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万源 《动物学研究》1980,1(2):269-273
自从库拉哥(Curacao)岛和美国东南部成功地应用释放不育雄虫根治螺旋虫(Callitroga hominivorax[Cqrl])后,促进了世界各国广泛地应用这一技术来消灭其它害虫的研究。 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研究γ射线照射粘虫雄蛹中、后期对其成虫不育效应,为进一步利用不育雄虫控制自然虫口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荔枝蝽象的化学不育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广东省,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雄虫生殖细胞对噻(口替)派(硫代三乙烯磷胺)的不育作用有二个敏感期,即生殖细胞受伤害的敏感期和对显性致死突变诱发的敏感期。这二个敏感期分别在7月中旬和翌年2月中旬,只有在生殖细胞对显性致死突变诱发的敏感期对荔枝蝽象雄虫进行不育处理才有实际意义。2月中旬被0.6%噻(口替)派水溶液浸渍的雄虫和正常雌虫配对后,卵的不孵化率达99.5%。2月中旬被哔噻兹[P,P-双(1-氮丙啶基)-N-甲基硫代磷酰胺]熏蒸2.6小时后再被0.2%噻(口替)派水溶液浸渍的雄虫和正常雌虫配对后,卵的不孵化率为99.3%。这二种处理方法对雄虫的交配竞争能力和死亡率基本没有影响。雄虫被0.6%噻(口替)派水溶液浸渍后24小时才出现较大的不育效应。进行不育雄虫大笼(2.2×2.2×3M3)释放试验,当不育雄虫、正常雄虫和正常雌虫的比例为80:10:10时,上述二种方法处理的不育雄虫分别导致94.4%和96.5%的卵不孵化率。初步观察到不育卵对跳小蜂(Ooencyrtus sp.)的产卵量和羽化率没有影响。上面试验结果表明,在华南地区应用不育剂防治荔枝蝽象看来是一种有希望的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2月中旬0.4%噻(口替)派水溶液浸渍的雄虫的贮精囊中精子,发现精子密度降低、排列不整齐。浸渍雄虫的噻(口替)派水溶液浓度为1.8%时,透视电子显微镜观察处理雄虫睾丸精子横切面,可见部分精子的轴丝遭到损伤。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是马铃薯上一种最主要的毁灭性害虫。由于其严重的抗药性, 急需寻找一种替代杀虫剂的防治方法。本实验从开发马铃薯甲虫引诱剂的目的出发,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马铃薯甲虫对来自植物的7种挥发物单体、8个挥发物混合物配方以及马铃薯甲虫聚集素的行为反应,并进一步进行了田间诱集试验。室内生测结果表明,2-苯乙醇对马铃薯甲虫雌雄虫都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顺乙酸-3-己烯酯的混合物对马铃薯甲虫雄虫有很强的引诱作用(81.67%), 但是对雌虫引诱作用不明显(63.33%)。在其中加入马铃薯甲虫聚集素不但提高了对雄虫的引诱率(88.33%),还消除了之前的雌雄性别间反应差异现象,使对雌虫的引诱率达到了83.33%。田间诱集结果显示,芳樟醇+水杨酸甲酯+顺乙酸-3-己烯酯+马铃薯甲虫聚集素在所研究的引诱剂配方中引诱效果最好。从而为马铃薯甲虫发生的预测预报和诱杀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1962年7月开始, 在室内用家蝇先后筛选了数十种昆虫不育性药剂, 其中以烃化剂中的Thio-TEPA效果为最好。用0.1%浓度的Thio-TEPA加入糖浆内饲喂粘虫成虫(Pseudaletia separata)可以引起不育。处理雌虫与正常雄虫交配, 可得到完全不育的效果。处理雄虫与正常雌虫交配, 也可以降低孵化率达13.9%。这一结果, 对目前研究粘虫迁飞作大量释放试验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昆虫不育雄虫释放技术是害虫防治中的一门新兴技术。该技术在蚊虫的防治中已有较多的研究。在大规模释放计划中,要将雄蛹从大量蛹群中检出,以便对雄蛹或雌性成蚊作必要的不育处理。不言而喻,雌蛹或雌蚊在蚊群中  相似文献   

