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5-氮杂胞苷对RPMI 8226细胞系的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对RPMI 8226细胞系采用5-氮杂胞苷0μmol/L、2μmol/L、5μmol/L、10 μrnol/L、20 μmol/L、50 μmol/L处理24 h、48 h、72 h,并对RPMI 8226细胞系处理后进行刮痕实验,12h后对细胞迁移进行比较.结果:在作用24h、48h时,随着作用浓度的增加,RPMI-8226细胞的抑制率出现明显的增加,但在作用72 h时,我们发现10 μmol/L、20μmol/L、50μnol/L其对RPMI-8226细胞的抑制效果无明显的差异性;刮痕实验后12h后其出现差异性,其中药物浓度越大其对RPMI-8226细胞的运动迁移能力越弱.结论: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可对RPMI-8226细胞的凋亡具有良好的诱导效果,同时可抑制RPMI-8226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  相似文献   

2.
Xu M  Wu YM  Li Q  Wang X  He RR 《生理学报》2008,60(2):175-180
本研究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观察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电生理效应.结果表明:(1)NaHs(H2S供体)50、100、200 μmol/L浓度依赖地降低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4相去极化速率及起搏放电频率.(2)ATP敏感性钾(ATP-sensitive K ,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ybenclamide,Gli,20 μmol/L)阻断NariS(100 μmol/L)的电生理效应.(3)预先应用起搏离子流(pacemaker currenL,If)通道阻断剂氯化铯(CsCl,2 mmol/L)对Naris(100μmol/L.)的电生理效应无影响.(4)胱硫醚-γ裂解酶(cystathionine γ-lyase,CSE)的不可逆抑制剂DL-propargylglycine (PPG,200 μmol/L)的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的动作电位参数无影响.以上结果提示,H2S对家兔窦房结起搏细胞有负性变时作用,这些效应可能与其开放KATP通道,增加K 外流有关,与If无关.本实验没有发现窦房结起搏细胞内有CSE催化产生的内源性H2S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观察了从新疆产穴居狼蛛(Lycosa singoriensis)的冻干毒腺中提取的粗毒及其经Sephadex G-25柱层析分离所得到的各组分对培养的人肺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①与对政党人胚的肺细胞、正常人淋巴细胞和红细胞相比,穴居狼蛛毒对培养的SPC-A1有明显的高杀伤作用。例如用于杀伤50%的SPC-A1细胞所需的粗毒浓度为25 μg/ml,而用于杀伤相同量正常人胚肺细胞和淋巴细胞所需的粗毒浓度分别为600-500 μg/ml,即使将粗毒浓度提高到2000 μg/ml,也只能杀伤40%左右的正常人的红细胞。②在粗毒的8个分离组分中,第Ⅲ、Ⅵ和Ⅷ组分表现出杀伤SPC-A1细胞的活性,尤以后两者为明显。③粗毒经100 ℃加热30分钟后,杀伤SPC-A1细胞的活力稍有下降,但组分Ⅳ和Ⅷ经同样的加温处理后,该活性不变,唯组分Ⅲ在加温后该活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甘草次酸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的机制。方法: 实验应用骨肉瘤细胞MG63作为研究对象,分5组。空白组、甘草次数组(50 μmol/L、100 μmol/L和200 μmol/L)、阳性对照组。每组6个复孔。空白组为不含有甘草次酸的DMEM的培养基,甘草次酸组分别加入50 μmol/L、100 μmol/L和200 μmol/L的甘草次酸,阳性对照组加入白藜芦醇(40 μmol/L)。将细胞接种于培养瓶内,当细胞进入生长平台期后使用0.1%的胰酶消化并按1×106 cells/ml的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继续培养24 h。采用甲基四氮唑蓝检测细胞的增长率,Annexin V / 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骨肉瘤细胞MG63的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甘草次酸孵育24 h后,各组的骨肉瘤细胞G63增殖率明显降低 (P<0.05)、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甘草次酸孵育48 h后,骨肉瘤细胞G63增殖率和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甘草次酸孵育24 h后,5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增高、100 μmol/L和20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5),甘草次酸孵育48 h后,50 μmol/L组和100 μmol/L组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率显著升高,而200 μmol/组显著降低(P<0.05);甘草次酸孵育24 h后,50 μmol/L、100 μmol/L和200 μmol/L组的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均显著降低 (P<0.05);而甘草次酸孵育48 h后,50 μmol/L、100 μmol/L组的骨肉瘤细胞的凋亡率也显著降低,而200 μmol/L组的凋亡率则显著升高。各剂量组间比较,20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效果最佳,差异有显著性(P<0.05);孵育48 h后,200 μmol/L甘草次酸组的效果无论在骨肉瘤细胞的增殖率还是凋亡比例其效果均优于阳性对照组(P<0.05)。结论: 甘草次酸对骨肉瘤细胞G63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影响NF-κB信号通路,达到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 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一株能够高产过氧化氢酶的低度嗜盐嗜碱茵Alkalibacterium sp.F26作为模式微生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胞内代谢物浓度,研究氧化胁迫对其防御酶活性和辅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低浓度H2O2(<1 mmol/L)胁迫,此菌株在高浓度H2O2(>1 mmol/L)胁迫下的应答表现曼为明显:经3 mmol/L H2O2胁迫后胞内CAT酶活为106.54 U/mg protein,是对照产量的1.76倍;ATP浓度则从对照浓度20.55 μmol/L下降到17.80 μmol/L;NAD 浓度自对照样品的69.89 μmol/L减少至31.77 μmol/L.