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长速度是猪育种中选择的主要目标性状之一,鉴定影响生长速度的QTL或基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对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5′调控区TA突变与生长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突变所产生的基因型的判定采用PCR-RFLP方法进行.猪生长性状的测定指标包括60日龄体重(body weight at 60d,BW60)、前期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of stage one,ADG1)、后期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of stage two,ADG2)和全期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 of whole stage,ADG),所采用的记录数分别来自165,276,275和275头无亲缘关系个体.采用SAS软件包的GLM程序对MSTN基因型与猪生长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STN基因型对猪BW60,ADG1和ADG2的效应不显著(P>0.1),对ADG2的效应在剔除基因型与品种的互作效应以后几乎达到显著水平(P=0.0522),突变等位基因的携带者(基因型为TA)具有较高的后期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2.
Myostatin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skeletal muscle mass. The present study cloned the 5' regulatory region of porcine myostatin gene, screened its polymorphisms and analyze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early growth traits in Yorkshire pig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a polymorphism concerning two nucleotide changes exist in the 5' regulatory region of porcine myostatin gene. At sites 435 and 447, allele A and allele B have the haplotypes of A-G and G-A, respectively. The allelic frequency of B is 0.475 in Yorkshire pigs. No homozygous BB genotype was detected in 9 Laiwu Black pigs. Allele B was found to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body weight on day 21 (BW21) (P<0.01), body weight on day 28 (BW28) (P<0.05), body weight on day 70 (BW70) (P<0.05), average daily gain from birth to 21 d (ADG1) (P<0.01), average daily gain from birth to 28 d (ADG2) (P<0.05) and average daily gain from 21 d to 70 d (ADG3) (P<0.01), respectively. The additive effect of allele B on BW21, BW28, BW70, ADG1, ADG2 and ADG3 was 0.596±0.205 kg (P=0.0041), 0.498±0.200 kg (P=0.0136), 1.409±0.551 kg (P=0.0112), 28.39±9.74 g P=0.0041), 17.78±7.15 g (P=0.0136) and 37.00±16.92 g (P=0.0304), respectively, whereas its effect on average daily gain from 28 d to 70 d (ADG4) was not significant (P>0.1), although BB individuals are superior in average daily gain to AA and AB.  相似文献   

3.
Myostatin is a negative regulator of skeletal muscle mass. The present study cloned the 5′ regulatory region of porcine myostatin gene, screened its polymorphisms and analyze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early growth traits in Yorkshire pig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nd a polymorphism concerning two nucleotide changes exist in the 5′ regulatory region of porcine my-ostatin gene. At sites 435 and 447, allele A and allele B have the haplotypes of A-G and G-A, respec-tively. The allelic frequency of B is 0.475 in Yorkshire pigs. No homozygous BB genotype was detected in 9 Laiwu Black pigs. Allele B was found to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body weight on day 21 (BW21) (P<0.01), body weight on day 28 (BW28) (P<0.05), body weight on day 70 (BW70) (P<0.05), average daily gain from birth to 21 d (ADG1) (P<0.01), average daily gain from birth to 28 d (ADG2) (P<0.05) and av-erage daily gain from 21 d to 70 d (ADG3) (P<0.01), respectively. The additive effect of allele B on BW21, BW28, BW70, ADG1, ADG2 and ADG3 was 0.596±0.205 kg (P=0.0041), 0.498±0.200 kg (P=0.0136), 1.409±0.551 kg (P=0.0112), 28.39±9.74 g P=0.0041), 17.78±7.15 g (P=0.0136) and 37.00±16.92 g (P=0.0304), respectively, whereas its effect on average daily gain from 28 d to 70 d (ADG4) was not significant (P>0.1), although BB individuals are superior in average daily gain to AA and AB.  相似文献   

