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E6癌蛋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快速、低成本的HPV E6癌蛋白检测技术(OncoE6TM,AVC,Sunnyvale,CA,USA)在棉签和液基细胞学(Liquidbased cytology,ThinPrep)两种不同采样和储存介质宫颈标本中对HPV E6癌蛋白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对宫颈上皮内瘤变2/3(CIN2/3)及以上病变检出准确性。依托于1999年在山西省建立的宫颈癌筛查队列,对2014年随访中HPV DNA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阳性妇女的棉签和ThinPrep标本均进行E6癌蛋白检测,并用线性反向探针杂交技术(LiPA,Innogenetics)进行HPV基因分型。在294例HPV阳性妇女的棉签和ThinPrep标本中,E6癌蛋白阳性率相当(11.2%vs 7.8%,P=0.16);两者一致率为96.6%、Kappa值0.8。E6癌蛋白检测和LiPA基因分型对HPV16和HPV18型别的检测结果在两种标本中的一致性均较高(90%)。E6癌蛋白检测对CIN2+的检出效果如下:在棉签标本中,其灵敏度50.0%、特异度93.9%、阳性预测值51.6%;而ThinPrep标本中,灵敏度46.9%、特异度97.1%、阳性预测值68.2%;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同样为0.72;各项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样,对CIN3+的检出效果也相当,各指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E6蛋白检测在不同检测条件下可重复性较好,且两种标本有其不同的优势,应当根据不同地区卫生资源,适当选择标本类型,进行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现行3种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12月105位24~71岁妇女,均实施宫颈刮片细胞学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杂交捕获2代实验(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DNA)、阴道镜取宫颈组织做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中度官颈上皮内瘤变(CIN2)为阳性,检测各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各筛查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巴氏Ⅲ级为阳性)(0.829,0.615)、TCT(≥ASCUS/AGUS为阳性)(0.845,0.594)、HR.HPV DNA(≥1.00为阳性)(0.902,0.400)、宫颈刮片细胞学与HR-HPV DNA联合检测(二项均阳性)(0.780,0.677)、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二项均阳性)(0.805,0.692).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TCT、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HR-HPV DNA、TCT联合HR-HPV DNA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分别为0.719(0.620-0.819),0.724(0.625-0.822),0.729(0.629-0.828),0.749(0.652.0.849),各筛查方法筛查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以及HR-HPVDNA检测是目前宫颈癌筛查有价值的方法,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与TCT检查相比筛查效率相似,分别联合HR-HPVDNA检测后筛查效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Pin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CyclinD1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经液基细胞学筛查,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3例正常组织进行HPV检测分型,同时对HPV16/18阳性的标本进行Pin1,CyclinD1免疫组化。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浸润癌组织中Pin1表达率分别为7.7%(1/13)、57.1%(12/21)、68.4%(13/19)、85%(34/40)(P<0.05);CyclinD1表达率分别为0%、9.52%(2/21)、20.5% (4/19)、55%(22/40)。HPV16/18的表达率也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分别为15.4%(2/13)、42.9%(9/ 21)、57.9%(11/19)、82.5%(33/40)。Pin1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高度相关(r_0=1.0,P<0.05);而CyclinD1的表达与HPV16/18相关性较小(r_0=0.4,P<0.05)。认识Pin1,cyclinD1和HPV16/18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HCCR和HPV16/18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HCCR在宫颈脱落细胞(来自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选取57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液基细胞学残液标本中具有相应组织学标本者31例,并随机选取10例正常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HCCR和HPV16/18.结果可见.HCCR在正常宫颈细胞及组织中呈现低表迭,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细胞和组织中阳性率随着病变的升级而升高;HPV16/18 DNA的检出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HCCR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1,P<0.005);无论是HCCR还是HPV16/18,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和相应宫颈组织中的栓出率都是一致的.