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梅  王清君  梅杰 《植物研究》2002,22(4):508-512
高寒林区引种辽宁种源的中国沙棘,完全适应该地的生态条件,中国沙棘生长茂盛,已正常开花结果,引种的中国沙棘与红皮云杉营造人工混交林,林分生长良好,伴生树种中国沙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沙棘与若干鸟兽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关于生物群落综合性的生态学研究,近年来引起较多的重视。这类综合性的研究,对于某种生物资源利用的生态效益,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论证依据。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广布于北方地区的灌木植物。由于它的抗逆性强,已经成为防风固沙、绿化荒山的一种重要植物。在一些燃料紧缺的山区,沙棘也作为一种薪炭植物而被提倡,沙棘浆果较高的V_c和苹果酸含量,也引起食品和医药工业开发利用的兴趣。沙棘植物群系与鸟类、兽类构成的动植物  相似文献   

3.
沙棘油的药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沙棘油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沙棘的深入研究、综合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系统阐述沙棘油研究现状。沙棘油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具有广泛的影响,且具有抗衰老、抗肿瘤、抗炎等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4.
沙棘(Hippophae rhanmoides L.)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沙棘的叶、枝、根、果实和种子可以提取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特别是沙棘油,其除工业和食用外,还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沙棘油不仅存在于沙棘种子内,也存在于沙棘的果实、果肉、叶子中。据报导,沙棘油中含有维生素E、F、K、A,以及类胡萝卜素、β—谷固醇等物质,尤以果肉油中的维生素A含量最多。沙棘油具有抗辐射、抗疲劳、增强肌肉活力的性能。据N.N.马塔福诺夫报道,  相似文献   

5.
前言近年来,人们发现一种颇有开发利用前途的野生植物资源,不仅能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一身,而且收效快且显著。人们认定,这种资源在提供人类必需的营养、药物和改造恶劣生态环境中,都具有潜在优势,它就是胡颓子科植物——沙棘(Hippopha rhamnoides L. )。沙棘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东经2~115°、北纬27~68°50′的广大地区,以亚洲尤以我国的分布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和西南),在我国开发利用这一资源,前景十分  相似文献   

6.
桂凌  张征  王举位  闫国振 《生态科学》2011,30(3):268-272
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环境评价领域中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将该法引入到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功能综合评价的研究中,以沙棘生态功能评价指标标准值作为样本输入,综合评价级别作为网络输出,建立了一个含有4个输入神经元节点、6个隐含神经元节点和1个输出神经元节点的BP人工神经网络等级模型。将目标年(2008年)各评价指标实际数据作为输入,得到输出值是0.44,大于Ⅱ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砒砂岩区种植十年沙棘后,其生态效益很好,对砒砂岩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显著。BP神经网络的评价结果与较成熟的AHP-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证明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沙棘生态功能评价是可行的,且评价结论客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沙棘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我国沙棘资源蕴藏量大,野生资源丰富.沙棘属植物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极好生态效应的野生浆果,其研究和开发利用倍受国内外重视,本文对我国沙棘属植物的资源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并重点介绍了沙棘在医药、食品、饮料、化妆品、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沙棘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西南等地森林—草原过渡地带,是我国北方地区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工程的重要造林树种,对维持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探讨限制中国沙棘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模拟其潜在适宜分布区,以期为中国沙棘在林业生态工程和生态经济林建设中的合理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基于中国沙棘自然分布的328个地理样点,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对中国沙棘的潜在分布区的主导气候因子进行分析,并预测中国沙棘的潜在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基于气候变量的MaxEnt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962±0.001和0.949±0.001,均大于0.9,表明MaxEnt模型对中国沙棘潜在分布区的预测具有极高的准确度,可信度好。基于环境变量贡献率和刀切法的结果表明年降雨情况、生长季的水热状况、最干季降雨和最冷月最低温等是限制中国沙棘分布的主要气候因素,其中年降雨是限制中国沙棘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通过模拟得到现代中国沙棘潜在地理分布的总适生区面积为165.1万km~2;其中高适生区和中适生区面积共93.3万km~2,主要集中分布于河北西部、北部,...  相似文献   

