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在打开这本秘笈之前,我要先给你讲一个故事,一个大逃生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刚出生的海鬣蜥。5月,它们在海滩上钻出蛋壳,之后,不等有喘息的机会,就要在成群游蛇的追杀下逃生。要想活命,海鬣蜥宝宝只有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海岸,和成年海鬣蜥会合。整个孵化季,海滩上都在上演这样的大逃生。在这个悲惨的故事里,游蛇是非常恐怖的存在。每一年,只有极少数海鬣蜥宝宝能活下来。尽管如此,一到繁殖季,海鬣蜥妈妈还是会把卵产在同  相似文献   

2.
幻想星球     
正"话痨"环尾狐猴有副热心肠。听说小海鬣蜥要想活命,必须闯过无数道游蛇关,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人家的盘中餐,环尾狐猴决定免费教它们功夫。各位小酷想家,你们认为它的授课计划怎么样?小海鬣蜥学会功夫后,会不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呢?酷想大晒台环尾狐猴对小海鬣蜥们说:"我们狐猴呢,擅长使用臭腺,你们呢,也要学会!然后小海鬣蜥们就照做,把便便拉在了环尾狐猴的身上!"宁波周楚越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湖南永州都庞岭自然保护区的41 种爬行动物, 它们隶属2 目,12 科, 其中龟鳖目3 科(平胸龟科、龟科、鳖科) 3 种; 有鳞目中的蜥蜴亚目5 科(鬣蜥科、壁虎科、石龙子科、蜥蜴科、双足蜥科) 8 种;蛇亚目4 科(闪鳞蛇科、游蛇科、眼镜蛇科、蝰科) 30 种。保护区内的爬行动物有12-2% 属广布动物, 87-8% 属东洋界种类。  相似文献   

4.
丽棘蜥,鬣蜥科棘蜥属,俗称“蛇王”、“七步倒”、“变色龙”等。非蛇、无毒;其头部呈三角形,似鼠、似蛇,嘴大扁,舌蓝色,眼后长一根棘,颈部长棘6—8根;具四肢,有爪,尾细长,卵生;全身披黄绿色变色鳞片,其貌丑陋吓人,故有“蛇王”等之称。丽棘蜥常栖海拔  相似文献   

5.
绝大多数的脊椎动物,本事再大也不能在水面上奔跑。但皇冠鬣蜥却有这功夫。皇冠鬣蜥是栖息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的一种小型蜥蜴,成蜥重90克(不到2市两)左右,小蜥仅重2克。皇冠鬣蜥生活在靠近河溪和水塘的地方。平时四脚爬行,一旦受惊,能用后脚飞快地在水上奔跑而不会沉下去。有了这一祖传绝技,它们轻易地甩掉追兵,从而化险为夷,保住自己的性命。据研究,皇冠鬣蜥之所以能在水上奔跑,是因为它身体轻盈且脚步快速之故。它右脚踩上水之前,左脚已经迈出;而左脚踩上水之前,右脚已先迈出。此外,皇冠鬣蜥的脚上还有点儿小名…  相似文献   

