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2—1964年在上海金山张埝乡、青浦金泽乡以及山东济宁唐口乡作过大面积DDT室内滞留喷洒(金泽和唐口)和窗阱小屋观察(张埝和唐口),以考核DDT对中华按蚊的杀灭作用。室内为0.73—2.52克/米2。窗阱小屋为1.82—2.0克/米2。大面积喷洒的效果用相对密度指数和成蚊日理论死亡率来考核。窗阱小屋的喷洒仅观察药物对蚊虫出入小屋的行为影响和杀灭作用。结果表明,小屋被喷洒前后两地蚊虫出入小屋之比率明显不同。在上海金山,处理前该蚊吸血后有33—97%停留在室内,飞至室外仅3—17%。但用DDT处理后,飞入小屋内吸血蚊数仅为喷洒前的1%左右,由屋…  相似文献   
2.
中国赫坎按蚊类群的六种按蚊的杂交和染色体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报告了赫坎按蚊类群中的中华按蚊(ASS)、长浮按蚊(ACF)、嗜人按蚊(AAP)、大窄按蚊(ADZ)、小宽按蚊(AXK)以及四川的八代按蚊(AYS)与辽宁的AYL品系的杂交和唾腺染色体的观察。结果表明,中华按蚊和长浮按蚊,嗜人按蚊和大窄按蚊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长浮按蚊和大窄按蚊可能不是独立的物种:小宽按蚊和四川的八代按蚊不存在生殖隔离;小宽按蚊和辽宁的AYL品系以及AYL品系和四川的八代按蚊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AYL品系可能为新种,而小宽按蚊新种能否成立,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华按蚊和雷氏按蚊嗜人亚种及它们的杂种后代的同工酶进行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二蚊种的酯酶均有4个基因,并存在遗传上的多态性。利用酯酶抑制谱也肯定了遗传分析的结果。磷酸甘油脱氢酶(GPD)于中华按蚊有2个基因,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仅1个基因。碱性磷酸酯酶(APH)、过氧化物酶(POD)在中华按蚊都较在雷氏按蚊嗜人亚种多出1条酶带。乳酸脱氢酶(LDH)、辛醇脱氢酶(O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酶带二蚊种相同。酸性磷酸酯酶(ACP)在二蚊种内都未能显示清晰酶带。这些事实指出二者是关系很近的近缘种。对不同地理区域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嗜人亚种和贵阳按蚊的酯酶比较也获得一些关于它们演化关系的信息,并发现这3个种的具有分类特性的酯酶带。  相似文献   
4.
蚁狮的行动     
蚁狮是脉翅目(Neruopera)蚁蛉科(Myrmel-eontidae)的幼虫。蚁狮有会做陷阱及不会做陷阱的两种。笔者所叙述的是属于前一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昆虫化学不育剂噻派(Thiotepa)对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的不育作用,以及对雄蚊交配竞争力和副腺的影响。试验证明用噻派处理雄蛹,浓度范围在0.5—0.8%,处理时间为1—3小时,其不育率可达90%以上。0.7%浓度的噻派处理雄蛹1小时,不育雄蚊的交配竞争力胜过正常雄蚊。经用遗传标记蚊虫测试,表明雄蚊副腺未发生损伤,与其交配的雌蚊仍保持单配性。  相似文献   
6.
相互易位能使生殖细胞分裂失常而导致部份不育,故可用来作为防治害虫的手段。我们用1000到8000伦琴的X射线,照射的羽化24到48小时的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的野生型雄蚊,诱发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间的相互易位。为鉴定并分离出这种相互易位,用未经交配的具有红眼?和黑头(bh)两种突变性状为标记的雌蚊与受照射的野生型雄蚊进行单对交配。F1表现为野生型,BC1由r与bh两种性状所表现的拟连锁r-bh及分离比例上的反常,分别从4000、5000、6000和8000伦琴的四个照射组中,各分离出一种相互易位杂合子。其中由5000和8000伦琴诱发所得为雄性连锁相互易位杂合子TM,而由4000和6000伦琴诱发所得为雌性连锁相互易位杂合子Tm。都已育成稳定的半不育品系。四个品系的不育性为53.10%—71.50%。经详细观察,发现不育性的主要原因是受精卵的致死所造成。  相似文献   
7.
