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本文用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分离株J_1的核衣壳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病毒感染后5小时即可观察到细胞核内大量的病毒核心相关颗粒和少量核衣壳。在细胞核内和细胞浆内均可见到病毒基质或毒浆结构。VZVJ_1株具有三种类型的核衣壳,命名为A型、B型、C型核衣壳。A型具有电子致密核心,B型的核心呈颗粒状,C型具有电子透明核心。三种核衣壳大小一致,直径75—100nm,核心为35—55nm。将VZV的核衣壳与疱疹病毒科其它成员作了比较分析,并对各种核衣壳在病毒成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阐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济南分离株(VZVJ1)在兔脑神经细胞(RNC)中的形态与形态发生特征,我们利用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感染VZVJ1的RNC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RNC在感染VZVJ1 6h后核内右见散在的核衣壳,12h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核衣壳明显增多,24h达高峰,而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成熟病毒颗粒较少见,病毒大小、形态基本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心直径30-50nm,核衣壳74-96nm,成熟病毒110-180nm。核衣壳内有3种类型的核心,即电子致密核心、部分致密核心和电子透明核心,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可见核心样电子致密体和布纹样结构,在细胞质仙还可见少量“繁残复合体”,由膜性结构包绕多个囊泡构成,提示VZVJ1在RNC中的形态发生不同于其它性质的细胞。  相似文献   

3.
为阐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济南分离株(VZVJ1)在兔脑神经细胞(RNC)中的形态与形态发生特征,我们利用超薄切片电子显微镜技术对感染VZVJ1的RNC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RNC在感染VZVJI6h后核内可见散在的核衣壳,12h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核衣壳明显增多,24h达高峰,而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成熟病毒颗粒较少见。病毒大小、形态基本一致,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心直径30~50nm,核衣壳74~96nm,成熟病毒110~180nm。核衣壳内有3种类型的核心,即电子致密核心、部分致密核心和电子透明核心。细胞核和细胞质内均可见核心样电子致密体和布纹样结构。在细胞质内还可见少量“繁殖复合体”,由膜性结构包绕多个囊泡构成。提示VZVJ1在RNC中的形态发生不同于其它性质的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eszoster virus, VZV)临床分离株WXL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筛选2BS细胞培养WXL株的最佳条件,对最佳培养条件下WXL株的滴度及糖蛋白E(glycoproteinE,gE)浓度进行检测,并检测所致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直径,检测结果与Oka株进行比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对WXL株进行病毒颗粒形态观察;通过检测其ORF22基因片段的核酸序列,对其进行基因型分型。结果 采用MOI 0.001感染2BS细胞培养WXL株时,其病毒培养液滴度最高。在此培养条件下,WXL株病毒培养液的滴度与Oka株无明显区别,但其gE浓度明显低于Oka株,同时CPE直径明显大于Oka株。WXL株病毒颗粒TEM观察到3种不同的病毒颗粒,其中,完整病毒颗粒直径约200 nm,核衣壳直径约100 nm,并呈六面体形;根据ORF22核酸序列检测结果,WXL株属于基因2型。结论 WXL株具有典型VZV野生毒株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herpes zoster virus,VZV)临床分离株WXL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筛选2BS细胞培养WXL株的最佳条件,对最佳培养条件下WXL株的滴度及糖蛋白E(glycoprotein E,g E)浓度进行检测,并检测所致细胞病变(cytopathic effect,CPE)直径,检测结果与Oka株进行比较。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对WXL株进行病毒颗粒形态观察;通过检测其ORF22基因片段的核酸序列,对其进行基因型分型。结果采用MOI 0.001感染2BS细胞培养WXL株时,其病毒培养液滴度最高。在此培养条件下,WXL株病毒培养液的滴度与Oka株无明显区别,但其g E浓度明显低于Oka株,同时CPE直径明显大于Oka株。WXL株病毒颗粒TEM观察到3种不同的病毒颗粒,其中,完整病毒颗粒直径约200 nm,核衣壳直径约100 nm,并呈六面体形;根据ORF22核酸序列检测结果,WXL株属于基因2型。结论 WXL株具有典型VZV野生毒株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初次感染可引发水痘并可长期潜伏在宿主神经节内,一旦再激活即可引起带状疱疹.VZV病毒具有疱疹病毒典型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DNA核心、衣壳、皮层和囊膜.VZV皮层是核衣壳与囊膜之间一层无固定形状的蛋白层.VZV皮层由多种蛋白组成,但种类和功能仍未全部确定.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发现的VZV皮层蛋白在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多种作用,讨论了VZV皮层蛋白相关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及其对病毒在SCID-hu人鼠嵌合感染模型中组织趋向性的影响,这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VZV皮层蛋白是如何帮助病毒DNA复制、逃避宿主免疫反应和致病.  相似文献   

