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研究间隙连接在发育中的作用,我们利用鸡胚水晶体纤维细胞膜进行免疫,制备了专一的免疫探针。水晶体纤维细胞膜富含连接蛋白。这种连接蛋白的分子量在鸡和牛中略有差异,前者为28-KD,后者为26-KD,故分别称为MP 28及MP 26。以前,曾把二者统称为MP 26。免疫前,先经酶解以除去它的细胞质侧抗原决定簇,再经酸处理以暴露出细胞外表面上的抗原位点。在本研究中,以此蛋白制品为抗原,我们得到了三株单克隆抗体,分别定名为ND 6、NC 6和NB 2。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用一种新的快速、简便SLDT’技术研究培养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功能。细胞划痕后,标记两种荧光染料——Lucifer’Yellow(LY, MW.457.2)和Rhodamine Dextran(RD,MW.10,000)。RD停留原位,LY小分子传输到邻近细胞,表示间隙连接通讯现象。用SLDT方法观察到人胃腺癌MGC一803细胞无连接通讯功能。钙调素抑制剂T"FP有使胃癌细胞恢复连接通讯的效应。中国地鼠V,。细胞,wB大鼠肝细胞和鸡胚成肌细胞有通讯功能。促癌变剂TPA阻断正常细胞的间隙连接通讯,并阻断由。rFP丐导的胃癌细胞连接通讯。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专一性颇强的Ca~(++)螯合剂EGTA改变眼腔内的Ca~(++)水平,研究细胞外钙在鸡胚水晶体发育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我们用特制的鸡胚去壳培养“摇篮”,在39℃培养箱中培养鸡胚。发育至20期时,向右侧眼腔内注射EGTA水溶液;同胚未注射的左侧眼作为对照。注射后继续培养24小时,然后固定,并剥出水晶体进行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允许相邻细胞的胞质区之间直接通讯的间隙连接,它们在广泛的生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间隙连接是细胞间通道,由间隙连接蛋白组成,其中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在各组织器官中广泛表达。研究发现细胞间隙连接通讯会受到冷热刺激的影响,并与Cx43表达相关。本篇综述主要介绍Cx43转录与翻译水平的调控以及它的降解途径,并对冷热刺激后Cx43表达变化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5.
用石蜡切片、超薄切片和冰冻蚀刻技术研究了东方蝾螈胚胎肌细胞发育过程中间隙连接的变化。间隙连接最初出现于原肠后期的体节中胚层细胞中,到原肠末期,体节中胚层细胞间的间隙连接数量骤增,从神经板期到鼻窝出现期,间隙连接数量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肌效应期后,其数量明显下降,直到肌细胞发育成熟,神经-肌肉连接充分发育,间隙连接才消失。间隙连接大小的变化与数量的变化表现为平行的现象。此外,细胞融合之前,正是间隙连接的数量和大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这些结果说明细胞通讯与胚胎肌细胞发育密切相关。对细胞通讯在细胞决定和分化以及细胞融合中的可能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了麻痹而清醒的家兔束旁核单位对腓总神经强电流刺激发生的痛敏放电,看到此放电可被已在 L_1—L_2水平切断的脊髓背半部外周端的电流刺激所抑制。在14个可被脊髓刺激明显抑制的痛敏单位中,此脊髓刺激效应在8个单位可因静脉注射酚妥拉明而阻断,其余6个单位则基本不受酚妥拉明注射的影响。进一步观察表明,在8个酚妥拉明有阻断作用的单位,其中7个单位在注射赛庚啶时不表现阻断作用;而在6个酚妥拉明不起阻断作用的单位,注射纳洛酮也不能阻断其脊髓刺激效应。由于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已经证明,凡是酚妥拉明有阻断作用的单位注射纳洛酮也都表现出阻断作用,而酚妥拉明无阻断作用的单位对注射赛庚啶却有阻断作用。因而本组实验结果支持我们已提出的推论,即在家兔脊髓背半部下行抑制通路中至少包含两类纤维,一类以内源性吗啡和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或调制物,另一类以5-羟色胺为递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用14只麻醉开胸犬,分析了阻断冠脉后缺血心肌局部静脉血液中血小板功能变化与体液因素改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心肌缺血时,血小板聚集率(PAgR)明显增大,并伴有TXB_2含量增高、TXB,/6-酮-PGF_(1a)比值增大和血小板计数(PC)减少。此外,随缺血时间延长,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HCT)和红细胞计数(EC)增高,而白细胞计数(NC)、Po_2和pH降低。缺血60min时,将红细胞聚集率与有关参数的百分变化率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在PAgR与TXB_2、NC和Po_2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分别为r=0.887,P<0.01;r=0.757,P<0.05;r=0.758,P<0.05),另外在EC和6-酮-PGF_(1a)之间也有正相关关系(r=0.856,P<0.01)。