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油瓜油的甘油三酯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学焜  郭慧然   《广西植物》1988,(3):288-290
油瓜的种仁油可供食用。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从油中分离分析出12种甘油三酯,其主要甘油二醋是甘油二亚油酸—棕榈酸酯(PLL)、甘油二棕榈酸—亚油酸酯(PLP)、甘油—棕榈酸—亚油酸—油酸酯(PLO)和甘油二棕榈酸—油酸酯(POP)。  相似文献   

2.
木兰科四种植物种子油的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举  陈继富 《广西植物》2013,33(2):208-213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同时提取白玉兰、凹叶厚朴、深山含笑和醉香含笑四种木兰科植物的种子油,种子油甲酯化后,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四种植物种子油的提取率不同,白玉兰平均为27.35%、凹叶厚朴23.34%、深山含笑31.66%,醉香含笑9.27%。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和相对含量不同,但四种种子油的主要脂肪酸成分相同,包括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  相似文献   

3.
大戟科野桐属4种6个居群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常规压片法对大戟科野桐属4种(含变种)6个居群进行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其染色体数目为2n=22或2n=44,核型均为1A。核型公式分别为:绒毛野桐2n=4x=44m;白背叶2n=20m 2sm或2n=2x=22m或2n=20m(2sat) 2sm;广西白背叶2n=2x=22m;毛桐2n=2x=22m。其中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广西白背叶[M.apelta(Lour.)Muell.-Arg.var.kwangsiensisMetic.]和毛桐[M.barbatus(Wall.)Muell.-Arg.]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根据野桐属细胞分类学资料推测,多倍化和异基数变异是野桐属属内物种形成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核桃(Juglans regia L.)种仁中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遗传特性,分别对品种‘元林’(母本)和‘青林’(父本)及其杂交后代群体种仁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及其遗传参数进行了测定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15个优选单株种仁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以及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元林’和‘青林’及其杂交后代群体种仁中粗蛋白质含量均值分别为17.61%、19.28%和19.70%,变异系数分别为4.25%、7.99%和18.75%;粗脂肪含量均值分别为61.03%、59.28%和57.61%,变异系数分别为10.54%、4.93%和9.56%.杂交后代群体种仁的粗蛋白质及粗脂肪含量的各遗传参数均有较大差异;单株间粗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遗传力(H2)和相对遗传增益(△G’)分别为0.93和33.12%;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H2和△G’分别为0.92和19.06%.15个优选单株种仁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5.78% ~25.22%和50.41% ~64.69%,其中,单株6-7、5-19和3-19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较高.优选单株种仁油由亚油酸、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顺-11-二十碳烯酸和花生酸组成,以亚油酸相对含量最高(61.57%),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达87.48%.研究结果表明:与亲本相比,核桃杂交后代种仁的粗蛋白质含量较高、粗脂肪含量较低;对杂交后代进行优良单株筛选可获得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较高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5.
柠檬醛和桉叶油素的新资源植物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对湖北川桂叶油等四个样品的化学成分,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三个样品富含柠檬醛:长阳产川桂叶油(含77.99%)、咸丰产川桂叶油(含86.47%)和湖北樟叶油(含95.01%)。另外,樟树油樟型的叶油中,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含量高达65.76%。这几种樟属植物是湖北的常见树种,资源丰富,鲜叶出油率较高,可供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苦楝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苦楝的叶、树皮和果皮的挥发油进行提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70个化合物.组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苦楝叶以倍半萜类化合物Elixene(22.53%)、石竹烯(10.75%)和醇类化合物叶绿醇(10.27%)、斯巴醇(5.73%)等为主;苦楝树皮中以饱和烷烃3,8-二甲基十一烷(9.25%)、4,6-二甲基十二烷(9.13%)、十七烷(6.88%)和3-乙基-3-甲基庚烷(5.94%)等为主;果皮中以棕榈酸(27.65%)、己酸(6.94%)、油酸甲酯(5.47%)、肉豆蔻酸(5.00%)和醇类化合物3,7,11,15-四甲基-2-十六烷醇(11.28%)、叶绿醇(4.78%)等为主.这一结果说明苦楝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相差较大,在综合开发利用苦楝时应分部位加以提取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一种提高白背三七试管苗总黄酮含量的组织培养技术,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改变激素配比、碳源、微量元素(Mn2+:Zn2+)比例和氮源,来提高白背三七试管苗中总黄酮的含量。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碳源为蔗糖30 g/L、微量元素Mn2+:Zn2+比为44.6 mg/L:13.2 mg/L、氮源KNO3:NH4NO3为2 020 mg/L:1 600 mg/L、激素比NAA:6-BA为0.1 mg/L:1.5 mg/L时,白背三七试管苗中总黄酮含量相对于原盆栽植株提高了15%。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一种可提高白背三七总黄酮含量的繁殖体系,为白背三七优良种苗的培育提供技术支持,该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改变培养基中物质配比有益于植物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积累。  相似文献   

