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磁学在鸟类定向研究中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上广泛存在的地磁场能够为导航提供可靠的信息,因此很多鸟类在迁徙和归巢过程中都使用地磁信息来保证航行方向的正确,在迁徙的鸟类中已经发现有18种是利用地磁罗盘进行定向和导航的。本文从鸟类使用的磁罗盘、航行地图以及磁感应机制等几方面阐述了目前在鸟类生物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围填海对湿地水鸟种群、行为和栖息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鸟对湿地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所以被认为是监测湿地环境质量的指示生物。围填海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对水鸟的种群、行为和栖息地利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种群生态方面分析围填海对鸟类种群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从水鸟行为方面归纳围填海对鸟类取食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社群行为的影响;从水鸟栖息地利用方面探讨围填海对水鸟栖息地利用和适宜生境选择的影响。围填海通常会降低生境专性鸟类种群数量,但对生境泛性鸟类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小。围垦强度决定着鸟类多样性大小。适度的围垦使得生境多样化,有利于鸟类多样性的增加;过度的围垦则使得水鸟生境破碎化,从而导致多样性下降。围填海后的生境状况影响着水鸟的取食、繁殖、迁徙、社群行为及栖息地的选择。滩涂面积的减少以及植被群落的改变不利于涉禽的觅食栖息,而养殖塘等人工湿地则为游禽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以及良好的栖息环境。扩大研究的时空尺度可全面分析围填海对鸟类的影响机制;将多种水鸟结合在一起并分析其对围填海的响应机制应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地磁场影响着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候鸟、果蝇等就利用地磁场进行导航迁徙.研究表明,鸟类的视网膜中存在一种蛋白名为隐花色素,作为最可能的磁感应分子和光受体. 该蛋白能够在光照条件下,产生自由基对,进行光化学转换.人体内也含有隐花色素蛋白,该蛋白也具有磁感应潜能.本文从地磁感应现象入手,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隐花色素的结构、分类、光反应机制,并且根据光依赖的自由基假说就鸟类感应地磁场这一现象进行了简要阐述,同时对隐花色素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鸟类磁感受的生物物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为学实验表明,许多鸟类能够感受到地磁信息,并利用地磁信息完成迁徙或归巢。地磁场信息能提供可靠导航信息,磁力线可提供罗盘信息,而磁场强度和倾角可提供位置信息。文章介绍了鸟类磁感受机制的两种重要假说——基于磁铁矿的磁感受假说和化学磁感受假说,阐明了两种假说的理论原理及实验证据,对地磁信息传导神经通路与处理脑区做了评述,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2018年7月-2019年5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启东长江口(北支)自然保护区恒大海上威尼斯碧海银沙海水浴场内鸟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9目23科51种,其中鸻形目、雁形目、鹳形目、鸊鷉目等水鸟为鸟类群落的构成主体。不同季节鸟类多样性指数(H)依次为秋季迁徙期>春季迁徙期>夏季繁殖期>越冬期,鸟种由多至少依次为越冬期>秋季迁徙期>春季迁徙期>夏季繁殖期,鸟类数量由多至少依次为越冬期>春季迁徙期>秋季迁徙期>夏季繁殖期。从客流季节集中指数R值来看,碧海银沙旅游区客流量受季节影响变动明显,春、秋、冬三季客流量占比过低。对客流量与鸟类多样性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整体呈负相关,月客流量与鸟类种数相关性较高。本研究探讨了滨海旅游与鸟类迁徙之间的关系,为滨海旅游景区在协调旅游与鸟类迁徙的时空错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鸟类迁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的迁徙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研究方法被应用到鸟类迁徙的研究中,为深入了解鸟类的迁徙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介绍了野外观察、雷达监测、环志、卫星跟踪、稳定同位素和室内控制实验等鸟类迁徙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介绍了近年来在鸟类的迁徙停歇地和迁徙路线以及鸟类迁徙的能量代谢方面的研究成果,供广大读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鸟类迁徙季节,夜间鸟击事故频发是机场鸟击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了解鸟类的夜间迁徙规律对于改进夜间鸟击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综合采用网捕法和声音记录法对沈阳桃仙机场夜间鸟类迁徙物种组成和迁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56种鸟类(占比88.9%)具有夜间迁徙习性,且以后半夜迁徙为主;鸟类夜间迁徙具有明显的时间动态和迁徙次序,春季鸟类迁徙较为集中,迁徙高峰在5月中旬,主要鸟类由鹌鹑、红尾伯劳、栗耳鹀、黑喉石鵖、普通夜鹰、黄眉柳莺等组成,秋季迁徙较为分散,迁徙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主要由鹌鹑、灰背鸫、红喉鹨、丘鹬、矛斑蝗莺和灰头鵐等组成.