6.
中国吉林省中始新世桦甸组的两种端生齿鬣蜥类化石突显出端生齿类(Acrodonta)在第三纪早期的分化。第一种化石的特征为具有多个(6个)前侧生齿位及单尖且侧扁的颊齿。其牙齿与牙齿缺失附尖的主要端生齿类(如鬣蜥亚科Agaminae的海蜥属Hydrosaurus)无特别相似之处,其亲缘关系也并不清楚。第二种的牙齿与很多现生有三尖齿的鬣蜥类(即蜡皮蜥属Leiolepis和飞蜥亚科Draconinae)以及化石响蜥属的许多种相似;一个骨骼特征显示其可能与包括鬣蜥亚科、海蜥属、飞蜥亚科和须鬣蜥亚科(Amphibolurinae)的支系有关,但尚需更多更完整的标本以做结论。与现生鬣蜥类的比较研究表明,与响蜥属牙齿相似的三尖型齿很可能是蜡皮蜥属及飞蜥亚科中大约200个现生种的典型特征。相对于这些支系,响蜥属的鉴定特征并不充分。由于端生齿类的分化被认为始于新生代早期,因而东亚的化石材料很可能有助于阐明这一支系的演化历史,尤其是结合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然而仅基于破碎颌骨材料的新分类单元名称的成倍增加并不能使我们更接近这一目标,尽力采集标本并研究可对比的现生骨骼材料应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7.
鬣蜥已被科学家们定为“微型家畜”而成为新开发的食品目录中的一员。尽管鬣蜥在拉丁美洲早已被捕获用做食物,但是直到最近它才作为一种肉类来源而被有计划地进行饲养。“微型家畜”指的是尺寸小,家养的,如同鬣蜥一类的奇异动物。Encyclopedia Brittanica(大英百科金书)的作家 Noel Vietmeyer 写道,“微型家畜可能看上去奇异,色彩丰富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有些令人恶心,但在将来它们会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长鬣蜥Physignathuscocincinus的核型,即2n=12(10M+2SM)+22m,NF=46;大型染色体中,No.2是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Nos.1、3、4、5和6是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并与我国已报道的该科的另外5个种(昆明龙蜥、四川龙蜥、草绿龙蜥、新疆鬣蜥、蜡皮蜥)的核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幻想星球     
正怪物事务所大拇哥来揭示谜底啦!2020年第3期的1号怪物是海鬣蜥。这种动物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唯一在海中觅食的鬣蜥。跟鳄鱼等变温动物一样,它们在活动之前,需要在阳光下温暖自己的身体。这时候,它们一般趴在岸边嶙峋的岩石上,看起来就像来自史前时代的恐龙。2号怪物是向定隐丛海葵,也叫拿破仑地毯海葵。它们常常栖息在珊瑚礁或海底的岩石缝中,一般独居,有时也和小丑鱼及清洁虾共生。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马鬃山地区蝗虫新种 (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马鬃山地区蝗虫新种(直翅目:蝗总科)郑哲民(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马守伦(甘肃省酒泉地区草原站酒泉735000)1990年8月,在甘肃省酒泉地区马鬃山进行蝗虫灾害调查时,采到许多标本,经过鉴定,发现其中有斑翅蝗科OediPod...  相似文献   

11.
新疆岩蜥     
<正>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生活在干旱地区的沿山地带,国外分布于蒙古阿尔泰和戈壁阿尔泰,国内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周缘和东疆地区,以及北塔山、阿尔泰山东部和马鬃山地西北部。新疆岩蜥奔跑快,善攀援,遇到危险则飞快地避入石头缝隙或岩洞中。该照片2014年8月拍摄于甘肃马鬃山  相似文献   

12.
1995 ̄1996年,作撰写《中国动物志·蜥蜴亚目》卷鬣蜥科岩蜥属Laudakia时,详细研究了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室收藏的岩蜥属全部标本,发现其中采自西藏自治区波密县易贡及通麦的9号标本在《西藏两栖爬行动物》书中被鉴定为喜山鬣蜥拉萨亚种Agama himalayana sacra,已上升为种,改隶岩蜥属,称拉萨岩蜥Laudakia sacra,实际与拉萨岩蜥不是同种动物,而  相似文献   

13.
王烁 《化石》2011,(3):25-30
挺进黑马鬃 为了进一步研究酒泉地区中生代的恐龙化石,我们的科考队一行30人一早从洒泉市出发再访马鬃山。过了玉门镇,大约还有将近300公里的路要走;当车队驶离312国道,我们离目的地马鬃山镇就不远L透过车窗,外面不再是尘土飞扬,而是连绵的、一望无际的黑戈壁。  相似文献   