4.
曹随忠  岳成鹤  李西睿  冯冲  龙川  潘登科 《遗传》2013,35(6):778-785
敲除猪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 MSTN)基因可能提高猪瘦肉率, MSTN基因敲除猪也可作为相关疾病的动物模型。文章利用锌指核酸酶(Zinc-finger nucleases, ZFNs)技术敲除五指山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MSTN基因, 为制备MSTN基因敲除猪奠定基础。ZFNs质粒或编码ZFNs的mRNA均能高效敲除MSTN基因, 使用ZFNs mRNA能直接得到MSTN+/-和MSTN-/-两种基因型的细胞克隆。DNA序列测定与分析发现, 细胞克隆的突变类型多为ZFNs作用靶位点处不大于10 bp的碱基插入或缺失(92.18 %); 氨基酸预测发现, 突变型MSTN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常常提前出现。将MSTN基因敲除的细胞进行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SCNT)发现, 胚胎体外早期发育潜力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 表明这些细胞可用于后续MSTN基因敲除猪的制备。  相似文献   

5.
黄颡鱼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u YY  Liang HW  Li Z  Luo XZ  Li L  Zhang ZW  Zou GW 《遗传》2012,34(1):72-78
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MSTN)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其主要功能是负向调控肌肉的生长发育。采用PCR-SSCP技术对黄颡鱼MSTN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和分型,并与其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内含子部分检测到1个缺失位点和2个突变位点(T1003del、G1022A和T1063G),基因型分别为:AA、AB、CC、CD和DD;在第三外显子部分检测到1个突变位点(T132C),基因型分别为:EE和EF。关联性分析表明,AA基因型个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头长和体重显著大于CD和DD基因型(P<0.05),AA基因型雌性个体的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头长、尾柄高、尾柄厚和体重也显著大于DD基因型(P<0.05)。由此推断,AA基因型是影响雌性黄颡鱼生长性状的有利基因型,DD基因型是影响雌性黄颡鱼生长性状的不利基因型,可以尝试利用这两个位点对雌性黄颡鱼进行标记辅助选育。  相似文献   

6.
王青来  王爱国  张豪  罗旭芳  吴珍芳 《遗传》2004,26(6):811-814
应用PEST和VCE4.0对温氏长白猪的主要生长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温氏水台原种猪场1998~2002年的6344头长白猪生长性能测定记录,运用多性状动物模型REML方法估计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遗传力的变化范围为0.207~0.493,性状达30kg体重日龄(AGE30)、达100kg体重日龄(AGE100)、30~100kg平均日增重(ADG)和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FAT)的估计遗传力分别是0.207、0.396、0.304和0.493;FAT/ADG、FAT/AGE100、ADG/AGE100、ADG/AGE30和AGE30/AGE100的各自遗传相关为-0.343、0.180、-0.941、-0.48和0.745;它们的表型相关分别为-0.139、0.138、-0.829、-0.026 和 0.565;AGE30、AGE100、ADG和FAT的窝效应估计结果分别为0.194、0.156、0.157和0.043。  相似文献   

7.
采用PCR-SSCP方法对莱芜猪、大蒲莲猪、沂蒙黑猪和里岔黑猪的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5'端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并分析MyoG基因对猪的初生重、60日龄重、210日龄重,60~21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背膘厚的影响。根据猪MyoG基因5'端的DNA序列(U14331)设计3对引物,发现5-2引物对扩增的片段有多态性,且存在3种基因型(AA、AB、BB),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2080位G→A突变。χ2独立性检验表明,基因型频率在莱芜猪和大蒲莲猪与沂蒙黑猪和里岔黑猪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5),而60日龄重、210日龄重、60~21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与其他两种基因型比较有较小的初生重和日增重,同AA和AB基因型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3种基因型在初生重和60~210日龄日增重的大小排列顺序一致,为AA>AB>BB。因此,推测基因型对个体的初生重和日增重存在一定的影响,选择带有A等位基因的个体有望提高个体的初生重和日增重。  相似文献   

8.
猪个体基因杂合度对生长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逐个测定 139头F2 代杂交猪 (Susscrofa) (英系大白猪×梅山猪 )的初生重、180日龄活重 (LWT180 )、日增重(ADG)、相对生长率 (RGR)和KR值等 5个生长性状 ,对每一个体分别进行 2 4个微卫星座位的基因分型。对性别、家系和标记与生长性状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它们与这些生长性状没有显著关联 (P >0 0 5 )。以 2 4个中性微卫星座位的杂合度来表示个体基因杂合度 ,比较猪生长性状在各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间的差异 ,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初生重从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为 1( 1 5 185kg)时至杂合度水平为 2 ( 1 30 6 3kg)时达性状最低值 ,之后随基因杂合度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180日龄活重、日增重、相对生长率和KR值等 4个重要经济性状随个体基因杂合度的增加呈近似于正弦函数曲线变化 ,在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 2 (杂合度为 0 5 796 )时的性状值最高 ,之后随着个体基因杂合度的增加而降低。同一性状在不同的个体基因杂合度水平表型值不同 ,在某一特定的杂合度水平时达最高 ,提示在猪选配时将个体基因杂合度控制在恰当的水平 ,可以使目的性状的表型值最高。  相似文献   