8.
李(Prunus salicina L.)、桃(Amygdalus persica L.)、杏(Armeniaca vulgarisLam.)的种仁富含油脂,主要脂肪酸成分为油酸和亚油酸。近年 Geeraert 和 Sandra报道了杏仁油的甘油三酯组成的气相色谱图。桃、李仁油的甘油三酯,以及甜杏仁油与苦杏仁油的比较,均未见报道。本文报道这几种水果的种仁成分。1.试验材料和油样提取苦杏仁和甜杏仁为商品;李仁和桃仁来源于广东地区栽培品种。除甜杏仁外,其余种仁均有苦味。种仁捣碎,石油醚(30—60℃)室温浸提,减压蒸除溶剂得分析油样。除甜杏仁油外,其余均有苦杏仁甙的气味。  相似文献   

9.
采用GC-MS技术,对台琼海桐蒴果皮的水蒸气蒸馏油样,以及蒴果籽的索氏提取油样的甲酯化样品进行分析。样品中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在实验条件下,果皮油样共分离出24个峰,鉴定了17个,占总峰面积的94.70%。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24.27%)、γ-榄香烯(8.30%)、β-榄香烯(17.13%)、α-榄香烯(16.02%)、长叶龙脑(15.52%)和α-松油醇(2.17%),α-石竹烯(1.88%)。果籽油的甲酯化样品共分离出16个峰,鉴定了12个,占总峰面积的96.69%,其主要成分为棕榈油酸(34.83%)、反油酸(26.63%)、14-甲基-十五烷酸(17.08%),十八烷酸(1.88%),十四烷酸(1.61%)。分析结果说明台琼海桐蒴果皮富含挥发性芳香油,而蒴果籽油含有多种脂肪酸。  相似文献   

10.
花椒籽油的提取和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石油醚、无水乙醇、正己烷三种溶剂对花椒籽油进行索氏提取,结果青花椒籽油的得率分别为:5.34%、5.49%、4.80%;红花椒籽油的得率分别为:18.69%、24.41%、17.20%;红花椒籽油得率是青花椒籽油得率的3~4倍。花椒籽油经皂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不同溶剂提取的花椒籽油脂肪酸组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种组分相对含量。结果鉴定的主要组分为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这四种组分占95%以上;青花椒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3.43%以上;其中棕榈油酸占60%以上,油酸占20%左右,亚油酸占5%左右。红花椒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69%以下;其中棕榈油酸占12%余,油酸占40%左右,亚油酸占10%左右。而红花椒籽油中棕榈酸含量在30%左右,约是青花椒籽油中棕榈酸含量(11%左右)的3倍。  相似文献   

11.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法)等方法测定云南盈江县三个草果Amomum tsaoko主产乡的草果氨基酸、矿质营养元素等成分。结果显示,不同产地草果中氨基酸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盈江县各地的草果氨基酸含量均比文山产草果低,其中苏典乡劈石村的2号样品(海拔1540 m,土壤pH 6.58)氨基酸含量与文山样品最为接近;微量营养元素总含量则相反,盈江县产草果均高于文山样品。  相似文献   