由于ATP和NAD 浓度的减少,相比未经过H2O2胁迫菌体.细胞能荷值EC从0.77降低至0.68,NADH/NAD 则从0.08增加至0.41.然而,这种应答机制在细胞受到低浓度H2O2的胁迫后并不明显:除发现100 μmol/L H2O2能够导致细胞防御机制的激活而使胞内ATP浓度相比对照有所增加的情况外,经50 μmol/L和500 μmol/L H2O2胁迫后胞内ATP水平从对照的22.69 μmol/L只下降到22.38 μmol/L和13.70 μmol/L;并且此种胁迫条件下NADH浓度变化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Han YL  Qi YM  Kang J  Liang M  Chen XH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5,21(4):388-392,i0009
目的:观察三维纤维蛋白(Fb)胶对体外培养的人冠状动脉平滑肌细胞(HCASMC)的趋化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培养HCASMC,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向三维Fb胶中迁移的能力及ERK、p38、JNK信号通路对其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Fb对HCASMC p-ERK、p-p38和p-JNK表达的调控.结果:向Fb胶中迁移的HCASMC呈长梭型,细胞数量增加时形成环形管腔样结构.纤维蛋白原(Fg)浓度为0.8 g/L~6.4 g/L时,HCASMC向胶中迁移的数量呈浓度依赖性增加,并随培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用Western Blot分析显示Fb以时间依赖性方式诱导ERK、p38及JNK活化,三者的选择性抑制剂PD98059 50 μmol/L、SB20358010 μmol/L及SP600125 20 μmol/L可分别抑制其活化,但对HCASMC向胶中迁移的抑制能力不尽相同.PD9805950 μmol/L对HCASMC迁移无明显影响,而SB203580 10 μmol/L和SP600125 20 μmol/L均可抑制HCASMC向Fb胶迁移,且后者抑制作用更强.结论:Fb胶通过激活细胞JNK和p38(而不是ERK信号通路)促进HCASMC向Fb胶中迁移,这种机制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及再狭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单体T10对Aβ1-42所致PC12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u M  Zhou HF  Xue B  Niu DB  He QH  Wang XM 《生理学报》2004,56(1):73-7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病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目前AD的病因不清,亦无有效的防治手段,其重要的原因是尚无适宜的AD模型.因此,本实验首先建立了PC12细胞系β淀粉样蛋白(p-amyloid,Aβ)细胞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药免疫抑制剂雷公藤单体T10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首先用不同浓度的Aβ(5×10、5×10-3、5×10-2、5×10、5、50 μmol/L)与PC12细胞共孵育48 h,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选取Aβ致使细胞存活率降低的浓度(0.5、5、50 μmol/L)与PC12细胞共孵育48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用1×10-11mol/L的T10预孵育PC12细胞48 h后,加入50μmol/L Ap共孵育48 h,亦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细胞百分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显示,Aβ的浓度存50μmol/L时可使细胞存活率降低至55.1%,凋亡细胞比例显著增加,而1×10-11mol/L的T10可明显降低50 μmol/L Aβ诱导的PC12细胞死亡.50 μmol/L Aβ可促进PC12细胞胞外钙离子内流,1×10-11mol/L的T10对Ap诱导的胞外钙离子内流有抑制作用.这些观察结果表明T10对Ap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β诱导的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ω-3脂肪酸对人滋养层细胞(HTR-8/SVneo)侵袭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本实验设置了不同浓度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处理组,依次为0、1、50和100 μmol/L EPA组;0、1、50和100 μmol/L DHA组。各组HTR-8/SVneo细胞分别用相应浓度的EPA和DHA培养48 h。然后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Matrigel 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使用EPA和DHA处理的HTR-8/SVneo细胞的上清液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6 h,然后检测HUVEC的小管形成能力。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TR-8/SVneo细胞中三结构域蛋白22(TRIM2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p-STAT1(Tyr70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VEGF的表达。