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几种常见观赏蛇的生长及繁殖情况进行比较, 为观赏蛇人工高效养殖提供科学参考。实验采用室内温度控制个体单独饲养法, 分别对玉米蛇、王蛇、黑眉曙蛇、赤链蛇、王锦蛇、白条锦蛇6 种常见观赏蛇进行饲养与观察, 测量与记录取食、增重、蜕皮、交配、产卵、孵化、子蛇存活、患病及死亡等相关生物学特性指标,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20-32 ℃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鼠和小鼠的幼鼠是各观赏蛇的主要食物; 王锦蛇在出生重与1-4 龄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蛇; 进食越多的个体蜕皮次数越多, 3 龄前为各蛇种生长高峰期; 3 龄蛇可达性成熟, 多数在3-5月份交配; 玉米蛇、王蛇的孵化率、成活率较其他四种观赏蛇高。人工养殖条件下, 各观赏蛇生长与繁殖生物学特性不同, 中小规模人工养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水赤链蛇(Natrix annularis)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岛和四川等地,是一种习见的蛇类。1975—1978年我们对浙江中部的水赤链蛇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生活习性 水赤链蛇生活在丘陵地带的田野及平原田野池沼中。夏季多潜入有隐泉(俗称冷水田)的水稻田后磡糊泥中。在浙江中部出蛰时间为5  相似文献   

3.
以山东聊城分布的7种蛇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鲁西平原区蛇类的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 表明,该区蛇类平均分布密度较高的是白条锦蛇Elaphe dione、赤链蛇Dinodon rufozonatum和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Rhabdophis tigrina lateralis.多数蛇类倾向于选择湿地周边、边缘富有灌草丛的农田区以及有丰富草被的居民区等为栖息地,该区蛇类的栖息地选择有着显著的不重叠性.  相似文献   

4.
王锦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学玲  顾孝银 《蛇志》1999,11(4):75-77
王锦蛇,又称为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由于王锦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多以它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1 王锦蛇的饲养管理  王锦蛇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它近水域的地方。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爬上树。它系广食性蛇类,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主,食物缺乏时,它甚至吞食自己的幼蛇或同类。因此,养殖中尤其要注意,必须保…  相似文献   

5.
2009~2010年对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类进行了4次调查,调查到两栖爬行类11种,隶属于2目7科。古北界10种,东洋界1种。对比1991年的调查结果,此次调查未发现丽斑麻蜥、赤链蛇、红点锦蛇、团花锦蛇、双斑锦蛇、虎斑颈槽蛇6种爬行类。草地生境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最高。中国林蛙(主要分布于溪流)和山地麻蜥(主要分布于岩壁)分别是种群数量最多的两栖类和爬行类物种。在保护实践中可优先保护两栖爬行类物种多样性较高的关键区域,以提高保护成效。  相似文献   

6.
2009年5月~2010年5月采用样带法对安徽省的赤链蛇种群资源现状和生态特征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 表明:赤链蛇在安徽全省分布较广,水平分布具有随机性和间断性,垂直分布的海拔下限为15 m,上限1300 m;赤链蛇种群密度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沿江平原>淮北平原>大别山区,最高3.00条/hm2,最低1.55条/hm2;全省赤链蛇总体数量估算值在22.46~44.58万条.对小地形和小生境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赤链蛇喜分布在平地和山底,山脊和上坡绝少分布;各类生境均有分布,但以农田和灌丛为主.对皇甫山(江淮丘陵)和鹞落坪(皖西大别山)赤链蛇种群的年龄和性比分析表明,两地赤链蛇年龄结构特点及种群结构比较稳定,种群总体处于增长状态;性别比例基本平衡,种群处于健康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7.
尖吻蝮又名蕲蛇、祁蛇、五步蛇、棋盘蛇,喜生活在100~1350m高山区,唯我国特有品种。近年来,因大肆捕捉,野生资源大为减少,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发展人工养蛇,特别养幼蛇,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现介绍尖吻蝮孵化和幼蛇人工饲养技术:1孵化尖吻蝮为卵生蛇...  相似文献   

8.
人工养肉蛇常见病的防治顾学玲顾孝玲(山东省青州市益都镇北城蛇蝎养殖园262500)养蛇和养家禽、家畜一样,在饲养过程中,蛇类会感染疾病。现将蛇类常见的疾病分述如下:1黑色霉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种蛇类常见皮肤病。此病多发于阴雨季节,病蛇腹部鳞片产生点块状...  相似文献   