14.
蛇是难得的美味佳肴,据史书记载,我国人吃蛇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不少古医书谈到吃蛇有治病健身之功。有关专家认为蛇的真正营养是由于蛇本身的功能特性所决定。蛇没有眼睑永远不会瞌眼而精神抖擞。蛇的胃容纳力很强,即使吞下骨头、玻璃也能照样消化。蛇的脊椎骨较多,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08,20(3)
武夷山市武夷蛇类研究所是福建省唯一专业从事蛇类研究、繁殖、医疗、培训、旅游、蛇类产品开发加工、贸易为一体的科技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为武夷蛇园、武夷蛇博园、闽苑山庄大酒店、蛇产品销售公司、蛇疗中心、蛇文化交流中心等多家实体机构,固定资产达6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尖吻蝮幼蛇就地和异地人工养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明行  谭群英  李勇  杨道德 《蛇志》2011,23(3):244-248
目的研究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bus)幼蛇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关,探讨尖吻蝮幼蛇生长缓慢的原因,以提高幼蛇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方法采用湖南省永州市野生尖吻蝮种蛇产卵孵化的幼蛇,在原产地永州与非原产地广西南宁进行幼蛇的人工饲养对比实验,观察在不同地域人工饲养的尖吻蝮幼蛇的生长速度。结果尖吻蝮幼蛇在本地及异地人工饲养均获得成功,尤其以南宁人工饲养的幼蛇最为明显,2010年9月饲养至2011年8月,幼蛇均重从(13.8±1.8)g增长至(198.8±80.6)g,最重的个体体重达350g。两地饲养的幼蛇均可自行捕食中华蟾蜍、老鼠及活小鸡、鸭苗,仅用1年时间将野生尖吻蝮子代幼蛇人工饲养成功。结论尖吻蝮幼蛇在本地及异地人工饲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顾学珍  顾孝玲 《蛇志》2000,12(1):70-70
众所周知 ,蛇全身是宝。目前一些蛇类保健品 ,营养滋补品也不断面市 ,加上市场经济南北大流通 ,一股从南到北的“人工养蛇热”遍布全国。“养一条蛇胜养一头猪”的说法 ,极大地刺激了众多养蛇者 ,有的人甚至改行来养蛇 ,目前养蛇业的现状是成功者占少数 ,失败者居多 ,景况让人甚忧。为此 ,作者总结几年养蛇过程中的失败原因 ,供初次养蛇者借签参考 ,早日摆脱人工养蛇失败阴影 ,走出困境。( 1 )初养者没有扎实的养蛇技术和经济 ,蛇场构造不够合理 ,其中包括防逃、防盗、水源、食源、密度、采光、温度、湿度及越冬、越夏等各方面设计的标准和…  相似文献   

18.
《蛇志》1989,(4)
由中国蛇协和辽宁电视台合拍的科教电视专题片《蛇》一、二、三集已经录制完毕,于1989年8月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这部电视片围绕蛇这一主题,通过艺术的手段把这一东方美丽的小龙进行科学的评价和赞美,看了这部电视片,使人在得到美的享受之余又增长了关于蛇的科学知识,电视片含有蛇的院用价值、蛇的生活习性、液态黄金、蛇毒毒理、南国蛇园、吃蛇谈蛇、蛇毒治病、蛇伤防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医学、生物学等学科教学科研的一部很好的参考教材。  相似文献   

19.
我国首家养蛇工厂在广东诞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劳伯勋 《蛇志》2005,17(1):18-19
自2002年2月发生“非典”后,广州市市场上销售的蛇随之销声匿迹。奉蛇为“动物人参”的广东人对此颇不习惯,常向媒体打听蛇为何至今仍未出现于市场,媒体向大众传达有关部门的信息是:因为人工养蛇的技术尚未过关。这也确是事实,养蛇技术难点中,影响养蛇业发展的“瓶颈”是饲料。蛇习惯吃活的小动物,经过训练,蛇也吃冷藏后解冻的小动物。但是,蛇吃的小动物来源有限,  相似文献   

20.
《蛇志》2015,(4)
<正>荔乡千蛇舞,灵山百姓富。今天,养蛇业在灵山已经以致富新产业的姿态登上了经济发展的大舞台。2012年5月,"中国养蛇之乡"在灵山县冠名;2013年11月,全国蛇类养殖技术交流会在灵山县召开;养蛇人周文倩荣获"201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殊荣。养一蛇带富一方。2014年,灵山县养蛇农户6800多户,养蛇253万条,产值8.05亿元,收入5.04亿元,养蛇农户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