这些结果提示,阻断冠脉后发生的前列腺素、血液粘度、红、白细胞以及缺氧和酸中毒等异常变化,均具有一定的致血小板功能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荧光漂白后荧光回复技术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间隙连接的通讯功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在融合生长状况下,相邻两细胞有间隙连接结构形成。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间隙连接的通讯功能具有促进作用,而甲基强的松龙则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间隙连接分子Cx43相关蛋白及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间隙连接是细胞间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唯一膜通道结构。Cx43是构成间隙连接中分布最广、研究最多的间隙连接分子,目前运用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共定位、pull-down以及酵母双杂交等多种方法研究发现了众多的Cx43相关蛋白。这些蛋白通过与Cx43相互作用在间隙连接蛋白的组装、运输、膜定位,间隙连接通道的形成以及对间隙连接通讯的调控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已经研究发现的Cx43相关蛋白及其最新的功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控制乙型肝炎的重大问题。为探讨免疫预防对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对667例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婴儿进行研究。这些孕妇按HBVe抗原(HBeAg)和HBVDNA检测结果,分为HBeAg阳性组及阴性组、DNA阳性组及阴性组;按是否于孕晚期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分为注射组及未注射组。婴儿于出生24h内均肌内注射HBIG100IU,并按0、1、6方案注射10μg重组酵母HBV疫苗;8~12月龄后随访婴儿,并进行HBV标志物(HBV-M)检测。667个婴儿中,20例感染HBV,免疫阻断失败率为3.0%。孕妇HBeAg阳性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8.7%,阴性组为0.2%,两组差异显著(P<0.001);两组婴儿对疫苗免疫应答率分别为83.0%和83.1%,无显著差异(P=0.988)。孕妇DNA阳性组免疫阻断失败率为8.1%,HBVDNA均≥6log10copies/ml。孕期注射与未注射HBIG组婴儿免疫阻断失败率分别为3.7%和2.7%,无显著差异(P=0.479);两组婴儿对疫苗免疫应答率分别为84.4%和82.4%,无显著差异(P=0.519)。孕妇HBeAg阳性注射HBIG组与未注射组的免疫阻断失败率分别为8.4%和8.9%,无显著差异(P=0.892)。孕妇HBeAg阴性注射与未注射HBIG组的免疫阻断失败率分别为0.0%和0.3%,也无显著差异(P=0.538)。11例免疫阻断失败的婴儿中,10例出生时血清HBsAg已为阳性;8~12个月后随访,HBsAg仍持续阳性,提示为宫内感染。本研究证实,孕期注射HBIG未能提高婴儿对HBV疫苗加HBIG的免疫阻断效果。宫内感染可能是疫苗加HBIG免疫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采用降低孕妇血清HBVDNA的措施,如对孕妇进行抗HBV治疗,也许能降低HBV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银耳多糖(TP)对环磷酰胺(Cy)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C)组、模型对照(NaCl+Cy)组和银耳多糖恢复(TP+Cy)组,每组6只。NC组小鼠正常饮食饮水,不做任何处理;NaCl+Cy组小鼠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04 mg/g(以体质量计算,下同)、灌胃生理盐水0.3 mL;TP+Cy组每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0.04 mg/g、灌胃银耳多糖0.1 mg/g,观察小鼠皮毛、行为、粪便等状态变化。10 d后处死全部小鼠,无菌条件下采集粪便,应用PCR-DGGE技术进行肠道菌群分析;收集脾、结肠等器官,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进行脏器损伤分析。