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赤拟谷盗和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畜禽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理论的可行性、合理性,及其数学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同时它还表明,系统保存群体应保持一定大小的群体有效含量,控制群体间的基因流动,并根据保存基因(或性状)的群体遗传特征,确定适宜的选择方法和交配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畜禽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的概念、基本思想及其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数学模型。该理论是将一定时空内某一畜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作为保存对象,既将活体保存作为基本方法,又将其有机地与高新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追求系统地保存控制畜种特性的基因资源,又可达到保存地方品种的目的。在假定无世代重叠,群体内存在选择、突变、迁移,且考虑漂变效应的情况下,本文所构建的两个数学模型可分别用来描述一个座位上多个主基因频率或数量性状群体均数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杜立新  张沅 《遗传学报》1995,22(2):91-96
本文提出了畜禽遗传资源系统保存的概念、基本思想及其群体遗传结构变化的数学模型。该理论是将一定时空内某一畜种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作为保存对象、既将活体保存作为基本方法,又将其有机地与高新生物技术结合在一起;既追求系统地保存控制畜种特性的基因资源,又可达到保存地方品种的目的。在假定无世代重叠,群休内存在选择、突变、迁移,且考虑漂变效应的情况下,本文所构建的两个数学模型可分别用来描述一个座位上多个主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4.
群体遗传不平衡条件下的遗传共适应现象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庆杰  李晓林  闵令江  沈伟  刘娣 《遗传》2007,29(5):643-648
群体基因库的遗传共适应特性是在系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和各基因位点的基因频率一样, 是基因库属性的一个方面。利用群体遗传不平衡状态下的中性基因位点组合的遗传共适应特性, 能揭示群体的起源进化和系统地位; 通过对遗传共适应的认识, 可提高经济性状标记的准确性。文章对遗传共适应的概念、产生的基础和过程, 以及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林木群体遗传多样性和多位点遗传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评述了群体同工酶基因位点遗传结构研究中的主要度量方法及其在森林树种中的应用概况。群体遗传结构可由单位点和多位点两类参数度量。 文中对这两类度量及其关系分别进行了讨论。阐明了多位点遗传结构的信息对林木改良和资源保存策略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由于mtDNA及其Cyt b基因独特的进化速率及遗传特性,已成为追溯母系起源和群体遗传分化可信的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动物起源和分化,揭示群体的遗传背景,阐释种间和种内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种内多态性和地理分布的关系.对mtDNA及其Cyt b基因的分子特点及其在昆虫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辽宁满族11个Y-STR基因座多态性及遗传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美森  百茹峰  张金生  于晓军 《遗传》2008,30(5):583-589
调查了辽宁满族群体11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 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应用Powerplex Y Syste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检测203名满族无关男性个体的11个Y-STR基因座, 用ABI31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 计算等位基因和单倍型频率, 并结合已公开发表的国内其他16个群体相应基因座的遗传学资料, 分析其遗传距离和聚类关系。满族个体中共检出189种单倍型, 单倍型频率多样性0.9991, 基因多样性GD值在0.4594(DYS391)~0.9258(DYS385a/b); 从遗传距离分析发现, 满族和东北汉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5), 与维吾尔族的遗传距离最大(0.1485)。结果表明, 11个Y-STR基因座在满族群体中具有较好的遗传多态性, 适用于当地区的法医学应用。与其他民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对了解满族的起源、迁移以及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调查德州汉族人群598名男性无关个体37个Y-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分析其在法医学和群体遗传学方面的应用价值,用AGCU Y37荧光检测试剂盒对德州汉族群体的37个Y-STR基因座进行扩增,用3500xL基因分析仪对其进行检测。用MEGA 7.0软件,通过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构建德州汉族群体和其他15个参考群体的系统发生树,探索群体间的遗传关系。结果共检出593种单倍型,基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 GD)值为0.113 9(DYS645)~0.971 4(DYS385a/b),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 HD)和识别能力(discriminative capacity, DC)分别为0.999 971 989和0.991 6。结果表明,这37个Y-STR基因座在德州汉族人群中有较高的多态性分布。群体遗传分析中,遗传距离、多维尺度分析(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DS) 和系统发生树分析结果表明,德州汉族与其他地区的汉族群体遗传距离更近。不同群体的遗传特征与语系划分、历史形成、地理分布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德州汉族人群的法庭科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方黄牛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黄牛起源复杂,我国地方黄牛群体不同品种在毛色、形态外貌、细胞遗传学、血液蛋白座位分析均表现出多样性。计算我国黄牛群体6个毛色座位平均杂合度和6个血液蛋白座位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3144和0.4873,表明我国地方黄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计算我国黄牛群体的6个毛色座位和6个血液蛋白座位的基因分化系数分别为0.3404和0.095,表明我国黄牛群体毛色差异中有34.04%是由品种间的差异造成的。血液蛋白的多态性有9.5%是由品种间的差异造成的。我国黄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品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保存我国黄牛品种资源多样性不仅要从整个中国黄牛群体上考虑,而且要针对每个品种(或类群)进行保种。  相似文献   

