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忍冬是中国传统中药材金银花的药源植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联用技术(HPLC-PAD)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多级质谱联用技术(HPLC-ESI-MSn)对忍冬和4种同属植物在开花不同阶段中绿原酸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明确忍冬属植物花的利用价值及其最佳采收期。结果发现:4种忍冬属植物花蕾及开放花朵中均含有新绿原酸、绿原酸、绿原酸甲酯、异绿原酸A和一种异绿原酸的异构体;绿原酸和总绿原酸在花蕾中的含量高于开放花朵,但贯月忍冬变化不显著;火焰忍冬、贯月忍冬、台尔曼忍冬中绿原酸和总绿原酸的含量在花蕾膨大期(大白期)和初花期(银花期)都高于忍冬,而格雷姆忍冬和忍冬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4种忍冬属植物花及花蕾都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为选择合适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剂提供参考。采用纸片扩散法,探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分别对几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在抗氧化作用方面,探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分别在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绿原酸提取物对细菌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00 mg/m L时,平卧菊三七绿原酸提取物、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抑菌圈分别可达21.4、23.6、24.7 mm。同时,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液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对酵母菌的抑菌作用不明显;且各供试物的抑菌强弱顺序为: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金银花绿原酸提取物平卧菊三七绿原酸提取物。三种植物中绿原酸提取物中,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能力均高于其他两种绿原酸提取物。本文揭示了在平卧菊三七、金银花、杜仲叶这三种绿原酸提取物中,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植物绿原酸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关于植物绿原酸所做的研究工作.植物绿原酸的提取、纯化、鉴定和药理活性及其应用开发所取得成果.揭示了绿原酸具有潜在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刺三加这一药食两用植物,对刺三加叶中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等部分营养成分与K、Ca、Mg、Fe、Mn、P、Zn、Na和Cu等部分矿质元素及活性成分(绿原酸和总黄酮)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刺三加叶中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蛋白及粗脂肪的含量分别为:2.75%、2.34%、4.63%和4.13%,与6种常见蔬菜相比较,是6种常见蔬菜的2~10倍;K、Ca、Mg、Fe、Mn、P、Zn、Na和Cu等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516.00、1061.00、86.58、8.13、4.18、156.12、9.61、8.27和0.044(mg/100 g);与6种常见蔬菜比较后发现除Na和Cu元素含量略低于6种常见蔬菜外,其它成分均相当或高于6种常见蔬菜,其中K、P、Ca、Fe、Mn、Zn是6种常见蔬菜的4~15倍;刺三加叶还含有丰富的药用活性成分黄酮和绿原酸,黄酮含量为4.06%,绿原酸含量为3.72%,证明刺三加是一种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植物。该研究为刺三加这一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绿原酸对莴苣生长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酚酸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感物质,广泛存在于农作物等植物体内以及耕作土壤中,与植物的化感效应以及连作障碍密切相关。该研究以蔬菜类植物莴苣为受体,采用植物细胞和生理学方法,分析酚酸类化感物质绿原酸抑制莴苣生长的活性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以揭示绿原酸介导的化感作用及连作障碍机制。结果显示:(1)绿原酸对莴苣的根长、茎长以及鲜重等生长指标均表现出低浓度(0.1和1.0μmol/L)促进、高浓度(10、100和1 000μmol/L)抑制的活性作用模式,其在10μmol/L及以上浓度时对根长和鲜重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在各浓度下对莴苣茎长无显著影响。(2)绿原酸处理后,莴苣根尖细胞分裂指数明显下降,随处理浓度的升高,各分裂时期的细胞比例也显著降低,导致细胞分裂过程受阻。(3)较低浓度(0.1、1.0和10μmol/L)绿原酸对莴苣根尖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较高浓度绿原酸(100和1 000μmol/L)使莴苣根尖死细胞显著增多,根尖端绝大部分细胞失去活力。(4)DHE荧光染色显示,与对照相比,低浓度(0.1和1.0μmol/L)绿原酸对莴苣根部的活性氧积累无明显影响,当绿原酸处理浓度大于10μmol/L时,随处理浓度升高莴苣根部的活性氧积累明显大量增多。研究表明,绿原酸能够诱导莴苣体内活性氧产生并积累,从而导致莴苣细胞分裂受阻、细胞活力降低,最终影响莴苣幼苗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14个扦插培育的甜叶菊品种叶为材料,从8种不同型号的树脂中筛选出一种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对甜叶菊叶中绿原酸类成分进行纯化前处理,采用HPLC法对不同甜叶菊品种叶中所含绿原酸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在8种不同型号的树脂中,XAD~(-1)6对甜叶菊叶中绿原酸类成分吸附-解析性能最佳。(2)经优化,上样液浓度1.20 mg·mL~(-1)、样品溶液pH 3、解析液乙醇体积分数70%时XAD~(-1)6树脂对甜叶菊叶中绿原酸类成分具有较好的纯化效果。(3) HPLC检测分析表明,在14个品种中共检测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六种绿原酸类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均为异绿原酸A、绿原酸、异绿原酸C,而在品种3、5、13、14中没有检测出异绿原酸B。(4) 14个品种中6个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为异绿原酸A 20.55~54.3 mg·g~(-1)、绿原酸17.96~32.93 mg·g~(-1)、异绿原酸C 4.15~19.49 mg·g~(-1)、新原酸0.61~4.61 mg·g~(-1)、隐绿原酸0.52~3.11 mg·g~(-1)、异绿原酸B 0.0~3.17 mg·g~(-1),6种绿原酸类成分总量为43.9~97.8 mg·g~(-1)。可见,不同品种甜叶菊叶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富含绿原酸类成分的甜叶菊品种可用于开发获取绿原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富含绿原酸的植物中类黄酮测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枇杷花、枇杷叶和金银花为材料,研究绿原酸干扰类黄酮测定的结果表明,差示分析法基本上不受绿原酸的干扰,可用于富含绿原酸植物中类黄酮的测定;而NaNO_2-Al(NO_3)_3比色法和二甘醇比色法均受绿原酸的严重干扰,测得的类黄酮含量明显偏高,NaNO_2-Al(NO_3)_3比色法测得的结果甚至超过总酚含量。  相似文献   