结果与NC组小鼠相比,NaCl+Cy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下降;TP+Cy组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DGGE结果显示,NaCl+Cy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优势菌群发生变化,疣微菌和紫单胞菌丰富度增加,乳杆菌、普雷沃菌、海洋螺菌、短杆菌和伯克菌丰富度减少;TP+Cy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优势菌群与NC组几乎没有差异。HE染色结果显示,NaCl+Cy组小鼠结肠、脾等脏器均有一定的炎症反应,但是TP+Cy组小鼠脏器未见明显损伤。结论银耳多糖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的脏器损伤、肠道菌群改变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间隙连接的结构和功能,以及pH值、电压、生长因子对它的调节作用.间隙连接作为相邻细胞间信息物质通道,起着传递细胞信息,协调细胞群体功能的作用,但是其形成过程以及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pH值降低可引起间隙连接通道的关闭,电压升高降低通道的导电性,生长因子可通过影响间隙连接蛋白的形成和降解、促使间隙连接蛋白磷酸化调节其通透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注射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GLP-1干预组(GLP-1组),每组各10只。DM组和GLP-1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三组大鼠均PVN区埋置套管,恢复7d,GLP-1组微量注射0.5μg/0.5μl的GLP-1,NC组和DM组大鼠PVN区微量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甲基纤维素-酚红灌胃法检测胃排空;半定量RT-PCR检测大鼠下丘脑GLP-1RmRNA的表达。结果:DM组胃排空率较NC组明显升高(P<0.05),GLP-1组胃排空明显低于DM组(P<0.05),GLP-1组和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LP-1组下丘脑GLP-1R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DM组和NC组(P<0.05),并与胃排空率成负相关(P<0.05)。DM组和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N区注射GLP-1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胃排空加速,作用机制可能和促进下丘脑GLP-1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用原位包埋超薄切片技术,研究了原代培养的大鼠心房心肌细胞的间隙连接(gap junction)的超微结构。观察到一种GJ结合的小泡(GJ—associated vesicle,GJAV)和一种质膜包绕的颗粒群体,其中某些较大的群体内含环状GJAV复合体(concatenate GJAV complexes,CGJAVC)。我们发现,这两种结构都紧邻细胞质膜,位于细胞间隙区域,同时又常伴随已组装好的GJ。因此,我们推测GJAV和CGJAVC是GJ的前体或中间产物。文章分析了观察结果,并进一步探讨了心肌细胞GJ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神经管形成的过程中,从原肠晚期到神经管即将关闭,我们观察了预定神经上皮和神经上皮细胞的细胞连接。我们的结果和过去的报道不同,我们看到紧密连接和间隙连接在所观察的各个时期一直存在,而且它们是处于持续的形态变化之中,就此论证了紧密连接在神经管形态建成中的作用,并讨论了紧密连接和间隙连接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物学通报》2009,(11):46-46
眼内肿瘤研究还是一片未开发的领域。在其他器官实体肿瘤和眼内肿瘤之间存在某种共通性,因此一些标准的癌症治疗方案也可以用于眼内肿瘤。另一方面,眼内肿瘤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眼部血管与其他许多器官中的血管有很大的不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基因技术公司肿瘤生物与血管新生研究部的2个研究组报道了对眼部癌症相关的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肺癌脑转移机制提供一种可靠的造模方法。方法 18只BALB/c nude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胸腔原位种植与经左心室注射的方法,接种处于对数期生长的人肺腺癌PC-9细胞(1×106/0.1 m L),接种后观察裸鼠状态,在裸鼠出现严重恶液质时处死。解剖裸鼠,观察肺、脑、肝、肾转移情况;病理取材、HE染色观察。结果胸腔原位种植组:3周后,第4、6、9号裸鼠可见胸壁瘤结凸起形成,渐增大;裸鼠于第4~6周开始出现体重减轻,并逐渐出现恶液质,分别于第5~7周处死。开胸后见:胸腔广泛灰白色肿瘤结节、团块形成,双侧肋骨、胸膜、脊柱多发种植灶,双肺被侵蚀压缩,颜色苍白,形态改变。HE染色见:肺表面广泛种植瘤形成,与正常肺组织分界清楚;仅6号裸鼠出现脑转移。经左心室注射组:裸鼠于第3周开始出现体重下降,并逐渐出现恶液质,全部裸鼠于第4周处死。