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 杧果切叶象 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是杧果的主要害虫之一。钱庭玉等、邹祜梅对该虫的生活习性已作简略报道。本文重点观察其成虫的取食、交配、产卵和剪叶习性。现报道如下。 观察方法 在广西南宁市近郊,日平均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74~92%。 (一)室内 将刚羽化的成虫20对,分别  相似文献   

2.
2018年4—5月,采用直接观察方法,对长白山地区同域分布的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和东北小鲵(Hynobius leechii)的产卵时间、卵袋附着物、产卵场和产卵位点的生境因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两种有尾类在产卵时间和产卵场空间分布上存在重叠,海拔可能是导致这两种有尾类单独或共存分布的重要因素;极北鲵卵袋的附着物主要为水草,占66.15%,而东北小鲵卵袋的附着物主要为枯枝,占71.60%;两种有尾类的产卵场生境无显著差异,但在产卵位点的产卵深度、水温和水面杂物盖度等微生境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极北鲵选择在产卵深度较浅、水温较高、水面杂物盖度较大的地方产卵,东北小鲵选择在产卵深度较深、水温较低、水面杂物盖度较小的地方产卵。由此可知,产卵位点的生境分离是这两种同域分布的有尾类共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三峡河谷地区柑橘大实蝇羽化、交配及产卵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Tetracus) minax(Enderlein)的羽化、交配与产卵习性进行初步观察。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的出土始期为每年的5月8日~5月14日,高峰为5月12日~5月18日,末期为5月30日~6月4日,近几年出土时间有所提前。在早熟蜜柑上主要产卵于果腰部,深度约为4.5mm;在中晚熟蜜柑上主要产卵于果蒂部,深度约为4.1mm;在脐橙上主要产卵于果脐部,深度约为9.7mm;在柚上主要产卵于果蒂和果腰部,深度约为13.0mm。观察结果也与以往记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长江刀鲚亲鱼强化培育及自然产卵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人工饲养条件下长江刀鲚亲鱼培育的水温及主要水化学指标、饵料投喂策略及经强化培育后刀鲚自然产卵的规律。结果表明,刀鲚亲鱼培育池周年水温变化范围为5-34℃,刀鲚常年摄食,采用“鲮鱼苗+细足米虾”的系列活饵进行饲育期、越冬期、促熟期分阶段的投喂策略,雌性亲鱼强化培育后成熟系数可达16.5%,发育较佳,总体成活率为97.6%。5-6月是刀鲚产卵的高峰期,产卵时间集中在20:00-20:30,受精率为80%-92%,试验期间收集刀鲚受精卵56.9万粒。刀鲚的产卵与水温关系密切,最适产卵水温为20-28℃。  相似文献   

5.
栎旋木柄天牛取食与产卵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栎旋木柄天牛Aphrodisium sauteri(Matsushita)是南方地区栎林的重要害虫之一。对三清山高海拔栎林中栎旋木柄天牛Aphrodisium sauteri Matsushita幼虫危害状况、成虫补充营养习性、成虫的产卵选择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栎旋木柄天牛对寄主树木的危害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海拔、坡向、温湿度等对虫害发生有较大影响。主要危害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轻度危害多脉青冈(C.multinervis)、甜槠(Castanopsis eryei)、木荷(Schima superb)等。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发现,成虫有取食液体物质的习性,不同营养液对成虫的取食次数具有显著影响。室内产卵选择试验,成虫在8种供试树种的自然枯枝疤痕凹陷处或枝皮裂缝间隙内产卵,不同树种上的产卵量存在显著差异。栎旋木柄天牛对枝条选择性的室内、外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室内试验表明,3种寄主树木的不同枝径水平上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差异。林间调查表明,栎旋木柄天牛产卵处的高度与小叶青冈胸径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成虫更趋向于在枝径15~25mm、皮厚1~2mm的枝条产卵。对小叶青冈测量分析表明,枝条直径与枝皮厚度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条纹短攀鲈栖息于静止、植被茂密、靠近稻田和池塘边缘的浅水中。本文研究了它在泰国稻田和小池塘两种生境中的繁殖特征。与池塘相比,稻田筑巢地的pH值、溶解氧的含量和温度较高,而电导、溶解的固体物浓度较低,水也较浅。稻田中的种群密度低于池塘。雄性个体的体重和体长均大于雌性个体,且其体重与体长和体宽正相关,但雌性个体的体重仅与体长正相关;泡巢的面积与雄性个体的体长和重量均不相关。繁殖期间,条纹短攀鲈雌、雄个体交尾多次。每次交尾产卵3.74±1.02(Mean±SD)粒,每个繁殖季节交尾84±12.97次;在一个持续178±51.17min的产卵时段里,条纹短攀鲈平均产卵314±109.77粒。鱼苗孵化需30.75±0.55h,2日龄个体的大小平均为3.21±0.29mm。  相似文献   

