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94(glucose-regulated protein94,GRP94)和CD8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原发宫颈癌、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GRP94和CD8的表达及定位;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6例宫颈癌及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GRP94和CD8的表达。结果:①在宫颈癌、CIN2/3、CIN1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GRP94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82.4%、40%和22.5%;CD8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1%、64.7%、90%和97.5%;GRP94在宫颈癌和CIN2/3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和CIN 1组织(P均<0.05);CD8在宫颈癌组的表达显著低于慢性宫颈炎组、CIN1组及CIN2/3组(P均<0.05)。②Western blot结果示GRP9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CD8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1)。③GRP94的表达与宫颈癌分化程度、有无脉管侵袭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CD8的表达与有无脉管侵袭有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④宫颈病变组织中,GRP94的表达与HPV感染呈正相关(rs=0.377,P=0.000);CD8的表达与HPV感染呈负相关(rs=-0.395,P=0.000);GRP94与CD8的表达呈负相关(rs=-0.608,P=0.000)。结论:GRP94表达可能是宫颈CIN进展及宫颈癌预后判断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5(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5,MCM5)与P16INK4A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在宫颈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4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5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20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逐渐增高。宫颈癌组织中MCM5和P16INK4AmRNA的表达量分别是正常宫颈组织的(3.026±1.210)倍和(2.540±0.71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MCM5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INⅠ、CINⅡ-Ⅲ(P0.05),CINⅠ、CINⅡ-Ⅲ中MCM5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Ⅰ与CINⅡ-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中P16INK4AmRNA的表达量为正常宫颈组织的(2.54±0.8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显著高于CIN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INⅡ-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宫颈癌组织中,MCM5 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临床期别、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无关(P0.05);P16INK4AmRNA的表达量与肿瘤的临床期别、年龄均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1)。结论:MCM5、P16INK4A的高表达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MCM5基因检测有助于区分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有望成为宫颈癌肿瘤增生的新标志物。P16INK4A的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CIN的分级并预测转归,从而提高宫颈癌筛查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P16、P27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8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2例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P16、P27和Ki67蛋白的表达,分析宫颈病变形成过程中P16、P27和Ki67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16和Ki67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0(0/12)、70%(21/30)、100%(18/18)和30%(4/12)、90%(27/30)、100%(18/18),二者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蛋白在正常宫颈、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22%(10/12)、53.33%(16/30)和27.78%(5/18),其在CIN和宫颈鳞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IN和宫颈鳞癌组织中,P16和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P27和P16、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P16、P27和Ki67参与了CIN、宫颈癌的发生。P16、Ki67和P27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标记物,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PULK、PI3KC3在正常宫颈组织及病变宫颈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正常宫颈组织30例、CIN20例及宫颈癌45例,采用qRT-PCR法检测组织中PULK和PI3KC3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定性检测PULK、PI3KC3在正常宫颈组织及病变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ULK和PI3KC3在CIN及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癌组织的PULK和PI3KC3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或P0.01)。PULK与PI3KC3表达呈正相关(r=0.862,P0.01)。结论 PULK和PI3KC3可能参与宫颈病变的恶性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靶点治疗药物在其它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能否在妇科肿瘤中应用并取得疗效,已经得到学者们的重视。但在临床应用之前,必须明确EGFR与妇科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机制。因此,我们来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在维吾尔族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GFR、P-EGFR、ERK 1/2、P-ERK1/2在108例子宫颈癌,47例CIN,79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EGFR在子宫颈癌、CIN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4.10%、66%、27.80%(P0.01);P-EGFR在三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60%、74.50%、20.30%(P0.01);ERK1/2在三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0.10%、76.60%、25.30%(P0.01);P-ERK1/2在三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40%、66%、24.10%(P0.01),其在宫颈癌中EGFR与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ERK与肿瘤的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有关,而且在宫颈癌中EGFR与P-EGFR、ERK 1/2、P-ERK1/2的表达成正相关(P0.05)。