9.
刘军  钟福生  何华西  宾冬梅  黄鹤 《蛇志》2005,17(2):72-75
目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王锦蛇的自然资源。方法利用“仿生态自然养蛇单元”建造蛇房来饲养王锦蛇。在饲养过程中,观察王锦蛇的生物学特性,探讨王锦蛇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治技术。结果解决了王锦蛇“仿生态自然养蛇单元”的建造技术、解决了饲料来源、降低了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0.
用RAPD标记检测六种蛇基因组DNA多态性   总被引:43,自引:5,他引:43  
王义权  周开业 《动物学报》1996,42(2):172-181
用 RAPD技术检测了乌梢蛇 Zaocys dhumnades、王锦蛇 Elaphe carinata、黑眉锦蛇 E.taeniura、双斑锦蛇 E. bimaculata、赤链蛇 Dinodon rufozonatum和日本蝮短尾亚种 Agkistrodon blomhoffiibrevicaudus等6种蛇的基因组DNA的多态性。经20个随机引物扩增得到253个多态片段,其中锦蛇属3个种共有片段8条,游蛇科5个种共有片段5条。在这些共享片段中未检测出种内多态现象。片段分布和片段共享度聚类分析所得的游蛇科5种蛇之间的亲缘关系与染色体、颅骨和半阴茎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对于"赤链蛇是否为毒蛇"这一问题,目前在学术界尚存争议。通过对赤链蛇的解剖观察,发现其存在一对达氏腺,进一步将达氏腺提取液稀释后,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发现其对小白鼠有明显的致死作用,进而证实了赤链蛇有一定的毒性,但对其上颌齿解剖观察发现其不具备后沟牙,由此,结合野外和实验室环境下对其捕食行为的观察,对其注毒的机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李金荣  蓝海  黄晓军  陈远辉  吴卯斌 《蛇志》2007,19(3):202-205
长期以来,人们仅把具有沟牙和管牙的蛇视为毒蛇,然而,近年来发现游蛇科中的虎斑颈槽蛇、红脖颈槽蛇、颈棱蛇、赤链蛇等既无管牙,也无沟牙,却频频发生这类蛇咬伤人后引起中毒的事例,甚至出现被咬伤致严重出血休克死亡的事件。经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些蛇虽没有沟牙和管牙,但却具有产生毒性分泌物的毒腺—杜氏腺(Duvernoy′s gland)及皮下腺,且不同的毒腺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可表现为出血不止、溶血、呼吸困难、肾损害等。这类蛇与毒腺的导管有联系的上颌牙明显粗大,上颌牙与上颌骨、横骨连接牢固,毒腺里的毒液可顺着粗大的上颌牙流入伤口,因此,应视为"后毒牙类毒蛇"。  相似文献   

13.
那年夏初,我到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参加散文笔会,住在三港桐木农民招待所。这里森林密布,水瀑飞浅,云缭雾绕,鸟语花香,景色异常迷人。住下来后,兴味正浓,可一听说武夷山不仅飞禽走兽多,还是个著名的蛇区,立刻给与会者投下了淡淡的阴影。虽说怕蛇,但听起蛇经来,却又觉得十分新鲜。熟悉情况的福建同行介绍,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堪称蛇的王国。大连附近的蛇岛不过两万条蛇左右,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里据估计有蛇100万条以上。计有灰鼠蛇、棱鳞锦蛇、灰尾两头蛇、赤链蛇、盲蛇、腹蛇、蟒蛇、竹叶青、黑脊蛇、翠青蛇等62种(其中毒蛇16种)6科29属。仅蕲蛇(五步蛇)就有50万条以上。单听这么个数字,就够把你吓一跳了。有个叫十八跳地方,三十万亩区域,才是真正蛇的世界。专家们说在那儿,每一平方米,有二条半蛇。其中一个蛇坑,方圆不过四平方公里就生活着十多万条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五种游蛇科动物雌体大小、窝卵数和卵大小之间的关系和雌性繁殖特征的种间差异。5种蛇均产单窝卵,产卵高峰期为6月下旬至7月,窝卵数与雌体大小(SVL)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对窝卵重与雌体SVL无关,卵理与窝卵数无关。灰鼠蛇卵重与雌体SVL呈正相关,赤链蛇、王锦蛇、黑眉锦蛇和乌梢蛇的卵重与雌体SVL无关,黑眉锦蛇卵长径与窝卵娄呈负相关,其余4种蛇卵长径与窝卵数无关。5种蛇卵长径与短径无关。黑眉锦蛇卵短径  相似文献   