7.
研究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Stl在香稻上的危害与产卵特征,结果表明香稻田中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基数远高于非香型稻。从7月22日至8月31日香稻田中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一直增长,在武香988和鄂香1号田间的若虫分别从7月22日的7头丛和3头丛上升至8月31日的126头丛和73头丛。香型稻田间的褐飞虱的自然种群密度增长慢于非香型稻田间。香稻与非香稻田间褐飞虱成虫出现的高峰日相差不大。香稻田中褐飞虱产卵株率高于非香型稻田,其中最高的为鄂香1号,达到74.27%。香稻田间株平均产卵块数几乎为非香型稻上的2倍,但是香稻上的卵死亡率(鄂香1号为39.24%)显著高于非香型稻上的(鄂中5号为27.58%,两优培九为27.21%),且产卵部位有一定差异。鄂香1号第Ⅲ叶鞘上卵块最多,占总数的60.98%,武香988的第Ⅱ和第Ⅳ叶鞘上产卵较多,第Ⅰ叶鞘上没有稻飞虱产卵。非香型稻鄂中5号上产卵最多的是第Ⅳ叶鞘,第Ⅰ和第Ⅱ叶鞘上没有褐飞虱产卵。两优培九除第Ⅰ和第Ⅴ叶鞘上没有褐飞虱产卵外,第Ⅱ、第Ⅲ和第Ⅳ叶鞘上均有褐飞虱产卵,而且卵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一.杀死与固定青蛙产卵一般在四月中至六月底之间,在稻田及河沟中都可以采到,采集后选择所需要的发青时期,固定于施氏固定液中,固定时间24小时.固定后以流水冲洗24小时.然后依次换入30%、50%、70%、酒精中各2小时.胚胎就可以保存在70%酒精中.  相似文献   

9.
长江干流和汉江的鳡鱼繁殖习性及其胚胎发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1961-1966年、1976-1978年和1981年在长江干流和汉江对鳡鱼的繁殖习性、产卵场的分布、产卵场的环境条件、促使产卵的外界因素和产卵规模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鳡鱼鱼卵、鱼苗的胚胎发育,描述了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与长江中其他产漂流性卵鱼类(特别是青鱼、草鱼、鲢和鳙)的胚胎相比较,鳡鱼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北部湾宝刀鱼的摄食生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的北部湾主要渔港逐月采样以及 2010年2月北部湾海域的拖网调查资料,以传统胃含物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北部湾宝刀鱼(Chirocentrus dorab)的饵料组成、营养级和摄食习性随叉长和性腺发育的个体变化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宝刀鱼既摄食小型中上层鱼类,又摄食底栖鱼类、虾蟹类和头足类,属于广食性动物食性鱼类。以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为指标,表明鱼类为其最主要饵料(99.7%),其中优势饵料生物为犀鳕属(Bregmaceros sp.)、小公鱼属(Thryssa sp.)、小沙丁鱼属(Sardinella sp.)和圆鲹属(Decapterus sp.)等。宝刀鱼摄食强度和饱满指数的月份差异十分显著(P<0.001), 而以Brillouin指数表征的各月份营养多样性则无显著差异。雌性性腺成熟度指数(GSI)显示北部湾宝刀鱼1年中呈现1个产卵高峰期(5-8月),与北部湾中上层水温高峰趋势相符,表明宝刀鱼产卵高峰与水温密切相关,且产卵期间摄食强度没有降低。随着叉长的增长,北部湾宝刀鱼饵料生物个数变化较小,但平均单个饵料生物重量却明显增加。聚类分析表明, 北部湾宝刀鱼以相似性系数可划分为380mm以下、381-530mm以及530mm以上3个不同食性叉长组。以δ15N计算所得宝刀鱼各叉长组的平均营养级为3.4。  相似文献   

11.
各种动物到了春天都会从冬眠中苏醒过来,青蛙也不例外,他们每年都要聚集在相同的池塘交尾、产卵。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青蛙之所以会聚集在同一池塘交尾、产卵,可能是靠着气味而记下方向的,他们选择了城郊附近的几个池塘来观察青蛙的移动情况,发现青蛙在早春时节的暖和傍晚,每天平均能移动15-20米远,朝向去年交尾、产卵的池塘前进,附近即使遇上有别的池  相似文献   

12.
红螯螯虾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对红螯螯虾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性成熟的雌虾通常经过生殖蜕皮后交配、产卵,受精卵粘附于腹肢的刚毛上;在水温28℃左右的条件下,幼体孵出的约需39天,性成熟雌虾能多次产卵。  相似文献   

13.
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是我区主要传疟媒介,经10县(市)147个乡调查,其中142个乡均有分布,其种群数量可占人房按蚊组成的70—90%。作者等曾先后对该蚊的越冬、孳生习性、嗜血习性、产卵情况等生态习性作过报道,现对其季节消长及夜间活动规律等作补充报道。  相似文献   