10.
人类遗传负荷与近亲结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Mckusick统计,人类单基因病及异常性状已达6457种。染色体畸变综合症和多基因病均在IOO种左右。故人类约有1/5~1/4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或与遗传有关的疾病。这不能不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那么人类的遗传负荷(geneticload)到底有多大?遗传负荷是指一个群体中,由于致死基因或有害基因的存在而使该群体适合度降低的现象。遗传负荷一般用群体中每个个体平均所携带的致死基因或有害基因的数量来衡量。1人类群体遗传负荷的估计方法一个群体的遗传负荷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常染体隐性致病基因的频率。而个体患遗传病的威胁,主要来自有害…  相似文献   

11.
调查陕西渭南地区汉族群体17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应用Y-fi 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413名陕西渭南地区汉族无关男性个体17个Y-STR基因座进行复合扩增,用ABI313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分型,计算各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参数,并结合已经发表的其他10个群体相应基因座的单倍型资料,分析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413名陕西渭南汉族个体共检出405种单倍型,其中397种单倍型仅出现1次,单倍型多样性达0.9999,基因多样性(GD)为0.4130(DYS391)~0.9734(DYS385a/b),累计GD值为0.9999。遗传距离分析提示,陕西渭南汉族与辽宁满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110),与青海藏族的遗传距离最大(0.22333)。结果表明,17个Y-STR基因座在陕西渭南汉族群体中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和较高的非父排除能力,在法医学和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珙桐种质资源保存样本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珙桐 (Davidiainvolucrata) 是我国特有的珙桐科单型属植物, 起源古老, 是第三纪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种, 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利用RAPD技术, 通过 11个多态引物对 5个天然珙桐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珙桐天然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群体间的差异明显, 2 6 %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间。研究将珙桐划分为东南部和西北部两大种源区。通过对珙桐群体间及群体内的聚类分析, 结合遗传标记的捕获曲线研究提出了珙桐种质资源保存的样本策略。原地保存可以选择甘肃文县、四川峨眉山和贵州梵净山 3个种群作为保存对象, 每个群体保存面积 3hm2 以上 ;异地保存应抽取甘肃文县、四川峨眉山、湖北神农架、贵州梵净山等 4个群体, 每个群体抽样 30个以上个体, 株间最小间距 30m以上, 共计保存 15 0个个体, 分别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建立一个异地保存点。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云南泸西县汉族群体17个Y-STR基因座的多态性分布, 探讨其群体遗传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应用AmpF?STR?Yfile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扩增156名汉族无关男性个体的17个Y-STR基因座, 用ABI3100遗传分析仪进行基因检测, 计算等位基因及单倍型频率, 并结合已公开发表的国内外其他16个群体的遗传学资料, 分析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云南泸西汉族男性群体中, 共观察到154种单倍型, 其中152种为仅观察到1次的单倍型, 2种单倍型观察到2次, 单倍型多样性(HD)值为0.9998, 基因多样性(GD)值在0.3901(DYS437)—0.9632(DYS385a/b)。17个群体遗传距离分析提示, 国内人群云南泸西汉族与湖南汉族的遗传距离最小(0.005), 与闽南汉族的遗传距离最大(0.035); 在中国周边群体中,云南泸西汉族与新加坡华人的遗传距离最小(0.015), 与日本人和马来西亚印度人群的遗传距离最大(0.060)。结果表明, 17个Y-STR基因座在云南泸西汉族中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 适用当地的法医学应用。与其他民族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对了解各群体的起源、迁徙及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HUMTH01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侯一平 Staa  M 《遗传学报》1996,23(3):174-182
作者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技术分析了人类短串联重复序列HUMTH0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和德国科隆地区白人中的分布。用同步电泳技术比较不同引物PCR产物分型结果,评估不同实验室HUMTH01群体数据的可比性。计算了25个群体间HUMTH01STR的遗传距离,并构建了系统树。HUMTH01STR系统树分析不仅与传统遗传标记结果一致,并且获得了群体遗传的新线索。  相似文献   

