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gastric cancer)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全球性的医疗难题,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自20世纪80年代初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Marshall和Warren首先从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至今,Hp与胃癌的关系为人们所关注。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逐渐接受了Hp感染为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学者认为根除Hp治疗可以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然而,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研究报道根除Hp治疗并不能预防胃癌的发生发展,也不能降低胃癌的发生率。胃癌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Hp感染作为单一致病因素如何引起胃癌的发生目前尚未阐述清楚。本文旨在对Hp感染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胃癌患者血清白介素-32(IL-32)、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择151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0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记录Hp感染U值,根据检测结果将胃癌组分为Hp阳性组119例,Hp阴性组32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比较胃癌组和对照组,Hp阴性组和阳性组之间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Hp感染U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与Hp感染U值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Hp阳性组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以及Hp感染U值均高于Hp阴性组(P0.05)。胃癌患者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均与Hp感染U值呈正相关(r=0.585、0.428、0.406,P0.05)。结论:胃癌患者Hp感染可引起血清IL-32、IL-1β、TNF-α水平升高,Hp感染、IL-32、IL-1β、TNF-α可能通过联合作用促进胃癌发生和进展。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中Shh和C-myc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胃癌中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和Sonic Hedgehog(Shh)、C-myc表达,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胃癌发生的可能机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9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上皮组织中Shh及C-myc的表达。并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测两种方法检查Hp。实验结果显示,胃癌组织Shh的表达要明显高于正常上皮组织,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胃癌组织C-myc的表达水平也高于正常胃上皮组织,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Hp阳性的C-my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Hp阴性,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Shh表达阳性率在Hp阳性和阴性胃癌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胃癌的发生与癌基因Shh及C-myc的过度表达有关,Hp感染的致癌机制中可能有癌基因C-myc参与。  相似文献   

4.
探讨胃溃疡、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真菌(Fungi)单纯感染及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并进行验证。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自4例胃溃疡和4例胃癌并伴单纯幽门螺杆菌、真菌及其混合感染病例石蜡包埋组织(FFPE)中扩增Hp及fungi基因特异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成功提取了FF-PE胃组织基因组DNA,并扩增出Hp 16S rRNA及真菌内转录间隔区18S rDNA基因和28S rDNA之间的基因特异条带,测序大小分别为114 bp和357 bp,经在线BLAST比对分析表明所扩增基因与Hp及真菌核苷酸具有高度同源性。胃溃疡、胃癌组织中存在Hp和真菌单纯感染及混合感染。推测Hp与真菌混合感染可能是加重胃溃疡发展和诱发胃癌发生的又一致病因素。积极治疗Hp与真菌混合感染有助于提高胃溃疡的治愈率和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基因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人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同时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Hp感染过程和其致病性的分子机理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根据其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功能解析结果阐述了Hp基因组中重要的结构特征,基因的表达调控方式,以及毒力相关基因在Hp感染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探讨胃癌中p21~(WAF1)和p27~(KI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p21~(WAF1)、p27~(KIP1)表达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89例胃癌组织中p21~(WAF1)和p27~(KIP1)表达水平,并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病理学检测两种方法检查这些胃癌病例的Hp感染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胃癌组织p21~(WAF1)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病例组织中有所差异。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数分析显示,降低的p21~(WAF1)表达与较深的肿瘤侵袭密切相关(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27~(KIP1)无论在细胞浆中还是细胞核内都有表达,p27~(KIP1)核表达水平与胃癌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密切相关(P<0.05)。此外,还发现Hp阳性病例的p27~(KIP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Hp阴性者(P<0.05),而p21~(WAF1)表达阳性率在Hp阳性和阴性胃癌病例中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胃癌的进展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21~(WAF1)和p27~(KIP1)的表达下调有关,Hp感染的致癌过程中可能有p27~(KIP1)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胃癌(GC)组织幽门螺杆菌(Hp)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基因、P53、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探讨Hp、CagA基因、P53、iN-OS与胃癌相关性及其参与胃癌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和血清HpCagA抗体检测Hp表达,用PCR检测HpCagA基因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的突变P53蛋白、iNOS表达。