14.
点带石斑鱼的亲鱼培育、产卵受精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水泥池人工养殖条件下,对人工诱导性逆转的“功能性雄性”、天然雄性及天然雌性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亲鱼进行强化培育,自然产卵受精。2002年繁殖季节,共获3cm以上的点带石斑鱼苗145万尾。亲鱼培育、产卵受精和胚胎发育的程序:(1)经过强化培育的亲鱼,自然产卵受精,受精率平均81%,最高97%;(2)成熟的“人工变性雄鱼”的精子头部呈球型,精子头径约3.7—6.1gm,尾长12.4~44.5μm;在水温26℃、盐度3%、pH7.9条件下,精子游动时间最长超过58min,精液中90%精子在31min停止游动,与天然雄亲鱼的精子无异,可作为生产雄亲鱼的来源;(3)在东山岛,产卵期由4月初持续到11月中旬,产卵高潮集中在4月底至5月底、9月底至10月初。在24h内,自然产卵通常从16:30持续到次日1:30;(4)产卵适宜水温为23.5—28.6℃,最适产卵水温为25.5—26.5℃;(5)水温26℃时,受精卵在盐度2.82%~2.96%,的海水中呈悬浮状态,盐度2.82%以下时下沉,盐度2.96%以上时上浮;(6)在水温24.9—27.6℃、盐度3%—3.3%、pH7.6—8.2的情况下,胚胎发育时间为21h。  相似文献   

15.
在饲养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和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的过程中,发现雌蚊吸一次血后致倦库蚊产卵时间很长,中华按蚊产卵时间较短,为了搞清楚这两种不同属的蚊虫产卵习性的差异,我们于1992年进行了这两种蚊的产卵习性实验观察。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观察记录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雌性成虫的产卵行为,并研究了其产卵习性.结果发现,绿盲蝽卵主要产在植物组织中,单次产卵平均历时31.4s;产卵主要在夜间进行,白天的产卵量仅占全天的6.6%.成虫交配后主要产可育卵,后期偶产不育卵;而未交配个体大部分能产不育卵.在25℃下,成虫从7日龄起开始产卵,16日龄前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48.9%;17-40日龄间产卵量约占40%.在棉株上,约65%卵分布在中部(第4到第7果枝),同时94.3%卵集中在叶柄、叶脉、蕾柄和铃柄上.  相似文献   

17.
日本林蛙繁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繁殖期的日本林蛙雌雄异色,雄性性征显著。雌雄比为1比1.325。入秋后气温和水温持续在20℃左右时开始迁入水中,靠体色和鸣声识別异性。小水面、浅水层、微流水是最佳产卵场所。产卵吋间多在3—6点,产卵高峰期持续10天左右。卵粒一次性产出,卵团近球形,产卵数985—2305枚。未产出的卵粒被身体逐渐吸收。受精率92.35%,孵化率99.38%。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为江海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1981年即葛洲坝截流前,其产卵场分布在金沙江下游和长江上游的约600km江段。葛洲坝水电工程阻断了其产卵洄游通道,调查发现自1982年以来,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江段的狭小范围成功产卵。对中华鲟繁殖季节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的水温、流速、流量、含沙量和水位等水文数据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与中华鲟产卵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葛洲坝截流后,宜昌中华鲟产卵场江段10~11月份的月平均流速及11月份的月平均含沙量发生明显变化(P〈0.001),而月平均水位、流量及水温的变化不明显。多年观察结果显示,中华鲟产卵时,5种水文因子的参数均有一定的变动范围。1983~2004年期问,37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水温范围为16.10~20.60℃,平均为18.63℃;日平均水位范围为40.69~47.32m(黄海高程),平均为43.91m;日平均流量范围为7170~26000m^3/s,平均为13908m^3/s;1983~2000年31次中华鲟产卵时的日平均含沙量范围为0.10~1.32kg/m。,平均为0.46kg/m。;日平均流速为0.81~1.98m/s,平均为1.30m/s。分析得到较适宜中华鲟产卵的水温是18.0~20.0℃,流量是14100m^3/s,水位是42.0~45.0m,含沙量是0.2~0.3kg/m^3,底层流速是1.0~1.7m/s。水温是中华鲟产卵的必备条件,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水位、流速和含沙量出现逐渐从高位下降的趋势、而且各水文要素值均达到其适宜范围时,中华鲟即产卵繁殖。三峡工程运行后,下游江段水温的变化可能会对中华鲟的性腺发育和产卵繁殖产生不利影响,而江水含沙量下降对其产卵繁殖较有利。  相似文献   

19.
1978年6月15日至8月15日,在浙江省舟山地区岱山县药用蜈蚣饲养试验场,我们对少棘娱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的生殖方面作了一次调查;除调查其产卵日期和  相似文献   

20.
青蛙催青和人工授精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蛙(Rana nigromaculata)不仅是动物学中重要的研究材料之一,而且青蛙的胚胎发育,也是胚胎学中的主要內容之一。这不仅是因为青蛙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数量多,易于采集,更主要的是因为它代表着由水生过渡为陆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