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褶纹冠蚌外套膜组织培养的分泌物的偏光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淡水育珠贝中珍珠形成较快的褶纹冠蚌为材料,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组织培养的外套膜的分泌物的形成和变化,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分泌物的双折射现象,并与活体外套膜的分泌物、贝壳的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的双折射现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离体培养的外套膜细胞不仅能产生活体细胞相同的分泌物,而且分泌物还能在培养过程中形成结晶,并逐渐生长。发现外套膜的不同部位分区培养所形成的分泌物的性状与结晶性质和活体有一致性,表明组织培养的外套膜小片具有贝体原来的组织结构、分化特征和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扫描电镜及相差显微镜,对椭圆背角无齿蚌外套膜组织培养与未培养细胞的分泌活动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两者的分泌活动都是十分旺盛的。培养细胞有局部分泌和顶浆分泌。细胞分泌形态观察到三种:(1)分泌端形成由膜包裹的突起,突起逐渐伸长,基部变成细颈,最后脱离细胞成为分泌泡(局部分泌);(2)细胞端部伸出长足,将分泌物排到较远处分泌后,长足缩回恢复原状;(3)分泌端伸出很多细枝,分泌物随后如液流式涌出细胞(顶浆分泌)。取外套膜色线边组织为材料,培养后在组织块和细胞上有角质素(与贝壳最外层相似)类的茶褐色结晶和无定形分泌物形成;用去掉色线边的外表皮组织块培养,则有珍珠(与贝壳最内层相似)状的白色和淡黄色结晶生成。表明了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所形成的分泌物的性质可能与活体相同。因此大批量培养细胞可能得到人们希望获得的细胞产物。    相似文献   

3.
珍珠是由珍珠贝外套膜的上皮细胞受到外源刺激物刺激形成珍珠囊(pearl—sac),并由珍珠囊产生的钙质分泌物.其分泌物逐渐包围刺激原.使之体积急剧增长而形成的,珍珠质(nacre)是由大于95%的碳酸钙晶体与约5%的角壳蛋白组成的生物矿化产物。因此珍珠贝的外套膜在珍珠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珍珠贝外套膜的体外培养已开展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以圆前角无齿蚌为材料,采用外套膜小片的异体移植与加入血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了血细胞在体风,唯物 修复及珍珠囊构建中的功能。结果表明人工育珠手术后的损伤修复中,血细胞有形成无颗粒细胞层修复伤口、6诱导表皮细胞迁移和再生并形成珍珠囊的功能,而在体外的组织培养中加入血细胞比不加入血细胞的对照组,能更快地诱导上皮细胞迁移和再生,在整个伤面形成2覆盖层,即形成类似珍珠囊结构。本文首次在国内、外报道了用细胞培  相似文献   

5.
大珠母贝贝壳珍珠层的化学成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珍珠不仅是一种高级装饰品,也是一种珍贵的药材,它具有清热明目、平肝镇惊,收敛生肌,去痰止咳等医药功能。但用天然珍珠作药用相当昂贵。由于珍珠是与形成母贝贝壳珍珠层相同的外套膜上皮细胞分泌形成,所以珍珠的化学成份可能和它的母贝贝壳珍珠层的化学  相似文献   

6.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椭圆背角无齿蚌Anadonta woodiana elliptica贝壳的横截面、纵截面和水平截面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边长为10~50μm、高度为35~47μm的多边棱柱体是贝壳棱柱层结构的基本单元。它们在贝壳的水平轴和横轴的二维空间方向逐步进行堆砌,以形成棱柱层。在堆砌时所形成的夹角,导致了贝壳在横轴和纵轴方向形成一定的弧度。在外套膜分泌形成贝壳的过程中,依次形成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  相似文献   

7.
珍珠颜色和贝壳珍珠层颜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颜色及其色度均一性是衡量珍珠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珍珠颜色及贝壳珍珠层颜色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表明,珍珠的颜色与制片蚌外套膜对应的珍珠层颜色相一致,而蚌的珍珠层颜色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现有的研究资料对珍珠层颜色形成的机理虽然还不能给出一个系统、合理的诠释,但金属元素、卟啉、类胡萝卜素和物理结构等因素可能和珍珠层颜色形成密切相关,珍珠层中含有少量以蛋白质为主的有机基质,这些蛋白调控珍珠层的结构和颜色的形成,可能是解释珍珠层颜色形成机理的关键。本文对珍珠颜色和贝壳珍珠层颜色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探讨珍珠颜色的影响因素及相互关联,旨在为进一步研究珍珠和贝壳珍珠层颜色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是我国主要的育珠母蚌,其所培育出的珍珠色泽鲜艳、细腻光滑,因而成为目前淡水育珠生产中首选的育珠母蚌之一。蚌的外套膜是贝壳和珍珠形成的重要组织器官,有内外两层表皮细胞及其间的结缔组织构成。它对钙具有高度通透性,其上皮细胞具有通过细胞膜主动吸收Ca~(2+)和贮存Ca~(2+)的功能,并通过胞吐作用排出钙至外套膜外腔中,这些钙就是形成珍珠的基础。维  相似文献   