结果:与0 μmol/L EPA组或0 μmol/L DHA组相比,50 μmol/L EPA组、100 μmol/L EPA组、50 μmol/L DHA组和100 μmol/L DHA组的OD450nm 、侵袭细胞数量、MMP2和MMP9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0 μmol/L EPA组或0 μmol/L DHA组相比,50 μmol/L EPA组、100 μmol/L EPA组、50 μmol/L DHA组和100 μmol/L DHA组的相对小管长度和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与0 μmol/L EPA组或0 μmol/L DHA组相比,50 μmol/L EPA组、100 μmol/L EPA组、50 μmol/L DHA组和100 μmol/L DHA组的TRIM2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而STAT1 mRNA相对表达量和p-STAT1 (Tyr7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ω-3脂肪酸处理可促进滋养层细胞的侵袭性和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TRIM22的上调和STAT1活性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细胞计数法(CCK-8)测定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增殖的作用,分别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测定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凋亡的作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blotting)测定槲皮素对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Fas、FasL、Bcl-2和Bax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槲皮素(50~200 μmol/L)作用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 24 h、48 h和72 h对其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细胞划痕实验中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划痕宽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Transwell试验中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穿膜细胞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中Bcl-2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as、FasL和Bax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槲皮素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使乳腺癌MCF-7和MDA-MB-435细胞中Bcl-2 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Fas、FasL和Bax 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其通过作用Fas/FasL凋亡信号通路而激活外源性凋亡途径,通过作用Bcl-2凋亡信号通路而激活内源性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该文探讨了姜黄素联合西达本胺对SKM-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体外培养SKM-1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用于后续实验。对照组予以常规培养,实验组分别用不同浓度(1、5、10、20、40 μmol/L)姜黄素、不同浓度(0.5、1、2、4、8 μmol/L)西达本胺和不同浓度(5、10 μmol/L)姜黄素联合不同浓度(0.5、1、2、4、8 μmol/L)西达本胺处理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CompuSyn软件计算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DK2、p16、Caspase-3、AKT、p-AKT、p53和γH2A.X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检测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和西达本胺以时间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抑制SKM-1细胞的生长。联合使用时,5 μmol/L姜黄素与2 μmol/L西达本胺具有协同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5 μmol/L姜黄素联合2 μmol/L西达本胺组的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_0/G_1期,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的CDK2蛋白表达水平和p-AKT/AKT比例显著下降,而p16、Caspase-3、p53和γH2A.X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综上,姜黄素联合西达本胺可显著抑制SKM-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KT磷酸化和上调p5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Li YR  Yang BF  Xu CQ  Zhou J  Yang YB  Zhang JY  Sun MZ 《生理学报》2000,52(5):427-430
使用全细胞膜片箝技术, 研究RP62719对内向整流钾电流(IK1)、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延迟外向整流钾电流(IK)的作用, 并探讨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 在指令电压为-100 mV时, RP62719可显著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IK1, 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0±1.0 μmol/L.RP62719 10 μmol/L在+40 mV时对犬心室肌细胞Ito抑制率为84.0±4.4%, IC50为1.2±0.51 μmol/L.在+40 mV时, 50 μmol/L RP62719还可使豚鼠心室肌细胞IKstep 减少50.0±8.3%, IKtail减少56.0±4.9%, IC50分别为4.2±0.8 μmol/L和3.3±0.75 μmol/L.提示RP62719抗心律失常的离子机制与其对IK1、Ito及IK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2.