结论:EGFR、P-EGFR、ERK1/2、P-ERK1/2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促进宫颈癌的浸润和转移,抑制EGFR信号通路可能为多靶点联合治疗宫颈癌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2(EZH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8年1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5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作为宫颈癌组的检测标本,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收集其行全子宫切除术时切除的宫颈组织,其中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各50例,CIN组织作为CIN组的检测标本,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组的检测标本。比较宫颈癌组、CIN组和对照组标本中HGF和EZH2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HGF和EZH2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宫颈癌组织中HGF、EZH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标本中的HGF和EZH2的阳性表达率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CIN组的HGF和EZH2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宫颈癌组EZH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CIN组(P0.05)。宫颈癌组织中HGF和EZH2的表达与年龄、肿瘤类型、肿瘤大小无关(P0.05),临床分期II期、有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G3的宫颈癌组织中HGF和EZH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I期、无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G1+G2的宫颈癌组织(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癌组织中HGF与EZH2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HGF和EZH2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宫颈组织中p21waf基因表达与高危HPV感染的情况,研究P21蛋白与高危HPV感染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P21蛋白及基因杂交捕获Ⅱ代技术(HC-Ⅱ)检测高危HPV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这4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中P2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8%、15.4%、39.1%和57.7%;高危HPV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23.5%、65.2%和88.5%,这两项指标在CIN、宫颈癌组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且与正常宫颈和宫颈炎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别宫颈组织中高危HPV阳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的P21蛋白阳性率。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21蛋白的表达和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恶化均有高度的相关性,其检出率和阳性表达率随着宫颈病变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CIN向宫颈癌恶性转化过程中,P21与高危HPV共同促进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结果:(1)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分别为10.00%、16.67%、40.00%、70.00%、95.00%,宫颈癌组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INⅡ,CINⅡ高于CIN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29,P=0.037;x2=4.327,P=0.038;x2=4.022,P=0.045)。(2)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和CIN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Ⅰ及CINⅡ(x2=29.501~7.414,P<0.01)。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在对照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分别与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r=0.943,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Mi R-23a靶向HOXC8在黑龙江省宫颈癌人群中发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各90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中的Mi R-23a表达水平。此外,通过■转染试剂将Mi R-23a模拟物、Mi R-23a抑制物以及空白对照片段转染至宫颈癌细胞Siha中,检测转染后0 h、48 h、72 h时三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情况。另外,以RT-PCR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中的HOXC8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 R-23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IN组织与正常组织,且CIN组织中Mi R-23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Mi R-23a模拟物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优于Mi R-23a抑制物组与空白对照组,且空白对照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优于Mi R-23a抑制物组(均P0.05)。宫颈癌组织中HOXC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IN组织与正常组织,且CIN组织中HOXC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结论:Mi R-23a可能是通过靶向下调HOXC8基因的表达,进一步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这为临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宫颈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组织、7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组织和89例宫颈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表达,分析PD-L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年龄、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宫颈组织中无PD-L1表达,CIN中PD-L1表达的免疫评分低,呈弱阳性;宫颈癌中PD-L1表达的免疫评分高,呈强阳性。CIN和宫颈癌组织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30/41)和75%(66/8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L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病理分级、淋巴转移无关(P0.05),而与患者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021)。结论:PD-L1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4v17对宫颈癌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将CD44v17si RNA、CD44v17、生理盐水转染至传代后的人宫颈癌细胞。检测细胞转染后存活率;检测细胞凋亡率。在裸鼠左肩背部注入人宫颈癌细胞悬液,随机分为CD44v17组、CD44v17si RNA组、对照组。在CD44v17组、CD44v17si RNA组裸鼠瘤体内分别注入CD44v17病毒颗粒、CD44v17si RNA病毒颗粒。检测瘤体的质量与体积。选取疑有宫颈病变患者阴道镜下活检组织80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级组织l5例、CIN II级15例、CIN III级组织15例和宫颈癌组织20例。检测CD44v17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CD44v17si RNA转染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19.20±2.14%)高于CD44v17转染的宫颈癌细胞凋亡率(6.13±1.08%)(P0.05)。