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1例乳腺增生组和6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病灶组织内VEGF-C蛋白的表达,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D2-40标记肿瘤新生淋巴管,计数肿瘤淋巴管的密度(LVD)。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VEGF-C的表达和淋巴管的密度(LVD)都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组(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VEGF-C阳性组中淋巴管的密度(11.32±5.78)与VEGF-C阴性组中的淋巴管密度(8.75±3.5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VEGF-C蛋白的表达和淋巴管密度(LVD)都与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P〈0.05)。结论VEGF-C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管的生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C的高表达和淋巴管密度(LVD)的升高是促进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的表达关系,以及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1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及1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的新鲜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VEGF—C和p38MAPK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0%和61.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VEGF-C和p38MAPK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5,P=0.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3,P=0.001),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TNM分期(P=0.019,P=0.010)有关;VEGF-C和p38MAPK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的大小(P=0.203,P=0.086)和患者的年龄(P=0.0.266,P=0.087)无明显关系。Western blot也证实,VEGF-C和p38MAPK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VEGF-C和p38MAPK的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手术切除乳腺癌蜡块标本及其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检测标本为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B组为实验组,检测标本为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形态计量检测TGF-β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 mier oveseular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TGF-β1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65例乳腺癌组织中,TGF-β1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45/65),TGF-β1阳性表达者MVD值(25.31±4.05)显著高于TGF-β1阴性表达者(21.23±4.29);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8.46%(51/65),VEGF阳性表达者MVD值(26.62±3.41)亦明显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18.95±6.52)(均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且组织学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越多,MVD值越大。结论:TGF-β1与VEGF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并与乳腺癌肿瘤血管的生成有关,二者有望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陈旭伟  孙伟  崔世义 《生物磁学》2011,(12):2307-2309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表达和血管形成与浸润性乳腺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0例浸润性乳腺癌、20例良性乳腺肿瘤组织中uPA、PAI-1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微血管计数。结果:uPA和PAI-1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且其高表达率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密切相关(P〈0.05);微血管计数在乳腺癌组和良性肿瘤组分别为30.87±7.64、20.28±8.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uPA与PAI-1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uPA、PAI-1的高表达与浸润性乳腺癌的浸润、转移相关,uPA、PAI-1的高表达和MVD计数可作为评价浸润性乳腺癌侵袭性、评估预后和确定治疗方案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易感蛋白(CAS)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乳腺浸润性导管癌53例、普通导管增生20例、异型导管增生20例、导管原位癌10例、正常乳腺组织14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AS蛋白的表达,并探讨CAS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分析CAS和HER2、ER、PR以及ki-67指数的关系。结果 CAS在正常乳腺、普通导管增生、异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逐渐升高,分别为14.3%、25.0%、40.0%、60%、75.5%(P=0.000),CAS、HER2均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核分裂像、淋巴结转移有关;CAS评分与ki-67指数(r=0.439,P=0.003)和HER2评分(r=0.598,P=0.000)正相关。结论 CAS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增殖、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肿瘤标记物,CAS蛋白的表达和HER2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手术切除乳腺癌蜡块标本及其周围正常乳腺组织,分为两组:A组为对照组,检测标本为乳腺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B组为实验组,检测标本为乳腺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形态计量检测TGF-β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利用CD34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intratumoral mier oveseular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TGF-β1和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65例乳腺癌组织中,TGF-β1的阳性表达率为69.23%(45/65),TGF-β1阳性表达者MVD值(25.31±4.05)显著高于TGF-β1阴性表达者(21.23±4.29);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8.46%(51/65),VEGF阳性表达者MVD值(26.62±3.41)亦明显显著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18.95±6.52)(均P<0.05)。