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蒜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源克隆与RACE相结合的方法,首次从石蒜叶片中克隆到可能与加兰他敏生物合成相关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命名为LrCOMT。核酸序列分析显示,该cDNA全长1 246bp,开放阅读框1 101bp,编码366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与比对发现,LrCOMT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COMT蛋白的特征区域,且与鸢尾、玉米、烟草等植物COMT的同源性大于60%。将LrCOMT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9a上,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的原核表达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受IPTG诱导表达,分子量大小约为40kD,与已报道的其他植物COMT大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SAM Mtases是从多种植物中分离到的一类S-腺苷-L-甲硫氨酸依赖性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该基因对植物体内木质素、类苯基丙烷、类黄酮类、生物碱和脂肪族化合物等许多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有直接的影响,并且在植物抗病、抗紫外线、杀虫、抗菌、植物激素生长和信号调节、植物共生、花粉管伸长和花粉生长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文总结了国内外已经克隆到的SAM Mtases同源基因的分离、分类及其功能,为进一步研究SAM Mtases基因在植物生理代谢调控中的地位及在植物抗性及药用成分育种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彩色马蹄莲品种‘Parfait’(Zantedeschiahybrid‘Parfait’)离体丛生芽块为实验材料,对其多倍体诱导过程中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DMSO)浓度以及浸泡时间进行分析,并比较了多倍体与二倍体植株在叶形指数、气孔特征、叶绿素含量和染色体数的差异,最终通过回归分析确定最佳诱导条件。结果显示:随秋水仙素质量体积分数的提高及浸泡时间的缩短,各处理组的丛生芽存活率逐渐增加且均低于对照,而多倍体诱导率逐渐降低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考虑丛生芽存活率和多倍体诱导率等因素,根据回归分析确定‘Parfait’多倍体诱导的最佳条件为:丛生芽块在含质量体积分数0.20%秋水仙素和体积分数0.10%DMSO的MS液体培养基中浸泡24h,多倍体诱导率可达50.02%。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多倍体植株的叶片长度、厚度和长宽比分别为二倍体植株的1.23、1.19和2.93倍,保卫细胞的长度和宽度以及每气孔叶绿体数分别为二倍体植株的1.90、1.96和2.03倍,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二倍体植株的1.28和1.17倍;但多倍体植株的叶宽和气孔密度均较小,分别仅为二倍体植株的42.08%和61.55%。除叶绿素b含量外,多倍体植株的其他生物学特性均与二倍体植株差异显著。染色体计数结果显示:获得的多倍体大多为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64,同时还得到了一些嵌合体和六倍体。研究结果表明:彩色马蹄莲品种‘Parfait’多倍体植株的多数生物学特性优于二倍体植株,且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应用HPLC图谱进行石蒜属种间关系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菊红  彭峰  冯煦  孙视  何树兰  夏冰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2195-220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石蒜属及其近缘植物中国水仙共17份样品的生物碱进行检测,以各样品生物碱色谱峰的相对保留时间为变量,采用SPSS12.0中的Q型聚类法,得到树形图。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7份样品聚成3类:第Ⅰ类包括长筒石蒜、安徽石蒜、鹿葱、换锦花、中国石蒜、香石蒜、乳白石蒜、红蓝石蒜8个种;第Ⅱ类由石蒜、稻草石蒜、江苏石蒜、忽地笑、玫瑰石蒜、矮小石蒜组成;中国水仙单独成第Ⅲ类。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并支持鹿葱、玫瑰石蒜、安徽石蒜杂交起源的观点。外形相似的忽地笑与中国石蒜,矮小石蒜与石蒜HPLC图谱明显有别,表现出较远化学亲缘关系。表明HPLC化学图谱可用于石蒜属及其近缘植物中国水仙的分类和鉴别研究,并为石蒜属植物指纹图谱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灰毡毛忍冬次皂苷乙(MB)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HL-60和结肠癌细胞LOVO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采用MTT法检测MB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RT2ProfilerTMPCR Array芯片实时定量PCR扩增肿瘤发生中84个关键基因。结果表明MB对两种肿瘤细胞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对HL-60效果更好。以HL-60作为细胞模型,总共发现差异基因20个,其中上调基因14个,下调基因6个,主要作用是阻滞细胞周期和降低细胞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6.
