或嗉囊内容物、新鲜粪便和在野外直接观察动物采食的3种方法,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食竹的鸟兽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巴山木竹和秦岭箭竹是大熊猫采食的主要食物资源。除大熊猫外,采食这两种竹的鸟兽有38种,隶属6目14科,其中鸟类9种,兽类29种。大量采食、中等采食和少量采食竹类的物种分别为1种、5种和33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6%、12.8%和84.6%。39种鸟兽均采食竹笋,其中32种只采食竹笋。黑熊和野猪是食竹笋量比较大的大型兽类,羚牛、鬣羚和斑羚3种牛科动物全年都采食竹类,其中以羚牛对竹叶的采食量最大。这些食竹鸟兽一方面直接与大熊猫竞争食物资源,特别是竹笋,另外也会间接地影响大熊猫对竹类的利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黑白仰鼻猴野生种群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对分布于云南塔城境内的一群90只个体的黑白仰鼻猴种群进行了粪便虫卵检查。共采集了225份样品,记录了粪便供体的性别、年龄、所在单元和采集时间,分别采用水洗过滤沉淀法、饱和盐水浮聚法和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进行检查。实验结果表明该猴群感染的寄生虫种类有灵长类肠道常见寄生虫毛首线虫Trichuris sp.,感染率在不同年龄段间存在显著差异;钩虫Ancylostoma sp.和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sp.在黑白仰鼻猴中的感染存在季节性,旱雨季差异性显著;同时粪便样品中还检出了少量的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和蛔虫Ascaris sp.。  相似文献   

6.
生态限制模型(Ecological constraints model)认为随种群规模增加,灵长类种群会增加日移动距离、移动时间和取食时间,减少休息时间。果食性灵长类为取食斑块分布的高质量食物资源(如果实)而存在群内分摊竞争(Within-group scramble competition),很好地验证了生态限制模型。为了检验温带叶食性灵长类是否适用于生态限制模型,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采用20 min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猴群日活动时间分配,每隔30 min在地形图(1:50 000)上记录猴群活动位点收集其日移动距离数据,比较了同域分布的黑白仰鼻猴较大群(170只)和较小群(100只)冬春季的日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结果表明,春季和冬季黑白仰鼻猴较大群比较小群的日移动距离更远;虽然春季较大群减少了社交时间、增加了移动时间,但是冬季两群活动时间分配无差异。此外,春季,较大群相比较小群的成年和青少年个体减少了社交时间,成年雌性增加了移动时间;冬季,较大群仅成年雌性增加了休息时间,其他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活动时间分配无差异。本研究证实了黑白仰鼻猴群内存在分摊竞争,且春季分摊竞争的强度更高,符合生态限制模型。此外,群体规模对成年雌性的活动时间分配影响较大,这与其妊娠期相对高的营养和能量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7.
2000-2001年间,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任村附近,通过在四个山坡每隔海拔100米的样带(宽5.0米)内搜集黑白仰鼻猴的粪便来研究猴群不同季节的垂直迁移模式。同时,通过在每个地区山脊上和山沟内搜集2.5米宽垂直样带内的粪便,来研究猴群不同季节对山脊和山沟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猴群在海拔3500-4300米的区域活动。虽然猴群全年集中利用3900-4200米的林带;但是具有季节性差异:夏季最高(4200米),依次是秋季(4100米)和冬季(4000米),夏季最低(3900米)。另外,冬季山沟中的粪便多于山脊说明猴群在沟中停留时间长,这与沟中少风且温度高有关。不同海拔带上的粪便密度和松萝量间正相关,这意味着食物资源的垂直分布是影响猴群垂直迁移的重要因素。春季,猴群会下到低海拔采食嫩芽/叶,而冬季则下到低海拔处躲避首次大雪,这很可能导致猴群集中利用第二个海拔带。  相似文献   

