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马鬃蛇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鬃蛇是(变色)鬣蜥的广西民间俗名,因其背上有直立如马鬃的短棘毛。又叫做四脚蛇、公鸡蛇、鸡冠蛇、雷公蛇、阿公蛇。其学名是Calotes versicolor Dau-din,属于爬行纲蜥蜴目的鬣蜥料。 笔者于1960年3月、1964年至1965年9月,先后在隆林、西林、百色、龙州、宁明、都安、南宁市及其郊区等地,对马鬃蛇的形态、生态,药用及捕捉方法作了初步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写成此文,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西山不同海拔梯度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油松林PM_(2.5)浓度变化和叶片PM_(2.5)吸附量进行分析,并应用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海拔油松叶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阐释叶片吸附PM_(2.5)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PM_(2.5)质量浓度逐渐降低,不同海拔油松林PM_(2.5)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7:00和19:00是一天的两个峰值,最小值出现在13:00—15:00左右;从不同月份看,不同海拔油松林PM_(2.5)质量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冬季的2月,最低值在8月;不同海拔油松林PM_(2.5)质量浓度全年均值为84 m((102.28±18.44)μg/m~3)110 m((94.18±18.34)μg/m~3)160 m((81.53±19.23)μg/m~3)230 m((75.39±15.71)μg/m~3);随着海拔升高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逐渐减小,每升高50 m,单位叶面积PM_(2.5)吸附量降低23.25%,每公顷PM_(2.5)吸附量下降26.43%,不同海拔油松林每公顷PM_(2.5)吸附量全年均值为84 m((8.61±1.08)kg/hm~2)110 m((7.30±0.94)kg/hm~2)160 m((6.35±0.99)kg/hm~2)230 m((4.34±1.14)kg/hm~2);处于低海拔的油松叶表面较粗糙,气孔内部和周围聚集大量颗粒物,在叶面形态上更有利于吸附PM_(2.5),高海拔则相反。高海拔空气质量优于低海拔,低海拔的植物吸附颗粒物多于高海拔。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造林和森林净化大气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宫立  刘国华  李宗善  叶鑫  王浩 《生态学报》2017,37(14):4696-4705
土壤碳氮沿海拔梯度变化及其耦合关系是山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为分析不同土层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及有机碳活性组分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耦合关系,选取亚高山物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为研究对象,以卧龙邓生野牛沟岷江冷杉原始林2920—3700 m的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土层土壤碳氮及活性组分沿海拔的变化规律,总结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沿海拔主要规律,从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和碳氮关系的角度揭示其对土壤有机碳沿海拔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腐殖质层土壤有机碳(SOC)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与温度显著负相关,轻组有机碳(LFOC)及颗粒态有机碳(POC)随海拔上升均表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全氮(TN)随海拔变化不显著,但林线处LOFC、POC和TN均显著增加;0—10 cm土壤有机碳及全氮则表现为双峰特征,峰值分别在3089 m和3260 m处,与年均温度无显著关系。2)LFOC及POC在腐殖质层和0—10 cm土层中所占比例较大,是表征土壤有机碳含量沿海拔变化规律的主要活性组分,腐殖质层LFOC/SOC和POC/SOC随海拔上升逐渐增高,0—10 cm层则逐渐降低,暗示腐殖质层有机碳稳定性沿海拔逐渐降低,0—10 cm有机碳稳定性逐渐升高。3)SOC与TN显著正相关,SOC是影响TN的主要因子,但腐殖质层TN与有机碳活性组分无显著相关关系。4)土壤C/N和微生物量C/N在3177 m大于25:1,是引起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香根草是能够长期适应三峡水库消落带生境的少数物种之一。虽然国内对香根草的引种栽培和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对香根草在三峡库区消落带长期水陆周期性变化条件下的生态适应对策还知之甚少。为此,以2008年在三峡水库巫山段消落带建立的香根草引种栽培试验示范基地为研究平台,在2016年对海拔166—169 m、169—172 m和172—175 m区段的香根草的形态性状、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海拔166—169 m香根草的分蘖株数、平均株高、节间数量、节间长度、叶片数/分蘖株、叶片数/丛、叶片长等各指标值均低于海拔169—172 m和海拔172—175 m,海拔166—169 m与其它海拔区段的节间数量差异显著(P<0.05);(2)海拔166—169 m香根草的根系数量最少,但根系长度最长;(3)海拔166—169 m无节间的香根草株数最多,且与海拔172—175 m和海拔169—172 m差异显著(P<0.05);(4)不同海拔区段香根草的总生物量大小表现为海拔172—175 m>海拔169—172 m>海拔166—169 m,且海拔166—...  相似文献   

5.
