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2种半同胞交配法测定鹌鹑性连锁2个羽色基因座B/b和Y/y交换值的方法:1)黄羽公鹑与白羽母鹑杂交,F1代栗羽公鹑与其半同胞黄羽母鹑交配;2)白羽公鹑与黄羽母鹑杂交,F1代栗羽公鹑与其半同胞白羽母鹑交配。2种方法测得的交换值分别为20±2.05%和20.4±1.92%。2种方法均可用于鹌鹑性染色体(Z)上2基因座交换值的测定,对连锁遗传学的实验和理论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PCR鉴定四川雉鹑性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雉鹑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雉类,为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本文通过设计引物,扩增四川雉鹑W染色体上雌性特异基因HINTW,利用PCR产物有无对其进行性别鉴定,发现在四川雉鹑中雄性个体无阳性产物,而雌性扩增出500 bp和300 bp 2条条带.应用通用引物扩增四川雉鹑基因组CHD基因,其中雄性个体扩增出约500 bp的条带,而雌性个体则扩增出500 bp和750 bp 2条条带,通过其Z/W染色体上基因片段长度差异可进行性别鉴定.上述两种方法对9个四川雉鹑的性别鉴定结果均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家蚕品种选育过程中发现了两种斑纹突变体, 与普通斑相比, 其幼虫眼状纹不明显, 而半月纹和星状纹正常, 其间有点和线构成鹑状斑纹, 第6、7腹节背面布有纵向波纹状斑纹, 整体斑纹与鹑斑(quail,q)极其相似, 暂且命名为类鹑斑(quail-like, q-l)。其中一种突变体稚蚕期体色呈褐色, 蚕体发育正常, 蚕茧大小一致, 茧型正常, 称为褐色类鹑斑(brown quail-like, q-lb); 另一种突变体幼虫体色为浅粉紫色, 幼虫食桑量少, 发育缓慢, 体质较弱, 体型较小, 茧型偏小, 称为紫色类鹑斑(purple quail-like, q-lp)。遗传分析表明, 两个类鹑斑基因均为隐性基因; 褐色类鹑斑(q-lb)与紫色类鹑斑(q-lp) 为等位基因, 紫色类鹑斑(q-lp)对褐色类鹑斑(q-lb)为隐性。经与形态标记P3(2)、p(2)、Ze(3)、L(4)、re(5)、E(6)、q(7)、I-a(9)、ms(12)、ch(13)、oa(14)、cts(16)、mln(18)、 msn(19)、rb(21)、so(26)测验和SSR分子标记多态性分析, 新发现的两种类鹑斑不同于鹑斑(q), 其基因座位于第8连锁群。  相似文献   

4.
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我国野生鹌鹑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境内分布的两种野生鹌鹁(野生日本鸣鹁、野生普通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反映群体变异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固定指数、平均杂合度、基因分化系数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野生普通鹌鹑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每个座位平均检测出4.67个等位基因,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亦为最高,分别为0.5732和0.6621;家鹁最低,分别为0.5467和0.5933;野生日本鸣鹑介于两者之间;在3个鹌鹑群体中,野生日本鸣鹑与家鹑群体遗传多样性差异程度较小。以标准遗传距离为基础的模糊聚类分析发现: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鹑群体模糊等价矩阵系数为0.937,而与野生普通鹌鹑的系数为0.738,这也表明家鹑与野生日本鸣鹁有更近的亲缘关系,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家鹑起源于野生日本鸣鹁。  相似文献   