9.
沙棘在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生态保护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在民族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历史悠久,现代研究也发现了许多有益于人类健康的药理作用。本文对国内外沙棘的分类分布和基本形态特征、在民族医学中的药用历史以及中医药对沙棘的开发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主要总结现代研究关于沙棘对心血管疾病的药理作用,全面客观的反应沙棘巨大的潜在药用价值。最后,建议通过整合沙棘资源优势、传统临床应用经验、现代基础研究成果,深度开发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提升沙棘的应用价值,为人类健康造福。  相似文献   

10.
采用ISSR标记,对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13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96个位点,其中95个位点具有多态性.(2)中国沙棘雌、雄株的多态位点分别为57和56,多态位点百分率为59.38%和58.33%;俄罗斯沙棘雌、雄株的多态位点均为72,多态位点百分率为75%.(3)Nei指数和Shannon指数估计的遗传多样性表现为俄罗斯沙棘雄株最高,其次为俄罗斯沙棘雌株,然后是中国沙棘雌株,最小的是中国沙棘雄株.表明俄罗斯沙棘因其为蒙古沙棘和中亚沙棘的杂交后代,在遗传上更具有多样性,而中国沙棘由于种群单一,其遗传多样性低;从种间遗传关系来看,中国沙棘的雌株与雄株及俄罗斯沙棘的雌株与雄株的遗传距离近,而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的遗传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11.
沙棘属植物弗兰克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爱梅  殷一然  孙坤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11):3933-3944
弗兰克氏菌(Frankia spp.)能够与沙棘等非豆科植物形成根瘤进行共生固氮,其固氮效率远远高于豆科植物根瘤菌,与沙棘共生的弗兰克氏菌还能够促进沙棘对旱寒等各种不同生境的适应性,是自然界一类具有开发潜力的放线菌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弗兰克氏菌资源,推进弗兰克氏菌分类鉴定工作,加强弗兰克氏菌与寄主植物共生结瘤固氮的机制研究,促使弗兰克氏菌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尽快应用,本文简要介绍沙棘属(Hippophae L.)物种多样性、结瘤状况与分布特点、沙棘根瘤形态结构与功能、弗兰克氏菌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特征,讨论弗兰克氏菌的结瘤机制、生理生态效应与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沙棘属植物与弗兰克氏菌共生的主要因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沙棘属植物弗兰克氏菌的系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基源及分布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属胡颓子科。别名有:酸刺、黑刺、醋柳、醋刺柳等。原野生于欧亚两洲的温带,我国青海、新疆、甘肃、陕西、山西、宁夏、西藏、内蒙、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均有分布。自古以来蒙藏民族就有用沙棘的果实医治疾病的习惯,藏语称沙棘为“大尔卜兴”,少数民族用沙棘治疗跌打损伤、消化不良、肠炎痢疾等。根据《西藏常用中草药》和《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中记载:沙棘具有活血散瘀、化痰宽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沙棘主要蛀干害虫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宗世祥  姚国龙  骆有庆  许志春  王涛 《生态学报》2005,25(12):3264-3270
沙棘木蠹蛾(H olcocerus h ipp ophaecolusHua,Chou,F 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H ipp ophae rham noid ea)的根部和干部。在宁夏,沙棘除受到沙棘木蠹蛾的危害,还受到红缘天牛(A sias ha lod end ri Pa llas)的严重危害,该虫主要危害沙棘的干部。作者根据种群生态位理论,从时间、空间等资源利用上,定量地描述了沙棘木蠹蛾与红缘天牛种群之间的联系和竞争共存机制,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幼虫主要分布在根部和干部80~120cm的范围内,不同时期,幼虫具有从干部向根部转移危害的习性;而红缘天牛主要分布在干部40~120cm的范围内,不同时期,幼虫没有转移危害的习性。沙棘木蠹蛾和红缘天牛的时间生态位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发生期较长,在沙棘上的活动范围较广,而不同时期内沙棘木蠹蛾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变动较红缘天牛大,其在沙棘上的活动范围在不同时期有较大的变动,而红缘天牛则较小。空间生态位重叠较小,在沙棘上的分布趋于分离,对空间资源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而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在沙棘的生长季节均能同时危害,危害期长但不具有明显的危害高峰期。两种害虫在空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小,而在时间生态位上的种间竞争强度较大,在整个发生期内,两种害虫均能同时危害沙棘,但其位置有较大差异,在沙棘根部和干部40cm范围内,两种害虫几乎不能共存。  相似文献   