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F-β1、VEGF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且组织学分级越高、淋巴结转移越多,MVD值越大。结论:TGF-β1与VEGF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并与乳腺癌肿瘤血管的生成有关,二者有望作为乳腺癌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腭咽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经多导睡眠监测仪(PSG)确诊的40例OSAHS患者(其中轻度组7例,中度12例,重度21例)及6例无鼾症患者的软腭组织,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腭咽部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技术检测COX-2,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VEGF主要表达于OSAHS患者软腭组织的黏膜鳞状上皮和导管腺上皮,中、重度OSAHS组与对照组比较,COX-2,VEGF,MVD表达均有显著差异(P〈0.01),OSAHS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VEGF均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COX-2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COX-2,VEGF,MVD均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P〈0.01),与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OSAHS患者腭咽部存在新生血管增生,与缺氧程度有关,COX-2及VEGF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及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组织发生的关系。本实验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在44例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与6例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及26例乳腺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为,p53mRNA在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组织中呈较强表达(66.7%),在乳腺导自欺欺人这非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为40%(轻度;55.6%,中度:41.7%,重度;26.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9.2%(导管内癌:21.4%,浸润性导管癌:16.7%),p53蛋白在导管单纯性增生组无表达,在导管非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为24%(轻度:11.1%,中度;25%,重度;34.8%)。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38.4%(导管内癌:35.7%,浸润性导管癌:41.7%),bcl-2mRNA在单纯性增生组无表达,在非典型增生组中阳性表达为轻度:11.1%,中度:16.7%,重度:39.1%,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导管内癌;78.6%,浸润性导管癌83.3%。实验结果表明,在乳腺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可检测到p53基因有较高的表达缺失,突变及bcl-2mRNA过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KDR)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革兰染色等方法检测了120例卵巢肿瘤中的VEGF、KDR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细菌L型的检出率。并对97例卵巢乳头状癌和23例卵巢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资料和病理分级参数进行比较,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VEGF、KDR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率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5)。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卵巢良、恶性肿瘤差异无显著性(P〉0.5)。VEGF、KDR蛋白及mRNA阳性表达以及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卵巢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腹腔淋巴结有转移、腹水差异有显著性(P〈0.001—0.05)。细菌L型阳性患者中VEGF、KDR阳性明显高于L型阴性患者中阳性表达,2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01)。结论VEGF、KDR蛋白及mRNA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浸润、转移呈正相关,L型感染极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它们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研究L型感染与卵巢肿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普通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组织中CD44~+/CD24~-和CK5/6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CK5/6和P63的表达、30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组织中CD44~+/CD24~-、CK5/6、34βE12和CK8的表达和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CD44~+/CD24~-、CK5/6的表达。结果 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24例呈CD44~+/CD24~-,30例普通型导管增生中9例呈CD44~+/CD24~-和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19例呈CD44~+/CD24~-,3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浸润性导管癌中CD44~+/CD24~-表型与患者的年龄、月经状况、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ER、PR和HER~-2无相关性。3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6例表达CK5/6,30例乳腺普通型导管增生中全部表达CK5/6,30例低级别导管原位癌中8例表达CK5/6,3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44~+/CD24~-和CK5/6联合使用可用于鉴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普通型导管增生和低级别导管原位癌。  相似文献   

11.