镉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液体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处理7d对平菇(Pleurotus ostreotus)菌丝体生长及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50 μmol/L Cd处理对平菇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5.6%,2000μmol/L Cd为菌丝生长致死浓度.同工酶活性电泳图谱显示,Cd处理不仅改变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同工酶带数,而且也影响各酶带的表达强度.50 μmol/L和100μmol/L Cd处理分别诱导出2条和3条新的POD同工酶带,而抑制一条分子量较大的POD酶带的表达,但明显增强总的POD活性.正常生长的平菇菌丝体LDH同工酶谱只出现2条酶带,50 μmol/L以下Cd处理不影响其同工酶的表达,100 μmol/L Cd处理组2条同工酶带均消失.50和100μmol/L Cd处理能够显著增强SOD活性,且诱导2条SOD同工酶表达.100μmol/L及其以下浓度Cd处理均能提高EST的活性,这可能具有加速细胞内酯类化合物水解而增加羧基的数量以螯合更多的游离Cd离子而解Cd毒的作用.Cd浓度在50μmol/L以下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对金属硫蛋白的诱导作用呈逐渐增强的趋势,而100 μmol/L Cd的诱导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棉酚对Jurkat T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棉酚(gossypol)对Jurkat 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将不同浓度的棉酚作用于Jurkat T细胞,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膜联蛋白V-PE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核形态:用荧光染料Mitocapture结合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棉酚作用Jurkat T细胞24 h、48 h、72 h,其IC50值分别为77.2μmol/L、57.3 μmol/L、23.3 μmol/L,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与药物存在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终浓度为8、16、32 μmol/L的棉酚处理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0%、15.20%、51.19%,对照组凋亡率为3.43%;高浓度棉酚作用后大量细胞核呈现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和致密浓染等凋亡特征;随着浓度增加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棉酚能有效抑制Jurkat T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诱导凋亡的作用可能依赖于线粒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梯度应激损伤模型,为细胞应激水平的评估和细胞应激损伤调控研究提供实验基础和对象。方法: 通过检测不同浓度皮质酮(0~1 000 μmol/L)在经过不同干预时间(8~48 h)后PC12细胞活力,观察皮质酮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筛选最佳干预条件的细胞模型。分光光度法和微量法检测细胞模型的关键应激指标(MDA、SOD、NADH、LDH),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当皮质酮浓度在200 μmol/L以下且干预时间为12 h时,细胞活力在半数失活率以下,可减少各组由于细胞活力下降而产生的混杂因素。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皮质酮浓度依赖性地升高模型组的MDA、NADH和LDH水平,降低SOD水平(P<0.01),符合梯度应激模型的构建要求。结论: 成功建立了PC12细胞梯度应激损伤模型,在干预时间为12 h的情况下,干预浓度为0 μmol/L、25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150 μmol/L、200 μmol/L,使得细胞模型应激损伤程度梯度增加,可作为开展细胞应激损伤评估及调控实验的基础和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原花青素提高帕金森模型细胞活力的机制。方法: 实验1-用不同浓度鱼藤酮处理(1 μmol/L, 2.5 μmol/L, 5 μmol/L, 10 μmol/L,每组6个复孔)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 24 h,使用MTT法检测其细胞活力,选择合适的浓度(10 μmol/L)构建帕金森疾病(PD)细胞模型。实验2-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个复孔),10 μmol/L的鱼藤酮处理24 h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数目。实验3-将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个复孔),按上述方法处理,PI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实验4-SH-SY5Y细胞预孵育浓度为10 μg/ml的原花青素(PC)4 h后,使用浓度为10 μmol/L的鱼藤酮继续处理,设置对照组,原花青素单独处理组,鱼藤酮单独处理组(每组6个复孔),处理24 h后,使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实验5-将SH-SY5Y细胞预孵育原花青素4 h后,用鱼藤酮(10 μmol/L)继续处理24 h,设置对照组,鱼藤酮单独处理组(每组3个复孔),DCFH-DA探针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鱼藤酮处理组的SH-SY5Y细胞活力明显下降(2.5 μmol/L, P<0.01; 5 μmol/L 和10 μmol/L,P<0.01),数量明显减少;细胞周期也发生改变,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增加 (33.00% vs 44.53%),处于S期(14.97% vs 15.29%)无明显差别,处于G/M(32.73% vs 21.93%)的细胞比例减少。与鱼藤酮单独处理组相比,原花青素预孵育组SH-SY5Y细胞活力明显上升(P<0.01),ROS的含量大幅度减少 (P< 0.01)。结论: 原花青素能够通过清除ROS来提高PD模型细胞的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16.
