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扫描-核磁共振检查(DCE-MRI)定量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及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MLR)对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从2020年1月到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130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实施脑胶质瘤切除术后放疗,根据预后评价分为预后良好组(n=48)与预后不良组(n=82)。比较两组DCE-MRI定量参数、NLR、MLR;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联合NLR、MLR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无失访,预后不良组的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间隙体积百分数(Ve)、NLR及MLR较预后良好组明显更高(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和肿瘤分级为Ⅲ~Ⅳ级、低分化及术后放疗的比例均分别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卡氏(KPS)评分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Ktrans、Ve、NLR及MLR升高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DCE-MRI定量参数Ktrans、Ve联合NLR、MLR对预后不良患者的预测价值最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灵敏度为95.21%,明显高于其他各项单独检测的结果。结论:脑胶质瘤预后不良患者的NLR、MLR与DCE-MRI定量参数异常升高,且三项联合有助于提升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特征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9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9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检者脑CT灌注成像检查数据,分析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特征,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脑CT灌注成像对抑郁症的诊断效能。随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者均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其中包括连线检测(TMT)、视觉再生测验(VRT)、言语流畅性测验(VF)、数字广度测验(DST)以及数字符号测验(SDMT),并分析脑CT灌注成像与抑郁症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rCBV、rCBF、MTT、TIP、右枕叶、左枕叶、右颞叶、左颞叶、右顶叶、左顶叶CT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右额叶、左额叶CT值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90例抑郁症患者经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后分数均>20分,确定存在抑郁症状,脑CT灌注成像与HAMD评分诊断抑郁症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脑CT灌注成像的曲线下面积为83.89,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2.53%,HAMD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84.26,最佳诊断着色界限值为87.57%;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连线提笔数、连线错误数、视觉再生检测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受检者连线、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连线提笔数、连线错误数、视觉再生与脑CT灌注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连线、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与rCBV、rCBF、MTT、TIP、右枕叶、左枕叶、右颞叶、左颞叶、右顶叶、左顶叶CT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连线与右额叶、左额叶CT值呈负相关(P<0.05),言语流畅性、数字广度、数字符号与右额叶、左额叶CT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的脑CT灌注成像与健康群体呈现差异,其中右额叶、左额叶差异情况最为显著,提示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大脑额叶功能改变,另外,抑郁症患者的大脑额叶功能与认知功能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观察大鼠CT脑灌注剂量下的X射线照射对体外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影响.体外大鼠培养骨髓间质细胞,分为照射组和未照射对照组,照射组细胞分别进行1~5次大鼠脑灌注条件下CT扫描.两组细胞分别做生长曲线,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情况,以及行噻唑蓝(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 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5次大鼠脑灌注CT扫描下照射组细胞活性及凋亡情况与对照组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规大鼠脑灌注CT扫描对骨髓间质干细胞活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肠道微生物群对高压氧联合脑苷肌肽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高压氧联合脑苷肌肽治疗的102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治疗14 d后根据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抽取两组患者的静脉血,ELISA法测定血清中NSE、sFas蛋白的含量。收集粪便样本,半自动微生物鉴定仪检测两组患者粪便中的微生物,qPCR法检测肠道菌群变化。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中NSE、sFas蛋白的含量明显要高于预后良好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基础疾病、手术时机、饮酒史、血肿量、去骨瓣部位、骨瓣大小、血肿位置等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CS评分、基底池、中线结构、瞳孔反应等基础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预后不良组肺不张、肺部感染、低血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心律不齐等发生率也要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预后不良患者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数量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但发现预后不良患者的肠球菌数量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的患者。结论高压氧联合脑苷肌肽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治疗预后与患者的肠道菌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收治的4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首先收集了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CVST患者的人口学、危险因素及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血脂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红细胞沉降率、脑脊液压力、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资料,并以患者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mRS)暴露分组,将m RS为0~2分的CVST患者纳入转归良好组(n=31),将mRS评分3~5分患者纳入转归不良组(n=9),对比上述统计指标,并筛选p0.01选项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其是否为CVST患者短期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表明,转归不良组中经皮颅内静脉窦碎栓取栓术比例显著少于转归良好组,发病至治疗时间较转归良好组长,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行多变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性分析显示,D-二聚体、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均是CVST患者短期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经皮颅内静脉窦碎栓取栓术为保护因素。综上,D-二聚体和发病至开始治疗时间过长或为CVST患者短期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行经皮颅内静脉窦碎栓取栓术或能改善预后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局部亚低温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脑内血肿患者89例,均给予血肿清除术治疗,其中47例接受血肿清除术联合局部亚低温治疗,评价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术前及术后1天、1周、2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肿体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天、1周、2周的NI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肿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亚低温联合血肿清除术治疗外伤性脑内血肿能有效减轻患者脑部损害,提高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入院第1 d、3 d、7 d的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按照入院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评分≤2分)及预后不良组(m RS评分2分);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NT-proBNP、H-FABP与m RS评分的关系。