9.
编辑MSTN半胱氨酸节基元促进两广小花猪肌肉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肌肉生长抑制因子。解除MSTN的生长抑制功能是提高畜禽肌肉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TGF-β的半胱氨酸节结构基元(cystine knot motif)能够稳定MSTN蛋白结构,对MSTN生物学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应用CRISRP/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两广小花猪肾细胞(Liang Guang small spotted pig kidney cells,LPKCs)中对MSTN基因外显子3进行编辑,破坏了其半胱氨酸节基元,以解除MSTN对靶基因的抑制功能。将流式分选获得的混合阳性MSTN编辑LPKCs作为供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和胚胎移植,获得8头MSTN基因编辑两广小花猪仔猪,其中2头存活至10日龄,经鉴定这2头均为基因编辑杂合子,它们在构成MSNT蛋白半胱氨酸节基元的两个半胱氨残基C106和C108编码序列附近分别发生碱基的缺失与替换,导致移码突变,使C106和C108突变为其他氨基酸。MSTN基因编辑两广小花猪杂合子肩部和臀部肌肉较为发达。H&E切片分析显示,MSTN基因编辑猪肌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减少,肌纤维数量显著增多。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C106和C108缺失对MSTN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影响,但显著促进其靶基因Myf5、MyoD和Myogenin等成肌相关因子的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基因编辑猪模型没有造成MSTN表达完全缺失,可保留MSTN其他生物学功能,在促进两广小花猪肌肉生长的同时还消除了MSTN完全缺失可能对小花猪造成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0.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主要在骨骼肌中表达,参与调控骨骼肌的生长发育。MSTN基因在不同物种中具有极强的进化保守性,同时还具有较多的突变多态性。在牛的不同品种中,存在不同位点的有义突变,突变型牛均表现为骨骼肌发达,呈现双肌表型,生长速度与产肉率显著提高。同时,该基因突变也引起显著的生理性遗传效应。对国内外肉牛的MSTN基因突变类型、突变后遗传效应及在肉牛育种应用等方面作了重点阐述,以期为我国地方品种肉牛改良和选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yostatin, MSTN)的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对中华绒螯蟹3个群体(育种群体、大赛群体、野生群体)共321个个体MSTN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筛选, 发现该基因的第1外显子存在3个多态性SNP位点(S1: C714T; S2:G729A; S3:G753T), 均为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P>0.05)的中、高度多态性位点。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3个位点及其基因型组合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 发现S1位点对中华绒螯蟹的体重和壳长等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 而其余2个位点与生长性状无显著关联性。结果表明S1位点的TT基因型对中华绒螯蟹的生长最为有利, 可作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蜕壳生长及其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蜕壳是甲壳动物常见的生长发育现象,但对调控蜕壳与生长的内在机制尚缺乏足够了解。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一个蜕壳周期内的个体蜕壳与生长现象进行了连续观察,分析了2个蜕壳相关基因,即蜕皮激素受体基因(Ec R)和维甲类X受体基因(RXR),以及1个生长相关基因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的表达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中华绒螯蟹在蜕壳后会出现一个跳跃式生长期,之后进入了一个缓慢持续上升过程,当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肥满度达60%左右时)时启动下一次蜕壳;MSTN基因的表达与壳长(r=﹣0.450,P0.05)、壳宽(r=﹣0.410,P0.05)增长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肥满度呈显著正相关(r=0.450,P0.05),Ec R和RXR基因的表达与体重、壳长和壳宽的增长率均没有显著相关性;相对来说,MSTN在蜕壳后的表达量越高,则增重率越小;而Ec R和RXR在蜕壳后表达量越高,其增重率越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在蜕壳后其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肥满度可以作为衡量中华绒螯蟹体内营养积累启动蜕壳的指标,Ec