结论利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残液检测HCCR和HPV6/18对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宫颈癌筛查系统初善仪()(TruScreen())与HPV分型检测时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LCT≥ASC的患者依次进行TruScreen检查、HPV分型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将病理结果与TruScreen和HPV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ruScreen和HPV阳性分别为52例和41例,病理学检查阳性为38例.TruScreen、HPV检测CIN的敏感度分别为94.73%、81.58%,特异度分别为61.90%、76.1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检查的符合率:71.25%.联合检查对高度CIN诊断的敏感度为100%.HPV16、58感染较多出现在高度CIN中.结论:TruScreen可即时检测宫颈病变,敏感度高,联合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选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子宫颈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以探讨两者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DNA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宫颈组织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结果:(1)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组分别为10.00%、16.67%、40.00%、70.00%、95.00%,宫颈癌组高于CINⅢ,CINⅢ高于CINⅡ,CINⅡ高于CIN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329,P=0.037;x2=4.327,P=0.038;x2=4.022,P=0.045)。(2)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病毒负荷量均增高。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在宫颈癌和CIN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CINⅠ及CINⅡ(x2=29.501~7.414,P<0.01)。高危型HPV的病毒负荷量在对照组与其他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组分别与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和端粒酶阳性表达率依次递增,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r=0.943,P<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和端粒酶活性均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作为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筛查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6感染和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筛查在预测宫颈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门诊537例高危型HPV感染疑似宫颈病变女性为对象,进行HPV16感染分析、液基薄层细胞学和阴道镜病理检查,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比较HPV16感染筛查方法、TCT筛查方法以及二者联用在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度等指标,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HPV16感染筛查方法的敏感度为62.9%,特异度为83.5%,阳性预测值为53.4%,阴性预测值为88.2%;TCT筛查方法的敏感度为41.2%,特异度为92.7%,阳性预测值为62.9%,阴性预测值为84.0%;二者联合筛查,以HPV16感染或TCT异常为阳性,敏感度为84.7%,特异度为75.8%,阳性预测值为51.2%,阴性预测值为94.3%。结论 HPV16感染联合TCT异常筛查可以提高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作为宫颈防癌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8.
阐明广西柳州地区自然人群中18~45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中和抗体和DNA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2013年3月至7月在柳州市招募2 300名18~45岁女性,采集血清以假病毒中和试验(PBNA)法检测HPV16/18型中和抗体,同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诊断和HPV DNA检测,对细胞学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对采集的组织学标本进行病理诊断。采用趋势性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HPV DNA阳性率及HPV中和抗体阳性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广西柳州地区18~45岁女性自然人群中,HPV16DNA或中和抗体阳性364例(15.8%,95%CI:14.4,17.4),HPV18DNA或中和抗体阳性164例(7.1%,95%CI:6.1,8.3)。CIN3在不同年龄组的卡方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5),HPV16和HPV18型DNA阳性是CIN1+(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及以上)、CIN2+(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与癌前病变未发现统计学相关性。HPV16/18型感染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未发现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与其相关,表明接种疫苗仍是18~45岁女性预防HPV感染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主要型别及其感染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探讨了江西省和广东省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及其型别分布,分析了高危型HPV对各种宫颈病变的感染情况,为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采用细胞学、HPV DNA检测(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电子阴道镜和宫颈化学着色方法筛查宫颈癌患者,经病理镜检确诊,然后用GP PCR-SBT法对宫颈癌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江西省溪口镇、古市镇及修水县城宫颈癌癌前病变发生率为5.7‰。