12.
采用ITS方法对来自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天竺山、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江苏省溧阳市平桥镇平桥山、江苏省句容市磨盘山和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中村乡6个地区的疑似蝉花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均为大蝉草Cordyceps cicadae,即蝉花。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浙江杭州市天竺山、浙江台州市临海、江苏溧阳市平桥山、江苏句容市磨盘山、安徽六安市霍山县和福建三明市三元。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对6个产地的蝉花的核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苏平桥蝉花的N-6-(2-羟乙基)腺苷含量最高,杭州天竺山蝉花黄嘌呤和胞嘧啶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3.
胡麻是甘肃省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海拔2 400 m以下的河西地区为甘肃高产区。为探明张掖不同海拔高度对胡麻品质特性的影响和不同胡麻品种的最佳种植区域,利用近红外品质分析仪,分析了张掖市4个不同海拔地区5个胡麻品种的常规品质指标、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蛋白质、粗脂肪、膳食纤维、棕榈酸、十七碳酸、豆蔻酸、二十四碳酸、油酸和α-亚麻酸含量的品种和海拔间互作效应极显著(P<0.01);山嵛酸、棕榈油酸、顺-11-二十碳一烯酸、亚油酸、γ-亚麻酸和顺-11,14,17-二十碳三烯酸含量随海拔高度不同,变化较小,稳定性好。在高含油量育种目标的基础上,兼顾高三大主要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油酸和亚油酸)、低两大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以及高蛋白质等其他品质育种目标的角度考虑,在张掖市甘州区、高台县巷道镇和民乐县三堡镇、民乐县六坝镇,最适宜种植的胡麻品种分别是5-9812-2-1、09-3-11、张亚2号。不同海拔高度对胡麻各品质指标具有重要影响,张掖市作为优质胡麻籽生产基地,可利用不同胡麻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不同,大力发展胡麻籽品质育种和胡麻籽综合开发等。  相似文献   

14.
土地利用变化对寻乌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寻乌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首先通过监督分类Landsat TM/OLI影像,获取寻乌县1995年、2006年和2016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而对研究时段寻乌县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利用当量因子法对3个时期寻乌县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4类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评估。结果表明:(1)1995—2016年,寻乌县农田减少近一半,果园增加约一倍,林地所占百分比减少近10个百分点,水体增加一倍,建设用地增加近5倍;(2)1995—2016年,寻乌县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4.91亿元;(3)4种土地利用类型中,3个时期均是林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最大,但2016年比1995年减少26.04亿元;(4)4种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中,3个时期均是调节服务价值最大,但2016年比1995年减少1.51亿元;(5)丹溪、龙廷、留车、南桥和晨光5个乡(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其余乡(镇)均减少。能为寻乌县乃至东江流域今后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滇南、滇东南黑冠长臂猿分布与数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滇南、滇东南曾是黑冠长臂猿广泛分布的地区之一。为掌握该地区近年黑冠长臂猿分布及种群数量现状,从2003年7月~2004年12月,采用访问调查及利用鸣声定位法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近40000km2的范围内,东黑冠长臂猿(Nomascussp.cf.nasutus)在云南境内可能已消失;西黑冠长臂猿(N.concolor)亦仅发现4~7个种群,且孤立分布于3个地区(金平芭蕉河2群6只,金平西隆山1-2群,绿春黄连山1~3群,总计不超过25只),而在江城牛倮河自然保护区、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麻栗坡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及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可能已绝迹。滇南、滇东南黑冠长臂猿分布区缩小及种群数量剧减,主要与栖息地丧失及过度捕猎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大熊猫数量及栖息地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 0 0~ 2 0 0 3年的调查表明 ,甘肃省野生大熊猫 (Ailuropodmelanoleuca)现有 1 1 7只 ,分布在文县 1 0 3只、迭部县 1 1只、舟曲县 1只和武都县 2只。栖息地呈互不相连的 5块 ,总面积 1 82 7 .3 5km2 ,其中白水江保护区 1 1 65 .1 6km2 、迭部县 5 1 8. 91km2 ,为 2块面积较大的稳定栖息地 ,其余 3块为面积很小、不稳定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7.
广西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食物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2年3~10日在广西南宁地区的宁明县和龙州县,用超声波监测和网捕法确定扁颅蝠与褐扁颅蝠的捕食区,在捕食区内用粘捕法调查潜在的食物量;用粪便分析法确定食物组成。在宁明县和龙州县扁颅蝠和褐扁颅蝠的潜在食物量都是以双翅目昆虫为主(45.93%以上),其次为鞘翅目(12.59%以上)和膜翅目(7.47%以上);但双翅目、膜翅目在两地差异显著。宁明县扁颅蝠的食物组成以双翅目(40.33%)和膜翅目(38.46%)为主,鞘翅目(16.07%)次之;龙州县扁颅蝠和褐扁颅蝠食物组成中以膜翅目(63.37%,62.34%)为主,其次为双翅目(21.57%,29.62%)、鞘翅目(11.59%,5.96%);对比两地扁颅蝠的食物组成发现,膜翅目和双翅目差异极显著。对比食物组成与潜在食物量发现,两种蝙蝠对膜翅目为正选择,对其他目负选择或无选择,均为选择性捕食者。  相似文献   