黄背栎(Quercus pannosa)是硬叶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之一, 具有较强的克隆萌生能力, 影响其种群更新和格局特征。通过对云南药山三个不同海拔(2900 m、3100 m、3300 m)的黄背栎种群分布格局展开调查,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对其不同海拔下克隆株与实生株的格局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克隆株和实生株的种群密度随海拔递减, 实生苗在低海拔地段占优势。黄背栎实生株与克隆株在高海拔地段呈集群分布, 实生株在小尺度下(0—1 m)集群分布, 随尺度的增大逐渐过渡到随机分布; 低海拔处克隆株与实生株的空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 高海拔小尺度下二者为正相关, 大尺度下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查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线路周边野生动物分布和活动规律,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铺设20台红外相机,共拍到有效照片3761张,其中兽类2813张,鸟类643张。鉴定出兽类14种(分属5目9科);鸟类39种(分属4目16科),其中4种兽类和8种鸟类是保护区新纪录。红外相机在不同的生境类型、海拔以及不同月份的拍摄率都不同,阔叶林的动物物种数和拍摄率远远高于其他生境类型;较低海拔(1150—1400 m)区域的拍摄率高于中间海拔(1400—1600 m)和较高海拔(1600—1800 m);动物集中在5—10月份活动,这几个月的拍摄率高于其他月份。而拍摄率与多样性指数往往不一致,阔叶林低于针叶林和灌木林;中间海拔最高,较低海拔最低。野生动物活动活跃的月份与旅游旺季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而野猪(Sus scrofa)、狗獾(Meles meles)、豹猫、猪獾和花面狸(Paguma larvata)这五种潜在危险动物,表现出明显的夜行性,对白天游客的威胁性不大,但存在潜在危险性。通过研究,有助于保护区制定相应的管控方案和建立危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7.
吴光举  朱洁  肖立  王本菊 《四川动物》2001,20(3):147-147
1999年 5~ 8月 ,我们在攀枝花市的米易县草场乡、得石乡 ,盐边县的安宁乡分别获得 3条♂性蛇蜥类标本 ,经鉴定是脆蛇蜥 (OphisaurushartiBoulenger,1 899) ,系攀枝花市爬行动物新记录。脆蛇蜥隶属于有鳞目蜥蜴亚目蛇蜥科蛇蜥属。至此该市的爬行动物达 4 0种。这 3号标本现保存于成都市玉林中学 (初中部 )生物实验室。现将形态特征简述如下 :脆蛇蜥与相近种细脆蛇蜥极为相似 ,略呈圆筒形 ,但体较粗壮。体型似黄鳝 ,当地人称“山黄鳝” ,因尾极易断 ,所以又称“脆蛇”。体全长 3♂♂分别为 4 40 (1 4 0 3 0 0 )、 5…  相似文献   

8.
杨桂权  杨大胜 《四川动物》1994,13(1):177-178
根据1992年10月至1993年10月万县市黑熊资源专题调查资料,栖息于我市森林中的黑熊约有500头,主要分布在我市北部城口(占44%)、东部的巫溪(占42%)、巫山(占14%)三县低中山的41个林区乡,海拔为1000—2500m的林下植被繁多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  相似文献   

9.
海南脆蛇蜥(Dopasia hainanensis Yang, 1983)为杨戎生根据1号来自海南吊罗山的标本命名,其形态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少有人研究。2018年至2019年间,作者获赠2号来自海南脆蛇蜥模式产地的标本和1号来自脆蛇蜥(D. harti)模式产地的组织样。经过形态特征比较和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分析,发现两地样本Cytb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很近(仅有4.96%),且形态差异不明显,难以找到典型鉴别特征。本文研究成果支持海南脆蛇蜥和台湾脆蛇蜥(Ophisaurus formosensis)为脆蛇蜥的同物异名,同时认为越南的“海南脆蛇蜥”可能为一未描述的新种或新亚种。鉴于脆蛇蜥种下遗传差异较大,其种下关系亟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祁连山东部西营河流域不同海拔采集年轮样品,利用树木年代学方法建立高海拔(3000 m)、中海拔(2750 m)、低海拔(2500 m)青海云杉标准化年表,将年轮宽度指数与不同时段气温和降水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祁连山东部不同海拔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 水热是祁连山东部青海云杉径向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不同海拔树木的生长限制因子基本一致。在显著升温之前(1961—1986年),低、中、高海拔3个样点的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均与上一年7—8月和当年8月平均最高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当年6月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显著升温之后(1986—2014年),高、中、低海拔树木生长与气温仍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当年2月的相对湿度由升温前的不显著负相关转为显著正相关,与6月降水和相对湿度由升温前的显著正相关转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升温导致祁连山东部各海拔青海云杉树轮生长变慢,其中高海拔所受影响最大。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胁迫可能是青海云杉径向生长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4月20日,在湖南省宜章县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崖子石片区高山矮林(24°58'603″N,112°58'314″E,海拔1 500 m)林下一处岩石旁采集到1条游蛇科(Colubridae)幼蛇标本。依据形态学特征(赵尔宓2006,李操等2009),该蛇鉴定为方花丽斑蛇(Maculophis bellus),这是该蛇种自1982年在莽山大塘坑首次记录报道(梁启燊等1982)以来第2次在湖南省境内发现,也是在湖南省发现的第2号该蛇标本,该标本现存于莽山自然博物馆。此方花丽斑蛇幼体体重12 g,体全长345 mm,尾长50 mm。头背有镶黑边的黄白色"Y"形斑;体背部紫红色,  相似文献   

12.
