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中,外源DNA包含有供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对受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因此转化效果无法用统一的转化率来衡量,这也增加了转化过程中最佳转化条件的选择难度。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根据不同离子剂量介导外源全DNA转化的拟南芥菜在遗传和生理上的变化选择合适的转化剂量。剂量实验结果表明:拟南芥菜种子的剂量-存活率曲线为"马鞍型",在"鞍桥"上选择0.5×1017ions/cm2、1.5×1017ions/cm2和2.5×1017ions/cm2三个有代表性的剂量介导薄荷全DNA转化拟南芥菜,三个转化当代群体的出芽、成苗长势以及表型变异情况有明显的不同,综合分析表明:1.5×1017ions/cm2为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2.
杨天佑  卞坡  谈重芳  吴健  秦广雍 《激光生物学报》2003,12(5):398-400,F003
离子束作为一种介导DNA转化技术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在促进DNA转化上存在很大优势。育种过程中任意引物PCR技术通过对诱变前后整个基因组的分析,在分子水平上提供了与宏观优势性状密切联系的特异性DNA片段,这些差异DNA片段在育种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借助离子束将这些片段转化于生物体细胞继续进行选育,可能对稳定品系及保持优良性状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利用离子束转化RAPD差异片段的可行性,优势及其在育种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低能离子束刻蚀番茄果皮的α透射能谱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用20keV 的Ar+ 、N+ 离子分别以(500 - 2500) ×2 .6 ×1013ions/cm 2 、(500 - 4000) ×2 .6 ×101 3ions/cm 2 的剂量对番茄果皮进行刻蚀,刻蚀前后的样品厚度用α透射能谱进行测量,借助Trim97 计算程序对刻蚀厚度进行标定。结果表明: 刻蚀厚度同剂量的关系曲线呈增、减、增的变化趋势。对质量数不同的N+ 、Ar + 离子,其刻蚀厚度和增、减、增的剂量范围不同。Ar + 离子刻蚀番茄果皮的计算结果表明刻蚀深度超过50μm 。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能氩离子作为诱变源诱变拟南芥种子,选用诱变剂量为1.5×1017ions/cm2,30 keV的能量。在其M2群体中根据有无果荚及其果荚是否异常,筛选出tc243不育突变体。用石蜡切片技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拟南芥部分雄性不育材料小孢子发育过程和各时期的花形态特征,分析雄性不育的原因。从花表型上分析导致雄性不育的原因有三个方面:(1)柱头伸长过快;(2)花药生长过慢;(3)花药开裂晚。从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花粉败育主要发生在小孢子四分体时期,此时绒毡层正常,小部分四分体正常,大部分四分体外面的的胼胝体过早降解释放游离小孢子,此时的绒毡层还没解体不能提供小孢子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使过早释放的小孢子不能正常发育,导致最后形成大量没有活力的花粉粒。  相似文献   
5.
离子束介导甘蓝全DNA转化拟南芥菜的分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0 keV的Ar+离子束在1.5×1017 ions/cm2的注入剂量下介导外源甘蓝全DNA导入模式植物拟南芥菜,在94株转化当代植株中,有6株表型产生变异。以其中的一株(T-5)作为研究对象,用80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该株和其子代变异株基因组作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分析,引物S176 在T-5和其变异子代T-5-2中扩增出了相同分子量的变异新条带T-5S176-620。T-5S176-620的碱基序列和拟南芥菜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比对,结果表明该片段不属于拟南芥菜基因组,Southern杂交实验证明该片段来自供体甘蓝基因组。但是,根据T-5S176-620序列设计的引物不能从甘蓝基因组中扩增出预期长度的DNA片段,结合离子束介导外源全DNA转化的特点和过程,探讨了其中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