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大麦品种‘花30’为材料,用不同剂量化学诱变剂(EMs和PYM)处理大麦游离小孢子,不同剂量^60Co辐照处理大麦离体穗和干种子,比较其对在低氮胁迫下小孢子培养诱导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分化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EMS处理离体小孢子和^60Co辐照干种子明显比PYM处理小孢子和^60Co辐照离体穗的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水稻花粉白苗的若干特性及其成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稻花粉白苗的再分化所生成的再生植株全为白苗,这说明花粉白苗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不同品种或杂交组合的水稻花粉白苗叶片丙酮提取液的吸收光谱相互间显示出了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就进而提示突变可能发生在基因组的特定位点上。有可能花粉白苗是质体DNA在花粉的脱分化过程中发生缺失形成的。这种缺失主要影响质体rRNA的合成水平,并不导致蛋白质和叶绿素合成能力的全面丧失。花粉植株细胞中的质体可能是不均一的。  相似文献   

3.
甜(辣)椒单倍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甜(辣)椒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概况,花药培养应用相对成熟,游离小孢子培养尚未获得突破性进展。对影响花药培养的各关键因素(包括材料基因型、供体植株生长状态、小孢子发育时期、培养基、培养方法、变温处理、培养条件等)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甜(辣)椒单倍体培养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小孢子发育时期、基因型与培养条件对羽衣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建立了一个稳定、高频地获得小孢子胚胎的有效体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相同大小的花蕾其小孢子发育时期存在很大差异,需针对不同基因型材料选取适合大小的花蕾。供试的37个基因型中,有20个获得了胚状体,占供试材料的54.1%,其中基因型‘桃舞’获得了最高的出胚率,为123.6个·皿-1。自交系的出胚率比商业品种和F,代杂种的出胚率要低得多,且自交代数越高,小孢子的胚胎发生能力就越弱。在热激培养48hN加液培养对小孢子的发育能起到积极作用,向培养基中添加激素和活性炭对小孢子的胚胎发生无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泸西栽培灯盏花群体进行调查,发现了灯盏花雄性不育种质个体,其出现频率约为1.06×10-4.对所发现的灯盏花不育株形态特征及其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花粉活力进行鉴定.结果显示:(1)灯盏花不育株根、茎、叶形态与正常可育植株基本相似,管状花小,花丝短,花药瘦小,无花粉粒散出或花粉无活力.(2)灯盏花在其花药发育的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小孢子时期和单核早期,由于绒毡层细胞液泡化、提前解体,不能为小孢子或花粉发育提供所需物质,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和四分体解体,产生无花粉的花药;或小孢子和单核花粉胞内降解,形成不同形状和外壁纹饰的败育花粉.研究认为,灯盏花花药绒毡层异常是其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烟草(Nicotlana tabacum L.)小孢子胚胎发生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可供处理的小孢子胚,还由于小孢子胚胎发生的不同步性,可同时提供从2-3细胞原胚到分化胚一系列胚胎以供研究。利用这一便利系统,探讨了外源生长素处理对小孢子胚胎发育的影响。使用3种浓度的IAA:1、3、10μmol/L,分别对不同发育时期烟草小孢子胚进行了处理,结果发现,对不同发育时期的小孢子胚,生长素处理的效果明显不同。外源生长素对胚胎发生有促进作用,表现为2-3细胞比例与非处理组相比升高,而当小孢子发育到小球形胚后,加入外源生长素对小孢子胚的进一步发育却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这说明在小孢子胚胎发育过程中早期和晚期发育对生长素的需求是不同的,且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亦不同。反映了生长素调控机制在两个不同发育时期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1植物名称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 nudumHook.f.)。2材料类别小孢子发育时期处于单核期的花药。  相似文献   

8.
枣及酸枣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形态与解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枣(赞皇大枣、骏枣、苹果枣和梨枣)和酸枣为试材,对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形态与解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孢子单核晚期花蕾为黄绿色,花药为淡黄色,赞皇大枣花蕾横径为2.7mm左右,纵径为1.6mm左右;骏枣、苹果枣和梨枣花蕾横径范围为2.0mm左右,纵径范围为1.1~1.8mm;酸枣花蕾横径为1.9mm左右,纵径为1.0mm左右.在单倍体育种中,可依据花器官形态判别小孢子的发育时期,从而判别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最佳取材时间.  相似文献   