黄缘蜾蠃(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是一种以鳞翅目幼虫为食的独栖性捕食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提供了重要的生物防治功能。2018—2019年,在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巢穴收集了不同海拔梯度下(332—1007 m)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黄缘蜾蠃的筑巢特征(巢管内径、巢室长度、巢室数量)以及该蜂的子代雌雄数和体型大小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海拔主要影响的是黄缘蜾蠃对巢管内径大小的选择,以及对前庭长度的分配,同时,黄缘蜾蠃对巢管内径的选择可以影响到后代性别比,这种策略主要体现在亲本对雌性子代的投资,而不是雄性子代。研究结果表明黄缘蜾蠃在不同海拔梯度下可根据外界环境压力调整其营巢和生殖策略,以提高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1981—1986年,作了来源于世界不同纬度(24—53˚N)、不同经度(97—143˚E)、不同海拔(0—2650m)的野生大豆的光温生态分析。根据世界各地343份材料(中国292份、日本32份、南朝鲜14份、苏联5份)的分析资料,将世界野生大豆分为七个光温生态型及相应的七个生态地理区。  相似文献   

14.
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阐明中亚热带武夷山不同海拔梯度带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选择4种不同海拔梯度的植物群落:常绿阔叶林(EBF,500 m)、针叶林(CF,1200 m)、亚高山矮林(DF,1800 m)和高山草甸(AM,2100 m)于2005年6月—2006年6月期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梯度带土壤微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变化趋势一致,均表现为早春最大,夏季最小;不同海拔梯度带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与对应月份的土壤湿度、土壤有效碳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温度、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凋落物输入量等因子相关不显著。土壤有效碳含量、土壤湿度是调控武夷山森林土壤微生物量季节变异的重要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15.
刘芳  李迪强  吴记贵 《生态学报》2012,32(3):730-739
红外相机是监测野生动物的有效工具,目前广泛用于兽类资源调查以及动物损害、鸟巢生态学、种群评估、行为生态学等研究领域。为了调查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于2010年5—12月采用红外相机进行系统调查,在210个位点放置了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地点上放置一个月。研究期间共拍摄到照片2203张,其中73%为兽类,12%为鸟类,13%为工作人员,2%为其它人员。共鉴定出17种兽类(分属5目10科)以及36种鸟类(分属5目17科)。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动物分别是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猪獾(Arctonyx collaris)、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狗獾(Meles meles)和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5种动物分别是紫啸鸫(Myophonus caeruleus)、雉鸡(Phasianus colchicus)、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和宝兴歌鸫(Turdus mupinensis)。红外相机在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月份所拍摄动物的拍摄率不同:在1000—1400m的海拔段,拍摄率显著高于低海拔(600—1000m)以及中高海拔(1400—1700m);在阔叶林中的拍摄率最高,在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灌丛中的拍摄率相似;秋季(8—10月)拍摄率较高,夏季(6—7月)次之,冬季(11—12月)最低。红外相机拍摄到的累积物种数与相机放置的时间成上升曲线,但曲线的增长速率逐渐变缓。研究表明红外相机适合于调查和监测大中型兽类和部分鸟类,所采集的动物数据以及拍摄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将为保护区的监测、科研和环境教育提供资料。讨论了应用红外相机调查和监测野生动物的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16.
王锦蛇Elaphe carinata(G櫣enther)分布于我国19个省市(赵尔宓等,1998),分布区的南缘可达广东和广西,以及台湾岛,北缘是北京和天津一带。其垂直分布的范围在海拔100(浙江)~2200(贵州)之间。以往,在山东东南部日照和中部泰山,曾报道有王锦蛇的分布(贾振绪等,1997;张守富和张守贵,2002)。2004年10~11月,在山东半岛烟台市福山区门楼镇先后发现了4条长在2m左右的大蛇,经鉴定为王锦蛇(E.carinata)。本文对其中存活的2条进行了测量和观察,并与山东日照和泰山的报道做了对比,现报道如下,供研究山东两栖爬行动物区系和资源及王锦蛇生物学参考。雄…  相似文献   

17.
