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量子点(quantum dots,QDs)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不同蛋白的定位与免疫酶法进行比较,以及两种蛋白的共表达,并探讨其初步应用价值。方法利用QDs免疫荧光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正常阑尾组织LCA、乳腺肌上皮组织Calponin、肺癌组织p53蛋白的表达,并利用QDs免疫荧光双标法同时检测了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内CK和PCNA蛋白、乳腺癌组织内Her-2和CK蛋白的共表达。结果QDs免疫荧光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LCA、Calponin和p53蛋白的定位完全一致。QDs免疫荧光双标法结合多光谱成像可同时观察到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内CK和PCNA蛋白、乳腺癌组织内Her-2和CK蛋白的共表达。结论QDs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具有与免疫酶法等同的应用价值。QDs免疫荧光双标法可同时检测不同蛋白的共定位。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棉花对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胁迫的抗性机理,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花铃期棉花经棉蚜刺吸后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棉花花铃期,叶绿素含量在处理前期均有上升情况,仅在处理第10天后,蚜虫密度80头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随着取食时间延长,各蚜虫密度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增加,并在处理10 d后,蚜虫密度80头处理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比对照增加了78.38%;而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随着取食时间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在取食前期随着蚜虫密度增加,脯氨酸、丙二醛含量逐渐上升。由此可知,棉花能忍耐低密度蚜虫胁迫,而较高密度蚜虫刺吸初期敏感,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其自身防御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昆明市西山区2009年健康人群中麻疹IgG、白喉IgG、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脑IgG的免疫水平,评价预防接种效果,按卫生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2005年版)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方法开展了调查。结果显示,白喉抗体总阳性率57.67%,1~4岁组白喉抗体阳性率为89.71%,白喉疫苗在计划免疫人群中实施效果较好,其它人群未能达到免疫成功率;麻疹抗体总阳性率69.71%,未能达到保护水平,而1~6岁组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8.10%,达到计划免疫规程人群抗体阳性率85%的指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57%,乙肝抗体阳性率75.55%,但1~6岁组抗体阳性率较高,然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乙脑全人群抗体阳性率为70.53%,经过多次乙脑强化免疫,在人群中构建了较为有效的免疫屏障。西山区四种疫苗预防接种工作在国家免费所针对人群中实施效果较好,学龄前人群抗体阳性率较高,除乙脑疫苗接种人群外其它人群因未开展加强免疫工作,未能形成有效抗体免疫屏障,需定期开展重点人群强化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哺乳动物中, TRAF家族相关的NF-κB激活因子(TRAF family member-associated NF-κB activator, TANK)参与调控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 NF-κB)信号通路,在硬骨鱼中,最新研究表明TANK在青鱼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但在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中还没有有关TANK的报道。本研究率先在斑马鱼开展TANK功能研究,克隆并获得了斑马鱼TANK基因(Danio rerio TANK, DrTANK),其编码区(coding sequence, CDS)包括1 047个核苷酸,编码349个氨基酸。免疫印迹实验显示Dr TANK蛋白大小约50 kD;免疫荧光实验证明Dr TANK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表明其为一种胞质蛋白;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研究结果显示,在EPC细胞中,过表达Dr TANK并不能显著上调干扰素启动子的表达,但聚肌胞苷酸[poly (I:C)]和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的刺激能显著增强其诱导干扰素启动子的表达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Dr TANK在斑马鱼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为后续Dr TANK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每年有数十万人因疟疾而死亡,我国疟疾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中国云南边境地区和中国西藏林芝地区本地疟疾病例依然存在,再加上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地理位置特殊,与周边疟疾高发的国家接壤,边民来往十分频繁,传染源输入无法杜绝。