15.
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i)线粒体DNA的COI基因,测定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了罗氏沼虾缅甸原种F1代、江苏养殖群体和广西选育F2代3个群体共17只个体的序列核苷酸位点差异和遗传多态。结果表明,缅甸原种F1代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江苏养殖群体和广西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在长度为498bp的基因片段中,共检测到10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占2.01%),17只个体具有5种基因型,3群体各自的平均核苷酸位点差异分别为0.88%、0.07%和0。UPGMA分子系统聚类树显示,江苏养殖群体和广西选育群体的遗传关系最近,其单倍型混杂聚成一支,而缅甸原种F1群体相对独立为另外一支。COI基因可以作为区分两分支群体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郑勇奇 《生态学报》2001,21(3):344-352
对古巴加勒比松的6个群体(包括天然林、采伐林、母树林和种子园)进行了同功酶分析,根据5个酶系统8个位点的同功酶数据,对各群 交配系统以及群体遗传变异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天然林、种子园和母树林的多位点异交率和绝大多数单位点异交率都和完全异交无显著差异,过渡采伐的松树岛群体多位点异交率显著小于完全异交,而只有一半单位点异交率显著小于完全异交,而且该群体单位点平均异交率和多位点异交率均低于其它3个群体的估计值。采伐群体中同功酶变异和基因多样性与天然林群体JAG的相似,但低于其它群体,其近交系数较大,但小于天然林MAN和中国栽培群体的近交系数。中国引种栽培群体无论是同功酶变异还是基因多样性都显著高于古巴群体,与所有古巴群体的遗传距离都显著大于古巴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过度采伐导致群体自交程度增加,营建种子园可有效减少近交。自然分布区以外的引种栽培群体遗传变化量大,无论遗传变异和基因多样性都比参试其它群体大。  相似文献   

17.
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生  黄宏文  王瑛 《遗传》2007,29(10):1191-1191―1198
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当代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支柱学科, 也是遗传育种和关于遗传关联作图和连锁分析的基础理论学科。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在经典群体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利用大分子主要是DNA序列的变异式样来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引起群体遗传变化的因素与群体遗传结构的关系, 从而使得遗传学家能够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 不仅克服了经典的群体遗传学通常只能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短期变化的局限性, 而且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同时, 对群体中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到目前为止, 分子群体遗传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 阐明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 如一些重要农作物的DNA多态性式样、连锁不平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种群的变迁历史、基因进化的遗传学动力等, 更为重要的是, 在分子群体遗传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学科如分子系统地理学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中综述了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的内容及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8.
胡新生 《遗传学报》2000,27(5):440-448
将已知用于从地理空间上离散或连续分布群体随机抽取基因样本的基因家系谱理论推广到两性异交植物上。由于存在不同的群体间基因多率,地3种不同遗传方式的植物基因组(核、叶绿体和线粒体DNA)分别进行了研究。理论上证明对于不同遗传方式的基因,通过相应调整有效群体大小和迁移率,现有的基因家系谱理论可直接应用于植物群体上,其中一个结论就是当从离散分布群体中随机抽取n个基因样本时,亚群体间的花粉流和种子流的相对比  相似文献   

19.
麋鹿的配偶制度、交配计策与有效种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志刚  李春旺  曾岩 《生态学报》2006,26(7):2255-2260
模拟分析了繁殖群体大小、繁殖偏倚和占群优势雄性数目对麋鹿的有效种群大小的影响.发现麋鹿占群优势雄性数目越少,其有效种群越小.麋鹿的繁殖计策对遗传多样性的保存的作用十分有限.雄性繁殖后代数目的方差越大,繁殖群体的有效群体越小.近交系数在封闭繁育种群中会上升.麋鹿有效种群越大,近交系数上升越快.根据分析结果,为了保存麋鹿种群中现有的遗传多样性,应当采取如下措施:(1)建立麋鹿繁殖群的遗传谱系档案,检测参加繁殖的麋鹿的遗传结构,记录繁殖的麋鹿的谱系;(2)每个麋鹿繁育基地应建立两个以上的繁殖群,组成繁殖群时,应隔离亲缘关系近的繁殖公鹿和雌鹿;(3)由于麋鹿的繁殖系统是后宫制,组成的每个麋鹿繁殖群不宜太大,繁殖公鹿和雌鹿数目应尽可能相等;(4)组成迁地保护的奠基群体时,根据应根据麋鹿繁殖群的遗传谱系档案注意保留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以及奠基群体的遗传代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PCR方法扩增获得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线粒体DNA的COⅠ基因,测定该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了罗氏沼虾缅甸原种F1代、江苏养殖群体和广西选育F2代3个群体共17只个体的序列核苷酸位点差异和遗传多态.结果表明,缅甸原种F1代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江苏养殖群体和广西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贫乏.在长度为498 bp的基因片段中,共检测到10个多态性核苷酸位点(占2.01%),17只个体具有5种基因型,3群体各自的平均核苷酸位点差异分别为0.88%、0.07%和0.UPGMA分子系统聚类树显示,江苏养殖群体和广西选育群体的遗传关系最近,其单倍型混杂聚成一支,而缅甸原种F1群体相对独立为另外一支.COⅠ基因可以作为区分两分支群体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