开胸后:除11、18号裸鼠胸壁见2~3个散在瘤结分布(直径约1~3 mm),其余胸腔视野正常;肺组织轮廓清楚,未见瘤结生成。HE染色见:9只裸鼠均出现大小不一的多发脑转移灶。胸腔原位种植组:脑转移率为11.1%;经左心室注射组:脑转移率为100%。结论经左心室注射建立肺癌脑转移动物模型的方法,较胸腔原位种植的方法保证了更高的脑转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组纤黏连蛋白(FN)多肽CH50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内转移的影响,以探讨CH50多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接种脾脏后24h取脾、肝、肺做冰冻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在3种组织中的侵袭情况。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建立体内肿瘤转移动物模型,采用基于流体动力学的体内基因转染方法于小鼠体内表达CH50多肽,RT-PCR检测CH50mRNA在肝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H50多肽的表达。通过比较原位肿瘤结节及转移结节在数量、大小、分布上的差异及检测原位肿瘤组织中MMP-2、MMP-9表达差异,观察CH50多肽的治疗效果。结果注射24h后即可在脾脏形成荧光结节。pCH510质粒通过尾静脉注射后,可在肝组织中检测到CH50mRNA及CH50多肽的表达。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后第14天可在脾脏形成原发肿瘤,至第35天肝脏表面已形成转移瘤结节,成功建立了体内器官问(脾转肝)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体内转染表达CH50多肽能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抑制原位肿瘤结节中MMP-2、MMP-9的表达。结论CH50多肽可以通过对MMP-2、MMP-9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来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成瘤能力和体内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Connexin31 相互作用蛋白筛选、证实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筛选间隙连接蛋白 31 (connexin31 , Cx31) 相互作用蛋白并研究其在 Cx31 运输中的功能 . 运用制备的抗 Cx31 多克隆抗体免疫沉淀,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条带回收,蛋白质胶块酶解,电喷雾 - 四极杆 - 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数据库扫描筛选可能相互作用蛋白,可能互作蛋白经免疫共沉淀、细胞免疫共定位等证实,确定 actin 为 Cx31 相互作用蛋白 . 用药物处理细胞,抑制 actin 的功能,观察 Cx31 定位与间隙连接通道的通透性,确定 actin 在 Cx31 运输中的功能 . 当药物抑制 actin 的功能时, Cx31 很少能到达细胞膜上形成间隙连接通道, Cx31 主要分布在胞质中;当药物抑制 tublin 的功能时, Cx31 能到达细胞膜上形成间隙连接通道,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显示间隙连接斑有增多的现象,但染料转移实验表明细胞膜上间隙连接通道并没有增加 . Actin 在 Cx31 运输至细胞膜上形成间隙连接通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60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GLP-1干预组(GLP-1组),每组各20只,后两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STZ2周、6周后每组随机取半数进行实验,实验前于无菌条件下大鼠一侧下丘脑PVN区埋置套管,GLP-1组经套管注入GLP-1,NC组及DM组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酚红灌胃法检测胃排空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GLP-1浓度,半定量RT-PCR法测定胃窦、胃底GLP-1RmRNA表达.结果:注射STZ2周后,DM组较NC组胃排空率显著升高(P<0.01).GLP-1组胃排空率低于DM组(P<0.01),血浆GLP-1浓度高于DM组及NC组(P均<0.05),胃窦GLP-1RmRNA表达明显高于DM组、NC组(P均<0.01).注射STZ 6周后,DM组胃排空率高于NC组(P<0.01).GLP-1组较DM组胃排空率显著降低(P<0.01),血浆GLP-1浓度、胃窦GLP-1RmRNA表达显著高于DM组、NC组(P均<0.01).结论:下丘脑PVN区注射GLP-1后,可减慢糖尿病大鼠初期加速的胃排空,原因可能与血浆GLP-1浓度及胃窦GLP-1RmRNA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