9.
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系统研究了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的组织学和细胞学变化特征。辣椒单个花药中花粉发育具有强烈的不同步性。随着培养时期的变化.不同时期花粉的百分率也发生变化。处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培养以后按两种发育途径之一进行发育。在多数情况下,孢子体不对称分裂,产生典型双核花粉。胚性花粉粒是由营养核的重复分裂形成的。当小孢子从四分体中释放出来.特殊类型的外壁已经形成。在随后的花粉发育过程中.小孢子体积增大,外壁继续加厚。培养24h后,小孢子体积增大。胚性发生的小孢子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变化。当胚状体发育到心形胚时.胚状体的表皮细胞排列规则。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小孢子胚状体形态形成过程.及胚状体诱导后细胞组织发生的一系列结构变化的时序性特征,这些变化主要影响质体、液泡室、细胞壁和细胞核,进一步分化的程序模拟合子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禾本科植物花药培养中的白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斌 《遗传》1985,7(5):1-5
白化花粉植株〔花粉白苗)的产生是禾本科植物花 药培养的特征之一。除葡萄外‘333,还未见在禾本科以 外的植物甲有花粉白苗的报道。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培 养“03、原生质体培养‘,,,、幼穗培养“,,’“,’.,及幼胚培 养[t37等再生植株中也有白苗,但远不如花粉植株中白 苗比例高。在大麦、水稻和小麦的花粉植株中,白苗往 往占1/3以上,有时高达90%。白化现象已成为禾本 科植物花药培养应用于育种实践的重要障碍之一。  相似文献   

11.
山鸡椒雄花花芽发育形态解剖特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技术对山鸡椒(Litsea cubeba(Lour.) Pers.)雄花花芽分化发育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山鸡椒雄花花芽分化发生可分为5个时期,即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和花器官分化期,其中花器官分化期又可细分为花被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各相邻分化时期存在一定重叠现象;花期从翌年1月上旬至3月下旬。(2)雄花成熟结构中具有独特的雄蕊蜜腺,蜜腺绿色且形态不规则,着生于内轮雄蕊基部,分布于花丝两侧,夹在内外轮雄蕊的花丝之间,与内轮花丝紧密相连。(3)雄蕊花药四室,花药壁发育属于基本型;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胞质分裂属于连续型;成熟花粉为2-细胞花粉粒;成熟花粉粒外壁刺突较多,刺突基部膨大,外壁露出部分粗糙,无薄壁区,有少数小穿孔。(4)山鸡椒雄花中绝大多数雌蕊发育至腹缝线卷合形成子房室时停止,柱头发育不良或者败育,花柱缩短或缺失,不能受精,直到开花结束,即发生退化。本研究明确了山鸡椒雄花花芽发育发生各个阶段时间、形态变化特点及外部形态变化特征,山鸡椒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至散粉期变化特点和规律以及雄花中退化雌蕊发育的进程,可为山鸡椒优良品种选育、调控花期和提高结实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压片法及石蜡切片法观察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小孢子发育过程,以明确低温导致香石竹小孢子败育的因素,为杂交育种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只有部分小孢子发育正常,经过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四分体等时期,最后发育成花粉。(2)石蜡切片法观察到冬季低温下香石竹1.5~1.6cm长花蕾中有61%的花粉母细胞发生败育,1.7~1.8cm长花蕾中有71%的花粉母细胞发生败育。(3)部分已经进入四分体时期的小孢子胼胝质未能及时溶解,妨碍了小孢子释放而导致败育。研究认为,花粉母细胞和四分体的发育异常是冬季低温下香石竹小孢子败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用激光微束穿刺法转化甘蓝型油菜小孢子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建立了油菜小孢子再生胚状体的实验体系,掌握了受体最佳发育时期,使再生频率高达21.2个胚状体/花蕾。以油菜游离小孢子为受体,用微束激光穿刺法导入芜菁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TuMV),成功地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研究结果表明,用预培养3天的小孢子进行转化得到的15个胚状体,再生出一株绿苗,2株白苗。而未经预培养的小孢子未能得到转基因植株。用植物总DNA以PCR法扩增TuMV基因产物片断,然后进行电泳检测,证明该绿苗带有芜菁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外观形态观察,结合石蜡切片技术,同时检测气象数据,研究了文冠果花性别分化过程外部形态变化、内部解剖结构以及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显示:(1)文冠果的雄能花和雌能花在顶、侧花序上的分布差异极显著。(2)2种花在前期的形态结构无差异;雄蕊发育包括花药壁发育和小孢子母细胞时期(20 d)、小孢子发生(11 d),对应的外部形态分别为芽膨大至露出芽体、花序迅速伸长;雌蕊发育包括胚珠发育(30 d)、大孢子发生(11 d),对应外部形态为花序伸长、花蕾增大至萼片开裂。(3)雄能花和雌能花在雌、雄配子体形成期出现差异;雄能花大孢子母细胞四分体时期细胞停止分裂,外观为花蕾绿色,横径2.05~4.54 mm,纵径2.99~5.32 mm,此时≥K(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230.6 ℃;雌能花雄蕊发育异常比雄能花雌蕊发育异常出现时间晚4 d。单核花粉粒在有丝分裂期呈液泡化衰败,花蕾横径12.25~18.3 mm,纵径8.3~10.98 mm,此时≥K有效积温264 ℃。研究认为,根据花芽外部形态变化,结合气象因子数据反映花芽内部结构变化,可以判断性别分化时期。研究发现,文冠果2种花都同时具有雌雄蕊,是后期雌雄蕊发育程度不同导致性别分化,故建议从功能角度分别定义为“雌能花”和“雄能花”更准确。  相似文献   

