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人宫颈癌基因(HCCR)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SP法对79例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蛋白进行检测,其中正常宫颈上皮脱落细胞11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53例、宫颈癌(CCa)15例。所有标本均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果HCCR基因在正常宫颈脱落细胞中不表达或阳性率较低,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表达阳性率随病变加重而逐级升高。结论HCCR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中HCCR蛋白的水平对宫颈癌的筛查和诊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in1,CyclinD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1,CyclinD1在宫颈液基细胞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探讨其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诊断的意义。经液基细胞学筛查,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对80例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13例正常组织进行HPV检测分型,同时对HPV16/18阳性的标本进行Pin1,CyclinD1免疫组化。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CINⅡ-Ⅲ,浸润癌组织中Pin1表达率分别为7.7%(1/13)、57.1%(12/21)、68.4%(13/19)、85%(34/40)(P<0.05);CyclinD1表达率分别为0%、9.52%(2/21)、20.5% (4/19)、55%(22/40)。HPV16/18的表达率也随着宫颈病变的升级而升高,分别为15.4%(2/13)、42.9%(9/ 21)、57.9%(11/19)、82.5%(33/40)。Pin1和HPV16/18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高度相关(r_0=1.0,P<0.05);而CyclinD1的表达与HPV16/18相关性较小(r_0=0.4,P<0.05)。认识Pin1,cyclinD1和HPV16/18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TCT)对1175例妇女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进行初筛,细胞学异常者或TCT正常、HR-HPV DNA阳性且高度怀疑宫颈病变患者进行阴道镜和宫颈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结合病理结果分析宫颈病变.用二代杂交捕获法(hybird captureⅡ,HC-Ⅱ)对所有标本进行高危型HPV DNA的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75例样本中TCT检测结果正常或炎症968例,ASC-US(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62例,ASC-H(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39例,LSIL(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87例,H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19例.207例细胞学异常者经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证实炎症1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7例,Ⅱ级34例,Ⅲ级19例,浸润癌5例,湿疣6例.HC-Ⅱ法检测HR-HPV DNA发现207例细胞学异常者HPV感染率分别为:正常或炎症17.24%,CIN I 22.22%,CIN Ⅱ32.35%,CIN Ⅲ61.39%,浸润癌100.10%,湿疣30.23%.82例TCT正常、HR-HPV DNA阳性患者病理结果显示炎症67例,CIN Ⅰ 11例,CIN Ⅱ 6例.结论:随着病变的加重,HR-HPV感染率逐渐增高,其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相关,HR-HPV检测可辅助筛查宫颈病变,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较好的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和基因型分布情况,以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妇科门诊就诊,有性生活史并要求行HPV亚型检测的患者,共计11 885例,其中5 434例患者同时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分别分析HPV感染率、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11 885例受检者中HPV总感染率为33.51%(3 983/11 885),其中高危型HPV占82.59%(5 076/6 146),主要亚型为HPV16、HPV52、HPV58;低危型HPV占17.41%(1 070/6 146),主要亚型为HPV81、HPV6、HPV11。HPV 16/18型阳性率随宫颈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χ~2=1 090.12,P0.001),HSIL组感染率最高(62.43%)。HSIL组三种最常见的HPV是HPV16(41.76%)、HPV58(11.49%)、HPV33(8.05%)。HPV33阳性率随宫颈细胞学病变程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χ~2=13.78,P=0.003)。结论 HPV型别、感染率与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密切相关,为宫颈癌的筛查、防治提供初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比免疫蛋白印迹及斑点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的检出率,以期找到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最佳方法。采用免疫蛋白印迹与斑点杂交分别对173份宫颈液基细胞进行HPV16/18检测。150例经宫颈液基细胞学镜下筛查为宫颈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患者,其中免疫蛋白印迹对低度病变检出率为47.6%(30/63),对高度病变检出率为57.9%(33/57),对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6.7%(26/30),其中鳞癌为85%(17/20),腺癌为90%(9/10),采用斑点杂交对低度病变检出率为28.6%(18/63),对高度病变检出率为42.1%(24/57),浸润癌的检出率为80%(24/30),其中鳞癌为75%(15/20),腺癌为90%(9/10)。采用免疫蛋白印迹对23例正常对照的细胞HPV检出率为13.1%(3/23),斑点杂交的检出率为8.7%(2/23)。