R、RXR及MSTN基因表达与生长表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以五指山猪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和测序相结合技术,对GH基因和IGFBP3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体质量,体高,体长和胸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GH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一处G→A转换,属沉默突变,该位点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显示,BB基因型的体重显著高于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IGFBP3基因第2外显子存在一处G→C颠换,属沉默突变,该位点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显示,AA基因型的体高显著高于BB基因型;IGFBP3基因第4内含子存在一处碱基C缺失,该位点与生长性状关联分析显示,AA基因型体重显著高于AB基因型和BB基因型。研究将为五指山猪生长发育规律、系统选育及矮小机制等方面研究提供了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与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状相关分子标记优势基因型的聚合效果, 研究选择先前已获得的13个与生长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 位于PCK1、HSBP1、FOXO3b、MYH、HSC70-1、CTSB、HBP、POU1F1、PACAP、IGF-I、ghrelin、ApoproteinA1和MSTN基因上。在40尾亲本群体中对各标记的基因型进行检测, 选择可聚合优势基因型最多的2对亲本分别构建家系。在9月龄时, 从2个家系子代中分别采集305尾和266尾个体进行生长性状测量和各标记的基因型分析。家系1子代个体中含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为0—6个, 对应的个体数依次为8、26、75、74、76、35和11, 对应的平均体质量依次为185.03、196.46、198.73、212.59、222.66、235.54和261.27 g。家系2子代个体中含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的数量为1—6个, 对应的平均体质量依次为184.43、213.17、243.77、249.98、252.11和266.00 g。个体中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聚合数量多少与生长性状呈正相关, 提示通过对生长相关优势基因型进行聚合可获得生长性状优良的大口黑鲈, 为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侧翼区新微卫星标记的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取包含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BAC克隆,以EcoRⅠ进行酶切并回收其中大于4kh的酶切产物,连接到pGEM-3zf( )载体后得到了亚克隆。测序分析表明,插入片段不属于猪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的一部分,但其中包含13拷贝的(TG)n重复。以该重复序列的侧翼设计引物对猪的基因组进行分析,得到了PCR扩增产物。对一个“双肌臀”大白猪家系进行PCR扩增及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分析的结果表明,该位点以并显性方式遗传,是一个新的微卫星标记。对莱芜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皮特兰、民猪和二花脸7个品种的381个无关个体的检测均显示该基因座只有两个等位基因,重复数分别为13和19,是一种多态性较低的微卫星标记。与包含该基因的序列(AY208121)比对分析表明,该微卫星属于肌肉生长抑制素基因(MSTN)侧翼区的一个分子标记,在猪肉用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和MSTN功能分析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50头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MSTN基因3个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并对群体内各等位基因进行测序,旨为探讨西门塔尔牛MSTN基因与肉质性状关联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MSTN基因3个外显子中,外显子2受B、C等位基因控制,形成BB、CC和BC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2(11/50)、0.64(32/50)、0.14(7/50);外显子1和外显子3分别受A等位基因与D等位基因控制,形成AA和DD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均为1(50/50)。序列分析表明,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MSTN基因3个外显子中,外显子2在第41 bp处发生了C→T的突变,但并没有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属于同义突变;外显子1和3均无突变。统计结果表明,甘肃西门塔尔牛甘州类群MSTN基因3个外显子中,外显子2为中度多态,其余均无变化。  相似文献   