p16和cyclinD1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p16和cyclinD1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溯p16、cyclin成在乳腺各组病变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差异有显性。cyclinD1在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组表达最为明显,且与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组及轻度非典型增生组比较,差异均有显性。p16、cyclinD1蛋白在乳腺各组病变中表达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p16、cyclinDl在乳腺增生性病变中呈现不同程度表达,其表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与细胞的恶性倾向有关,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恶性转化的一个客观检测指标。其中,cyclinD1蛋白可能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可作为临床早期发现乳腺癌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不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PI3-K p85调节亚单位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PI3-K p85调节亚单位在乳腺正常组织及各组病变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I3-K p85催化亚单位在乳腺癌组表达最为明显,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组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I3-K的表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与细胞的恶性倾向有关,可能是乳腺癌发生过程中的晚期分子事件;以PI3-K信号成分作为直接切入点设计药物将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Snail蛋白及mRNA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在乳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Snail蛋白和Snail mRNA在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30例乳腺导管内癌、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70例乳腺癌中,Snail蛋白和Snail mRNA阳性率分别为87.2%(61/70)、81.4%(57/70),分别高于乳腺导管内癌组织53.3%(16/30)、46.7%(14/30)和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26.7%(8/30)、23.3%(7/30),三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36.4,P<0.01;χ2=32.4,P<0.01)。②Snail蛋白和Snail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为97.6%(40/41)、95.1%(39/41),无转移组阳性率为72.4%(21/29)、62.1%(18/29),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1);组织学分级Ⅲ级组明显高于Ⅰ、Ⅱ级组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χ2=0.98,P>0.05)。③Snail蛋白与Snail mRNA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结论 Snail蛋白与Snail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转移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4.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 37例良性乳腺组织 (非上皮增生组 17例、上皮增生组 2 0例 )和 5 9例乳腺癌组织中癌基因蛋白 p185和抑癌基因 p16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非上皮增生组、上皮增生组和癌的p185阳性率分别为 0 %、15 %和 47%(p <0 0 1) ;p16阳性率分别为 41%、30 %和 34%。p185和p16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乳腺癌早期的 p185过表达和p16失表达率高于浸润性导管癌。两者的阳性率均随组织学级别的增高和瘤体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 ,但 p >0 0 5。淋巴结转移组的p185阳性率 ( 6 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 32 %) ,p <0 0 5。表明 p185过表达和p16失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各自发挥独立的作用。p185是乳腺癌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cyclinD1,cyclinE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基因蛋白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检测17例非增生乳腺导管上皮、19例不同程度增生的导管上皮及59例乳腺癌中cyclinD1,cyclinE,p16,p21waf1及Rb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非增生乳腺导管上皮除1例cyclinE过表达外均无cyclinD1和cyclinE的过表达.乳腺癌的cyclinD1和cyclinE的过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组织(P<0.05).2.乳腺癌cyclinD1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瘤体直径大于5cm者cyclinE过表达呈增加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CyclinD1和cyclinE的过表达呈正相关(P<0.05).4.从非增生乳腺导管上皮到增生直至乳腺癌,p16,p21与cyclinD1,cyclinE含量的比值逐渐递减,而p21含量高于cyclinD1的乳腺癌体积小、淋巴结转移率低(P<0.05).p21阳性率与cyclinD1过表达呈正相关(P<0.01),也随cyclinE的过表达呈上升趋势.Rb基因蛋白的强表达与cyclinD1过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CyclinD1和cyclinE蛋白过表达频发于乳腺癌早期,它们可能与p16、p21waf1、pRb共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2例大肠癌组织和14例正常粘膜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的状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VEGF表达率分别为67.1%(55/82)和69.5%(57/82),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P〈0.05),Survivin表达与大肠癌的Duke s分期有关(P〈0.05)。VEGF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和Duke s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等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在大肠癌中Survivin表达与VEGF和表达呈正相关(rs=0.358,P〈0.05)。结论Survivin和VEGF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检测Survivin和VEGF表达水平有助于反映大肠癌进展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7.
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和Be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5例乳腺癌旁组织中L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乳腺良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L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但随临床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5);Livin和Bel-2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Liv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与病理分期有关,提示Livin蛋白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Livin与Bel-2蛋白可能在乳腺癌的演进中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凋亡抑制基因livin与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livin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和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40例癌旁正常组织及4个乳腺癌细胞系中livinmRNA和survivin 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IHC)EnVision法检测上述组织和细胞中livin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livin mRNA和survivin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32/44)和61.4%(27/44),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0%(3/40)和5.00%(2/40),二者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livin和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与mRNA结果相似(P<0.01)。livin和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4个乳腺癌细胞系中均有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而MCF-7及MDA-MB-435细胞系中呈阴性表达。survivin基因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P=0.0047),livin在雌激素受体(ER)阴性或者Her2/neu阳性表达的乳腺癌中的阳性率有升高的趋势,但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ivin和survivin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sur-vivin和淋巴结转移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高表达可能反映患者较差的预后。livin和survivin基因一样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中的一个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