6.
应用寄生蜂和不育雄虫防控田间橘小实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广受关注的问题。尽管国内的一些学者就阿里山潜蝇茧蜂[Fopius arisanus(Sonan)]和橘小实蝇SIT技术分别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研究,然而关于应用该蜂和不育雄虫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进行田间联合防治的研究还未见相关报道。为此,为探讨天敌昆虫和雄性不育技术对橘小实蝇的田间综合治理(IPM)技术,开展了阿里山潜蝇茧蜂和橘小实蝇不育雄虫的田间释放试验:首先应用性引诱剂降低田间野生雄虫数量;而后,释放橘小实蝇不育雄虫,进一步降低田间橘小实蝇种群数量;最后,释放阿里山潜蝇茧蜂对田间残余的橘小实蝇卵进行追踪寄生,以达到持续控制的目的。通过监测整个防控期田间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以及果实受害率和防治效果作为评价指标评价该防治方法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阿里山潜蝇茧蜂、橘小实蝇不育雄虫并配合引诱剂的综合措施对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有明显控制作用,田间总体防治效果可达90%左右。此外,提出完善橘小实蝇田间防控措施的建议,并提出该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昆虫不育剂的效力和安全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昆虫不育剂已经用于害虫防治,并逐步发展为一类新型的化学药剂。例如,绝育磷(TEPA)和不育特(apholate)可以在棉花上防治象鼻虫、红铃虫和斜纹夜蛾等重要害虫。 耐普林(knipling)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表明,施用接触性化学不育剂明显地优于辐射不育法,它不需要大量饲养和释放不育雄虫,并且比直接杀死昆虫的农药更为优越。如果某杀虫剂有90%的效力,以100头害虫作为基数的话,存活的10%害虫继续交配繁殖后代,就需  相似文献   

8.
【背景】椰子织蛾是新入侵我国海南岛的棕榈害虫,昆虫不育技术是控制该害虫的潜在措施。【方法】通过研究椰子织蛾生殖、发育、存活等特性,探讨椰子织蛾不育技术的生物学基础。【结果】在(28±2)℃、(70±10)%RH、以椰子老叶饲养的条件下,每雌产卵量约170粒,净增值率约55.4,倍增时间约9.6 d,表明椰子织蛾可在室内大量饲养,为辐射不育提供虫源。椰子织蛾雌雄比为1∶1.04,雄虫先熟,产卵前期短,产卵期集中,表明该害虫交配行为相对简单,有利于不育雄虫发挥效能。雌蛹显著重于雄蛹,有利于不育过程中雌雄虫的分离。发育起点温度11.5℃,有效积温996.9日度,在海南岛每年发生4~5代,这些数据可用来预测椰子织蛾种群动态,便于释放不育雄虫。【结论与意义】本研究从生物学角度表明椰子织蛾可用昆虫不育技术进行防控,为其进一步的不育技术研发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人们从遗传学角度研究害虫防治的新方法。对于二点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遗传防治也有很多工作,尤其对蜱螨类已开始从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角度进行研究,今后这方面将有更大的发展。 二点叶螨是农业害虫,对农药的抗性最重,从遗传防治的要求来说,有以下极有利的条件。 (1)生活周期短。在26℃下约8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年发生10—20代,进行杂交等遗传学工作,在短期内极易获得结果。 (2)易于大量饲养。在少数豆类植物或少数隔离的豆叶上就可大量繁殖。 (3)有产雄单性生殖(arrhenotoky)的特性。即未受精的卵所产生的螨都为雄螨,可满足在释放不育民虫方法中所需大量雄螨。  相似文献   

10.
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的建立及雄性不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季清娥  侯伟荣  陈家骅 《昆虫学报》2007,50(10):1002-1008
为了更好地应用昆虫不育技术防治橘小实蝇,建立了以蛹色区分雌雄性别的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经过连续测交表明遗传品系能稳定遗传。质量监测表明遗传性别品系平均孵化率、蛹重、羽化率、飞出率、存活率等指标与普通种无显著差异。取遗传性别品系羽化前1、2、3天(分别用-1 d、-2 d、-3 d表示)的雄蛹,经过100 Gy的60Co辐射后,分别与野生雌虫杂交,F1代卵的孵化率均大大低于对照组。对经过辐射处理-1 d、-2 d、-3 d的雄蛹分别进行质量检测,飞出率、存活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1 d、-2 d的羽化率之间及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3 d的羽化率与-1 d、-2 d及对照组差异均显著。取遗传性别品系的-2d的雄蛹辐射100 Gy的60Co,获得不育雄虫,和野生雄虫一起竞争与野生雌虫交配的机会,相对不育系数为0.4923,表明不育雄虫与野生雄虫交配能力相当。田间扩散能力研究表明,不育雄虫在田间存在丰富的寄主植物的情况下不会大量扩散很远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
昆虫不育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昆虫不育是消灭害虫的根本方法,其中以辐射不育与化学不育两种方法研究得最多。此外,尚可利用杂交或劣势的遺传品种等使昆虫产生不育。利用γ-射线(Co(~60))照射害虫,可以破坏机体的生机,造成不育或产生遺传变异。例如美国在庫腊索島等地释放用射线处理过的雄旋皮蝇(Callitroga hominivorax Cqul.)进行防治,結果可大大地降低該地区的自然虫口,收到惊人的效果。但是,利用射线引起昆虫的不育,必須有完整的設备和特殊的技术,而且要事先在  相似文献   