CD44v17组裸鼠瘤体质量(15.9±3.4)g高于对照组裸鼠瘤体质量(11.8±2.7)g(P0.05)。CD44v17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按正常宫颈、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宫颈癌发展过程呈递增趋势(P0.05)。结论:CD44v17能抑制宫颈癌细胞凋亡,促进宫颈癌细胞的生长、增殖。通过降低CD44v17表达量可能是遏制CIN向宫颈癌发展的一个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存活素(Survivi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5例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70例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取同期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炎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采集三组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各组织标本中的Survivin、bFGF、VEGF的阳性率、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Survivin、bFGF、VEGF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各指标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的Survivin、bFGF、VEGF的阳性表达率、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宫颈癌组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P0.05)。Survivin、bFGF、VEGF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宫颈癌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urvivin、bFGF、VEGF三者间的表达水平两两呈正相关(P0.05)。结论:Survivin、bFGF、VEGF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联,并且三种指标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可能对于宫颈癌肿瘤组织的浸润、转移、分期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癌(CC)组织激活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G蛋白偶联受体5(Lgr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4例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CC组织以及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同时选取该院因宫颈良性病变行肿物剥除或附件切除的134例患者的正常宫颈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SP)法对各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依据阳性细胞率和染色强度分析CC组织中RACK-1、Lgr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RACK-1、Lgr5表达与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Lgr5及RACK-1不同阳性表达强度的CC患者的预后。结果:CC组织中RACK-1、Lgr5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CK-1、Lgr5阳性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肿瘤浸润深度、宫旁侵犯、手术切缘无关(P0.05);Lgr5、RACK-1阳性高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生存时间低于Lgr5、RACK-1阳性低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CK-1、Lgr5在CC组织中表达上调,并与部分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检测RACK-1、Lgr5有助于CC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Syk 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Syk在宫颈癌、癌前病变(CIN)和相应的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借助R2生物信息平台挖掘Syk在TCGA数据库305例宫颈鳞癌中的mRNA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yk在宫颈癌巢分化较好的中心区表达较强,在分化较低的癌巢周边区表达较弱。Syk 染色主要定位在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的细胞质和细胞膜,正常宫颈组织基底细胞无 Syk 表达,8例CIN组织细胞核中可见Syk表达, 但宫颈癌组织细胞核中未见Syk表达。Syk在宫颈癌、CIN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是76%、54%、40%,三组间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Syk 在深度浸润和淋巴结转移中表达较强。数据挖掘结果显示,Syk mRNA在305例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中均表达,Syk mRNA高表达组219例,Syk mRNA低表达组73例,其中13例生存数据缺失,Syk高表达组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Syk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提示Syk在宫颈癌中具有致癌蛋白的作用,Syk在某些CIN中的核表达可能与更好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相关蛋白A/B(MICA/B)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织及宫颈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炎症组织、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HSIL)及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CSCC)组织中MICA/B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化学与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结合的方法研究3种宫颈癌细胞系C33a(HPV-)、Siha(HPV16+)、Hela(HPV18+)及正常宫颈上皮细胞系H8中MICA/B的表达和定位。结果:MICA/B蛋白主要表达定位于细胞浆,部分细胞核,在宫颈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3.3%、81.8%)高于宫颈炎症组织(39.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MICA蛋白在HSIL组织的阳性表达率(81.8%)高于宫颈炎症组织(3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ICA蛋白随着宫颈组织病变的加重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MICB蛋白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高于宫颈炎症组织。提示MICA/B蛋白可为宫颈癌的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宫颈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患者标本并将其分为CINⅠ级组、CINⅡ-Ⅲ级组及宫颈癌组用免疫组化法对E-cadherin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于术前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E-cadherin在CINⅠ级、CINⅡ-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0(80.0%),24/50(48.0%)、17/50(34.0%),随疾病的进展E-cadherin的表达明显减少,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危型HPV在CINI级、CINⅡ-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21/50(42.0%)、38/50(76.0%),48/50(9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CIN和宫颈癌中,HR-HPV阳性组中E-cadherin阳性率39.3%(42/107)低于HR-HPV阴性组中E-cadherin阳性率90.7%(39/43)(P0.05)。结论:E-cadherin的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是HR-HPV导致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