结果 CSG、CAG、IM、DYS、GC组织中Hp检出率分别为46.7%、67.2%、70.0%、75.3%和53.8%,相应组织中HpCagA检出率分别为34.3%、59.0%、65.7%、69.1%和76.8%,GC组Hp感染率与DY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CAG、IM、DYS组与CSG组Hp感染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IM、DYS、GC组CagA+株感染率则高于CSG组(P<0.01-P<0.05),GC组CagA+株感染率则高于CAG组(P<0.05)。从CSG到GC胃粘膜演变中,CagA基因阳性组中的突变P53、iNOS表达逐渐升高;除CSG外,CAG、IM、DYS、GC组CagA基因阳性组突变P53表达明显高于CagA基因阴性组突变P53表达(P<0.005-P<0.05);CSG、CAG、IM、DYS、GC组CagA基因阳性组iNOS表达均高于CagA基因阴性组iNOS表达(P<0.005-P<0.05)。结论 Hp特别是CagA基因与胃癌形成有关,Hp、CagA引起iNOS表达增高,P53基因突变,在形成胃癌中发挥作用,但P53基因突变在胃癌形成中属于较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癌病灶内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病理特征、凋亡侵袭基因、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9年1月间经胃镜检查、病灶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胃癌的患者117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并明确无恶性病变的志愿者100例为非胃癌组。检测两组对象H.pylori阳性情况并进一步分为Hp阳性组(n=59)和Hp阴性组(n=58)。对比不同H.pylori感染情况胃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及病灶组织中凋亡侵袭基因、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胃癌组患者H.pylori感染率显著高于非胃癌组(P0.05)。H.pylori阳性组中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组织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均显著高于Hp阴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组患者胃癌病灶中凋亡相关基因p53、Bax的表达量低于Hp阴性组,Survivin、Bcl-2的表达量高于Hp阴性组;侵袭相关基因BOP1、MUC17、SIRT2 mRNA的表达量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患者胃癌病灶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PI3K和AKT的表达量高于Hp阴性组(P0.05)。结论 胃癌合并H.pylori感染者的病情相对较重,可能与H.pylori能上调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影响癌细胞相关凋亡及侵袭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胃癌发病及进展机制与多种致癌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感染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胃癌靶向及免疫治疗靶点被发现,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HER-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 PD-L1)作为癌症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常见的靶基因,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与Hp感染间的密切关系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就Hp感染诱导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相关靶基因异常表达的作用机制作一概述,旨在为Hp感染的胃癌患者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为胃癌临床治疗和营养管理提供指导。方法: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搜集十堰市太和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18例,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估患者营养风险,采用粪便抗原试验(Hp SAT)检测Hp感染情况。 结果: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49.4%,不同年龄段和TNM分期营养风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率高达90.6%,男性高于女性,Hp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5)。结论:胃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和Hp感染率较高,应积极开展营养支持,同时应在正常人种积极进行Hp筛查和根除治疗以预防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探讨霉菌、幽门螺杆菌(Hp)单菌种感染和霉菌、Hp(双菌种)同时感染在胃癌及胃溃疡中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发病情况及意义。采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和PAS、Giemsa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PCR方法,对22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1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16例胃溃疡、121例胃癌纤维胃镜活检标本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未检出双菌种感染。胃溃疡双菌种感染11例,检出率9.5%;胃癌双菌种感染21例,检出率17.4%。双菌种感染在胃癌及胃溃疡中的发现,表明双菌种感染可能是导致胃溃疡、胃癌发生的又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癌胃大部切除与胃体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GED)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的方法测定了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和20例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胃体GED情况。Hp的测定采用1min快速尿素酶法14C呼气试验法。结果(1)2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中,12例存在轻度~中度胃体GED,占60%;20例慢性胃炎中,7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35%。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在1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6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60%;在10例慢性胃炎无Hp感染中,只有1例存在轻度胃体GED,占10%;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在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8例存在轻度~中度胃体GED,占80%;在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未合并Hp感染的患者中,4例存在轻度的胃体GED,占40%,2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和Hp感染患者,胃体GED发生率增加,发生恶变的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p)分泌的细胞空泡毒素(VacA)是.Hp的一种重要毒力因子,但VacA参与Hp感染和致病的机制仍然不清楚.