7.
腺病毒感染胞核特殊型类包涵体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株分离的4型腺病毒在感染细胞核内病毒晶体中出现特殊型类包涵体。该包涵体呈长空芯管样,长度可达1.5μ,外径约为70nm,内径约20nm,可视为与病毒衣壳发育形成有关的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8.
用负染法和超薄切片法研究了我国首次分离的IBR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其在犊牛肾细胞内发育的基本过程。病毒直径为1 60--230nm,成熟病毒由直径为50—60nm的核心、直径为100—110nm的衣壳和囊膜三部分构成。在负染的样品中,可以观察到呈三重对称和二重对称的核壳体及其衣粒的构型,从而推算出病毒衣壳由162个农粒构成。该病毒具有典型疱疹病毒科的发育与成熟方式。此外,它可能与鸭瘟病毒一样,还具有一条细胞质内的发生途径。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南京株YY5在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s)及SUPT1细胞株上生长特点.观察病毒感染细胞后不同时间病变效应程度,记数死亡细胞百分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记数抗原表达阳性细胞数,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病毒感染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病毒复制不同时期的特点.结果发现:HHV-7在CBMCs及SUPT1上出现CPE时间迟于HHV-6,且CPE程度也低于HHV-6;HHV-7在SUPT1细胞上尽管有CPE及抗原表达,但很难找到成熟的病毒颗粒;电镜下,病毒主要存在于肿胀的病变细胞内,且病毒感染细胞常出现核染色质聚集,核固缩,及胞浆细胞器空泡化,细胞裂解等特点;成熟的HHV-7颗粒直径约170-190 nm,核衣壳约90-100 nm,核衣壳内致密核心约40 nm,核衣壳与包膜之间是丰富的被膜约30-35 nm,包膜上有刺突.HHV-7常发现无核心的病毒颗粒.  相似文献   

10.
疱疹病毒是一类具有相同形态学且有较大囊膜的双链DNA病毒,分为α、β和γ三类疱疹病毒亚科.成熟病毒粒子近似球形,直径120nm~200nm,主要山核心(core)、衣壳(capsid)、外膜(tegument)和囊膜(envelope)4部分组成.衣壳是疱疹病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细胞核内装配并包装DNA,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中被膜成熟.正常衣壳的形成必须围绕一个由UL26.5蛋白和UL26支架蛋白组成的内部支架进行组装.  相似文献   

11.
养殖对虾一种新杆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超薄切片、负染色和蔗糖梯度超离心技术,在自然发病和人工感染的对虾肝、肠、淋巴样器官、鳃和肌肉组织中,发现并纯化了一种新杆状病毒.该病毒直径96~112nm,是已知对虾病毒中最粗的一种.中央是高电子密度的核心,外裹衣壳和囊膜,两膜之间有宽阔的间隙,这是已报道的任何一种对虾杆状病毒所没有的.纯化的病毒核衣壳表面有螺旋排列的亚单位,这也是本病毒特有的.主要靶细胞是淋巴样细胞,未在肝、肠和鳃上皮细胞中观察到,这与对虾杆状病毒无一例外地侵染某一种上皮细胞迥然不同.病毒仅在靶细胞核内增殖,不形成封入体或包涵体,它是一种迄今未曾报道的新病毒,称之为“淋巴样细胞核型杆状病毒”.  相似文献   

12.
鸭肠炎病毒CHv强毒株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鸭成纤维细胞培养的鸭肠炎病毒(DEV),经超声处理、高速冷冻差速离心后,采用酒石酸钾—甘油非线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收集病毒蛋白带,3%磷钨酸负染后观察病毒粒子形态。结果表明:病毒粒子主要集中在40%~50%酒石酸钾—甘油缓冲液交界层。电镜下,病毒粒子纯净,具有疱疹病毒典型形态结构,剖面六角,外观轮廓清楚。成熟病毒粒子直径约150~266nm,病毒囊膜、核衣壳和核心清晰可见;囊膜外层较内层着色略深,且可见尚未形成完整囊膜的柄状拖尾结构。多数病毒粒子以单核衣壳为主,一定数量的病毒具有双核衣壳,偶见三核衣壳,核衣壳直径为100~150nm,呈现致密圆形、半圆形或马蹄形等类型。在核衣壳外和囊膜之间可见明显的亮晕。核心DNA电子染色较深,集中分布,直径40~65nm。本文获得的清晰DEV负染超微结构照片,为该病毒结构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福州地区对虾白斑病病毒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福州地区分离到一种高致病性的白斑病病毒,该病毒仅存在于细胞质中,完整的病毒粒子有囊膜,一端略圆,一端稍尖,直径约为80~100 nm,囊膜与核衣壳之间的间隙约为20~25 nm.该病毒在细胞内不形成包含体,但有些可形成封入体.负染观察到的病毒核衣壳呈直杆状,但长度和直径相差较大,最长的病毒超过600 nm.这些特征与其它已报道的白斑病病毒有所不同,因此暂将它称为"对虾白斑病病毒福州分离株".  相似文献   