各级宫颈病变中HPV16/18的检出率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蛋白印迹检测HPV16/18比斑点杂交的检出率要高,为发现HPV一过性携带者,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联合人髓细胞增生原癌基因(C-MYC)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妇科保存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标本140份,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表达情况,采用PCR检测HPV16、HPV18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40份标本中,HPV16与HPV18的阳性率为62.9 %与61.4 %;CIN 1级标本HPV16、HPV18阳性率分别为26.8 %和24.4 %,2级标本分别为62.7 %和58.8 %,3级标本分别为93.8 %和95.8 %,对比有差异(P<0.05)。C-MYC阳性率为83.6 %,不同CIN分级程度的标本组织中C-MYC阳性率对比有差异(P<0.05)。Spearsman相关分析显示HPV16、HPV18、C-MYC阳性率与CIN分级呈相关性(P<0.05)。二分类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HPV16、HPV18、C-MYC阳性率都为影响CIN分级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增加,HPV16、HPV18的阳性率也在升高,同时伴随C-MYC的过表达,两者具有相关性,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阐明广西柳州地区自然人群中18~45岁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型中和抗体和DNA流行情况,并探讨其与子宫颈癌癌前病变的相关性。2013年3月至7月在柳州市招募2 300名18~45岁女性,采集血清以假病毒中和试验(PBNA)法检测HPV16/18型中和抗体,同时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液基细胞学诊断和HPV DNA检测,对细胞学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对采集的组织学标本进行病理诊断。采用趋势性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段HPV DNA阳性率及HPV中和抗体阳性率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宫颈癌前病变的影响因素。广西柳州地区18~45岁女性自然人群中,HPV16DNA或中和抗体阳性364例(15.8%,95%CI:14.4,17.4),HPV18DNA或中和抗体阳性164例(7.1%,95%CI:6.1,8.3)。CIN3在不同年龄组的卡方趋势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05),HPV16和HPV18型DNA阳性是CIN1+(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及以上)、CIN2+(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与癌前病变未发现统计学相关性。HPV16/18型感染是宫颈癌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未发现自然感染产生的中和抗体与其相关,表明接种疫苗仍是18~45岁女性预防HPV感染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HPV-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未能明确诊断意义的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病变患者,进行HPV-DNA检测与阴道镜检查,将检测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阴道镜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及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灵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的检出率最高.随着TCT结果的病变级别提高,HPV感染率也提高,ASCUS组与LSIL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US、LSIL、HSIL病理活检的阳性率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宫颈的不同病变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之间.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应进行HPV检测及阴道镜下活检,三步筛查法可大幅度提高宫颈高度病变的检出率,并且30-50岁的女性应定期做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了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和液基细胞中的HIF-1α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CIN Ⅱ-Ⅲ、CIN Ⅰ和正常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46/78)、48.0%(12/25)、6.67%(1/15)、0(0/12);宫颈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肿块大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患者年龄无关;宫颈癌组织和CIN Ⅱ-Ⅲ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及CIN Ⅰ;液基细胞中宫颈癌和HSIL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高于LSIL及正常细胞.HIF-1α可能是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其表达增强与宫颈癌的浸润性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早期筛查和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在宫颈锥切术后复发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随访531例病理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Ⅲ级接受宫颈锥切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后3、6个月及术后每6-12月随访1次,以TCT及HPV检测作为随访的检测指标,若二者有一项异常,行阴道镜下活组织检查,病理证实存在子颈上皮内瘤变Ⅰ-Ⅲ级者视为复发。采用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表示TCT、HPV检测性能。结果:531例患者中10%(54例)的患者出现不同级别的病变复发。TCT在术后预测病变复发的灵敏度77%,特异度72%;HPV在术后预测病变复发的灵敏度95%,特异度60%,TCT联合HPV预测病变复发的灵敏度100%,特异性80%。术后HPV负荷量100 RLU/PC者较HPV负荷量100 RLU/PC者而言术后病变复发的风险增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HPV负荷量100 RLU/PC是锥切术后病变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使用细胞学联合HPV检测是有效的预测宫颈锥切术后病变复发的方法,术后高HPV负荷量与病变复发相关,并可对术后复发高风险人群进行分流,临床需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