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后3个月的m RS评分较高,而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评分较低(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第3 d、7 d的血清NT-proBNP、H-FABP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入院第1 d、3 d、7 d的血清NT-proBNP、H-FABP分别与m R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GCS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3d、7d的血清NT-proBNP、H-FABP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T-proBNP、H-FABP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HBGH)患者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CXCL1)、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与神经损伤指标和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4月聊城市人民医院东院区收治的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HBGH患者162例纳入研究组,选取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1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血清CXCL1、CXCL10和神经损伤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蛋白]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血清CXCL1、CXCL10与神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所有患者均随访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GH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的血清CXCL1、CXC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清NSE、GFAP、S100β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CXCL10与NSE、GFAP、S100β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不良与年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凝血酶原时间(PT)、C反应蛋白(CRP)、血肿破入脑室、血肿体积、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尿激酶冲管次数、术后颅内出血再发、CXCL1、CXCL10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大、LDL偏高、血肿体积偏大、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偏低、尿激酶冲管次数偏多、CXCL1偏高、CXCL10偏高是HBGH患者微创穿刺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BGH患者血清CXCL1、CXCL10水平升高可能导致神经损伤和不良预后。年龄、LDL、血肿体积、术后24 h内血肿清除率、尿激酶冲管次数、CXCL1、CXCL10是HBG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值得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内微出血(CMB)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50例,分析其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根据有无CMB将患者分为CMB组(80例)及无CMB组(170例)。详细记录临床资料,观察CMB的个数、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个数和脑白质改变(WMC)的严重程度。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既往脑梗死病史、脑白质改变、陈旧性腔隙性脑梗死及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史与CMB的发生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及WMC分值为CM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MB与脑微血管病变之间有密切关系,高血压、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及WMC分值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31例脑胶质瘤患者(脑胶质瘤组)的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86例于门诊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计算PNI、NLR、PLR。比较脑胶质瘤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PNI、NLR、PLR的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PNI、NLR、PLR水平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曲线,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术前PNI、NLR、PLR预测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脑胶质瘤组NLR、PLR高于对照组(P<0.05),PNI低于对照组(P<0.05)。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Ⅲ 级患者NLR、PLR高于WHO分级Ⅰ~Ⅱ级患者(P<0.05),PNI低于WHO分级Ⅰ~Ⅱ级患者(P<0.05)。高NLR组、高PLR组3年生存率低于低NLR组、低PLR组(P<0.05),低PNI组3年生存率低于高PNI组(P<0.05)。WHOⅢ级、NLR(较高)、PLR(较高)是脑胶质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PNI(较高)是保护因素(P<0.05)。术前PNI、NLR、PLR联合预测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49,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的0.703、0.706、0.704。结论:脑胶质瘤患者术前PNI降低,NLR、PLR均升高,且与预后不良有关,术前PNI、NLR、PLR可作为脑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分析颅内压监测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效果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接诊的135例拟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监测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监测组;其中常规组予以标准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监测组予以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结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90 d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计算两组的预后良好率,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监测组术后即刻及术后12h的颅内压均小于常规组(P<0.05);监测组术后24 h、48 h的GC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监测组术中低血压、急性脑膨出、颅内血肿、脑血管痉挛和非计划性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入院GCS评分、脑疝、改良CT图像评分均是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辅助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减少并发症发生和改善预后,但预后受年龄、入院GCS评分、脑疝、改良CT图像评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24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90天改良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63例,m RS 0-2分)和预后不良组(79例,m RS 3-6分),比较其入院时一般人口学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血常规、血生化、C反应蛋白(CRP)等资料,根据入院时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计算出LMR值,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LMR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时LMR水平对急性脑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年龄、入院时NIHSS评分、伴随房颤、尿素氮、白细胞、CRP较高,而LMR水平较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LMR水平较预后良好组明显降低(3.48±2.23 vs. 4.39±1.84,P0.05),入院时NIHSS评分增高与低水平LMR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066、0.835,95%可信区间为1.668-2.559、0.759-0.946,P0.05)。入院时LMR水平ROC曲线下面积为0.762(95%CI 0.692-0.832),Youden法计算出LMR低于2.633(最佳临界值)预示预后不良,敏感性为86.9%,特异性为47%。结论:入院时LMR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负相关,低水平LMR对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骨窗微创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两组疗效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残留血肿量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0.3±2.8)m L,对照组术后残留血肿量(11.1±3.0)m L,两组之间术后血肿残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92.8±15.5)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125.4±16.1)分钟,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5.8±5.2)天,对照组住院时间(24.1±5.8)天,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再出血率3.0%,对照组治疗后再出血率8.0%,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DS及ADL比较:两组治疗后NDS及ADL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DS及AD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CS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可显著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58例,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分为血糖正常组(96例)、应激性高血糖组(107例)及糖尿病组(155例),记录和比较各组入院时的血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出血量及入院后30 d时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入院时血糖水平、平均出血量、重型患者所占比率、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GOS分级植物状态或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GOS分级良好率低于应激性高血糖组(P0.05);而应激性高血糖组入院时血糖水平、平均出血量、重型患者所占比率、脑出血破入脑室、颅内再出血发生率、GOS分级植物状态或死亡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结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应激性高血糖与患者的病情显著相关,可加重急性脑出血的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高分辨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常规CT检查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8年6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患者94例纳入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CT检查,观察组则实施高分辨率CT检查。