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贝氏司蛉Sergentomyia baiyi和歌乐山司蛉S.koloshanensis是宜宾地区筠连县的常见蛉种,但有关生态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90—1991年对其季节消长、产卵数量等作了观察。结果如下: 1 季节消长于1990年5—10月选上述司蛉分布的筠连县城附近及双泉区的3处石灰岩壁、洞穴为观察点,每旬捕捉一次(仅9月份少一次)成蛉毒杀、解剖分类鉴定,同时测记温  相似文献   
2.
3.
嗜人按蚊(An.anthropophagus)在我区分布面广,种群数量大,1988年4—11月我们对其产卵情况作了初步观察,结果见下表:表嗜人按蚊4—11月产卵情况月份捕嗜人按蚊(只)产卵蚊(只)总产卵数(粒)单蚊平均产卵(粒)产卵范围(粒)428233210139.68—208527263591138.160—233622202640132.052—205736344339127.678—174823233285142.859—184921202984149.2106—196104130294698.238—16511402180638.42—93合计23819723801120.822—233通过上述观察不难看出,我区嗜人按蚊繁殖季节长,单蚊产卵数量大,对本区嗜人按蚊分布及种群数量有较大影响。嗜人按蚊4…  相似文献   
4.
向邦成等(1987)曾报道我区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幼虫可以越冬。1986—1988年连续两个冬季对其越冬情况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并进行了一个冬季的模拟现场实验,结果如下:方法冬季各月分别设点对成蚊、幼虫、卵进行调查,将所获按蚊幼虫置水温18—22℃的实验室内,待羽化出成蚊后结合蛹皮进行鉴定,成蚊和卵则直接鉴定,并对入冬前成蚊体内脂肪体进行了观察。模拟现场则于11月2日起分别投入Ⅰ—Ⅳ龄幼虫各100条以上,于11月上、下旬分别投入该种蚊卵100粒以上并逐日进行观察。结果两年共查人房372间,牛房69间,自1986年12月23日至翌年2月…  相似文献   
5.
有关嗜人按蚊的越冬问题,国内虽已证明其蚊卵可以越冬,但幼虫能否越冬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6年1至3月在宜宾市旧州、方水等乡进行了此项观察。元月29日首先在一水坑中获Ⅳ龄幼虫和蛹各1只,2月3日和3月3日又在稻田、溪流获Ⅳ龄幼虫4只、蛹2只。分别于3月11、16和25日羽化,共羽化出雌、雄蚊各2只,经鉴定全为嗜人按蚊。我区冬期较短,气候较温和,全年平均气温以元月份最低(7℃左右),霜、雪少见,但在此温度范围内幼虫一般都不能发育,由于在室内以Ⅳ龄幼虫到孵出成虫平均约48天,我们所获Ⅳ龄成熟幼虫,显见是幼虫的越冬而不是由卵(越冬卵)孵化发育…  相似文献   
6.
证实了宜宾地区鲍氏司蛉嗜吸壁虎和蜥蜴的血。其生活史平均为43天。越冬方式为幼虫期。  相似文献   
7.
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是我国北纬25~34°低山丘陵区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重要媒介。1986年4月至1987年12月以珙县、宜宾市、长宁、高县、江安、筠连等县(市)条件基本相似的区乡进行了其种群变动情况观察。自人房捕获嗜人按蚊928只,平均密度1.26只/帐;牛房捕获该蚊610只,平均17.94只/人工小时(表)。表人房、牛房嗜人按蚊密度变化情况各月密度指数栖息场所123456789101112人房(只/帐)000.240.101.350.901.261.064.951.821.460.03牛房(只/人工小时)02.0010.0011.7519.0517.009.7011.5714.9458.3120.434.629~11月以环状沉淀试验…  相似文献   
8.
1989年冬至1990年春在四川宜宾作了蛛形杵蚊Tripteriodes aranoides(Theobald,1901)越冬观察。1方法成虫:选择有蛛形杵蚊分布的江北竹林为观察点,于11月至翌年4月各月捕捉40至60处越冬场所的成蚊毒杀分类鉴定,并根据в.н.веклешишева(1949)的方法观察脂肪体,每次均测记温、湿度。幼虫(蛹):各月采集1至2次竹筒(宜宾仅竹筒孳生)中的蚊幼虫置室内饲养,逐日记录水温,待羽化成虫作分类鉴定。卵:在采集幼虫的同时采集沉积物及润泥装入碗内,加水置室内观察有无该蚊幼虫孵出。幼虫耐寒试验:于元月30日将部分Ⅱ、Ⅲ、Ⅳ龄幼虫移入0—4℃…  相似文献   
9.
1985—1988年对宜宾地区的库蚊Culex Linnaeus,1758越冬情况作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于后。方法每次于11月至翌年3月,各月捕捉40至60处次越冬场所的成蚊分类计数,并根据B.H.BeKпeMишeBa,1949的方法对脂肪体分级。同时对各型积水进行调查,将所获幼虫(蛹)置室内隔离饲养。以各虫期综合分类鉴定。结果捕获9种库蚊成虫276只,幼虫(蛹)2987只(见表)。表1985—1988年越冬库蚊观察蚊虫种类虫态各月捕获数(只)越冬场报1112123小计致倦库蚊成虫*172842189114室内、山洞Culex quinquefasciatus幼虫464298285△207△4811735废粪坑、污水坑小斑翅库…  相似文献   
10.
有关伪杂鳞库蚊Culex pseudovishnui Colless,1957,(即我区过去记载的魏仙库蚊)的越冬问题尚未见报道,为此,于1986年11月至1987年3月在珙县洛表乡进行了此项观察。结果11月至3月共捕获伪杂鳞库蚊幼虫和蛹45只,其中Ⅱ、Ⅲ、Ⅳ龄及蛹分别为9、13、19和4只,成蚊共捕获2只。小结珙县位于东经104°5′,北纬28°30′,27年平均气温17.5℃,最低7.4℃(元月);水温7至11℃,各月均可在稻田及中、小型积水捞取伪杂鳞库蚊幼虫和蛹,2月份能在室内条件下化蛹和羽化,从而证明该蚊可以以幼虫的方式越冬。成蚊于10月30日还能捕到,但无脂肪体形成,11月消失到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