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鱼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的功能, 研究以本土淡水养殖鱼类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为实验材料, 克隆其TRPV1基因, 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 预测其蛋白结构, 并检测其组织表达谱。克隆所得到的TPRV1基因片段长2023 bp。该序列所编码的蛋白具有6次跨膜结构域、锚蛋白重复结构域和离子转运结构域。中华倒刺鲃TRPV1基因在脑的各部分区域及肠、肾等组织均有表达。为检验TRPV1基因的表达是否受到温度变化的调控, 实验鱼被分为磷酸缓冲液(PBS)和脂多糖(LPS)组, 并分别于不同温度(25℃和35℃)处理1h、6h和24h后, 检测TRPV1在间脑和延脑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和LPS处理会引起该基因在间脑和延脑表达量的明显变化, 但两种组织的变化模式相反, 且具有时间特异性。综上, 中华倒刺鲃TRPV1的表达具有温度和体内炎症的敏感性, 并可能具有组织和时间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亚东鲑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亚东鲑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分为明显的食道、胃和肠等。食道粘膜为复层上皮,其中含有杯状细胞和味蕾,胃、肠粘膜为单层柱状上皮,其中散布较多的杯状细胞。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分界明显,胰腺外分泌部由腺泡组成,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大眼鳜头骨的形态学观察表明,大眼鳜头骨由134块硬骨和3块软骨组成,其中脑颅38块,咽颅硬骨96块,软骨3块.同时将大眼鳜头骨与鲈鱼头骨进行了比较分析,两者既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又有较为显著的差异.探讨了大眼鳜头骨形态结构与其功能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的毒性及其恢复规律进行考察,增进对该蛇毒性的认识。方法:用该蛇连续攻击小鼠,用梯度剂量蛇毒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统计死亡率,以折算绝对毒性和半数致死量。对毒性耗竭个体,在梯度时间间隔采集蛇毒,以考察毒性恢复规律。结果:原矛头蝮在2 h内可导致6只小鼠死亡。蛇毒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12.204μL/Kg。毒性耗竭后,在间隔21天所获得蛇毒的容积达到最大值即190μL,湿重为149.7 mg。结论:毒蛇在攻击猎物时,并不一次性排完毒腺中的所有毒液,随着攻击次数的增多,毒腺中毒液量逐步减少直至耗竭。其毒液量的恢复需要约3周时间,期间,单次排毒量逐渐增加,干物质的含量也基本呈递增趋势。就单次最大排毒量而言,原矛头蝮高于竹叶青、蝮蛇和银环蛇。其单位剂量毒性高于五步蛇和竹叶青。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矛头蝮(P.mucrosquamatus)蛇毒对小鼠脏器形态结构的影响,从组织学角度探讨该蛇毒的致病机理。方法:用原矛头蝮攻击小鼠,待小鼠死亡后,立即进行解剖,观察心脏和大血管内部血栓形成情况。取心脏、血管、周围神经、肾脏、肝脏、脾脏和肺,观察外形,并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用健康小鼠相同器官为对照,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被原矛头蝮攻击致死小鼠的心脏、肝脏和肺发生了显著收缩;心腔和血管腔被血栓堵塞;在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血管中观察到了血栓;脾脏中白细胞显著增多;肺泡收缩,细支气管严重收缩致管腔堵塞;股动脉血管内膜发生了脱落;在股神经中发生了脱髓鞘现象。结论:急性凝血和窒息是导致小鼠死亡的重要原因;原矛头蝮蛇毒兼具血循毒和神经毒的特征;原矛头蝮蛇毒可导致多种脏器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改性的水溶性胶原在体外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缓释性能.方法:将PLGA、胶原和BSA制备成复合物,用ELISA法检测本复合物对BSA的缓释性质.结果:本复合物约以6.61 ng/d的速率稳定地缓释BSA,在30天的考察期内,BSA累积释放率达到43%,本复合物形态保持完好.结论:本PLGA-胶原复合物有望发展成为一种体内植入型,具有对生物活性物质长效缓释性质的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7.
一例豹猫脾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bengalensis)脾的组织结构,进一步研究豹猫的生物学特性并为其保护提供基础资料。作者用Nikon80研究显微镜观察了豹猫脾的形态结构,并对其进行常规组织学H.E染色、观察。结果发现,豹猫有副脾,两个脾形态上大致相同,其解剖位置、颜色、硬度及弹性均正常。豹猫脾呈扁椭圆形,被膜较厚,小梁发达。动脉周围淋巴鞘发达;脾小结发达并形成生发中心。脾窦不甚发达,腔隙小,形状不规则;含有大量网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8.
1986年6月15日我们在进行长吻鮠(LeiocassislongirostrisGünther)人工繁殖中,发现一尾雌雄同体个体。这尾鱼是用1981年人工繁殖鱼苗经内塘养殖而成。体重1.15公斤,全长51.0厘米,体长45.0厘米,体高9.5厘米。发育良好,显示明显的雌性特征。配组后有正常的发情表现。生殖腺位于后部体腔的两侧,左右卵巢后段约1/3合并在一起,其情形同雄性左右精巢连结状况相似,而与雌性仅左右输卵管末端合并有别。左侧卵巢中部缢缩,长7.6厘米,最宽处3.5厘米,有9个分枝。右侧卵巢长11.0厘米,上段最宽处5.6厘米,下段最宽处4.2厘米,有15个分枝。右侧显著大于左侧,…  相似文献   
9.
庞旭  付世建  刘小红  蒲德永  张耀光 《生态学报》2020,40(16):5814-5821
为了探讨体重对中华倒刺鲃能量代谢和热耐受特征的影响,在25℃条件下分别测定不同体重大小(1、10、25、50 g组)中华倒刺鲃的静止代谢率(Resting metabolic rate,RMR)、力竭运动后过量耗氧(Excess post-exercise oxygen consumption,EPOC)和热耐受参数。随体重的增加,中华倒刺鲃个体RMR、最大代谢率(Maximum metabolic rate,MMR)、代谢空间(Metabolic scope,MS)和EPOC均显著增加(P0.05);单位体重RMR、MMR和MS则均显著降低,而单位体重EPOC随体重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RMR、MMR、MS和EPOC的代谢尺度指数分别为0.796、0.834、0.849和1.137且显著大于2/3,因此中华倒刺鲃的能量代谢参数均呈异速度增加的关系而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与其个体变大游泳运动能力增强导致能量代谢需求增加相关。中华倒刺鲃临界低温(Critical thermal minimum,CT_(min))和致死低温(Lethal thermal minimum,IL_(min))与体重之间均呈"微笑型"二次函数的关系,临界高温(Critical thermal maximum,CT_(max))和致死高温(Lethal thermal maximum,IL_(max))均呈"钟型"二次函数的关系,因此中等大小的中华倒刺鲃具有更强的热耐受能力。这种非线性关系可能与其生长发育阶段和温度驯化历时有关。  相似文献   
10.
食蚊鱼的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组成。口咽腔内有味蕾分布。食道粘膜为复层扁平上皮,粘膜内有粘液细胞。肠可分为前后两段,皱襞高度、肌层厚度有差异。消化腺包括肝脏和胰腺。肝小叶不明显,雌雄肝脏的显微结构不同。胰腺呈弥散型,一部分分布在肝脏内,另一部分和消化道伴生。讨论了食蚊鱼消化系统的特点与食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