缪建吾 《昆虫学报》1988,(2):176-183
本文描述了我国疟疾媒介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的唾腺染色体图。此蚊的唾腺染色体由五个臂组成。第1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又称X-染色体,是近端着丝粒,只有一个臂,它是各臂中最短的,此臂分为5个区;第2号染色体是中心着丝粒,左、右臂约等长,两臂共分为16个区;第3号染色体为亚中心着丝粒,右臂是各臂中最长的,左臂则是常染色体中最短的,两臂共分为18个区。  相似文献   
8.
关于测定杀虫剂对成蚊接触毒效的装置,很久以来即有许多设计。如Gahan等(1945)用布圆筒或木方箱,其内壁涂以药剂来测定对成蚊的击倒百分率。Kartman等(1946)则用吸蚊管内壁涂敷药剂,把成蚊接触一定时间后,取出饲养观察24小时后的毒杀率。以后Hadaway等(1949)开始将蚊虫限制在小玻管内接触药面来作测定。Busvine及Nash(1953)也使用高3时,直径1时的玻管,其内衬浸有杀虫剂的白油滤纸作接触测定,蚊虫接触一定时间后,取出观察24小时,然后计算它们的死亡率。后来,Busvine又在他1957年出版的专著中,介绍了经某些人在此基础上改进的设计,其接触筒直径1.25时,高5.25时的塑料接触圆筒,内壁也衬以浸药的白油滤纸,接触一定时间后,再饲养24小时。Hecht等(1960)设计出一种测定成蚊在药面上兴奋度的装置,也可以用来测定击倒毒效。但这些方法中,有些装置较繁,有些准确性不  相似文献   
9.
在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 Coq.)中,分离出红眼(r)突变型。其眼睛的颜色,从幼虫,蛹到成虫表现了完全地外显和一致。正常黑眼(+)和红眼(r)杂交,不论正交或反交,F1(子一代)个体全部为黑眼(+)(表1③④)。F1的个体互交,F2(子二代)则按黑眼(+):红眼(r)=3∶1分离(表1⑤⑥及表2的正交和反交项)。正交与反交的F1个体,分别与红眼(r)本的雌、雄个体回交,其黑眼(+)与红眼(r)都按1∶1进行分离(表1⑦⑧⑨及表2回交栏三项)。实验证明,黑眼(+)对红眼(r)为显性,而红眼(r)则为隐性。它们完全符合一对孟德尔显、隐性关系基因的遗传规律。从F2分离出来的红眼(r)个体,不管是来自F1的互交,还是正交与反交的F1雄蚊个体与红眼(r)亲本雌蚊个体的回交,它们的表现是:凡正交,红眼(r)个体都是雄的(表1⑤⑧);凡反交,红眼(r)个体都是雌的(表1⑥⑦)。唯有正交与反交的F1雌蚊个体,当与亲本红眼(r)雄蚊个体回交时,其F2的红眼(r)个体雌、雄都有,且红眼(r)雌:红眼(r)雄呈1∶1的比例(表1⑨),这主要是由红眼(r)雄蚊具有两类配子所遗成。上述现象说明,红限?是一种性连锁的突变。但由于出现一定比例的交换(表1⑤⑥⑦⑧),因此是属于不完全的性连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内容有以下二个部分: 一、中华按蚊自然感染马来丝虫的情况; 二、中华按蚊的生物气候学。 浙江临海涌泉公社为较低度的马来丝虫流行区, 流行率为25%。当地人帐内白昼捕捉中华按蚊的类型比例大型为小型的20倍。蚊虫的马来丝虫自然感染率大型中华按蚁为12.9%, 小型中华按蚊为76%。有感染期幼虫的蚊数, 大型中华按蚊为阳性蚊数的2.5%, 小型为7.8%。 当地中华按蚊在冬季以成蚊存在为主。雌蚊在冬季仍不断吸血, 卵巢也在发育。生殖营养失调和协调的雌蚊均有发现, 但以协调者为多。全年幼虫高峰在5月中旬, 成蚊高峰在5月下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