14.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单核衣壳包埋型和多核衣壳包埋型之分,单核衣壳包埋型是在一个病毒囊膜内只包含一个核衣壳,而多核衣壳包埋型的特点是在一个病毒囊膜内包含有2个以上的核衣壳,由于多个核衣壳成束地被包装在同一个病毒囊膜内,又称病毒束[1,2]。Hunter等表明在干果斑螟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病毒囊膜内包含2~23个核衣壳[3]。Fraser将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接种于秋粘虫细胞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病毒囊膜内包含的核衣壳数变动于2~17粒,但未研究其核衣壳在病毒囊膜内的排列结构[4]。本研究用苜蓿丫纹…  相似文献   

15.
在福州地区分离到一种高致病性的白斑病病毒 ,该病毒仅存在于细胞质中 ,完整的病毒粒子有囊膜 ,一端略圆 ,一端稍尖 ,直径约为 80~ 10 0nm ,囊膜与核衣壳之间的间隙约为 2 0~ 2 5nm。该病毒在细胞内不形成包含体 ,但有些可形成封入体。负染观察到的病毒核衣壳呈直杆状 ,但长度和直径相差较大 ,最长的病毒超过 6 0 0nm。这些特征与其它已报道的白斑病病毒有所不同 ,因此暂将它称为“对虾白斑病病毒福州分离株”。  相似文献   

16.
为构建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衣壳蛋白的复制缺陷型人5型腺病毒(Ad5)为载体的重组腺病毒,本研究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并扩增出FMDV-OZK93的P12A、3B3C基因,通过融合PCR方法连接2个片段,获得P12A3B3C基因后插入到pDC316-mCMV-EGFP质粒,构建了能够表达FMDV-OZK93株衣壳蛋白前体P12A和3B3C蛋白酶的重组穿梭质粒pDC316-mCMV-EGFP-P12A3B3C。利用AdMaxTM腺病毒包装系统进行重组腺病毒rAdv-P12A3B3C-OZK93的包装、鉴定及扩增;并感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进行表达验证。将鉴定正确且高度纯化后的重组腺病毒肌肉免疫小鼠进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显示,rAdvP12A3B3C-OZK93在病毒传代过程中目的基因稳定存在,且病毒滴度可达1×109.1 TCID50/mL。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表明rAdv-P12A3B3C-OZK93在HEK-293细胞中表达了FMDV特异...  相似文献   

17.
人巨细胞病毒(HCMV)AD_(169)株接种SL_7细胞后三至四天,可见核衣壳在核内装配,通过核膜芽生,从核周间隙移行至胞浆的囊泡中,形成完整的病毒。感染后四天核内可见许多核衣壳与纽网状物紧密结合形成典型的包含体,因此包含体可能是病毒复制的场所。此时浆内出现电子密度均一的物质,称CMV致密体。免疫电镜显示致密体缺乏核衣壳,但具有病毒相同的抗原性。它可能是装配和包裹核衣壳的结构蛋白。CMV和致密体在感染细胞中以同一方式从细胞中释放。  相似文献   

18.
19.
AcMNPV核衣壳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缺失多角体蛋白基因的AcMNPV在sf9细胞内核衣壳的形态发生过程。病毒衣壳蛋白首先装配成许多呈束状排列的直径为34nm中空长管状结构,然后是病毒DNA进入管内,装有DNA的长管按一定的长度间隔断开,形成成束的核衣壳,每个核衣壳的大小约34×260nm,最后成束的核衣壳被囊膜包被形成完整的多粒包埋型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20.
杆状病毒生命周期中会产生包埋型和芽生型两种病毒粒子,这两种病毒粒子的包膜组成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拥有相同的核衣壳结构.杆状病毒核衣壳是由衣壳蛋白和杆状病毒基因组两部分组成,核衣壳的正常组装对两种病毒粒子的形成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核衣壳的正常组装在病毒的整个感染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越来越多参与核衣壳组装的蛋白被鉴定出来,目前还有许多核衣壳组装细节不明了,例如这些衣壳蛋白之间的互作关系是怎样的,宿主通过何种方式参与到病毒核衣壳组装过程等.本文主要以杆状病毒模式物种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multiple nucleopolyhedrovirus,AcMNPV)为例综述了参与杆状病毒核衣壳组装的相关蛋白,并对一些参与核衣壳运输有关的核衣壳蛋白也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