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生产、消费、贸易三个方面对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变化新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促进行业变化的主因,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发展新趋势进行研判,厘清行业变化的新特征、新趋势,为推动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相关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监管力度的加强,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水平逐年好转,2018年抽检合格率达到99.93%。虽整体质量状况较好,但体系检查发现,某些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许可条件保持、现场管理、不合格产品召回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概述了近年来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状况、体系检查情况,提出新形势下的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婴儿配方乳粉的油脂配料使用情况及脂肪酸提供情况,为提升婴儿配方乳粉的营养水平及制定产品相关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多渠道收集婴儿配方乳粉标签信息,统计分析油脂配料的种类、组合、最高添加量构成比及标识含量,比较全脂乳产品与脱脂乳产品、牛乳基产品与羊乳基产品、高必需脂肪酸产品与全部产品间的差异。均数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269个婴儿配方乳粉。配料表分析显示,85%的产品使用了4种及以上的油脂配料,葵花籽油和椰子油在全部产品中的添加率最高,分别为88%、76%。牛、羊乳基配方粉的油脂配料使用情况存在差异,牛乳基配方粉中脂肪、亚油酸及α-亚麻酸的标识含量略高于羊乳基配方粉(P<0.05)。脱脂乳配方粉中,棕榈油添加率为32%,显著高于全脂乳产品 (P<0.05)。44例使用了棕榈油的产品中仅有4例强化了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结论:牛、羊乳基配方粉中的必需脂肪酸标识含量基本一致。现市售婴儿配方乳粉以多种油脂组合使用的方式,以尽可能模拟母乳脂肪酸模式,但有些油脂类原料使用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婴幼儿奶粉奶源的质量安全现状、风险评估现状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围绕最新实施的《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2013版)》,建议新形势下在加强全产业链、企业自建奶源基地等方面开展婴幼儿奶粉风险评估,以确保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市售6~12月龄(2段)较大婴儿配方乳粉中不同糖原料的添加情况,测定和分析糖(单糖和双糖)含量分布情况,以期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修订中增加糖含量的要求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6—7月间,购买我国市场不同品牌不同配方的较大婴儿配方乳粉60例,收集整理产品标签信息,分析糖原料的添加种类和添加率;在此基础上,使用国标方法检测产品中乳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以及蔗糖等的含量,统计分析终产品糖含量的分布,并与我国标准的拟修订要求进行比较。结果:60例2段配方乳粉中添加的糖原料主要包括乳糖、麦芽糊精、白砂糖、玉米糖浆、葡萄糖浆、高麦芽糖浆、果葡糖浆以及淀粉8种,乳糖的添加率最高为95%,其他糖的添加率普遍较低。产品配料表中使用的糖原料与终产品中相应糖的含量呈对应关系,所有产品中的糖均以乳糖为主,其中76%的产品中乳糖含量达到了碳水化合物的80%以上,38%的产品达到了90%以上,而产品中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果糖的含量较低。结论:目前我国市售较大婴儿配方乳粉中虽然添加一些糖配料,但终产品中除乳糖外,其他糖含量较低。推动在国标中规定糖的含量,有助于进一步减少除乳糖外其他糖的使用。如在国标中以乳糖与碳水化合物的比进行规定,建议在充分保证较大婴儿安全和营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售产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杨洋  高航 《生物技术通报》2015,21(11):34-37
以全脂乳粉、火麻仁为原料,探讨了火麻仁复合蛋白饮料的制备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火麻仁复合蛋白饮料产品配方及乳化稳定剂的复配方案。结果表明:火麻仁复合蛋白饮料最佳配方为全脂乳粉2.0%、火麻仁3.0%、核桃仁1.0%、白砂糖6.0%;火麻仁复合蛋白饮料最佳稳定剂为单,双甘油脂肪酸酯0.04%、蔗糖脂肪酸酯0.05%、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0.02%、结冷胶0.03%。  相似文献   

7.