8.
白马雪山黑白仰鼻猴(Rhinopithecus bieti)垂直迁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1年间,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任村附近,通过在四个山坡每隔海拔100米的样带(宽5.0米)内搜集黑白仰鼻猴的粪便来研究猴群不同季节的垂直迁移模式。同时,通过在每个地区山脊上和山沟内搜集2.5米宽垂直样带内的粪便,来研究猴群不同季节对山脊和山沟的选择性。结果表明:猴群在海拔3500-4300米的区域活动。虽然猴群全年集中利用3900-4200米的林带;但是具有季节性差异:夏季最高(4200米),依次是秋季(4100米)和冬季(4000米),夏季最低(3900米)。另外,冬季山沟中的粪便多于山脊说明猴群在沟中停留时间长,这与沟中少风且温度高有关。不同海拔带上的粪便密度和松萝量间正相关,这意味着食物资源的垂直分布是影响猴群垂直迁移的重要因素。春季,猴群会下到低海拔采食嫩芽/叶,而冬季则下到低海拔处躲避首次大雪,这很可能导致猴群集中利用第二个海拔带。  相似文献   

9.
2002 年4 ~11 月,在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对小熊猫的觅食特征和营养对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Vanderloeg 和Scavia 选择指数Ei衡量小熊猫对竹笋和竹茎年龄的选择程度。结果表明,小熊猫食物由竹叶(70.5% )、竹笋(22.1% )、野果(7.2% )以及毛(0.2% )等组成。小熊猫几乎全以冷箭竹为食,未发现采食短锥玉山竹。春季食物主要由竹叶和竹笋组成,夏秋季主要由竹叶和果实组成,而冬季以竹叶为主。小熊猫对竹笋、竹叶的觅食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基径在3 mm 以上被采食竹笋,Ei的值为0.071 9 ~0. 094 4,竹高在10 ~70 cm 未被采食竹笋, Ei 的值为0.149 6 ~0.1989。对不同年龄竹茎和竹叶的选择在各个月份间存在变化,4 ~6 月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竹竹叶Ei分别为0. 036 2 、0.224 8 和0.487 6, 7 ~8 月三者Ei分别为0.0071、0.0027 和0. 0098,9~11 月特别喜食当年生老笋上的竹叶(Ei =0.552 1)。此外,小熊猫在6 ~ 8 月还特别喜食已展开(53.4% )和未展开的卷曲嫩叶(36.3% ),不喜食较老的竹叶(10.3% )。小熊猫的食性及其对食物的选择体现了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觅食对策的优化,可最大化觅食过程中的物质或能量摄入。  相似文献   

