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p19~(ARF):INK4α编码的另一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K4α的重叠编码框架编码产生出两个不同的蛋白p16INK4α和p19ARF。p19ARF在最近的研究中表明有细胞周期阻滞作用,它发挥作用时依赖于P53。其机制是通过与MDMZ结合并加速其降解,减少了后者对p53的下调,从而引起p53的积聚。p19ARF-MDM2-p53通路的发现对INK4α基因座的功能是个很好的补充。同时也提示INK4α基因突变或缺失可能同时损害p16INK4α-CDK4N6-RB和p19ARF-MDM2-p53这两条通路。一些肿瘤细胞中也发现确实存在p19ARF基因的失活。  相似文献   

2.
人类乳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乳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表现出许多的生物功能,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半定量RT-PCR的方法,我们检测了内源性BRCA1蛋白质和mRNA在从十一种人类肿瘤组织中建立的四十三种肿瘤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BRCA1的表达水平是各不一样的。而且并没有发现BRCA1的表达和细胞的内源性p53基因状况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采用细胞转染乳头状瘤病毒-E6致癌基因或采用畸变的p53基因(143Ala→Val)而导致的p53基因功能失活并不对内源性BRCA1本底表达水平产生任何的影响,胆两种与p53功能有关p21(-/-)和Gadd45基因剔除则轻微地增加BRCA1蛋白质的表达。因此,虽然我们目前还不清楚BRCA1在人类肿瘤细胞中不同表达的功能意义,但本文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RCA1在不同种瘤细胞系的生物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3.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HPV16)与50%以上的宫颈癌密切相关,其E6癌蛋白作为病毒生命周期的主要蛋白之一,在诱导肿瘤发生与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病毒复制、宿主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恶性表型转化有关。E6蛋白主要作用包括:通过结合E6相关蛋白降解P53抑制细胞凋亡;增强端粒酶活性使宿主细胞永生化;与Daxx启动子区结合,抑制启动子转录活性,降低Daxx蛋白表达,阻遏细胞凋亡;与多种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后,经多种途径改变细胞微环境,使之有利于肿瘤细胞逃避宿主固有免疫应答。因此,在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中,HPV16 E6蛋白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乳头瘤病毒E6蛋白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致多种临床疾病.高危型HPV的E6蛋白能与p53蛋白形成复合物,并使之发生快速的蛋白酶介导的降解作用,从而破坏p53蛋白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活性.此外,E6蛋白还与其他多种细胞功能蛋白相互作用,同样对HPV的致病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核转录因子p53是重要的肿瘤抑制因子,具有DNA损伤修复、促细胞凋亡、促细胞分化及增殖抑制等功能,并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行进和促进细胞凋亡发挥肿瘤抑制功能。原癌蛋白MDM2为p53的E3泛素化连接酶,MDM2-p53信号轴的功能异常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核糖体蛋白(RP)是蛋白质合成反应的关键调节蛋白,其功能失常与多种疾病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RP能通过调节MDM2-p53信号轴在p53相关性肿瘤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根据目前的研究进展,对RP-MDM2-D53信号轴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突变p53功能研究新进展与个性化的肿瘤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u SQ  Jia ST  Luo Y 《遗传》2011,33(6):539-548
p53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的一种抑癌蛋白,最新研究仍在不断地揭示p53在调控机体代谢、生殖方面的新功能。同时,也揭示了不同p53突变蛋白的获得性新功能在肿瘤发生中的促进作用。这些研究对于了解p53突变的个性化新功能,寻找再激活野生型p53,校正突变p53的新途径奠定了基础,不同突变p53蛋白的个性化治疗将是未来肿瘤治疗的热点。文章综述了已发现的一些突变p53的获得性新功能,及针对不同的p53功能缺陷进行的p53蛋白功能再激活的策略:通过小分子或多肽再激活肿瘤细胞中的p53突变蛋白的野生型功能;通过重组的腺病毒在肿瘤细胞中表达野生型p53蛋白;通过抑制MDM2与p53的相互作用稳定野生型p53蛋白。对p53不同位点突变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制定更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寻求更有效的肿瘤治疗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人乳头瘤病毒E2蛋白对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HPV E2蛋白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基因E6、E7的表达,从而抑制它们的致癌作用,并可通过与p53、Caspase等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增殖,在HPV感染及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转化相关蛋白——p53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53是一种细胞蛋白,在许多种转化细胞、肿瘤细胞甚至一些正常细胞中,其含量显著增高。它是一种磷蛋白,能与病毒编码的某些蛋白形成复合物,并具有抗原性。它的基因位于第11对(小鼠)和第17对(人)染色体上。这一蛋白与细胞转化、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正常细胞生长都密切相关。有人把p53归入了癌基因家族中myc等核蛋白类。  相似文献   