山斑鸠Streptopelia orientalis是青岛地区常见的迁徙鸟。1985—1987年在青岛市东郊浮山(36°01'N,120°04'E)设置候鸟环志观察点,在海拔120m处的黑松和刺槐组成的块状混交林地带,于每年3月20日—6月10日、8月20日—11月底架设6×30m的大型鸟网捕捉环志。网目为4×4cm,网场总长度210m。网捕后进行环志放飞,观察山斑鸠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8.
西藏色季拉山土壤物理性质垂直地带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万丹  梁博  聂晓刚  喻武  张博 《生态学报》2018,38(3):1065-1074
以色季拉山为代表的藏东南高原山地的水土流失已成为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题。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除海拔3600、4200m外,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变化无明显规律;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田间持水率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2)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容重总均值、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58—1.10g/cm~3、57.00%—72.47%、53.33%—67.59%和3.20%—4.87%。饱和含水率、毛管含水率、渗透性具有相同规律,均为3800、3400m处最大,3200m和3600m处最小,4000—4600m居中,田间持水率随海拔梯度变化呈M型波动性趋势。(3)土壤物理性质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各指标间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现象。土壤物理性质各指标在不同土层和海拔间有较明显的差异性,人为干扰也是导致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原因。(4)总体上,色季拉山表层土壤(0—10cm)物理结构优于深层次(10—30cm)土壤;3200m和3600m处最差,4000—4600m居中,3400—3800m最佳。研究结果提示,以色季拉山为代表的藏东南原始森林地带,土壤结构脆弱,为保持水土,应防止旅游和森林生产经营的过度开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全面掌握四川省康定市两栖动物多样性现状及其时空分布格局, 本研究系统选取61个10 km × 10 km调查网格, 每个网格设置至少3条样线, 分别于2016年9月、2017年5月和7月进行实地调查。所有调查网格中, 有11个网格未调查到两栖动物, 有1个网格调查到的两栖动物物种数最多达到了10种。调查共发现两栖类动物2,639只, 隶属于2目5科7属14种, 其中优势度最高的是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 其次是倭蛙(Nanorana pleskei)和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 优势度最低的是九龙齿突蟾(Scutiger jiulongensis)。不同月份两栖动物物种数和个体数调查结果显示: 5月份调查到的个体数最多, 共发现966只; 9月份调查到的物种数最多, 有13种。不同月份间两栖动物的物种相对多度结果显示: 5月和7月调查到的优势物种均为中华蟾蜍, 9月份为倭蛙。大部分两栖动物分布在海拔3,000-4,000 m之间; 四川湍蛙(Amolops mantzorum)和中华蟾蜍的海拔分布跨度较大, 分布范围在海拔1,300-3,600 m之间; 刺胸齿突蟾(Scutiger mammatus)和九龙齿突蟾等物种海拔分布范围较窄, 刺胸齿突蟾分布在海拔3,200-3,300 m之间; 九龙齿突蟾仅在海拔3,600 m左右。比较影响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的5项环境因子发现, 年均降水量和植被类型数与物种丰富度显著相关, 其次是平均海拔, 而年均温和植被覆盖指数相关性相对较弱。本研究摸清了康定市两栖动物的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为康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以祁连山西水林区青海云杉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按照青海云杉分布界限海拔2500—3300 m,采用梯度格局法,研究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沿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期为准确估算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碳储量变化影响因素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林生物量平均值为115.83 t/hm~2,碳密度平均值为60.23 t/hm~2。生物量整体随海拔梯度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波动降低的趋势,在海拔2800 m处达到最高值(197.10 t/hm~2),海拔3300 m处达到最低值(7.66t/hm~2),且不同海拔梯度间差异显著。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分配格局在各海拔处均表现为干根枝叶。(2)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54.80 g/kg,变化范围为31.49—76.96 g/kg。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除海拔3200 m和3300 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未表现出规律变化外,其他海拔梯度则均呈现出逐渐降低趋势。土壤有机碳密度在海拔2900 m最高,为245.40 t/hm~2,在海拔2700 m处最低,为130.24 t/hm~2;海拔2500—2700 m表现为平缓降低趋势,在2800 m处急剧上升,且海拔2800—3200 m呈现无显著性轻度波动变化,在海拔3300 m又急剧降低。(3)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平均总碳密度为255.15 t/hm~2,乔木层和土壤层占总碳密度的比例分别为23.61%和76.39%,且不同海拔梯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海拔、年均降水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全氮呈显著正相关,与年夏季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乔木层碳密度与年夏季气温、林分密度、胸高断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和土壤全氮呈显著负相关。(4)祁连山青海云杉林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均随海拔梯度变化受水热条件组合的改变而呈现规律变化,以中部海拔区段2800—3200 m碳密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