对夜间迁徙鸟类的危险等级评估发现,春季严重危险物种是鹌鹑和红尾伯劳,秋季严重危险物种是鹌鹑、纵纹腹小鸮、灰背鸫和丘鹬.分别从夜间迁徙鸟类组成、迁徙动态、时间节律和物种危险等级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鸟击防范对策,为桃仙机场鸟击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鸟类迁徙:在全球变暖趋势下的演化、调控与发展(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证实 ,鸟类迁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直接控制。有证据表明 ,存在某种先天的迁徙动因并涉及以下几方面的遗传调控 :(1)迁徙过程的起始、持续以及结束 ;(2 )迁徙活动量 ,即决定鸟类飞行距离的遗传参数 ;(3)迁徙方向 ;(4)生理参数 ,特别是迁徙期间的脂肪贮存 ,以及对于那些部分个体迁徙的鸟种而言 ,决定个体迁徙与否的生理参数。双因素选择实验表明 ,部分迁徙群经由几个世代的选择即可转变成完全的迁徙群或非迁徙群。新迁徙方向以及由此导致的新越冬区的改变 ,也能在野生鸟类中迅速实现。至少在以往研究得最为透彻的鸟种 (黑顶林莺Sylviaatricapilla)中 ,“迁徙”或“非迁徙”是先天性的 ,与特异性迁徙活动量相关 (尤如一时间程序 ) ,前者 (迁徙的 )已证实是由一种阈机制所控制的。一项新的鸟类迁徙理论假设 ,即使好些完全迁徙的类群 ,较低水平的迁徙活动量选择也会导致阈的异位 ,低于这一阈值就会出现非迁徙个体。因此 ,通过选择作用 ,一个迁徙型种群可以通过部分迁徙型转变为非迁徙型。这种中间阶段在现存鸟类中十分普遍。它始见于生物演化早期 ,就鸟类而言 ,可能在原始鸟类就已具备。模型运算表明 ,在施以强定向选择情况下 ,迁徙鸟类经过约 4 0年可转变为留鸟 ,反之亦然。这就解  相似文献   

9.
辽宁老铁山雀形目鸟类秋季迁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4年秋在辽宁旅顺老铁山自然保护区,通过鸟类环志和直接观察的方法,对该地区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秋季迁徙规律进行了研究。5年共环志11 040只雀形目鸟类,发现8种保护区新记录种。结果表明,鸟类迁徙高峰大都集中在10月中下旬;气候条件与鸟类迁徙关系密切;不同年份优势种及种群数量均不同;鸟类的迁徙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集群现象,但不同种类迁徙的种群大小又有差别;2004年雀形目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都明显少于前4年,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迁徙鸟类中途停歇期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马志军  王勇  陈家宽 《生态学报》2005,25(11):3067-6075
大多数候鸟的迁徙活动由迁徙飞行和中途停歇两个部分组成。在迁徙过程中,鸟类要多次交替经历消耗能量的飞行阶段和积累能量的中途停歇阶段。从鸟类在中途停歇时期的能量积累速度、体重变化模式以及迁徙飞行中的禁食或食物限制、食物种类的改变、中途停歇的能量快速积累过程对消化器官的影响等方面,对目前迁徙鸟类的生理生态学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并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研究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综述了利用人造卫星跟踪技术进行鸟类迁徙研究的现状和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鸟类栖息地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的现状。指出了这两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将有助于弄清候鸟迁徙定向、迁徙路径选择的机理,揭开候鸟迁徙策略之谜,有助于从景观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并预测环境变化给候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听觉对鸟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仅次于视觉。利用听觉,鸟类可感知各种声音信息,进行种间识别、发声学习、回声定位、迁徙定向等活动。鸟类的听觉器官和哺乳类一样,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鸟类的外耳无明显的耳壳。除少数鹑鸡类、  相似文献   

13.
卫星跟踪技术在候鸟迁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应用基于Argos系统的卫星跟踪技术开展候鸟迁徙研究以来,鸟类学家取得了许多利用传统鸟类迁徙研究方法所无法取得的成果。但在中国,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中的应用尚属空白。作者利用参与中国首次应用卫星跟踪技术跟踪候鸟迁徙研究之机,对该技术用于候鸟迁徙研究的技术平台、主要内容和未来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展望。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揭示迁徙路线和重要停歇地点;寻找新繁殖地和越冬地;利用卫星数据对栖息地及其利用进行评价;探讨鸟类的迁徙策略。期望该技术能够成为中国濒危鸟类保护的有效方法,并尽快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蔡益 《生物学通报》1998,33(3):37-38
环志是了解鸟类迁徙规律最有效的方法,通过环志活动可掌握鸟类迁徙时间、路线、范围及迁徙鸟的性比、种群数量、年龄等方面的情况,环志工作对保护珍稀鸟类,科学地利用鸟类资源,监测环境,降低鸟害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科研意义。鸟类环志于本世纪20年代初始于丹麦,目前...  相似文献   

15.