探索适用于我国婴幼儿配方粉(PIF)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定量暴露评估模型,并估计风险水平。基于我国零售阶段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孢杆菌定量监测数据以及婴幼儿家庭喂养习惯调查结果,采用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孢杆菌的微生物预测模型。本研究构建了从零售到喂养阶段婴幼儿配方粉中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暴露评估模型,模型估计在婴幼儿最终摄入0.6%的婴幼儿配方粉溶液时,含有高于105CFU/m L的蜡样芽孢杆菌量。研究结果证明,构建的模型适用于我国婴幼儿配方粉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适用于婴幼儿配方粉及成人营养品中脂肪酸检测的方法,并在不同基质中验证其性能。方法:在AOAC 2012.13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建立了直接甲酯化法,并对其检测婴幼儿配方食品及成人营养品中主要功能性脂肪酸的能力进行验证。方法验证包括其准确性、回收率、精确度及定量限。本实验还研究了此方法在7种不同基质(乳基、豆基、部分水解蛋白及氨基酸配方)婴幼儿配方粉中的适用性,并与现行国标GB 5413.27-2010检测4种脂肪酸的能力进行了比对。同时,还评价了此方法检测包埋DHA原料的能力。结果:直接甲酯化法表现出了良好的准确性、回收率及精确度,在不同基质及使用不同包埋工艺的DHA原料中均显示了很好的适用性。此方法与现行国标方法测定7种乳粉试样中的4种脂肪酸的结果一致性均在90%~106%范围内,表现出了很高的一致性。结论:直接甲酯化法预处理步骤简单、方便、快捷,作为乳粉样品中脂肪酸含量的日常检测方法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区内市售婴幼儿配方米粉中克罗诺杆菌污染情况,并对添加的配方原料与受污染情况相关性进行初步分析,为生产企业改良生产流程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广西区内市售不同添加成分的婴幼儿配方米粉125份,进行克罗诺杆菌分离鉴定。通过PCR方法对分离菌株 fusA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在克罗诺菌多位点序列分型数据库比对分析,鉴定细菌种类。结果:在受检样品中克罗诺杆菌检出率为1600%(20/125)。不同添加成分的污染率不同,从高到低分别为淮山(淮莲)配方米粉污染2609%(12/46)、蔬果类配方米粉1500%(3/20)、高蛋白配方米粉882%(3/34)、营养米粉(无添加)800%(2/25)。MLST比对表明分离的20株克罗诺杆菌中包括 14株Csakazakii、3株Cmalonaticus,2株Cdublinensis和1株Cmuytjensii。结论:广西区市售婴幼儿配方米粉受克罗诺杆菌污染较为严重,且污染与配方原料添加的种类有关,污染的主要菌种为Csakazakii。  相似文献   

10.
收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已经通过注册的10岁以上全营养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对其配方组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进行统计分析,为特医全营养配方食品研制和临床应用提供建议和参考。研究表明,已注册13款产品,蛋白质供能比在14%~20%之间;脂肪供能比在25%~34%之间;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多在50%~60%之间;大多数产品维生素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3倍;矿物质的强化量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推荐量的1~2倍;可选择性营养成分膳食纤维、胆碱、牛磺酸被添加频率较高,氟、肌醇、核苷酸未被添加。我国已注册全营养配方食品配方组成与国外标准肠内营养制剂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我国婴儿配方奶粉水溶性维生素B1、B2的科学设计范围,首先分析11家试验室对同批次产品的检测数值,确定维生素B1、B2用于配方设计的检测偏差均为15%,然后通过比较分析母乳数据、适宜摄入量和婴儿配方奶粉标准限量,确定维生素B1、B2设计的目标值分别为60、80 μg/100 kcal,最后根据已确定的营养素设计目标值,结合货架期衰减率、试验室间检测偏差推算合理的设计范围,并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市售产品的营养含量分布作比较,同时兼顾现阶段0~6月龄婴儿的营养状况,确定我国婴儿配方奶粉维生素B1、B2的科学设计范围分别为86~180 μg/100 kcal、114~290 μg/100 kcal。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益生乳酸菌研究与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作为人和动物的有益菌或称为益生菌(probiotic)广泛用于发酵乳制品(益生菌酸奶、益生菌发酵乳饮料、益生菌奶酪)、发酵豆乳制品、功能性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如在婴儿配方乳粉、中老年乳粉、果汁等产品中的添加)、膳食补充剂(片剂、胶囊等)、饲料微生态制剂。2007年.世界乳酸菌产业规模已达3000亿美元(约合20482.02亿元人民币),年增长速度为20%左右。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人类母乳(以下简称母乳)和牛乳蛋白质中乳清蛋白与酪蛋白比例、相应蛋白质种类、含量及其营养特点,并重点叙述了酪蛋白的亚型及结构,母乳中含量最多的酪蛋白组分β 酪蛋白的消化特性、营养价值和促进钙铁等矿物质吸收、免疫调节和肠道健康促进等生物学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由于牛乳蛋白质在组分含量和比例与母乳的差异,乳基婴幼儿配方粉中蛋白质的调整,既要考虑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还需要进一步精细调整蛋白质亚组分的含量和比例,是当前乃至今后婴幼儿配方食品配方创新和工艺技术研发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为金银花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并建立金银花配方颗粒、标准汤剂含量测定及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HPLC法测定金银花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建立三者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结果显示金银花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差异较大;分别建立金银花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金银花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中的12个共有峰均可在标准汤剂中追踪到,有11个可以在饮片中得到追踪,并指认出绿原酸、芦丁、木犀草苷3种成分。