14.
青海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青海沙棘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用超声提取作为沙棘总黄酮的制备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作为沙棘总黄酮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沙棘根、茎和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12、11.37和95.87 mg/g,叶中总黄酮含量远高于根和茎。与其他植物和其它地区沙棘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相比,青海沙棘叶片中总黄酮含量都较高,因此青海沙棘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三种沙棘总黄酮(TFH)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选择不同浓度的西藏沙棘(Hippophae tibetana Schlecht)、中国沙棘(H.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肋果沙棘(H.neurocarpa)总黄酮作用于A549细胞。通过MTT检测细胞相对活力,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及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比例。选择效果最佳的西藏沙棘总黄酮应用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析该化合物对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MP9、E-cadherin等侵袭迁移相关蛋白表达。敲低E-cadherin基因检测沙棘总黄酮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沙棘总黄酮均对A549细胞系具有增殖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依次为:西藏沙棘中国沙棘肋果沙棘。西藏沙棘总黄酮可显著性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实验组中MMP9、MMP2、TGF-β、N-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E-cadherin表达水平上调。我们发现在A549细胞中敲低E-cadherin,西藏沙棘总黄酮可逆转迁移增加。以上研究表明西藏沙棘总黄酮对肺癌A549增殖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优势,且西藏沙棘总黄酮可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并可能与下调细胞中的TGF-β抑制MMP9表达并阻止肺癌EMT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沙棘的主要可利用成分沙棘果汁、沙棘黄酮、沙棘籽油等的高效高值综合利用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沙棘果的综合利用加工工艺,能够将沙棘中的常规营养成分、功能性成分、沙棘黄酮、沙棘籽油和花青素得到有效的提取和分离,实现沙棘果的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沙棘黄酮提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黄酮是食药两用植物沙棘主要的保健与药用成分,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防治心血管疾病和抗衰老的作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对沙棘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状况,综述了沙棘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充分利用沙棘资源和开发沙棘黄酮提供科学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它又叫酸棘、酷柳,分布在我国华北、西北、西南及东北的一些省区。它具有放线根瘤菌,与其共生固氮,是非豆科植物具有固氮能力的少数野生植物之一。沙棘适应性强,具有耐寒、耐瘠薄和耐盐碱的特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专家咨询、频度分析等方法构建了包含保育土壤、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8个方面涵盖29个指标的沙棘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参考相关标准、参照其他植被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特征参数以及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等方式进行指标体系分级,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达拉特旗沙棘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达拉特旗沙棘总体生态服务功能为Ⅲ级,其中防风固沙服务功能水平为Ⅱ级,而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游憩服务功能仅为Ⅳ级水平。研究发现,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足适合沙棘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的可行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及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西藏高原植物色素由于长期受高原特殊地理、气候和强辐射等的影响,其色素的成分可能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我们从西藏江孜沙棘果实中萃取了7种纯色素。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这7种色素进行了吸光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各个色素成分的吸光度随着波长的增大总体呈现类似指数衰减的特性。在紫外区具有最强的吸光能力,可见区中心约在520nm处出现了吸光度的小波峰,然后又随着波长的增长出现了逐渐减弱的特性。本文列举了其中5种沙棘色素的吸光特性光谱。沙棘果实油具有防晒作用,沙棘果实色素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