8.
绿原酸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GA)存在于多种植物之中,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近年来,对绿原酸的研究发展较快,目前研究表明绿原酸口服吸收率低,在血浆中主要以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经过肾脏排泄,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降糖等多种作用。对CGA的深入研究,将为我们科学制药与合理用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向日葵籽是一种良好的蛋白质来源,但是,其多酚组份的存在限制了它们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咖啡酸和绿原酸是向日葵籽里的主要多酚化合物,在碱性PH值时,咖啡酸引起食品产生轻度的桃红褪色,绿原酸则使食品褪变为深绿色,并且会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现在研究人员可以用一种快速的、高度选择性的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来对绿原酸和咖啡酸  相似文献   

10.
不同产地烤烟叶中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探索绿原酸和芸香苷的新型植物资源和生物活性,同时为低等级烤烟叶的综合利用开辟有效途径,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中国和湖南省不同生态烟区以及不同部位烤烟叶中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烟区低等级烤烟叶中的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很高;湖南省湘南烟区烤烟叶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显著高于湘北和湘中烟区;不同部位烤烟叶中绿原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芸香苷含量差异极显著,并且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  相似文献   

11.
建立HPLC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肉桂酸、芦丁、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 10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地及不同采收时期大叶冬青叶中10种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HPLC测定大叶冬青叶50%甲醇提取液中10种多酚类成分的含量,并选用DPPH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0种多酚类化合物分离效果较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6.58%~112.03%,RSD<4%(n=6)。大叶冬青叶50%甲醇提取液抗氧活性良好。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大叶冬青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对羟基肉桂酸、芦丁、异槲皮苷、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 10种成分的含量;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大叶冬青叶中10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来源大叶冬青叶50%甲醇提取液抗氧化能力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对秦岭南麓野生萱草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方法:从已收集的野生萱草属植物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种质材料,以黄花菜栽培种‘沙苑花’为对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对萱草属植物花蕾中酚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对7种酚酸类物质检测表明,野生材料的绿原酸、丁香酸、香草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含量较栽培种低;但没食子酸和香豆酸的含量较栽培种高,其中野生‘萱草’的没食子酸和香豆酸含量分别是栽培种的1.57倍和1.59倍。在黄酮类物质中,野生材料的儿茶素含量低于栽培种;野生‘大苞萱草’的总黄酮和芦丁含量较栽培种低;但野生材料的槲皮素含量均高于栽培种,其中野生‘萱草’和‘大苞萱草’的平均含量分别是栽培种的1.99倍和2.56倍。结论:在秦岭南麓萱草属植物中,野生材料的没食子酸、香豆酸、总黄酮、槲皮素含量高于栽培种,且绿原酸、总黄酮和儿茶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萱草材料,故应加强对该地区野生萱草属植物资源的调查收集和开发利用,这将对丰富萱草资源多样性和营养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富含绿原酸类成分的苦丁茶(Ilex kaushue)为材料,使用溶剂甲醇、乙醇、丙酮和水,结合超声波提取、水浴提取、回流提取等方法对绿原酸及其异构体的提取效率及提取后各异构体的变化进行分析。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使苦丁茶的6种绿原酸类成分及咖啡酸在6 min内实现分离。提取结果表明,丙酮作为提取溶剂,在采用超声波和水浴提取时能获得较高的提取效率,易获得较多总量的绿原酸类成分和高含量异绿原酸A。而最常用的溶剂乙醇并未达到理想的提取效果。在不同溶剂的回流提取中,虽然提取的绿原酸类成分总量接近,但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含量有较大差异。醇溶液特别是乙醇溶液的回流提取使异绿原酸C的量大幅增加,而相应的异绿原酸A的量大幅减少,表明在醇加热条件下,异绿原酸A转化为异绿原酸C,这为获得抗氧化性更强的异绿原酸C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独根草这一药赏两用植物,对独根草根、茎和叶中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还原糖、部分矿质元素及活性成分(多糖、绿原酸和总黄酮)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独根草叶中粗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及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为10.11%、8.02% 、9.54%、9.91%和6.53%;Fe、Zn、Cu、Mn、K、Na、Ca和P等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284、132.8、1.07、19.5μg/g、7.01 mg/g、169.38μg/g、221.9 μg/g和300.5 μg/g;还含有2.00%的绿原酸、6.98%的总黄酮,以及3.29%的粗多糖.叶中各成分含量多高于茎和根,证明其主要药用成分在叶;而茎和根均含有多种元素和活性成分,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一种可以全株入药的药赏两用植物.  相似文献   

15.