17.
利用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寻找影响猪生长性状的标记基因座,为应用标记辅助选择培育高生产性能猪的品种或品系提供帮助。本试验采用PCR-RFLP(RsaⅠ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杜洛克、长白、大白及长大二元杂交4个品种共381头猪Pit-1基因exon 5至intron 5内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Pit-1基因多态性对生长性状影响的遗传效应。经检测,4个品种Pit-1基因RsaⅠ位点均存在多态性。等位基因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31 7、0.830 2、0.676 7、0.752 3,A为优势基因。被测猪群Pit-1基因的基因频率在被测猪群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分析表明:Pit-1基因3种基因型的猪在出生重、断奶重及70日龄重性状上均呈现BBABAA趋势(其中,长白猪只存在AB,AA 2种基因型),B为优势基因。Pit-1基因exon 5至intron 5 RsaⅠ位点多态性对测试猪群生长性状有一定影响,但是否是影响生长性状的一个候选基因之一或是与影响猪生长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以长白猪(73),大白猪(68),沂蒙黑猪(57)和莱芜猪(83)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方法 对猪MyoG基因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研究基因型与初生重、日增重、肌肉嫩度和背膘厚的相关性.根据猪MyoG 基因的DNA序列(M14331)设计引物,结果在内含子1扩增的片段上发现了一个多态性,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A、B),3种基因型(AA、AB、BB),并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2 943位G→C突变.基因型在不同猪种分布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白猪与长白猪、沂蒙黑猪和莱芜猪比较差异显著(P<0.05),莱芜猪与长白猪和沂蒙黑猪比较差异显著(P<0.05),长白猪与沂蒙黑猪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及嫩度基因型间差异显著(P<0.01),而日增重及背膘厚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与AA基因型个体比较肌肉嫩度的差异显著(P<0.05),AA基因型个体与AB和BB基因型个体比较背膘厚的差异显著(P<0.05).因此,推测MyoG基因对猪肉品质、生长速度及背膘厚存在一定的影响,将 MyoG基因应用于猪育种过程中的标记辅助选择将可以改善猪肉品质,提高生长速度,加快猪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9.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是动物骨骼肌生长的负调控基因。本研究在获得MSTN基因双等位突变原代兔的基础上,培育具有“双肌”表型性状和稳定遗传的MSTN^(–/–)纯合突变兔,建立原代MSTN双等位突变兔繁育纯合子后代的方法。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MSTN–/–突变原代兔,原代双等位突变兔与野生型兔配种,产生F1代兔。同一突变系的F1代兔半同胞交配或回交繁殖F2代纯合子兔;后代兔利用基因组DNA PCR扩增产物序列分析和T载体克隆测序鉴定用于筛选纯合子兔;14–19周龄MSTN基因突变兔称量体重。MSTN基因突变兔臀大肌组织切片,统计分析肌纤维横截面积。获得5只MSTN基因突变原代兔,其中3只用于纯合子培育,共获得15只(5种突变子)纯合突变兔(M2-a:3只;M2-b:2只;M3-a:2只;M7-a:6只;M7-b:2只)。在14–19周龄,MSTN^(–/–)纯合突变兔体重极显著高于同龄MSTN+/+野生型兔(平均(2718±120)g和(1969±53)g,P<0.01,同龄体重提高38.0%);纯合突变兔的臀大肌纤维平均截面积极显著高于野生型兔((3512.2±439.2)μm^(2)和(1274.8±327.3)μm^(2),P<0.01),也显著高于MSTN^(+/–)半合子兔((3512.2±439.2)μm^(2)和(2610.4±604.4)μm^(2),P<0.05)。本研究成功培育了5种MSTN^(–/–)基因纯合突变兔,且有明显瘦肉表型。研究表明,应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获得的原代双等位突变兔为非嵌合体突变兔,突变性状遗传后代;原代双等位突变兔后代分离为两个不同突变子,并都呈现“双肌”表型;F1代单等位突变兔通过近交或回交可获得MSTN^(–/–)纯合突变兔。该研究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优良家畜品种方面取得了实验进展。  相似文献   

20.
脂蛋白脂酶(LPL)是动物脂质沉积和新陈代谢的关键酶,对生长和肉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试验采用PCR-SSCP法和DNA直接测序技术相结合对兴义鸭L PL基因外显子8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多态与生长和肉质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兴义鸭L PL基因外显子8首次检测到1个T1251C同义突变,产生三种基因型TT、TC和CC,2个等位基因T和C,基因型TT和等位基因T的频率分别为0.8077和0.8750,多态信息含量为0.1948,表现为低度多态,卡方(字2)检验表明T1251C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兴义鸭中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最小二乘分析显示,TT基因型个体的宰前体重显著低于CC基因型(p<0.05),胸宽显著低于TC基因型(p<0.05),推测等位基因C可能是兴义鸭生长性状的有利等位基因,可作为生长性状的一个标记性辅助选择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