9.
FBW7(F-box and WD repeat domain-containing7)是F-box蛋白家族成员,为SCF(SKP1-CUL1-F-box)型泛素连接酶的靶蛋白识别组分。FBW7通过靶降解周期蛋白E、Myc、Jun等多种癌蛋白,对细胞周期进程、细胞生长、分化起重要调控作用。在多种人类肿瘤中已发现FBW7突变,FBW7功能缺失会引起染色体不稳定及肿瘤发生,表明FBW7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在FBW7缺失所致的肿瘤发生过程中,周期蛋白E、Myc等靶蛋白活性升高、p53功能缺失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HPV及HLA与宫颈癌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HPV几乎是所有的宫颈鳞癌(95-100%)的致病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高危型HPV如HPV16、18的致癌性较低危型明显增高,E6、E7原癌蛋白分别与细胞内肿瘤抑制物p53和pRb结合使其失活是高危型HPV致癌的重要机制.肿瘤细胞往往是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免疫系统对他的识别及破坏,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的表达尤为重要,这使得肿瘤细胞避免了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其的识别及溶解.HPIV病毒E6,E7,Li基因突变的研究表明特定位点的突变会使病毒更易诱导产生癌变及增大再次感染或从宿主免疫系统逃逸的机会;近年研究提出,宿主自身免疫遗传背景不仅参与病毒感染,而且参与肿瘤免疫,并在介导免疫识别、免疫应答、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作用和免疫调节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深入探讨HPV病毒感染与人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多态性的易感性、宫颈癌类型与人白细胞抗原(HLA)及其配体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易感性成为医学多学科共同研究的热点.现对HPV及HLA在宫颈癌发生中的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给予综述.  相似文献   

11.
鼻咽癌细胞中p53相互作用蛋白质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鼻咽癌中p53基因突变罕见,但绝大部分鼻咽癌中存在p53蛋白过表达/聚集且功能失活.然而,到目前为止p53蛋白失活的机制仍然不清楚.为揭示鼻咽癌中p53蛋白功能失活的机制,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分别富集鼻咽癌细胞系HNE1和HNE2的p53结合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免疫沉淀复合物进行分离,从胶中切取p53结合蛋白条带,胶内酶解后进行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分析,得到相应的肽序列标签(peptide sequence tags, PST),通过搜索数据库在鼻咽癌细胞系中鉴定了9个p53结合蛋白.分别是热休克蛋白70(HSP70)家族成员GRP-78和GRP-75、HSP90家族成员GRP-94、核纤层蛋白A/C (Lamin A/C)、α-actinin 4、Ezrin/Cytovillin、DNA复制准许因子/MCM3蛋白(DNA replication licensing factor/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3 protein, MCM3)、CD98/4F2 heavy chain和蛋白激酶C(PKC).并用免疫共沉淀和蛋白质印迹分析技术对HNE1细胞蛋白条带3鉴定的p53相互作用蛋白之一HSP78进行了验证.首次在鼻咽癌细胞中鉴定了9个p53结合蛋白,为阐明鼻咽癌中p53蛋白聚集及失活的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线索.  相似文献   

12.
魏永永  侯静  唐文如  罗瑛 《遗传》2012,34(12):1513-1521
肿瘤发生是抑癌基因失活和原癌基因激活共同作用的结果。p53基因被认为是目前最重要的抑癌基因, 50%以上的肿瘤中存在p53基因的点突变现象; 而Ras基因是肿瘤中突变率较高的原癌基因, 其突变率在某些肿瘤中高达30%~90%。研究发现, 肿瘤发生过程中抑癌基因p53与原癌基因Ras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协同作用。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 p53与Ras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分为3种:第一, p53对Ras的调节作用; 第二, Ras对p53的调节作用; 第三, p53和Ras共同调控某些与肿瘤发生相关的关键基因。了解p53与Ras之间的3种调控作用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p53失活与Ras激活协同促进肿瘤发生的分子通路和机制, 同时也将为癌症的个性化治疗和药物靶点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因此, 文章将对近年来所发现的p53与Ras的各种协同作用机制及其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概括和综述。  相似文献   