5.
四川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是我国的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区狭窄。在四川省雅江县调查了四川雉鹑的栖息环境、种群数量,活动规律、食性等生活习性。四川雉鹑主要栖息于针叶林,针叶林内遇见率最高,在旁母林南坡种群密度高于北坡,其食物以植物为主,昼间大都3-5只集群活动, 夜晚栖息在树上。调查区种群密度为3-11只/km^2,在雅江地区四川雉鹑的数量相对较多,这可能与该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同时还与得力的保护措施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野生鹌鹑群体遗传共适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机抽取迁飞滞留季节捕获的野生日本鸣鹑40只、野生普通鹌鹑62只和家鹑40只, 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法检验群体遗传不平衡, 运用微卫星DNA标记对两种野生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共适应特性进行分析, 在3个鹌鹑群体中证实存在遗传共适应特性; 同时构建中性位点遗传共适应的统计模型, 分析遗传共适应特性在分子水平上的效应, 结果表明: 遗传共适应主导了野生日本鸣鹑、野生普通鹌鹑和家鹑群体的遗传不平衡状态, 分别有16.67%, 9.66%和10.05%的非等位基因组合因遗传共适应的影响处于遗传不平衡或极不平衡状态, 几乎所有检测的位点都存在遗传共适应特性, 其在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更加显著, 维持着群体中大量的稳定多态现象. 这一结果丰富了群体遗传不平衡的概念和内涵, 为了解除连锁之外, 另一重要因素——遗传共适应对群体遗传不平衡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同时也为阐明我国野生鹌鹑的系统地位以及为评价、保护和利用我国野生鹌鹑这一宝贵遗传资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角雉属Tragopan两性羽色不同,雄性具有艳丽的装饰性羽毛,这与一般雉族Phasianini相似;而尾较翅为短,尾羽的换羽从中央到外侧,这些特征又与鹑族Perdicini各属相同,形态特征上角雉属被划为鹑族.通过PCR扩增鸡形目Galliformes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等10个属19个个体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的部分基因,获取片段长度为828bp,以及从GenBank获取22种样本的相应序列,以角叫鸭Anhima cornuta和海龟Kachuga dhongoka为外群,分别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和最小进化法(Minimum-evolution,ME),对鸡形目和将雉科的15个属分为5个属及雉族和鹑族构建分子系统树,NJ和ME系统树中,都是角雉与雉类相聚.角雉出现形态解剖与基因分析分类地位的不一致,说明雉和鹑可能不是单系群.同时我们认为雌雄的色泽区别比尾羽的长短和换羽方式在对雉和鹑形态特征分类时更为重要.从分子水平分析的结果都是角雉属与雉聚类.因此角雉归为雉族更合理.  相似文献   

8.
我校初中课外兴趣小组的养鹑活动已开展了近两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有一些心得,现介绍于下。鹑是鹌鹑的简称,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鹑属,足一种家禽。鹑头小,尾秃,象小鸡。全身羽上有淡黄色的羽干纹,成熟的公鹑好斗,必须隔开饲养。家养鹑产蛋早且多,出壳后35—45日龄的母鹑开始产蛋,年产蛋可达280—300个。每产一蛋,消耗饲料约35克。鹑体小,每平方米可放养成鹑50—60只。鹑的经济价值甚高,鹑蛋含有多种维生素,对高血压、贫血、结核、心脏病、神经衰弱者都有良好的疗  相似文献   

9.
【背景】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食源性致病菌,控制沙门氏菌在动物中的感染和在食品生产链中的污染对于畜牧生产、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苏北地区某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及其商品鸡的沙门氏菌感染和流行情况,为其沙门氏菌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从江苏泰州、宿迁、盐城、徐州、连云港等地区分别采集某白羽肉鸡父母代种鸡场产蛋鸡及其商品鸡场1?2日龄弱雏和10日龄雏鸡的泄殖腔拭子样品共360份,进行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用纸片法和PCR方法对菌株耐药表型及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通过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对分离菌株的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从120份父母代产蛋鸡分离到3株沙门氏菌,从120份商品代1?2日龄弱雏分离到25株沙门氏菌,从120份商品代10日龄雏鸡分离到82株沙门氏菌。分离的沙门氏菌对多粘菌素B、亚胺培南、多西环素、甲氧苄啶、替加环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恩诺沙星表现为全部敏感,对呋喃妥因、青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表现为全部耐药;对阿莫西林耐药的菌株有30株(占27.27%),敏感的有80株(占72.73%)。耐药基因的PCR检测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blaTEM存在于所有沙门氏菌分离株中,但其他常见耐药基因在本研究的分离株中未发现。通过对分离菌7对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和MLST分型,发现所有沙门氏菌分离株的ST型均为ST11,属于肠炎沙门氏菌。MLST分型结果结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沙门氏菌属于同一进化系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来源。【结论】被调查商品鸡群的肠炎沙门氏菌感染很可能是其同一来源的父母代种鸡场垂直传播所致,这为该地区白羽肉鸡的沙门氏菌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线粒体DNA Cytb确立红喉雉鹑和黄喉雉鹑的分类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获得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等物种的828 bp Cytb基因片段,雉鹑属Tetraophasis可变位点为26个,并用MEGA3和K-Estimator 6.1软件进行了序列分析.研究发现红喉雉鹑和黄喉雉鹑之间序列差异为3.0%~3.1%,与其它属种间序列差异相比较,两种雉鹑之间的序列差异达到了种的水平;它们地理分布互相替代;形态差异稳定.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遗传特征均验证了它们应为两个独立的种.依据分子进化速率推测,两种雉鹑分歧时间距今2.0Myr左右,与早更新世冰期发生的时间一致.雉鹑起源于青藏高原,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早更新世冰期气候变冷,寒温性针叶林的林线下移,大面积高原草甸出现,雉鹑的祖先种群被隔离进化,而形成了两种雉鹑.  相似文献   