表明所建立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度高,专属性强,对金银花配方颗粒的鉴定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测定乳与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中EC、ECG、EGC、EGCG、C、GA以及咖啡因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样品提取的方法、色谱条件的选择,考察了该方法的专属性、稳定性、线性关系、检出限与定量限、回收率与精密度。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扩大了检测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魔芋精粉、红茶粉、乳粉、木糖醇、木薯淀粉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魔芋奶茶较优配方为魔芋精粉7g、红茶粉9g、乳粉50g、木糖醇25g;魔芋珍珠较优配方为木薯淀粉90g、魔芋精粉8g、海藻酸钠2g、碳酸钙0.15g。在该条件下制成的魔芋珍珠奶茶冲饮时口感丝滑、奶香浓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婴儿喂养方式的改变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招募45名(月龄1~3个月)志愿者,随机分为三组(母乳组:母乳喂养;对照组:干预后市售普通配方奶粉喂养;产品组:干预后试验配方奶粉喂养),利用平板计数和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婴儿干预前和干预后其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饮食干预后,婴儿肠道内双歧杆菌的数量,母乳组和产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0,P=0.614),产品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2.541,P=0.016);婴儿肠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指数,母乳组和产品组都显著增高(P≤0.05)。结论产品组配方奶粉是一款利于婴幼儿肠道有益菌增殖的产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方法,并对部分市售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进行调查。方法:用乙醚+石油醚(1∶1)提取奶粉样品中脂肪,以1 mL甲醇钠甲醇溶液(0.25 mol/L)将脂肪中的3-氯丙醇酯(3-MCPD酯)水解成3-氯丙醇(3-MCPD)并用硅藻土小柱净化后,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再用选择离子监测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采用内标法定量。结果:3-MCPD酯在250~5 000 μg/k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3个浓度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71.5%~99.6%,相对标准偏差为2.3%~6.0%。20份奶粉样品中,检出率65%,含量为0.26~0.97 mg/kg脂肪、0.042~0.22 mg/kg样品。不同阶段统计婴幼儿配方奶粉平均暴露量,一阶段 3.32 μg/(kg·bw)、二阶段 2.42 μg/(kg·bw)、三阶段 2.72 μg/(kg·bw)、四阶段 0.23 μg/(kg·bw)。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度,适合婴幼儿配方奶粉中3-氯丙醇酯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树鼩乳汁的基本成份,并和其它乳制品成份进行了比较分析。方法选取10只分娩后(1-21)d期间的哺乳期母树鼩,用人工被动母乳喂养方法让仔树鼩自由吮吸母乳,立即采用无菌操作的方法用注射器直接采取仔树鼩胃内的乳汁,1次/2 d,连续3-5次,每只母树鼩采取18 mL乳汁,按照国家标准的方法进行成分检测。结果树鼩乳汁总固形物为43.63%、脂肪为26.01%、蛋白质为10.41%、乳糖为0.45%、灰分为0.99%。树鼩乳的总固形物、灰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分别为牛乳的3.36、1.24、2.74、6.67、0.09倍;树鼩乳的总固形物、灰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分别为婴幼儿配方乳的1.44、0.20、0.58、1.53、0.06倍;与牛乳及婴幼儿配方乳矿物质成分含量相比,树鼩乳的矿物质成分钙、磷、钾、钠、镁、铁、锌含量均大于牛乳,分别为1.83、2.73、1.25、1.93、1.28、1.48倍,而均小于婴幼儿配方乳,分别为0.66、0.85、0.34、0.26、0.85、0.24、0.49倍。结论树鼩乳的主要营养成分呈现高脂高蛋白低糖的类型,可为树鼩人工育幼和饲养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免疫亲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乳粉中维生素B12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缓冲溶液提取、过滤,滤液过维生素B12免疫亲和柱净化后,洗脱液在60℃下氮吹定容上机。采用C18色谱柱,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和水(15∶85),梯度洗脱,流速为0.25mL/min,紫外检测器波长为361nm,外标法定量。结果:维生素B12在0.01~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9。本方法的检出限为5μg/kg。在样品中添加不同添加量水平的标准物质,加标回收率为80%~89%;选择不同含量的样品,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1.6%。结论:该方法较现行国标GB 5413.14—2010的微生物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可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