13.
e6-ap基因是HECTE3蛋白家族成员,根据N端的不同分为3个转录本,编码的3种蛋白均具有降解蛋白的功能。E6-AP的功能复杂,主要包括:①降解抑癌基因如p53、pml、tsc2、pdz家族基因的功能;②诱导htert基因启动子激活、提高端粒酶活性的功能;③与C型肝炎病毒的核心蛋白结合,参与r6基因的降解;④双向调节固醇类激素受体的表达;⑤调节ANNEXINA1蛋白的表达、促进其降解。E6-AP的蛋白表达受泛素及E6的调控,在肿瘤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类乳癌易感基因1(BRCA1)是乳癌,卵巢癌和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表现出许多的生物功能.采用WesternBlotting和半定量RT-PCR的方法,我们检测了内源性BRCA1蛋白质和mR-NA在从十一种人类肿瘤组织中建立的四十三种肿瘤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BR-CA1的表达水平是各不一样的.而且并没有发现BRCA1的表达和细胞的内源性p53基因状况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采用细胞转染乳头状瘤病毒-E6致癌基因或采用畸变的p53基因(143Ala→Va1)而导致的p53基因功能失活并不对内源性BRCA1本底表达水平产生任何的影响,但两种与p53功能有关p21(-/-)和Gadd45基因剔除则轻微地增加BRCA1蛋白质的表达.因此,虽然我们目前还不清楚BRCA1在人类肿瘤细胞中不同表达的功能意义,但本文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BRCA1在不同肿瘤细胞系的生物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SOX4和p53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应用GSTpull-down、免疫共沉淀实验验证相互作用。结果:GSTpulldown实验证实SOX4能结合GST-p53融合蛋白,但不能结合GST蛋白;免疫共沉淀实验也证明,SOX4与p53能在细胞内发生相互作用。结论:SOX4能与p53发生相互作用,为p53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抗癌基因──p53和Rb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p53和Rb基因甲基比研究的最新进展.CpG序列是DNA甲基化和基因突变的频发位点.p53和Rb基因的CpG序列易发生甲基化.其高度甲基化可能与基因功能失活有关,从而丧失抑制细胞增殖的功能,可能为肿瘤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HPV E6蛋白及其在致癌过程中作用的靶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strain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人类生殖器官和口腔上皮细胞,引起一系列恶性肿瘤. E6是高危型HPV的一个重要的致癌基因,它在致癌过程中的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编码的E6蛋白不具有内在酶活性,它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与各种靶蛋白相互作用,如通过抑制P53和PDZ蛋白家族的活性,以及增强端粒酶的活性等致癌.现将E6蛋白促进癌发生过程中的靶蛋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腺病毒基因早期转录区4的第4开放阅读框架编码的E4ORF4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病毒调节蛋白,能够特异地引起转化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并且这种凋亡机制不依赖于经典的p53途径,E4ORF4蛋白功能的发挥需要与细胞内蛋白磷酸酶2A的相互作用,而且它还能改变Src激酶的活性,E4ORF4蛋白的多种功能协调合作,最终导致了转化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p53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是人体细胞内对抗癌症最有效的天然防御物质之一,同时也是最易发生突变的蛋白质之一。野生型p53蛋白能够调控靶基因的转录,并广泛参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这与它内在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分不开。因此,本文综述了p53蛋白个体结构域和全长蛋白质结构研究的概况,总结了p53突变与肿瘤发生的相关研究,同时还介绍了以p53为靶点的药物设计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研究》2019,(5):367-376
持续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会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生变化和免疫逃逸,最终导致宫颈癌。高危型HPV病毒的E6蛋白对抑癌蛋白p53的泛素化降解可被小分子化合物RITA (reactivation of p53 and induction of tumor cell apoptosis)和姜黄素抑制,使HPV阳性细胞被抑制的凋亡功能得以恢复,但这一现象的分子机制尚未得到阐释。本文选择HPV16和HPV18两种高危亚型,采用同源建模、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对其E6蛋白与RITA和姜黄素的结合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HPV16/18 E6蛋白41~49残基形成的疏水沟槽, RITA和姜黄素具有一致的构象和相似的结合模式,组成疏水沟槽的苯丙氨酸残基和小分子抑制剂的芳环通过疏水作用和π-π相互作用在维持复合物构象中起重要作用。这一结果表明高危型HPV E6蛋白具有作为药物靶点的可行性,为宫颈癌特异性小分子治疗药物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