11.
蛋鸡J亚群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王辉  崔治中 《病毒学报》2008,24(5):369-375
通过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及特异性单抗的间接荧光抗体反应(IFA),从中国商品代蛋鸡群中首次分离到J亚群白血病病毒(ALV-J).对其env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及3'-末端(3'-Ter)序列与国内外来源于白羽肉鸡的毒株作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这两株病毒的gp85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外5个毒株同源性仅为83.4%~87.3%,与国内来源于白羽肉鸡的8株病毒同源性也仅为86.4%~89.6%.gp37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5个国外毒株同源性为91.8%~97.0%,与8个国内毒株同源性为93.9%~95.9%.另外,国内来源于白羽肉鸡的各毒株的3'-Ter序列在"E"区均有明显缺失,但本次分离的来源于蛋鸡群的毒株在"E"区没有缺失突变.与所列出的13株国内外毒株相比,这两个毒株在3'-Ter的缺失最少,较接近于原型株HPRS-103.显然这两株病毒的来源不同于国内白羽肉鸡.  相似文献   

12.
从福建省推广的谷杆两用水稻201中分离出内牛细菌12株,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鹑鸡肠球菌(Enterococcus gallinarum)、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脂肪杆菌(Pimelobacter)和节杆菌(Arthrobacter)。选择固氮酶活性较大的3个菌株,对其抗性、革蓝氏染色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三亲交配法将标记基因nifH-lacZ导入到鹑鸡肠球菌中,用该固氮细菌回接水稻,对感染鹑鸡肠球菌的水稻根进行β-半乳糖苷酶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固氮细菌鹑鸡肠球菌在水稻根表皮细胞、内皮层细胞、维管组织细胞和细胞间隙中存在。  相似文献   

13.
经有关部门批准,作者在四川白河保护区剖析了6只雉鹑(3(?)(?)3♀♀)和5只绿尾虹雉 (3(?)(?)2♀♀),统计了这两种鸡类的羽毛数。 统计结果:雉鹑5516—6592,绿尾虹雉为9061—10159。  相似文献   

14.
红喉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是我国特有高山雉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种群参数,2020—2021年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样线法和样点法对红喉雉鹑的日活动节律及其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红喉雉鹑在保护区分布海拔为2 773~3 777 m,主要活动在3 200~3 400 m,常见于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未在草甸生境中记录到;核密度函数绘制的日活动节律曲线表明,红喉雉鹑为昼行性动物,全年日活动曲线整体呈单峰模式,日活动强度在06∶00后快速升高,在08∶00—10∶00达到最高,之后快速降低至12∶00,其后缓慢下降,20∶00趋近于无;繁殖季和非繁殖季的日活动节律均呈双峰模式,但差异不显著(Δ=0.79),均以早晨最为活跃,非繁殖季比繁殖季的活动高峰推迟1~2 h;红外相机拍摄的群体平均大小为2.63只/群,样线调查的为3只/群,样线法和样点法估算的种群密度分别为7.60只/km2和5.42~6.18只/km2。本研究丰富了红喉雉鹑的野外生态学资料,为其保护管理和种群监测、评估提供...  相似文献   

15.
徐雨  张凯  窦亮  杨楠  王彬  冉江洪 《生态学报》2021,41(8):3248-3254
生境选择研究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喉雉鹑(Tetraophasis szechenyii)是我国I级保护动物,先前对其生境选择进行过一定研究,但缺乏对生境选择层次性的考虑和界定。研究遵循学界对生境选择层次性的定义,从景观尺度(第2级尺度)调查四川省雅江县帕姆岭黄喉雉鹑在繁殖期的生境选择。通过设置80个样点,运用录音回放技术调查样点250 m缓冲半径内黄喉雉鹑的占域情况,然后通过地形数据和解译卫片提取有关生境变量,使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预测影响占域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冷红杉林、高山栎丛和高山松林的面积占比是决定黄喉雉鹑占域与否的最重要因子。冷红杉林和高山栎丛的占比高、高山松林的占比低,则黄喉雉鹑占域可能性大。该生境选择形式可能与逃避天敌和有利于觅食相关,建议在未来保护管理中注重对冷红杉林和高山栎丛的优先保护。同时,也需对生境的镶嵌式结构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6.
鹌鹁,又名鹑鸟、宛鹑、赤喉鸟等,是一种供作烹炙佳馔和打斗取乐的家禽。“渺彼枋榆翼,丹青画作真,静眠宫草日,闲傍苑花(?)。顾形骄金距,逢场上锦茵,非同珠树鸟,独因羽毛珍”。这是明代诗人于慎行《题画鹌鹑》的赞美诗篇。鹑肉馨香人类狩猎和食用鹌鹑的历史十分久远。考古学家在古埃及金字塔  相似文献   