HC2方法发现宫颈癌患者13种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为89.9%,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为84.8%,对照组为24.5%。采用GP PCR-SBT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发现,江西省宫颈癌患者存在HPV16、58、31、33、18、66、6、11、56和81十种型别,其中HPV81型在国内外鲜有报道。据此提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妇女宫颈癌发病的重要因素。并发现江西省宫颈癌高发区妇女高危型HPV感染率为24.5%。建立了HPV基因分型的方法,对HPV致宫颈病变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TCT)对1175例妇女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初筛,细胞学异常者或TCT正常、HR-HPV DNA阳性且高度怀疑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和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宫颈病变.用二代杂交捕获法(hybird captureⅡ,HC-Ⅱ)对所有标本进行高危型HPV DN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5例样本中TCT检测结果正常或炎症968例,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2例,ASC-H(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9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7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9例.207例细胞学异常者经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证实炎症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7例,Ⅱ级34例,Ⅲ级19例,浸润癌5例,湿疣6例.HC-Ⅱ法检测HR-HPV DNA发现207例细胞学异常者HPV感染率分别为:正常或炎症17.24%,CIN I 22.22%,CIN Ⅱ32.35%,CIN Ⅲ61.39%,浸润癌100.10%,湿疣30.23%.82例TCT正常、HR-HPV DNA阳性患者病理结果显示炎症67例,CIN Ⅰ 11例,CIN Ⅱ 6例.结论:随着病变的加重,HR-HPV感染率逐渐增高,其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相关,HR-HPV检测可辅助筛查宫颈病变,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江苏妇女HR-HPV基因型在正常宫颈、癌前病变(CIN I、CIN II、CIN III)和宫颈癌的分布特点及关系,为宫颈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424例江苏妇女进行HPV分型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分为正常组、CIN I组、CIN II组、CIN III组、宫颈癌组,运用卡方检验研究江苏妇女HR-HPV感染与不同宫颈病变组的关系。结果:正常组、CIN I组、CIN II组、CIN III组、宫颈癌组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24.3%、50.0%、71.5%、75.9%、82.1%。正常组与各病变组的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单一型别和多重型别感染率无差异(P=0.973);随着宫颈病变级别增加,HR-HPV分布不同。CIN I组以HPV16、52、58和51最为常见。CIN II/III组以HPV16、58、52、33和31最为常见。宫颈癌组以HPV16、53、18和58最为常见;HR-HPV感染年龄高峰为49岁,感染年龄低峰为20-29岁(P0.01)。结论:江苏妇女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与HR-HPV感染率呈正相关,与感染HPV高危型的数目无关。除了HPV16,HPV58、52、33和31均与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密切相关。HR-HPV感染率存在年龄差异,应加强对49岁江苏女性的重视,定期进行HPV分型检测和宫颈病变筛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危型HPV16/18感染对宫颈组织中抑癌基因Rap1GAP的影响,揭示HPV16/18感染导致宫颈癌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因子宫肌瘤手术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20例和宫颈癌组织20例。检测HPV16/18感染情况后,Trizol法提取组织总RNA,RT-PCR检测组织中Rap1GAP mRNA;提取基因组DNA,PCR检测Rap1GAP第11和19号外显子(E11、E19)。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论是否HPV16/18感染,均能检出Rap1GAP mRNA,检出率为100%。宫颈癌组织中,HPV16/18感染标本Rap1GAP mRNA的检出率为0%,未感染标本检出率为60%,HPV16/18感染和Rap1GAP mRNA检出率呈负相关(P0.05)。(2)正常宫颈组织和宫颈癌中E11、E19的检出率均分别为100%、9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HPV16/18感染标本E11和E19的检出率均为87%,未感染标本检出率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感染下调Rap1GAP mRNA表达可能是其导致宫颈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分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反向斑点杂交法对HPV基因型进行分析,包括低危型(如6、11、42、43、44型等)和高危型(如16、18、31、33、35、MM4型等)共23个型别。结果:98例样本中检出HPV阳性者38例,23种基因型中共检出15种HPV型别,HPV总感染率38.8%(38/98)。