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1.
朱文秀  蔡雁  邢宁宁 《生物磁学》2013,(36):7194-7196
蛋白质组学的兴起能快速筛选并鉴定疾病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有助于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发生机制,通过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进行早期诊断,从而改善母儿结局,降低母儿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综述近年来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的蛋白质研究及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液、脑脊液、尿液、羊水、滋养细胞中差异蛋白质谱的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血清中miR-23a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转归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120例宫颈活检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观察手术前及手术后患者血清中miR-23a的表达,肿瘤标志物及炎性因子含量变化,并分析miR-23a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血清中miR-23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miR-23a的相对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血清中miR-23a的相对量明显降低,肿瘤标志物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 CA125)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SCCA)含量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C反应白蛋白(C 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含量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0例宫颈癌患者有74例miR-23a高表达,46例为miR-23a低表达。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高表达miR-23a含量变化与妇科疾病史,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miR-23a高表达患者生存期明显少于miR-23a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血清中miR-23a高表达可能是判断宫颈癌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产程时间及产程干预对单胎足月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分娩单胎足月初产妇患者,根据第一产程时间并通过PSM法匹配分组,第一产程时间<8 h和≥8 h产妇各771例;分析一般资料、产程时间及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评价产程时间及产程干预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情况间关系。结果:两组年龄、孕次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 h组及各亚组第二产程时间和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8 h组(P<0.05);≥8 h组、16~20 h组及≥20 h组产后出血率均显著高于<8 h组(P<0.05);接受或未接受产程干预情况下≥8 h组第二产程时间和和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8 h组(P<0.05);≥8 h和<8 h组接受产程干预后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均显著长于未接受产程干预(P<0.05);≥8 h组接受产程干预后产后出血率显著高于未接受产程干预(P<0.05)。结论:单胎足月初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随第一产程时间增加而升高,同时第二产程时间往往随第一产程时间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F和Cerb B-2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为早期诊断子宫内膜癌,判断预后和寻找子宫内膜癌的新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F m RNA、Cerb B-2 m RNA和MIF蛋白、Cerb B-2蛋白的表达,其中免疫组化中子宫内膜癌组根据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进行分组。结果: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都有MIF和Cerb B-2的表达,子宫内膜癌中MIF m RNA和Cerb B-2 m RNA扩增含量显示高水平,其阳性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7);MIF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细胞质中,少量表达于细胞质,在阳性表达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蛋白含量在I期(P=0.033)、G1期(P=0.034)、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水平较高(P=0.0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erb B-2蛋白主要表达在子宫内膜的细胞质,少量在细胞膜中表达,阳性表达率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Cerb B-2蛋白在III-IV(P=0.009)、G2-3期(P=0.033),有淋巴结转移(P=0.018)的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含量较高,与年龄和肌层浸润深度无关。结论:MIF和Cerb B-2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都有表达,提示着MIF和Cerb B-2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MIF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表达含量较高,可以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指标,Cerb B-2在子宫内膜癌的晚期表达含量较高,可以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可作为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抗动物病原菌芽孢杆菌的筛选、初步鉴定和抗菌活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鸡肠道分离、挑选的18株芽孢杆菌经培养特征、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初步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同时测定了它们对5种常见动物病原菌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 mirabilis)的抑菌活性,其中有4株芽孢杆菌对5种病原菌都有抑制作用。还分别测定了它们产木聚糖酶(从0.895 U1到3.239 U1)和纤维素酶活性(分别为0.391 U2和0.465 U2)。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分离株BC17、BC32、BC106、BC228、BC247和BC261具有作为益生菌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i R-23a靶向HOXC8在黑龙江省宫颈癌人群中发生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集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患者的病变组织各90例。采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中的Mi R-23a表达水平。此外,通过■转染试剂将Mi R-23a模拟物、Mi R-23a抑制物以及空白对照片段转染至宫颈癌细胞Siha中,检测转染后0 h、48 h、72 h时三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情况。另外,以RT-PCR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CIN组织、宫颈癌组织中的HOXC8表达水平。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i R-23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IN组织与正常组织,且CIN组织中Mi R-23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Mi R-23a模拟物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优于Mi R-23a抑制物组与空白对照组,且空白对照组Siha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优于Mi R-23a抑制物组(均P0.05)。宫颈癌组织中HOXC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CIN组织与正常组织,且CIN组织中HOXC8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均P0.05)。结论:Mi R-23a可能是通过靶向下调HOXC8基因的表达,进一步促进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这为临床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靶点,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非药物分娩镇痛仪(导乐仪))联合导乐陪伴对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产科住院传统方式分娩的45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9月应用导乐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50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活跃期的疼痛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初乳分泌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中重度疼痛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降低,总产程明显缩短,经阴分娩率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112.3±38.6 m L,明显低于对照组(152.7±80.5 m L,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1.6%)显著低于对照组(12.8%,P0.05),初乳分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抑郁倾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非药物分娩镇痛仪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缩短了产程,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了产后出血,也提高了自然分娩率和产妇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病理科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存档的113例石蜡包埋子宫内膜标本并进行分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内膜组织中整合素α1和嗜铬素A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复杂增生、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中,整合素α1的表达随病变加重呈上升趋势,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性内膜及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增生性内膜与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内膜癌中,整合素α1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相关;嗜铬素A表达亦呈上升趋势,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内膜及内膜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5),但增生性内膜与内膜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合素α1的过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嗜铬素A与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