杜仲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绿原酸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杜仲细胞悬浮培养及其次生代谢物绿原酸产生的几种主要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杜仲细胞悬浮培养生产绿原酸的过程中,第15天绿原酸的含量达到最大值。35g/L的蔗糖为最适碳源,MS培养基为最适悬浮培养基,pH为5.3时利于绿原酸的合成,2,4-D、NAA对绿原酸合成的促进效果不大,添加1.0mg/L的6-BA绿原酸的合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绿原酸提取工艺,并进行单体制备。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为影响因素,绿原酸提取收率为评价指标,依据中心组合法则,运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以绿原酸提取液为原料,采用高压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绿原酸。结果: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g/mL)、乙醇浓度20%、pH 3.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75℃,绿原酸的平均提取率为2.78%,模型预测值为2.94%。高压制备液相分离获得的绿原酸单体纯度大于98.75%,收率大于95.0%。结论:建立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绿原酸提取分离工艺。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境下喜旱莲子草营养器官中抗氧化物质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水陆两种生境下生长的喜旱莲子草为实验材料 ,分别测定并比较了根、茎、叶可溶性蛋白及SOD、POD、Vc、GSH及绿原酸和类黄酮等抗氧化物质活性和含量 ,结果表明可溶性蛋白在叶中含量最高 ,并且水生环境中叶的含量高于陆生环境。除Vc外生态环境对各抗氧化物质含量影响具有一致性。水生环境下喜旱莲子草营养器官的抗氧化物质含量高于陆生环境下喜旱莲子草相应营养器官的含量。这是植物体内一种生理生化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18.
绿原酸是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入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如何稳定和提高绿原酸的含量是近年来金银花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金银花分别根施Fe、B和Mo3种微量元素,比较处理前、后金银花中微量元素与绿原酸含量的变化,并定量分析3种微量元素对金银花绿原酸合成关键酶基因LjHCT和LjC3H1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浓度的Fe处理对LjHCT基因的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中、低浓度的Fe处理可以促进LjHCT基因的表达;随着B和Mo元素浓度的提高,LjHCT基因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加。低浓度的Fe处理可以促进LjC3H1基因的表达,而高浓度的Fe处理对LjC3H1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B元素对LjC3H1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的Mo处理可以促进LjC3H1基因的表达。根施中、低浓度的Fe元素,中、高浓度的Mo和B元素后金银花绿原酸含量显著增加;而根施高浓度的Fe元素后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显著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微量元素Fe、B和Mo可通过调节绿原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促进绿原酸的形成和积累。本研究为人工定向调控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开发人工栽培金银花专用微量元素肥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UHPLC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建立了UHPLC同时测定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Agilent 1290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Agilent ZORBAX R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以0.2 m 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350nm。结果表明在该色谱条件下,金银花的6种有效成分在8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96.88%~99.16%,相对标准偏差为0.23%~1.06%。UHPLC法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用于金银花中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域牛蒡叶绿原酸的含量比较及其抑菌实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80%的酸化乙醇(pH2-3)提取不同地域的牛蒡叶,提取液经减压浓缩和石油醚脱色后,分别用polyamide柱层析法和硅胶薄层层析法分离纯化绿原酸,测定并比较产自不同地域牛蒡叶中的绿原酸含量差异,并对纯化的绿原酸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采自不同地域牛蒡叶中的绿原酸含量存在着差异,野生牛蒡叶的绿原酸含量最低,种植和盐碱地种植牛蒡叶绿原酸的含量差别不大。纯化的绿原酸对4种实验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藤黄微球菌均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