慢性宫颈炎患者中HPV感染率30.4%(14/46),检测到的HPV亚型主要是HPV43,11,6,42,31和51(其中HPV6,42,31,51检出率一致)。CINI患者HPV感染率15.4%(4/26),最常见的HPV亚型为HPV35,其次为HPV16,52,53和59(其中16,52,53,59检出率一致)。CINⅡ患者HPV感染率71.4%(10/14),以HPV16,6,11,51等亚型最常见。CINⅢ患者HPV感染率75%(6/8),HPV亚型以HPV16,18,31,53为主。SCC患者HPV阳性率为100%(4/4),HPV16检测率最高,其次为HPV52,18,33,58,59和66。结论:持续的HPV感染与宫颈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HPV基因型的检测为临床进行宫颈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观察提供了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常规细胞学、高危型HPV-DNA病毒测定及DNA倍体分析方法在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的优缺点。方法 374名妇女做宫颈活检前进行了宫颈细胞常规细胞学诊断、高危型HPV-DNA病毒测定和DNA倍体分析。用宫颈刷刷取宫颈细胞,每个样本制成二张液基薄层玻片,一张经巴氏染色用于常规细胞学诊断(TBS),另一张经Feulgen染色做DNA倍体分析,剩余样本做HC2-HPV-DNA检测。宫颈活检样本进行组织病理诊断。结果 374例宫颈活检样本中发现167例宫颈炎,92例CIN1,63例CIN2,37例CIN3和15例宫颈浸润癌。在259例宫颈炎和CIN1病例中,高危型HPV检测201例为阴性,58例为阳性;DNA倍体分析发现有异倍体细胞的病例为40例,219例为阴性;TBS诊断ASCUS及以上级别的病例30例,229例为正常。在115例CIN2、CIN3和宫颈浸润癌中,高危型HPV病毒测定阳性为98例,阴性为17例;DNA倍体分析阳性为93例,阴性为22例;TBS诊断ASCUS及以上级别的有79例,正常为36例。诊断CIN2及以上级别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测定分别为85.2%、77.6%、62.8%和92.2%;DNA倍体分析分别为80%、84.6%、69.9%和90.9%;TBS诊断为68.7%、88.4%、72.5%和86.4%。结论在诊断宫颈高级别癌前病变(CIN2和CIN3)和宫颈癌上,HPV-DNA病毒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低;常规细胞学方法敏感性低,特异性高;DNA倍体分析方法正好介于二种方法之间。三种方法均有优缺点,具体运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对宫颈病变组织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妇科门诊行宫颈活检患者150例,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宫颈癌33例、CINⅠ期26例、CINⅡ期28例、CINⅢ期23例)110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例。提取两组患者宫颈组织标本,检测观察组HPV-DNA、HPV分型,及两组IFN-γ、IL-10蛋白及m RNA表达,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组织IFN-γ、IL-10表达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PV-DNA阳性87例(79.1%),其中HPV16型47例(42.7%)、HPV18型20例(18.2%)感染率最高;且HPV16、18感染率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以及宫颈癌组中的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PV16、18与宫颈病变程度均呈现正相关关系(r=0.896,0.786;均P0.05)。IFN-γ、IL-10表达水平在CINⅠ期、CINⅡ期、CINⅢ期、宫颈癌、对照组表达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FN-γ与宫颈病变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r=-0.567,P0.05),IL-10呈现正相关关系(r=0.678,P0.05)。且HPV16、HPV18感染率与IFN-γ表达呈现负相关关系(r HPV16/18=-0.678,-0.675,均P0.05),与IL-10呈现正相关关系(r HPV16/18=0.582,0.778,均P0.05)。结论:IFN-γ表达随着宫颈病变加重或者HPV16、HPV18感染率升高逐渐降低,IL-10则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癌灶组织内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E盒锌指结合蛋白1(ZEB1)表达情况,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病理检验科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63例宫颈癌标本(宫颈癌组)、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标本(CIN组)及50例正常宫颈标本(正常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标本内STING及ZEB1表达情况,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各标本内高危HPV感染情况,分析STING及ZEB1蛋白表达情况与宫颈癌病理特征及高危HPV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标本STING及ZEB1表达量均高于CIN组及正常组,CIN组标本ZEB1表达量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IN组标本STING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标本HPV16、18检出率高于CIN组及正常组,CIN组标本HPV16、18检出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及浸润深度与其组织内STING及ZEB1蛋白阳性情况均存在相关性;此外,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现察人白细胞相关抗原Ⅰ(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lass