15.
小麦花药培养中激素对离体小孢子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至清等分别对小麦花药培养中离体小孢子的发育过程,作了详细研究。但在不同的时期调整外源激素,对花粉愈伤组织诱导有什么效果?对离体小孢子发育又有什么影响?迄今还不清楚。1983—1984年我们采用花药漂浮培养,分期附加外源激素的方法,并结合对离体小孢子发育的观察,探讨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珍稀濒危植物巴东木莲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 Hu)的花发育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研究。巴东木莲花顶生,花器官头年年底开始分化到第二年3月分化出花被、雌雄蕊群直至6月发育成熟。雌蕊成熟时胚珠倒生,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线形排列,合点端发育成功能大孢子,珠孔端的3个退化,大孢子为单孢子发生型,胚囊发育方式属蓼型;雄蕊花药外侧壁玫瑰红色,内侧有4个白色花粉囊,绒毡层有1层多核细胞,小孢子四分体排列方式多为左右对称形和交叉形,四面体形,偶为T字形和线形,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在巴东木莲花发育和大、小孢子发生以及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因此笔者认为该物种的花器官发育以及雌、雄配子体发育并不构成导致该物种濒危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利用低能氩离子作为诱变源诱变拟南芥种子,选用诱变剂量为1.5×1017ions/cm2,30 keV的能量。在其M2群体中根据有无果荚及其果荚是否异常,筛选出tc243不育突变体。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部分雄性不育材料小孢子发育过程和各时期的花形态特征,分析雄性不育的原因。从花表型上分析导致雄性不育的原因有三个方面:(1)柱头伸长过快;(2)花药生长过慢;(3)花药开裂晚。从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四分体时期,此时绒毡层正常,小部分四分体正常,大部分四分体外面的的胼胝体过早降解释放游离小孢子,此时的绒毡层还没解体不能提供小孢子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使过早释放的小孢子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最后形成大量没有活力的花粉粒。  相似文献   

18.
黄瓜花器形态发生、小孢子发育与花药培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特征、花药颜色具有相关性。本试验目的是确定黄瓜花药的最佳培养时期,并确定对应的选蕾标准。对基因型、预处理等花药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孢子单核中后期花蕾长度不同,形态上没有差异;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花器特征和诱导率均有差异,单核中后期花药诱导率最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保持小孢子的活力;花药培养中以黑暗中4℃、48~72h低温预处理最有助于愈伤发生。实验结果表明,黄瓜花药培养中小孢子最佳培养时期为单核中后期,取蕾标准为:花蕾长度0.90~1.50cm,绿色,瓣尖未张开,花药白绿色或淡绿色。  相似文献   

19.
桔梗雄性不育种质JXB-1的发现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在龙井市当地采集的3年生野生桔梗种源圃中发现雄性不育种质JXB-1个体,本研究对其生殖发育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JXB-1个体花的外观与正常的花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花药皱瘪;花药开裂,但无花粉粒散出,强行挤出来的花粉粒多数呈不规则型且无活力;套袋自交座果率为零,与30份不同桔梗种源杂交座果率为100%;经花药发育及小孢子发生过程观察,初步认为JXB-1花粉的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发育时期,JXB-1的绒毡层细胞过早解体,因而小孢子发育中途停止是败育的主要原因。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无性繁殖的JXB-1后代全部表现为雄性不育。初步研究结果表明JXB-1确属雄性不育,与其他种源有高度亲和力,可作为优良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20.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w-9605A及其保持系6w-9605B的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特征,确定不育系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并对不育系6w-9605A进行花器官观察和育性鉴定.结果表明:保持系6w-9605B花药发育正常;不育系6w-9605A花药发育受阻于孢原分化时期,占总败育花药的66.7%,不形成花粉囊和花粉粒,属于无花粉囊型败育;另外33.3%的败育花药可形成花粉囊,小孢子均受阻于单核靠边期或者二胞期,败育特点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肥大,挤压小孢子,导致小孢子和绒毡层解体;6w-9605A的不育性稳定、彻底,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