12.
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是一种新入侵为害蜜蜂蜂巢的危险性害虫,筛选出具有较高毒力水平的化学药剂防治该虫迫在眉睫。本文采用浸渍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蜂巢小甲虫幼虫的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0 mg/L高效氯氰菊酯、啶虫脒和功夫菊酯在24 h内对蜂巢小甲虫幼虫的致死率达到36.67%、33.33%和29.39%,而10 mg/L高效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在48 h对蜂巢小甲虫幼虫的致死率均达到100%。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在24 h的LC_(50)分别为10.47 mg/L、16.94 mg/L和19.1 mg/L。其它受试的杀虫剂如多杀菌素、氟虫腈、氟啶脲、虫酰肼、敌百虫、阿维菌素和甲维盐的触杀致死率相对较低。筛选结果显示,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功夫菊酯可作为目前防治蜂巢小甲虫的的重要参考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3.
γ射线对松毛虫的不育效应及其防治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本文通过三年(1961—1963)来的试验,探索了γ射线对马尾松毛虫的不育效应及其对有关生活活动的影响。在不育机制上,对雌雄性的生殖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受精过程作了解剖观察。在获得初步不育效果的基础上,在林间进行了小规模释放试验,兹报导如下。 二、材料与方法 γ射线源为钴~(60)。1961年用Co-400-1型钴疗机照射,剂量率为48.08伦琴/分钟,1962—1963年用400克镭当量的实验用柱状钴源,剂量率为43.43伦琴/分钟(都是计算剂量)。 试验对象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der),室内饲养或林间采集。不育效应用不同剂量(0.5万、1万、2万、2.5万、3万、3.5万、4万伦琴)照射不同发育期的雄蛹,分别饲养于养虫笼中,配对交配,与对照比较,观察主要生活习性及其子代卵的孵化率;对孵化幼虫进行饲养,观察死亡率和下代生殖能力。对照射蛹羽化的成虫,分别不同处理组合,在Clarke昆虫生理盐水中解剖观察;组织切片将处理成虫用4%甲醛液分别固定,解剖水洗,用Hansan苏木精伊红染色,不同浓度酒精脱水,石腊包埋,分别纵横连续切片,切片厚度为8—12微米,用二甲苯脱蜡透明,加拿大树胶封藏。  相似文献   

14.
离腹寡毛实蝇属Bactrocera spp.实蝇对全世界的水果和蔬菜产生巨大的威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传统的杀虫剂化学防治、不育技术(sterile insect technique,SIT)、雄虫灭绝技术(male annihilation technique,MAT)一直是防控大多数实蝇的主要措施,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急需新的环保型防控方法来防治实蝇。为建立基于昆虫行为的防治策略,本文对离腹寡毛实蝇Bactrocera spp.两性的生殖通讯及相关的行为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实蝇的交配系统以及雄虫在求偶之前在求偶炫耀场所的一系列行为,阐述了雌虫交配后产卵标记行为和竞争单个产卵位置的行为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为实蝇害虫综合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野生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甲虫种群繁殖及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本研究比较了天仙子、刺萼龙葵2种野生寄主对马铃薯甲虫产卵量、孵化率、发育历期以及种群生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马铃薯甲虫产卵量和孵化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卵期无显著差异(P>0.05),取食天仙子的雌虫产卵量显著低于取食马铃薯和刺萼龙葵雌虫产卵量;1龄幼虫的存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取食天仙子的雌虫的下一代1龄幼虫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寄主植物1龄幼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下一代马铃薯甲虫种群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都有显著差异(P<0.05),世代平均周期(T)无显著性差异(P>0.05);取食天仙子的马铃薯甲虫下一代种群净增值率(R0)、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显著小于取食马铃薯、刺萼龙葵的下一代种群.由此可知,天仙子作为马铃薯甲虫野生过渡寄主植物,对马铃薯甲虫种群繁殖策略的作用弱于马铃薯和刺萼龙葵.在马铃薯甲虫前沿分布区,应进一步加强对刺萼龙葵野生寄主的铲除,防止马铃薯甲虫种群进一步扩散,保障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6.
储藏物害虫嗜卷书虱对DDVP熏蒸的行为反应与致死剂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 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属啮虫目虱啮科。其体形微小,食性复杂,栖息场地多在粮食仓库及食品加工厂、图书馆、标本馆等地。大量发生时可造成严重损失,传播微生物,并以其尸体、排泄物等污染储藏的粮食和其它储藏物品。王进军等调查发现,在我国“双低”和“三低”贮粮的粮仓中,书虱已成为优势种群,对贮粮安全构成了威胁。使用病原真菌和细菌来防治嗜卷书虱,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即使采用菊酯类杀虫剂也难以奏效,贮粮熏蒸中普遍使用的溴甲烷(CH_3Br)和磷化氢(PH_3)对嗜卷书虱的防治效果也不很理想。利用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嗜卷书虱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但在具体应用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气调措施可应用于控制书虱种群的增长,但书虱的抗气性发展很快,  相似文献   