为了发现植物来源的新型抗疟疾天然产物,该研究依次用75%乙醇和蒸馏水对30种滇西植物进行回流提取,并采用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实验对这些样品进行抗疟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在供试的30种植物中,玉叶金花、回心草以及云南甘草等19种植物粗提物具有不同程度的β-羟高铁血红素形成抑制活性,具有抗疟活性的植物种类涉及17个科、19个属。其中,虾子花、东方紫金牛、姜花水提物以及反瓣老鹳草地下部分醇提物的活性较好,其IC50值分别为796.0、951.0、1033.0、1388.9μg·mL^-1,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虾子花、东方紫金牛的HPLC分析结果显示,其活性成分应为酚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排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PPH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术后对照组通过静脉补液的方式给予常规肠外营养,观察组口服肠内营养剂安素,两组营养支持均维持3-5天。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d血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计数(LYC)、血红蛋白(Hb)的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3d内的排便次数。结果:术后第3d,观察组PA和LY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便次数和首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肠内营养制剂作为老年PPH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能满足老年患者的营养需求,改善免疫功能,并且不刺激排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QuickPrepmicromRNAPurification试剂盒从新鲜金针菇子实体中快速提取、纯化mRNA,TimeSavercDNASynthesis试剂盒逆转录成cDNA分子后,通过在cDNA分子两端加上EcoRⅠ/NotⅠ接头,在T4多核苷酸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与表达载体λZAPExpressPredigestedVector连接,然后用包装蛋白在体外包装连接产物,感染E.coliXL1-BlueMRF捁菇ǔ杀泶颿DNA文库。经检测:文库滴度为4.0×106pfu/ml,文库扩增后,滴度达2.0×1010pfu/ml,重组率为90%,cDNA分子长度在0.3-3.5Kb范围。应用原位免疫杂交,初步筛选出火菇素相关基因的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E2蛋白对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HPV E2蛋白能特异性抑制病毒基因E6、E7的表达,从而抑制它们的致癌作用,并可通过与p53、Caspase等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增殖,在HPV感染及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建立快速获取豚鼠耳朵成纤维细胞的方法,为豚鼠体细胞重编程技术提供起始细胞。首先采用0.05%Trypsin-EDTA和Collagenase IV两种消化酶对脱毛后的耳朵组织碎块进行消化;然后对获取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形态学观察,支原体检测,Vimentin蛋白免疫荧光鉴定,测定细胞生长曲线计算细胞倍增时间;用绿色荧光蛋白的逆转录病毒感染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核型鉴定检测病毒对核型的影响。分离的豚鼠耳朵成纤维细胞为贴壁生长细胞,消化后2~3h即大部分贴壁并基本完全伸展,细胞呈梭形或多角形,胞浆饱满,立体感强,细胞核清晰形态良好,支原体检测阴性。细胞表达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Vimentin。生长曲线为S形,符合体外培养细胞正常生长增殖规律,细胞倍增时间为24.85h。逆转录病毒感染效率达75.6%,病毒感染后染色体2n=64的细胞占90%,遗传稳定核型正常。本研究提供的体细胞获取方法操作简单,效率高,获取的细胞状态良好,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感染率高,是一种非常合适的豚鼠耳朵成纤维细胞分离手段,为后续进一步研究豚鼠体细胞重编程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彭俊  晏俊  张音音  冯浩  肖军 《激光生物学报》2019,28(4):314-322,329
在鱼类中关于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在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较少。为了探究TAK1在斑马鱼天然免疫中的功能,本文克隆并获得了一种斑马鱼tak1剪接异构体(Drtak1),其开放阅读框含有1737个核苷酸,编码578个氨基酸,其中包括N端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和C端的卷曲螺旋结构部。通过免疫荧光试验,证实DrTAK1是一种胞质蛋白。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显现在EPC细胞中单转DrTAK1不能诱导IFN的产生,但与IRF7共转时能显著提高其诱导干扰素启动子表达的能力。本文研究结果首次在斑马鱼中发现TAK1能正向调控IRF7介导的天然免疫反应,为后续DrTAK1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