17.
高海拔山区气候条件恶劣, 资源匮乏, 探究同域分布的近缘物种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稳定共存, 对于了解高山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鸡形目鸟类飞行能力弱, 属于典型的地栖物种, 生态位空间相对狭窄, 可能面临更高的种间竞争压力。本研究旨在比较几种同域分布的鸡形目鸟类的时空生态位, 为了解高山生态系统同域物种的共存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案例。2020年4-9月, 研究人员在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300-4,200 m的高山区域进行了野外调查, 通过样线法和样方法对鸡形目鸟类群落优势物种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和雪鹑(Lerwa lerwa)繁殖期的微生境进行调查, 使用红外相机对其活动节律进行监测, 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从微生境利用和日活动节律两个生态维度进行了种间生态位比较。结果显示, 雪鹑在微生境利用和日活动节律上均与其他两个物种存在显著差异。绿尾虹雉与雉鹑在微生境的利用上具有相似偏好; 但绿尾虹雉的早活动高峰晚于雉鹑, 晚活动高峰早于雉鹑, 表现出显著的种间日活动节律差异; 然而, 整合两个维度后, 绿尾虹雉和雉鹑的整体生态位仍然高度重叠, 没有显著分化。本研究表明高山鸡形目物种间的生态位分化体现于多个不同的生态维度, 并且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化方式有所差异。在空间和时间生态位上的显著分化使雪鹑与同域物种间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有利于其实现稳定共存。而绿尾虹雉与雉鹑的整体生态位高度重叠, 建议进一步对其食性开展研究, 探讨营养生态位上的潜在种间分化。  相似文献   

18.
封面说明     
《遗传》2014,(4)
<正>家蚕(Bombyx mori)遗传资源丰富,是遗传学研究的极佳材料。由于色素在皮肤中的沉积形成繁多的斑纹类型,其中普通斑被作为幼虫斑纹的正常型(+)。普通斑(+)在第2胸节背面有眼状纹,第2腹节背面有1对半月纹,第5腹节背面有1对星状纹。最近,本课题组在家蚕素斑品种中发现了酷似鹑斑的突变体,褐色类鹑斑(Brown quail-like,q-l~b)和紫色类鹑斑(Purple quail-like,q-l~p)。它们的半月纹和星状纹正常,但无眼状纹,蚕体背面及侧面有纵向波纹状斑纹分布,侧面波纹较长,背面波纹第5腹节后短而密。封面图片为5龄期褐色类鹑斑幼虫图,其稚蚕期体色呈褐色。遗传分析表明褐色类鹑斑(q-l~b)与紫色类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喂养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雏鹤发育初期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的效果,对其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本文以笼养种群人工喂养的10只雏鹤为研究对象,测量其7日龄、14日龄、21日龄和28日龄这4个生长发育时间节点的体质量、跗蹠长度和摄入能量,并对21日龄10只人工喂养雏鹤和6只野生雏鹤的体质量进行比较,探讨和分析这种训练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21日龄的人工喂养雏鹤比野生雏鹤体质量显著增加25.19%(P0.05),跗蹠长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工喂养雏鹤从7日龄、14日龄、21日龄至28日龄这4个生长发育时间节点的体质量、跗蹠长度和摄入能量依次呈现极显著的递增趋势(P0.01)。保护区人工喂养雏鹤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方法虽然切实可行,但在木桶效应作用下,混群或分组不当可能会使部分雏鹤的运动训练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建议雏鹤发育初期混群野外行走运动训练应以14日龄为界进行分组。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四川茂县雉鹑(Tetraophasis obscurus)的分布状况、生境、食性、繁殖、天敌和种群状态等。雉鹑多为3~5只集群活动,灌丛地带密度最大。天气变化阴雨将至时发出刺耳的叫声。食性以植物根茎为主。营造地面或树上两种类型的巢,窝卵数多为3~5枚,平均4·2枚。雌鸟孵卵。20年来雉鹑在四川数量相对稳定,保护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