9.
贝类贝壳在生物材料学及仿生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贝壳基质蛋白质是贝壳中的主要有机质成分,对贝壳的形成以及贝壳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贝壳主要由肌棱柱层和珍珠质层两种微观结构组成,其结构层次较简单,是研究贝壳基质蛋白质及其与贝壳形成关系的极好材料。为深入研究翡翠贻贝贝壳基质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以及分布特点,首先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翡翠贻贝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的微观结构;采用刮取法获得贝壳内表面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的粉末;对不同层次的贝壳粉末,利用酸溶法去除碳酸钙成分,所获得的有机质组分通过离心将其分为酸可溶性组分和酸不溶性组分。采用Illumina深度测序技术对翡翠贻贝外套膜组织进行大规模测序和序列组装,在此基础上,采用LC-MS/MS质谱技术结合外套膜转录组数据库搜索,对翡翠贻贝肌棱柱层和珍珠质层贝壳基质蛋白质开展组学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翡翠贻贝贝壳有两种不同形貌结构的层次,其中珍珠质层为片状堆叠结构,而肌棱柱层为柱状结构。翡翠贻贝外套膜转录组测序共计获得 69 859 条Unigene。蛋白质组学鉴定结果表明,翡翠贻贝贝壳中总计鉴定到蛋白质54种,其中38种为肌棱柱层所特有蛋白质,3种珍珠质层特有蛋白质,另有13种在珍珠质层和肌棱柱层均被鉴定到。肌棱柱层特有蛋白质的分子多样性明显强于珍珠质层。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贝壳不同微观层次的形成机制,以及贝壳基质蛋白质对贝壳不同结构层次的调控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套有效的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细胞体外分离及培养的技术和方法,同时探讨体外形成具有完整结构和分泌功能的珍珠囊并最终生成优质珍珠的最佳方法。使用0.25%胰蛋白酶消化马氏珠母贝外套膜组织,收获的细胞使用M199(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置入经多聚赖氨酸预先处理的35mm×100mm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培养体系中添加10ng/ml的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和10%自制的、  相似文献   