10.
灵长类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子的主要传播者,有助于森林植被的更新,然而受研究方法的限制,灵长类种子传播潜力常被低估。为全面评估温带灵长类动物的种子传播潜力,采用直接观察法和粪便分析法评估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黑白仰鼻猴的种子传播潜力。于2018年11月—2019年10月采用直接观察法(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黑白仰鼻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数据,获取每月取食果实的比例;同时每月收集黑白仰鼻猴的粪便,采用粪便分析法分拣猴粪中残留的植物种子,统计有完整种子残留的月份和粪便比例,应用这两种方法评估黑白仰鼻猴种子传播潜力及其差异。结果表明:直接观察法收集到黑白仰鼻猴取食果实的月份数为6个月(7—12月),月均取食果实的比例为(15.31±20.15)%,共取食13种果实;而粪便分析法发现黑白仰鼻猴粪粒内全年都有完整种子残留,粪便中月均完整种子残留比例(35.19±35.43)%,其中9月至第二年1月粪便中种子残留比例都大于50%,共取食18种果实;综合两种方法发现云南拉沙山黑白仰鼻猴共取食20种植物果实,具有较高的种子传播潜力。直接观察法可确定黑白仰鼻猴取食果实的物种数,而粪便分析法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圈养大熊猫主食竹食谱组成及主要影响因素,并为圈养单位提供科学合理的食物营养配比和饲养管理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10 只成年大熊猫4 年(2009. 03 -2013.02)的饲养数据,3只成年大熊猫1 年(2012. 07 -2013. 06)的觅食行为观察数据,以及投饲的3 种竹笋和5 种主食竹常规养分和总黄酮含量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基地圈养大熊猫偏好竹笋,喜食巴山木竹叶、白夹竹茎和苦竹茎,随机采食箬竹叶和刺竹茎;基地大熊猫根据投饲竹种类和季节的变化,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食谱组成;对投饲竹各部位成分比较分析发现,投饲竹养分含量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其中粗蛋白、粗脂肪、蛋白质和能量比都以竹叶最高,竹枝次之,竹茎最低;干物质和粗纤维的含量则以竹茎最高,竹枝次之,竹叶最少;竹茎和竹枝呈现钙少磷多的现象,而竹叶则是钙多磷少;各投饲竹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以叶中最高,枝中其次,茎中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圈养大熊猫主食竹食谱的选择遵循能量和营养学的规律,选择适口性强、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假说。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2008年汶川地震后大熊猫主食竹拐棍竹无性系种群的天然更新状况及影响因子,研究了3种不同地震干扰强度(强度、中度和对照)生境中拐棍竹的生长和发笋状况.结果表明:在3种生境中,拐棍竹存活笋的基径为中度干扰和对照生境显著大于强度干扰生境,存活笋的高度为对照>中度干扰>强度干扰.其发笋密度在3种生境中无显著差异,但强度和中度干扰生境中的存活笋密度显著大于对照,并且1年生和2年生竹密度与死亡竹密度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拐棍竹的发笋密度、存活笋密度、1年生、2年生和多年生竹密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1年生和2年生竹密度与砾石和滑坡土壤盖度呈显著负相关,存活笋密度与郁闭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Determining the nutrient factors influencing food choice provides important insight into the feeding strategy of animals, which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ir behavioral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 bamboo‐leaf‐based diet is rare among mammals. Animals’ food choice and nutritional goals have been explained by several frameworks;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nutrients on food choice in bamboo‐leaf‐based macaques is not yet available. Assamese macaques (Macaca assamensis) inhabiting limestone forests are characterized by such a bamboo‐leaf‐based diet, predominantly consuming young leaves of Bonia saxatilis, a shrubby, karst‐endemic bamboo. We studied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one group of Assamese macaques using instantaneous scan sampling in limestone forests of the Guangxi Nongga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southwest Guangxi, China. We compared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staple food and nonfood items and examine the role of key nutrients in the food selection of macaque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young leaves of bamboo B. saxatilis contained more water, crude protein, phosphorus, and less tannin than nonfood items. Furthermore, staple foods contained a higher content of water and less content of calcium than nonfood items. More specifically, quantities of water, crude protein, calcium, and phosphorus in food items were critical factors affecting feeding time on a specific plant item.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young bamboo leaves could meet macaques’ required protein and water intake, while enabling them to maintain their mineral balance, consequently facilitating to maintain the primates’ bamboo‐leaf‐diet in the limestone forest. Our findings confirm the effects of nutrient contents in food choice of Assamese macaques,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nutrient contents in maintaining their bamboo‐based diet and the need to increase the knowledge on their nutritional strategy adapted to the bamboo‐dominated diet inhabiting the unique limestone habitat.  相似文献   

14.
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是岷山山系大熊猫的主食竹,其可食性在大熊猫食物营养质量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海拔梯度上温差对大熊猫主食竹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的影响,以自然生长在岷山山系核心区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2600、2850、3100 m)的缺苞箭竹为对象,对其笋、秆和叶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海拔缺苞箭竹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均表现为叶笋秆,且笋、秆和叶的营养成分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2)粗蛋白和氨基酸总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而对粗脂肪和粗纤维的影响不显著(P0.05);(3)除笋中苏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秆中丝氨酸、蛋氨酸以及叶中半胱氨酸外,海拔对其余氨基酸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4)海拔对粗蛋白/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有显著影响(P0.05),在笋和秆中表现为海拔3100 m最高,而海拔对纤维素/粗纤维、粗脂肪/粗纤维的影响不显著(P0.05)。缺苞箭竹叶、笋的营养成分含量明显高于秆;高海拔有利于缺苞箭竹各器官粗蛋白和氨基酸的积累,不利于粗纤维的积累,这可能使大熊猫的取食选择发生改变,更倾向于取食高海拔的笋和叶。  相似文献   