15.
《蛇志》1996,(3)
介绍一种墙式养蛇技术一、选场。选择在座北朝南的山坡地建场为佳,一般饲养2000—3000条蛇需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二、建窝。围场要求用水泥砖石结构,墙高2米左右,墙内面应用水泥抹光滑,墙脚用水泥灌注深入土中0.5—1米处,场内应设有可供蛇栖息的蛇...  相似文献   

16.
几种游蛇的Cyt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及其演化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义权  周开亚 《动物学报》1999,45(3):332-338
分别从蛇类药材和冷冻保存的新鲜蛇类肌内标本中提取DNA,经PCR扩增出12种蛇共25个样品的Cytb基因片段,并用银染测序的方法对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用MEGA软件重建的系统发生树表明,研究的11种游蛇科蛇类可以分为3组;第一级来赤链蛇和水赤链游蛇,第二组为乌梢蛇和灰鼠蛇,第三组为锦蛇属的蛇,它们与第二组较近,锦蛇属是一高芳分化的属,该组至少可分为两类,一类包括百花锦蛇和黑眉锦蛇,另一  相似文献   

17.
尖吻蝮幼蛇就地和异地人工养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明行  谭群英  李勇  杨道德 《蛇志》2011,23(3):244-248
目的研究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bus)幼蛇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难关,探讨尖吻蝮幼蛇生长缓慢的原因,以提高幼蛇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方法采用湖南省永州市野生尖吻蝮种蛇产卵孵化的幼蛇,在原产地永州与非原产地广西南宁进行幼蛇的人工饲养对比实验,观察在不同地域人工饲养的尖吻蝮幼蛇的生长速度。结果尖吻蝮幼蛇在本地及异地人工饲养均获得成功,尤其以南宁人工饲养的幼蛇最为明显,2010年9月饲养至2011年8月,幼蛇均重从(13.8±1.8)g增长至(198.8±80.6)g,最重的个体体重达350g。两地饲养的幼蛇均可自行捕食中华蟾蜍、老鼠及活小鸡、鸭苗,仅用1年时间将野生尖吻蝮子代幼蛇人工饲养成功。结论尖吻蝮幼蛇在本地及异地人工饲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两种蛇Sox基因的PCR-SSCP分析 *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PCR技术,以特异扩增人SRY基因HMG-box保守区的一对引物,扩增了乌梢蛇和赤链蛇的Sox基因。结果 两种蛇雌雄个体与人一样,均能扩增出大小为220bp左右的基因片段。对扩增产物进行的SSCP分析发现两种蛇之间以及种内雌雄个体间单链迁移率略有差异,而与人有较大差异。本文为研究蛇类的性别决定机制及Sox基因的演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资料。  相似文献   

19.
尖吻蝮仔蛇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通过建立一个适应于尖吻蝮仔蛇生长发育的稳定的多功能生态系统的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蛇场,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仔蛇的饲料成本,从而达到降低人工养殖尖吻蝮蛇的成本。方法选取一个室外围墙式养蛇场作为试验基地。设计为适应于蛇、蛙、昆虫、蚯蚓、小杂鱼等动物生长繁衍的人工模拟生态环境,建立一个稳定的多功能蛇场生态系统,以尖吻蝮蛇100条,在试验以前随机抽取10条测量其体重和体长,并以活体动物饲料喂养法和科学饲养管理法进行试验养殖,并在进入第一、第二次冬眠前均随机抽取10条蛇仔测其体重和体长。结果本次试验与本蛇场室内人工饲养尖吻蝮仔蛇相比,不仅在体重、体长和肥满度方面均相差不大,而且仔蛇的存活率还有所提高。结论表明该人工模拟生态养殖蛇场能够满足尖吻蝮仔蛇生长发育的需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王锦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惠平 《蛇志》2001,13(4):79-80
王锦蛇是一种比较适合人工养殖的无毒蛇。王锦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易孵化 ,很多蛇场或养蛇户多以王锦蛇作为蛇类的养殖品种 ;王锦蛇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各省区养殖。作者以北方地区为例 ,浅述王锦蛇的养殖方法。1 王锦蛇的生长习性  王锦蛇又名菜花蛇、大王蛇、臭薰领等 ,无毒 ,常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 ,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它近水域的地方。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树 ,属广食性蛇 ,常以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食。食物缺乏时 ,它甚至吞食自己的幼蛇和同类。2 王锦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