尽管可以观察到Hp感染后人胃上皮细胞和鼠胃上皮细胞发生的损害,但vacA基因变异的Hp菌株也可以引起限菌小猪和蒙古鼠发生相同的胃炎病变,似乎提示VacA不是毒力因子,这同流行病学及其他相关资料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4.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一种由内源基因编码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其能抑制靶基因蛋白质表达,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作为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可通过调节miRNA的表达,在胃癌中起促进或抑制作用。现就Hp相关miRNA在胃癌中的作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肺炎衣原体和幽门螺杆菌能分别引起呼吸系统和胃肠道的持续感染,研究显示这些菌持续感染动脉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本文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中肺炎衣原体和幽门螺杆菌(Hp)DNA,研究动脉粥样硬化与肺炎衣原体和Hp感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胃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1290(miR-1290)、微小核糖核酸-134(miR-134)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基因、侵袭基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收治的126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p检测结果分为Hp阳性胃癌组(n=84)和Hp阴性胃癌组(n=42),另同期6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组织中miR-1290、miR-134、增殖基因[磷脂酰肌醇3催化亚基A(PIK3CA)、C-myc癌基因(c-myc)]和侵袭基因[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Twist)、N钙黏素(N-cad)]的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Hp阳性胃癌组织miR-1290、miR-134与肿瘤增殖PIK3CA、c-myc和侵袭基因Twist、N-cad表达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Hp阳性胃癌患者miR-1290、miR-134表达差异。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miR-1290、miR-134表达与Hp阳性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Hp阳性胃癌组患者癌组织miR-1290表达高于Hp阴性胃癌组癌组织及对照组胃粘膜组织,miR-134表达低于Hp阴性胃癌组癌组织及对照组胃粘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胃癌组织中miR-1290表达与增殖基因PIK3CA、c-myc和侵袭基因Twist、N-cad mRNA表达呈正相关性(r=0.620~0.725,均P<0.05),miR-134与增殖基因PIK3CA、c-myc和侵袭基因Twist、N-cad mRNA表达呈显著负相关性(r=-0.670~-0.784,均P<0.05)。不同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Hp阳性胃癌患者癌组织中miR-1290、miR-134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Hp阳性胃癌组患者中,miR-1290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8.78%(20/41),75.61%(31/41)。miR-1290高表达组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miR-1290低表达组(Log rank χ2=6.366,P= 0.012)。miR-134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2.86%(18/42),82.50%(33/40)。miR-134低表达组累积生存率显著低于miR-134高表达组(Log rank χ2=10.640,P=0.001)。结论:Hp阳性胃癌组织miR-1290表达增加,miR-134表达降低,两者可能通过促进肿瘤增殖和侵袭基因的表达,导致肿瘤恶性进展及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可导致人类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多种临床表现,但这些类型是否与Hp菌株的不同有关,迄今尚未得到共识。有别于一般文献报道,本文采用多标本、多参数实验设计,对Hp毒力株携带的cag致病岛(cagPAI)的功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铁摄取调节蛋白(ferric uptake regulator,Fu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和进化分型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2018年青岛市市立医院保存的150株Hp(胃癌来源59株和胃炎来源91株),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扩增fur基因,并进行一代测序及SNP分析。通过NCBI数据库下载226株东亚亚群Hp菌株fur基因序列,应用MEGA 5.0软件分析SNP并构建fur基因Neighbour-Joining系统进化树,建立进化分型。结果:98.7 %(148/150)Hp菌株fur基因PCR扩增阳性。序列分析发现fur基因351位点存在碱基A→G的同义SNP(SNP A351G),胃癌来源的菌株中G等位基因的变异频率明显高于胃炎来源的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携带该等位基因的菌株发生胃癌风险明显升高(OR=2.4)。在东亚Hp fur基因的Neighbour-Joining系统进化树中,依据进化距离将东亚Hp菌株分为Ⅰ型和Ⅱ型两个亚型,fur基因进化Ⅰ型中的胃癌来源Hp菌株比例明显高于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9.9×10-11);感染furⅠ型Hp的患者发生胃癌的风险显著升高(OR=4.7)。结论:携带fur SNP A351G的Hp菌株导致胃癌发生风险显著升高,fur基因进化Ⅰ型与胃癌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人类慢性活动性胃炎和消化溃疡的重要原因 ,与胃癌和胃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发生也极度相关。目前人类对其生物学特点、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的关系等方面均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对Hp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Hp较其它细菌表现出更高的生物多样性 ,提示该菌面对复杂的定居环境 ,具有高度的变异性和独特的适应性机制。Hp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 ,为深入研究Hp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也为后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 ,国内外研究者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继在Hp的遗传变异、生理、…  相似文献   

20.
胃癌(gastric cance, GC)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在癌症中位居第二。GC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 Hp)感染是GC发生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Hp感染在GC的发展过程中,会伴有一些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异常。现就Hp感染引发GC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的异常,包括Hedgehog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相关信号通路等作一概述,为GC的预防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