Ⅰ, HLA-Ⅰ)表达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前病变进程及高危型HPV16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内上皮瘤样病(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和宫颈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148例,提取组织DNA,应用PCR的方法检测HPV阳性及HPV16型别;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LA-Ⅰ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在维吾尔族妇女中HLA-Ⅰ抗原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 Ⅲ、SCC组中阳性表达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HLA-Ⅰ的阳性表达下降趋势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3)HPV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 Ⅲ、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3%、46%、82%、95%,差异有统计学(P<0.001).(4)HPV16在宫颈炎、CIN Ⅰ-Ⅱ、CINⅢ、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4%、30%、68%、85%,差异有统计学(P<0.001).(5)在HPV 16阳性标本中,存在HLA-Ⅰ表达缺失的占71%(58/82),HPV16感染与HLA-Ⅰ表达呈负相关(r=-0.625,P<0.001).结论:(1)HLA-Ⅰ表达缺陷可能是宫颈病变进展的重要标志,对宫颈癌的预测预警提供依据.(2)HPV16感染在宫颈病变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一个很强的致癌因素.(3)HPV16感染与HLA-Ⅰ表达之间的关系对揭示宫颈癌发病机制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本地区妇科门诊患者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状况及亚型分布,为今后的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1 235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HPV筛查,筛查出的阳性患者应用流式荧光杂交法进行高危型HPV亚型检测,分析比较宫颈炎、宫颈鳞癌及宫颈腺癌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差异。结果六安市金安区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高达60%,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43. 2%,主要以HPV16、HPV18为主;低危型HPV感染率为30.0%,主要以HPV11为主;单一感染阳性率为34. 1%,而混合型感染高达65. 9%,且两者均以HPV16型和HPV18型为主。宫颈炎患者HPV16型、HPV18型及HPV16 + HPV18型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患者,其中宫颈腺癌患者HPV16 + HPV18型混合感染率最高。结论妇科门诊患者HPV感染率较高,宫颈癌患者HPV16及18型检出率显著高于宫颈炎患者,加强HPV高危基因型的监测有助于预警宫颈癌尤其是宫颈腺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联合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C-MYC)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妇科保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标本140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表达情况,采用PCR检测HPV16、HPV18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40份标本中,HPV16与HPV18的阳性率为62.9 %与61.4 %;CIN 1级标本HPV16、HPV18阳性率分别为26.8 %和24.4 %,2级标本分别为62.7 %和58.8 %,3级标本分别为93.8 %和95.8 %,对比有差异(P<0.05)。C-MYC阳性率为83.6 %,不同CIN分级程度的标本组织中C-MYC阳性率对比有差异(P<0.05)。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HPV16、HPV18、C-MYC阳性率与CIN分级呈相关性(P<0.05)。二分类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HPV16、HPV18、C-MYC阳性率都为影响CIN分级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增加,HPV16、HPV18的阳性率也在升高,同时伴随C-MYC的过表达,两者具有相关性,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酶切信号放大法(Cervista)与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 Ma)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或2级以上(CIN2+)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88例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进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的年龄在20~65岁的宫颈细胞学检测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患者,采用Cervista技术与Hybri Ma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并对入组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ervista技术与Hybri Ma技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或2级以上(CIN2+)的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结果:在入组的288例患者中,Cervista技术和Hybri Ma技术检出高危型HPV的阳性率分别为49.31%和51.39%(P0.05),其诊断CIN2+的敏感度分别为95.65%和91.30%(P0.05),特异度分别为59.50%和56.20%(P0.05),阳性预计值分别为30.99%和28.38%(P0.05),阴性预计值分别为98.63%和97.14%(P0.05)。两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和0.738(P0.05)。结论:Cervista技术与Hybri Ma技术诊断CIN2+的临床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