11.
刘小明 《水生生物学报》1989,13(3):294-296,302
30年代日本小林等对珍珠贝外套膜组织结构及珍珠囊形成组织学作过观察,指出了外套膜、外表皮(壳侧表皮)与珍珠囊表皮细胞形态上存在着明显差异及细胞分泌特点;后经许多珍珠学者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目前已基本上定论的珍珠分泌组织学及分泌机制1-3.作者观察到几种淡水河蚌外套膜组织及一些尚未被描述的分泌结构:这些物质与外表皮分--泌物一致,能够解释贝类组织学及珍珠(贝壳)形成机制上的一些重要问题,且在某些见解上与上述文献报道有较多出入.因此,有必要对实验结果作分析报道,供今后进一步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角帆蚌外套膜及珍珠囊的组织学初步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些年来,人们对海水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和淡水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等双壳类外套膜及珍珠囊进行了组织学、组织化学和体外培养等的研究,然而结合河蚌人工育珠方面的报道却不多。事实上,欲提高淡水珍珠质量虽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中与取供体蚌中的外套膜外表皮制作植片用的小片部位,以及珍珠囊的形态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旨在能对提高河蚌人工育珠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淡水育珠蚌外套膜表皮细胞分泌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用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3种淡水育珠蚌外套膜表皮细胞的分泌方式进行了观察研究。几种显微镜观察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外套膜细胞的分泌方式主要有小泡式的局部分泌;液流式、缺口式的顶浆分泌和巨浆分泌;分泌物排出时连同整个细胞一起排出和形成复层表皮后外层脱落的全浆分泌。内表皮细胞以小泡式和缺口式分泌为主;外表皮细胞多为液流式分泌和全浆分泌。内表皮分泌活动表现为持续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观察相邻细胞同时可见到各种不同的分泌时相;外表皮分泌活动呈节律性和区段性的特点,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区段和无分泌活动的区段相间出现。以上结果表明内、外表皮细胞在分泌方式及分泌物性质上均有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内、外表皮功能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三角帆蚌Nacrein蛋白对珍珠晶体成型的影响,通过巢式及3′-RACE PCR对三角帆蚌基质蛋白Nacrein基因3′端序列进行克隆,得到850bp碱基片段,分析表明其与合浦珠母贝同源基因序列相似度为56%,与马氏珠母贝相似度为50%。试验通过水提法初步分离出珍珠质水溶性基质蛋白,并采用快速蛋白液相色谱(fast protein liquid chromatography,FPLC)分离出分子量约为60kD的Nacrein蛋白。此外,采用配对试验设计,对试验组外套膜组织培养样品加入Nacrein蛋白,研究Nacrein蛋白对晶体成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Nacrein蛋白的试验组结晶成棱形状;而未加Nacrein蛋白的对照组结晶成雪花状,而且在晶体形成的时间上,试验组也较之对照组要早。研究表明,Nacrein蛋白能加速外套膜组织分泌的钙质形成棱状结晶,从而对晶体成型产生影响。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基质蛋白对生物矿化的作用提供试验依据,对珍珠培育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河蚌外套膜组织培养细胞分泌珍珠质的药理作用。组织培养后的培养液,能缩短小白鼠出血时间。用组织培养后的培养液及组织块水解液,对大鼠离体子宫及蟾蜍离体心脏收缩有增强作用,对兔离体小肠有抑制作用。这些药理作用与培养液中牛磺酸含量变化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河蚌分泌珍珠质的细胞,在离体人工培养条件下,能旺盛地分泌珍珠质,分泌的珍珠质具有天然珍珠相同的一些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背角无齿蚌外套膜的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角无齿蚌(Anodonta woodiana elliptica)在我国分布很广,是我国三种淡水育珠蚌之一。它所形成的珍珠微带金黄色,具有特殊的风格。四川省安岳县自1971年开始使用背角无齿蚌进行珍珠养殖以来,获得了不少经济利益,并积累了一些育珠经验。为了进一步探讨珍珠形成机理,以利于提高珍珠质量,从而获得更多优质珍珠。我们在对我国淡水育珠河蚌外套膜组织学和染色体等研究的基础上,又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对背角无齿蚌外套膜细胞中的核酸、糖类、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作了组织化学方面的一些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偏光显微镜在物理化学中常用于具有各向异性的物质材料的观察与测定。在昆虫中,因为昆虫肌肉中肌原纤维结构上的各向异性,使其具有长轴上的双折射性。而有些昆虫其体壁原表皮层(包括气管)中几丁质-蛋白复合体叠加排列的方向不一,在蜕皮前也具有很强的双折射性,一旦发生病变,则这种双折射性会削弱。另外,在许多昆虫马氏管基段或共同管段以及直肠中沉积下装的尿酸盐结晶,由于晶体化学键不对称排列,引起的各向导性而具有双折射性;还有些昆虫如家蝇、大蜡螟马氏管中含有的矿化物质凝结块也具有双折射性。这些具有双折射性的组织结构或内含物,用偏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就会显示出清晰的偏振光效应。往往在常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骨形成蛋白2/珍珠层粉/壳聚糖复合多孔支架,观察支架生物性能。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骨形成蛋白2/珍珠层粉/壳聚糖多孔支架。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支架表面形貌及孔径大小,用比重瓶法检测支架孔隙率,热重分析探讨支架的热稳定性,用微力试验机进行压缩性能测试,并将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检测细胞黏附性能,将支架埋置大鼠皮下观察其炎症反应。结果与结论:制备的骨形成蛋白2/珍珠层粉/壳聚糖支架孔径大小为100~300μm,孔隙率为91.64%,压缩应力达3.37MPa,与细胞共培养贴附较好,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提示该支架可做为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上骨组织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淡水贝类贝壳多层构造形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小明 《动物学报》1994,40(3):221-225
对几种淡水贝(包括蚌、螺)进行形态及组织学观察,并通过实验方法重现贝壳三种物质,即:角质、棱柱质、珍珠质的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外套膜外表皮细胞是由相同类型细胞组成,这些相同细胞在不同的作用条件下形成贝壳多层构造。  相似文献   

20.
不同pH值对三角帆蚌珍珠质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邱安东  石安静 《动物学报》1999,45(4):361-370
运用多种组织化学方法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5种pH水环境(pH5、6、7、8、9)对三角帆砷外套膜珍珠质分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中性水环境中,贝体能积极地从外界水环境中吸收钙,并能旺盛地合成和分泌贝壳珍珠层及珍珠有机基质前体物质,持续的酸性水环境导致贝体的钙严重丢失,并引起珍珠质分泌细胞对有机基质前体物质的合成和分泌能力减弱,持续的碱性水环境虽能导致贝体对钙的积累,但珍珠质分泌细胞合成和分泌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