17.
相互易位能使生殖细胞分裂失常而导致部份不育,故可用来作为防治害虫的手段。我们用1000到8000伦琴的X射线,照射的羽化24到48小时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的野生型雄蚊,诱发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为鉴定并分离出这种相互易位,用未经交配的具有红眼?和黑头(bh)两种突变性状为标记的雌蚊与受照射的野生型雄蚊进行单对交配。F1表现为野生型,BC1由r与bh两种性状所表现的拟连锁r-bh及分离比例上的反常,分别从4000、5000、6000和8000伦琴的四个照射组中,各分离出一种相互易位杂合子。其中由5000和8000伦琴诱发所得为雄性连锁相互易位杂合子TM,而由4000和6000伦琴诱发所得为雌性连锁相互易位杂合子Tm。都已育成稳定的半不育品系。四个品系的不育性为53.10%—71.50%。经详细观察,发现不育性的主要原因是受精卵的致死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方头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桑盾蚧是桃树的重要害虫。最常见的天敌是方头甲科(Cybocephalidae)的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 Endroby-Yonge,此虫在国外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在国内分布很广,从黑龙江至广东均有分布,甚常见。 此虫在我国尚无正式记录和研究,现作简报,以供参考。 (一)成虫 小型甲虫,体长约1.2—1.4毫米,宽0.9—1.0毫米。雌虫全体黑色。雄虫头部和胸部赤黄色,其它部分黑色(图1)。触  相似文献   

19.
氯虫苯甲酰胺是我国蜂农防治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的主要杀虫剂。本研究旨在探讨氯虫苯甲酰胺对蜂巢小甲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对蜂巢小甲虫的毒力以及亚致死剂量LC10和LC25对蜂巢小甲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蜂巢小甲虫3龄初幼虫的LC50、LC25、LC10分别为5.193 μg/g、1.678 μg/g和2.865 μg/g。以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处理蜂巢小甲虫3龄初幼虫后,幼虫发育历期、雌预蛹期+蛹期、雄预蛹+蛹期均显著延长,且分别延长了3.38%和4.50%、10.51%和21.92%、5.26%和12.20%。LC10和LC25处理组幼虫的存活率均降低,尤其LC25处理组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LC10和LC25处理组漫游期幼虫重、初羽化雌虫重和初羽化雄虫重相比于对照均显著降低,且分别减轻了15.45%、21.54%、17.26%和13.47%、16.47%、16.46%。LC10和LC25处理组的产卵前期分别为7.96 d和7.47 d,比对照组显著缩短12.36 d和12.85 d;60 d内单雌产卵总量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产卵期5~7 d时,LC25处理组的单雌产卵量显著增加。LC10和LC25处理组蜂巢小甲虫种群趋势指数低于对照组,但其种群趋势指数均远大于1,表明蜂巢小甲虫种群仍呈增长趋势,因此应加强蜂巢小甲虫的防控以及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抗性监测。  相似文献   

20.
明确花蓟马Frankliniella intonsa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对于花蓟马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除了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关于其他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及其成分鉴定的研究未有报道.本研究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花蓟马雌雄成虫和西花蓟马雌雄成虫对花蓟马雄虫和西花蓟马雄虫气味源的嗅觉反应;用固相微萃取(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方法提取花蓟马雄虫挥发物,利用含有BGB-176 SE或CP-chirasil-Dex CB 2种不同手性柱的气-质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挥发物进行分离和鉴定.行为学试验结果表明:花蓟马雄虫气味源对其雄性及雌性成虫均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经GC-MS分析,花蓟马雄虫挥发物中含有2种主要的化合物,分别为(R)-lavandulyl acetate和neryl (S) -2-methylbutanoate,其与已报道的西花蓟马雄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成分相同.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R)-lavandulyl acetate与neryl (S) -2-methylbutanoate在花蓟马和西花蓟马雄虫中释放的比例不同;行为学试验进一步证明,2种组分比例的不同在花蓟马和西花蓟马种间识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推测花蓟马属的昆虫释放的聚集信息素组分可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