15.
对神农箭竹(Fargesia murielae)N、P、K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P、K在竹子植物体内呈非均匀分布。N和P在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叶>鞭、根>竿;K在未开花竹和正开花竹中分布规律为:鞭>根>叶>竿,在已开花竹中分布规律为:叶>鞭>竿>根。随着开花过程的进行,N的含量在叶、竿、鞭和根等器官中逐渐减少;P的含量在竿、鞭和根等器官中逐渐降低,在叶片中先升高后降低;K的含量在鞭和根中呈下降趋势,在竿和叶中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16.
秦岭大熊猫食物基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星群 《兽类学报》1990,10(2):88-96
本文从研究大熊猫食物基地的角度出发,比较系统地讨论了秦岭大熊猫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和竹林的基本概况。研究结果表明:1、奏岭大熊猫分布区的竹种资源丰富,有6属14种,竹林面积约8.43万公顷。2、构成大熊猫食物基地的竹种有3属3种,面积约占该区竹林总面积的99.7%。3、根据竹林类型、环境及大熊猫的利用状况,秦岭大熊猫的食物基地可以划分为3个小区。4、在正常情况下秦岭大熊猫食物基地至少可供7倍于今数量的大熊猫生存。  相似文献   

17.
正物种共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资源的竞争分化,使其都有足够的资源保障生存和繁殖(Macarthur and Levins,1967; Schoener,1974)。根据竞争排斥原则,生态相似的物种在资源竞争中必然存在生态位的分化(Hardin,1960)。在众多的生态维度中,栖息地分化所形成的空间分布差异是同域野生动物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生态位分化形式(Schoener,1974)。同时,了解栖息地选择如何影响同域野生动物的空间分布是研究资源分配和竞争模式的必要前提(Rosenzweig,1981)。  相似文献   

18.
动物对植物的采食会刺激植物进行补偿性更新生长, 克隆整合效应能够通过分株之间的物质传输增强克隆植物的这种补偿生长。现今对克隆整合效应在箭竹(Fargesia)补偿更新中的作用仍未得到全面认识。2011年10月到2012年11月, 设立了糙花箭竹(Fargesia scabrida)和缺苞箭竹(F. denudata)各40个样方, 分别进行不剪除样方内分株和剪除样方内分株数量的25%、50%、75%四种模拟采食干扰处理, 并将样方四周的根状茎切断或保持连接。从2012年6月起观测并统计了箭竹分株种群的累积出笋率、总出笋率、补充率, 以及新生分株的株高、基径和单株生物量。结果表明: (1)在不剪除分株的样方, 切断根状茎连接显著增加了糙花箭竹的出笋率和补充率, 但降低了新生分株的株高和单株生物量, 也显著降低了缺苞箭竹的出笋率和补充率; (2)保持根状茎连接时, 25%的剪除强度仅仅降低了糙花箭竹新生分株的单株生物量; 同样在保持根状茎连接的条件下, 25%、50%的剪除强度使缺苞箭竹种群的补充率有所降低, 而切断根状茎后缺苞箭竹在25%的剪除强度下的分株补充率反而升高; (3) 75%的剪除强度并未影响两种箭竹新生分株数量更新, 但造成新生分株质量显著下降; 切断根状茎连接显著降低了糙花箭竹的新生分株的株高和基径, 对缺苞箭竹影响不显著。实验证明克隆整合影响了两种箭竹新生分株的萌发、存活和生长, 但不是两种箭竹进行补偿更新的主要机制, 仅在糙花箭竹分株种群受到重度采食干扰后的更新中才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两种箭竹均能在50%的剪除强度下通过补偿生长恢复种群的稳定, 75%的剪除强度则会造成箭竹新生分株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大熊猫主要采食竹子,因此主食竹对大熊猫生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秦岭的佛坪地区的大熊猫主要取食巴山木竹以及秦岭箭竹。本文研究了海拔对这两种竹林的结构与营养含量的影响以及海拔与大熊猫季节性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1)海拔对竹林基径、株高有显著影响(p0.05);整齐度、均匀度、基径和株高分布的偏度值和峰度值均随海拔变化而变化。(2)海拔对主食竹营养含量的显著影响随季节而变化(春季粗蛋白和总糖p=0.02;夏季粗纤维p=0.01;秋季粗蛋白p=0.04、粗纤维p=0.04和总糖p0.01)。每个竹种在叶、枝、杆三个部位间的营养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海拔对竹林结构及营养的显著影响决定了大熊猫对主食竹的取食策略,夏季在高海拔活动,其余季节在低海拔活动。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理解海拔、主食竹结构、营养以及大熊猫迁移活动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为圈养大熊猫的饲料配比提供理论依据,也为野外大熊猫的保护和规范保护区内部的人类活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