比较两组CT肿瘤征象情况(主要包括毛刺征、分叶征、棘突征、钙化征、空泡征、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CT扫描图像质量,诊断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效能。结果:观察组各项CT肿瘤征象人数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T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7.87%(46/47),高于对照组的72.34%(34/47)(P<0.05)。高分辨率CT诊断早期肺癌的灵敏度及准确度、特异度分别为96.67%(29/30)、95.74%(45/47)、94.12%(16/17),高于常规CT检查的74.19%(23/31)、74.47%(35/47)、75.00%(12/16)。结论:高分辨率CT检查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诊断价值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可作为临床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糖类抗原199(CA199)、红细胞沉降率(ESR)与活动性肺结核(AT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湖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75例ATB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6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ADA、CA199及ESR水平。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ATB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TB患者的血清ADA、CA199及ESR水平。观察组接受抗结核治疗,根据疗效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不同预后ATB患者的血清ADA、CA199及ESR水平。收集ATB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TB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DA、CA199、ESR对ATB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ADA、CA199、ESR均高于对照组(P<0.05)。将观察组患者分为轻度组26例、中度组34例和重度组15例。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ADA、CA199、ESR高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血清ADA、CA199、ESR高于中度组(P<0.05)。治疗后,根据疗效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50例和预后不良组25例,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在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居住地、哮喘、支气管扩张、乙型肝炎、胸片改变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计数、ADA、CA199、ESR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DA、CA199、ESR升高是ATB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DA、CA199、ESR单独预测ATB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655、0.675、0.699,血清ADA、CA199、ESR联合预测ATB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28,大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ADA、CA199、ESR升高可提示ATB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清ADA、CA199、ESR联合检测对预测ATB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合并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血清C肽(CP)、髓鞘碱性蛋白(MB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方法:选取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ACI合并LA患者117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根据LA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39例、中度组40例和轻度组38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12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血清CP、MBP、MCP-1水平。对ACI合并LA患者行6个月的随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合并LA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P、MBP和MCP-1对ACI合并L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MBP、MCP-1更高,CP更低(P<0.05)。重度组血清CP显著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MBP、MCP-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中度组血清CP显著低于轻度组,MBP、MCP-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CP更低,MBP、MCP-1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升高、MBP升高、MCP-1升高是ACI合并L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CP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CP、MBP和MCP-1联合预测ACI合并LA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高于CP、MBP和MCP-1单独预测。结论:ACI合并LA患者血清CP较健康群体更低,血清MBP、MCP-1水平较健康群体更高,且CP、MBP和MCP-1与患者病情程度存在密切联系。血清CP、MBP和MCP-1联合检测对ACI合并LA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来我院就诊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各段血管斑块分布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评价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轻度狭窄与中度狭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狭窄与闭塞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总检出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外动脉均有斑块检出,观察组斑块总检出率为6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2%(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128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可进行有效评估,该方法对患者轻、中度狭窄以及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更高,在临床诊断及预后防治中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ST)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方法:选择我院于2002年2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CVST确诊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脑出血分为脑出血组16例与对照组2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与预后。结果:脑出血患者MRI显示受累横窦8例、海绵窦6例、乙状窦2例;对照组显示受累横窦10例、海绵窦8例、乙状窦4例。脑出血组的头痛、意识改变、运动障碍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觉障碍、视力下降与痫性发作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膜炎、贫血、先天性凝血酶原疾病为导致CVST合并脑出血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均给予脱水降颅压及支持对症治疗,脑出血组预后不良8例,不良率为50.0%;对照组预后不良4例,不良率为18.2%,脑出血组的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VST合并脑出血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表现为头痛、意识改变、运动障碍等,MRI诊断有很好的效果,脑膜炎、贫血、先天性凝血酶原疾病为导致CVST合并脑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抗凝、溶栓等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评分、血乳酸(Lac)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UGIB)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预测患者预后的效能。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230例AUGI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低危组44例、中危组140例、高危组36例、极高危组10例,且根据其入院28 d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n=31)和存活组(n=199)。收集AUGIB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Lac、RDW水平并计算qSOFA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qSOFA评分和血Lac、RDW对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极高危组qSOFA评分和血Lac、RDW水平依次升高(P<0.05)。230例AUGIB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率为13.48%(31/2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GBS评分≥6分及休克指数、qSOFA评分、血尿素氮、血Lac、RDW水平升高为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qSOFA评分、血Lac及RDW联合预测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大于qSOFA评分、血Lac及RDW单独预测。结论:AUGIB患者qSOFA评分、血Lac及RDW水平升高与病情加重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qSOFA评分、血Lac及RDW联合预测AUGIB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