迁徙鸟类对中途停歇地的利用及迁徙对策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马志军  李博  陈家宽 《生态学报》2005,25(6):1404-1412
中途停歇地是迁徙鸟类在繁殖地和非繁殖地之间的联系枢纽,对于迁徙鸟类完成其完整的生活史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从鸟类的迁徙对策、中途停歇地的选择、鸟类在中途停歇地的停留时间、体重变化和种群特征以及中途停歇地的环境状况等方面,回顾了中途停歇生态学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在迁徙对策理论的实验研究,小型鸟类在中途停歇地的停歇时间及体重变化的准确确定等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崇明东滩迁徙鸟类生境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国际迁徙鸟类重要的栖息地.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该地区鸟类栖息环境正处于快速变化.研究采用面向对象的图像分割方法提取鸟类生境适宜性多边形评价单元,根据近年来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影响迁徙鸟类生存的地类、植被、潮沟、底栖生物等关键环境因素,建立了鸟类与关键环境影响因素的定性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崇明东滩鸟类保护区内主要四大鸟类种群雁鸭类、鸻鹬类、鹭类以及鸥类的生境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1)崇明东滩迁徙鸟类生境较适宜的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40%左右;(2)光滩区域、与光滩邻近的海三棱藨草带以及潮沟地带是鸟类生境适宜性较好的地理区域;(3)基于面向对象的遥感分析技术和GIS空间分析技术,能有效且简便地对生态环境处于快速动态变化中的物种生境适宜性进行快速、客观准确的分析评价,其结果可为崇明东滩鸟类种群及其生存环境规划、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史林波 《生物学通报》1993,28(3):43-44,37
初中动物学教材指出:“关于鸟类的迁徙至今还有许多有趣的问题没有研究清楚。例如:形成鸟类迁徙本能的历史原因是什么?鸟类迁徙的生理原因是什么?今后需要对这些问题做更进一步地观察、实验和分析研究。”笔者1987年在学生中成立以研究候鸟迁徙为目的的物候观测兴趣小组,开展了活动。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Walter J.Bock 《动物学报》2004,50(6):880-912
科学需要国际交流 ,国际会议也许是国际交流和认识其他同行的最好方法。然而 ,国际科学会议起步较晚 ,于 1884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鸟类学大会即是最早的国际科学会议之一。召开那次国际会议的起因是探讨鸟类生物学中一个超越国界的自然现象 ,即鸟类的迁徙。许多鸟类每年一次的南北迁移运动是鸟类生物学中最具魅力的问题之一 ,但 19世纪的人们对鸟类的迁徙了解甚少。在多国组成的欧洲 ,如果研究鸟类迁徙则必须进行国际合作。RudolfBlasius和GustavvonHayek制定了一个欧洲多国合作研究鸟类迁徙的宏伟计划 ,并得到了匈牙利 -奥地利王储的支持。与此同时 ,二人发表了一项公告 :于 1884年 4月在维也纳召开第一届世界鸟类学大会 ,会议主题是鸟类迁徙。会议制定了详细的收集和出版鸟类迁徙资料的方案。在 19世纪 90年代 ,由于大量的数据没有分析 ,因而这项计划被迫终止。第二届世界鸟类学大会于 1891年在布达佩斯举行。会议的主题仍然是鸟类迁徙 ,但增加了鸟类生物学中其它方面的议题 ,包括对R .B .Sharpe鸟类分类系统的总结。第三届世界鸟类学大会于 190 0年在巴黎举行 ,会议内容涉及到鸟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随后 ,世界鸟类学大会于 190 5年在伦敦举行 ,于 1910年在柏林举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 ,于 1915年  相似文献   

19.
气候变化对鸟类迁徙时间的影响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鸟类环志的方法分析了2010至2019年河北秦皇岛两种鸟类春季迁徙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差异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差异性的原因。选择环志数量较多的食虫鸟黄眉柳莺(Phylloscopus inornatus)和食谷鸟灰头鹀(Emberiza spodocephala)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0年间两种鸟类春季迁徙到达时间、高峰期、离开时间和停歇天数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0年间黄眉柳莺和灰头鹀春季迁徙到达时间、高峰期和离开时间都出现了提前现象。黄眉柳莺和灰头鹀在秦皇岛停歇天数都呈现缩短的趋势,黄眉柳莺到达时间与离开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两种候鸟春季迁徙时间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秦皇岛环境温度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促使各种植被群落和昆虫提前进入生长繁殖阶段,为春季提前迁徙而来的候鸟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黄眉柳莺春季迁徙期在秦皇岛采取“早到早走”的策略,提早到达繁殖地可以增加其繁殖成功率,有助于提高鸟类种群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长岛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士凤  蔡德万 《四川动物》2000,19(4):247-248
长岛是我国东部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 ,每年春秋季节有数以万计的鸟类经此迁徙。为了保护与研究这部分鸟类 ,1 984年成立了山东长岛候鸟保护环志中心站 ,下设几个环志点。 1 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十几年来 ,保护区积极开展各项鸟类研究工作 ,有效地保护了鸟类资源。但近几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旅游业的发展 ,人类的活动对鸟类资源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了解长岛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现状及采取适当的保护对策 ,对保护鸟类资源及合理开发旅游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自然概况长岛自然保护区 (E1 2 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