18.
Huang Gancao (Glycyrrhiza eurycarpa P. C. Li) is a new species discovered recently. Its chemical constituents have not been reported before. This paper reports the isolation of ten components (Ⅰ—Ⅹ) from its roots and rhizomes collected in Jinta County, Gansu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physico-chemlcal constants and spectroscopic (IR, UV, 1HNMR, 13CNMR, MS, and CD) analysis,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ononin(Ⅰ), liquiritigenin 4 -O-β-D-apio-D-franosyl-(1 →2)-β-D-glucopyranoside(II), isoliquiritigenin-4-O-β-D-apio-D-franosyl-(1→ 2) β-D-glucopyranoside (Ⅲ), choerospondin (Ⅳ), violanthin (Ⅴ), isoviolan thin (Ⅵ), vicenin-2(Ⅶ), uralsaponin A(Ⅷ), daucosterol (Ⅸ), and phloretic acid (Ⅹ), respectively All of them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Choerospondin, violanthin, daucosteroi and phloretic acid were not found in this genus before.  相似文献   

19.
运用电子记录技术和蜜露量测定法,对浙江富阳和安徽长丰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进行了致害性检测.结果表明,在2、4和6h3种记录时间处理下,在感虫对照水稻品种TaichungNative1(TN1)和高抗白背飞虱水稻品种RathuHeenati(RHT)上,韧皮部取食时间的TN1/RHT比值相对稳定,将2h确定为电子记录检测白背飞虱田间种群致害性的较短记录时间.富阳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在N22(Wbph1)、ARC10239(ARC,Wbph2)、ADR52(Wbph3)、N'DiangMarie(ND,Wbph5)上分泌的蜜露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且均显著低于在TN1上的;在ARC和ADR52上的韧皮部取食时间也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显著地短于在TN1上的.长丰的白背飞虱种群在N22和ARC上的蜜露量没有显著差异,在ADR52和ND上的蜜露量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前2个品种上的蜜露量显著高于后2个品种,在ADR52上的韧皮部取食时间(22.3min·2h-1)也显著地短于在ARC上的(49.8min·2h-1).浙江富阳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没有发生致害性的变化,而安徽长丰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则对N22和ARC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有致害性变化的趋势.电子记录技术为快速、准确检测白背飞虱种群致害性及监测其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 on fruit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i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oil nutrients on apple quality we investigated 200 fruit samples from 40 orchards in Feng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Soil mineral elements and fruit quality were measured. The effect of soil nutrient content on fruit quality was analyzed by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was highest (R2 = 0.851, 0.847, 0.885, 0.678 and 0.746) in mass per fruit (MPF), hardness (HB), soluble solids concentrations (SSC), titratable acid concentration (TA) and solid-acid ratio (SSC/TA), respectively.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prediction model showed that soil available P, K, Ca and Mg contents had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apple frui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SM)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range of the available P, K, Ca, and Mg contents in orchards In Feng County, which were 10∼20 mg⋅kg−1, 170∼200 mg⋅kg−1, 1000∼1500 mg⋅kg−1, and 80∼200 mg⋅kg−1, respectively. The research also concluded that improving the content of available P and available Ca in orchard soil was crucial to improve apple fruit quality in Feng County, Jiangsu Provi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