探讨醋酸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BZY-1的细胞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30、40、50 μmol/L)作用HBZY-1细胞24 h、48 h和72 h,采用CellTiter-Glo(R)萤光细胞活性检测盒测定细胞存活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显示经30、40、50μmol/L醋酸铅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文研究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氨甲酰胆碱(Cch)对心肌细胞收缩的作用,并同时观察L-型钙流,探讨其机制.方法:以分离大鼠的单个心室肌细胞为对象,采用膜片钳和单细胞收缩测量技术,在35℃恒温,细胞外钙离子浓度1.8 mmol/L,0.2 Hz,1.0 Hz刺激下测量细胞收缩幅度和ICa(L)、INa/Ca.结果:①大鼠心肌细胞收缩与刺激频率呈负相关;②选择△L0.2 Hz/△L1.0 Hz≥1.25(n=6)的细胞给予1.0 Hz的刺激,100 μmol/L Cch增加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28%.③ Cch作用能被非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阿托品阻滞,选择性M1受体激动剂MCN-A-343 100 μmol/L对细胞收缩无影响.④ 100 μmol/L Cch对ICa(L)无影响,但增加从 10 mV复极到-40 mV所产生的晚期尾电流,提示INa/Ca加大.结论:Cch能加强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它的作用由M2受体介导,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加强INa/Ca,增加肌质网(SR)内的钙内容和钙释放,导致细胞收缩加强,而非通过L-型钙流.  相似文献   

18.
核黄素体外辐射增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TT方法和荧光显微镜技术, 以小鼠胸腺细胞和人肝L02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对核黄素的体外辐射增敏作用进行研究. 在5 Gy 60Co γ 射线辐照条件下, 低浓度(5~50 μmol/L)和高浓度(100~400 μmol/L)核黄素作用下的小鼠胸腺细胞存活率的时间依赖关系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其规律为: 低浓度下, 细胞受g射线辐照后并不立刻大量死亡,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活率迅速下降, 4 h后存活水平降低到较低的水平; 而高浓度下, 细胞立刻大量的死亡, 且随时间的变化, 细胞存活仅有微弱的下降. 荧光显微镜研究结果显示, 核黄素在细胞中的分布因高浓度和低浓度而有所不同, 低浓度时核黄素集中于细胞核区, 高浓度时细胞膜区也有较高的分布. 由此得到结论: 低浓度时(<50 μmol/L), 核黄素作用的位点在细胞核, 对DNA辐射损伤增敏; 高浓度时(>100 μmol/L), 核黄素辐射增敏的主要靶位点为细胞膜, 两者均显示出核黄素对细胞辐射损伤具有显著的增敏效应.  相似文献   

19.
将皖南尖吻蝮蛇毒I型金属蛋白酶acutolysinA基因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BAD/gIIIA后得到重组表达质粒 pDS。在 0 .0 2 %的L ( ) 阿拉伯糖的诱导下 ,质粒pDS在E .coliTOP1 0中表达了重组acutolysinA。与其天然形式相比 ,重组蛋白质在N端和C端各增加了 2 2个和 8个氨基酸残基 (均源于载体序列 ) ,并以包含体的形式存在于胞质中 ,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5 %~ 1 0 %。在经 8mol/L尿素或 6mol/L盐酸胍变性及体外复性后 ,重组蛋白质获得了良好的免疫学及生物学活性。Western印迹及ELISA实验表明 ,天然金属蛋白酶acutolysinA与重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相关性。动物实验表明 ,复性的重组蛋白质能明显引起皮下出血 ,其最低出血剂量约为 2 0 μg左右。1mmol/LEDTA、1mmol/LEGTA及 3mmol/L咪唑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天然及重组金属蛋白酶的出血活性。PMSF没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并对出血毒金属蛋白酶的出血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江浙蝮蛇毒中性磷脂酶A_2的荧光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江浙蝮蛇毒中性磷脂酶A_2(NPLA_2).研究结果表明NPLA_2分子中确实含有一个色氨酸残基.且位于NPLA_2分子表面;我们还发现荧光探针bis-ANS在NPLA_2分子上有一结合区,其解离平衡常数为11.6μmol/L ;利用结合了的bis-ANS与NPLA_2分子中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能量传递计算出两者之间的距离为1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