石蒜SRAP-PCR扩增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以陕西产野生石蒜〔Lycorisradiata (L’Hr.)Herb.〕为材料,通过单因子实验分别研究了模板DNA、Mg2 、dNTPs、引物浓度及Taq DNA聚合酶用量对石蒜SRAP分子标记扩增体系的影响,并对扩增体系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反应体系总体积为10μL,含20ng模板DNA、3.0mmol·L-1Mg2 、0.20mmol·L-1dNTPs、0.4μmol·L-1引物和0.50UTaq DNA聚合酶。运用优化体系对9个石蒜居群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获得的DNA条带清晰,多态性比较丰富。说明SRAP-PCR可用于石蒜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系统演化、物种鉴别和遗传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将ISSR、SRAP分子标记与空间自相关分析技术相结合,对我国野生百里香属植物分布最南端 的怀远3个地椒居群进行了以斑块为单位的遗传多样性、克隆多样性和克隆结构、空间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地椒野生居群内不同斑块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克隆多样性,多样性条带百分率为75.7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537, 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3811,基因型比率平均为0.61,Simpson指数平均为0.96,Fager均匀性指数平均为0.91.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低,在总的遗传多样性中,90.35%来自居群内斑块间的变异,居群间占9.65%.野生地椒居群间无共有基因型斑块,居群内不同斑块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镶嵌性,克隆斑块间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0~25 m.该地区地椒居群除了在部分位点呈现一定相关性外,总体缺乏空间结构.该地区野生地椒种群斑块的建立应为种子入侵所致,其后克隆繁殖对斑块的发展及种群的扩张起到了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岷江流域王百合和通江百合多酚氧化酶同功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青菊  夏冰  彭峰  何树兰  周康   《广西植物》2006,26(1):92-96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岷江流域王百合3个采样点的14个样品和通江百合4个采样点的4个样品的多酚氧化酶(PPO)同功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百合的多酚氧化酶在种间和种内均有一定差异。酶谱的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约0.5处,将两种百合18个样品分成5个类群,其中王百合的13个样品聚成了4类,样品12则与通江百合的4个样品聚成了1类;5个类群在外部形态上也呈现出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对适宜于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Taxus media‘Hicksii')花粉活力检测的TTC染色法和离体培养法的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并采用优化条件研究了在25℃~-196℃条件下储藏13周花粉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TTC染色法测定的花粉活力均高于离体培养法.在TTC染色法的3个影响因素(染液pH、TTC浓度和染色温度)中,染液pH对检测结果有极显著影响,而染色温度和TTC浓度则无显著影响,但温度对染色速率有影响.在离体培养法的3个影响因素(培养基中蔗糖添加量、H3BO3和Ca(NO3)2浓度及培养温度)中,蔗糖添加量对检测结果有极显著影响,在含质量体积分数15%蔗糖的培养基上花粉活力最高,而在含质量体积分数20%和25%蔗糖的培养基上花粉均不能萌发;在含100和200 mg ·L-1H3BO3的培养基中添加200 mg·L-1Ca(NO3)2均能显著提高花粉活力;培养温度对花粉萌发速率有影响但对花粉活力没有明显影响.TTC染色法的最优检测条件为:用5.0g·L-1TTC染液(pH 7.0)在35℃下染色2.0h;离体培养法的最优检测条件为:用含质量体积分数15%蔗糖、100 mg·L-1H3BO3和200 mg·L-1Ca(NO3)2的培养基暗培养4d.在25℃、4℃、0℃、-20℃、-80℃和-196℃条件下储藏13周,‘Hicksii'花粉活力和保持时间有明显差异,其中,于-80℃和-196℃储藏3d 花粉就丧失活力;于25℃和-20℃储藏7周、4 ℃储藏10周,花粉仍有一定的活力;而在0℃条件下花粉活力最高,且储藏11周花粉仍有活力.推测曼地亚红豆杉‘Hicksii’花粉对低温的抗性较差,0℃为其适宜的储藏温度.  相似文献   
10.
脂酶(Lipase, EC3.1.1.3)是普遍应用于皮革、饲料及生物柴油工业的工业酶制剂, 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对植物来源的脂酶研究较少。本研究用在生物柴油中具有应用前景的油料植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作为研究对象, 克隆了该物种的脂酶基因(JcLIP)。通过多序列比对并结合物种的亲缘关系设计了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简并引物, 通过使用RT-PCR和RACE技术, 最终获得了麻疯树脂酶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酶活测定结果表明, 麻疯树脂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在包涵体中, 但是能产生具有活力的蛋白质, 酶活约为0.8 U.mL-1。结构预测和比较表明, JcLIP蛋白质具有脂酶的结构核心和催化活性中心, 而在非核心区具有较毛霉脂酶更多的插入和随机卷曲, 这可能是决定二者之间酶活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