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Yang P 《生理科学进展》2010,41(4):313-316
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元内在再生能力低下是其损伤后不能自发性再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针对成年CNS神经元内在生长能力的降低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即某些控制发育完成后细胞过度生长的肿瘤抑制基因在成熟神经元中高表达,与CNS损伤后再生抑制有关。其中,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酯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成年CNS神经元内高表达主要与神经元内在再生能力降低有关,抑制PTEN可通过多条途径保护受损神经元并促进其再生。本文综述了以PTEN为靶点促进CNS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Gu WL  Lu PH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2):101-105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CSPG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CNS的发育、成熟后正常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功能,如发育中影响神经细胞的迁移和轴突生长,成年后参与神经可塑性的控制等;而病理条件下,如CNS受损后又可做为胶质瘢痕的重要组分抑制受损神经的再生。研究发现,用酶降解CSPGs的糖氨多糖链或阻断其合成可以有效地削弱CSPGs对受损神经的抑制作用,促进轴突再生。然而,精确调控CSPGs特定时空表达模式的分子机制,以及功能发挥所涉及的完整信号转导通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嗅鞘细胞具有修复中枢及外周神经损伤的潜能。我们选用了表达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成年小鼠,分离其双侧嗅球嗅神经纤维层及嗅小球层细胞,体外原代培养并予以纯化。同时结合共聚焦、相差显微镜,细胞增殖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等技术,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原代培养转基因成年小鼠嗅球嗅鞘细胞(Olfactory ensheathing cells,OECs)15d后,主要存在两种不同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的细胞。一种是带有长突起的双极或多极OECs,表达P75^NTR(P75 low affinity neurotrophic receptor)、S100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另一种则是对Thy 1.1抗体免疫反应阳性,呈扁平或内皮样形态的成纤维细胞。(2)根据不同类型细胞在未覆层的培养器皿上贴壁速度的差异,我们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不需任何抗体或昂贵仪器的细胞纯化方法,获得了大量高纯度的OECs。(3)在连续纯化培养22d后,OECs仍能保持较高的增殖活性。本实验支持和丰富了OECs发育的相关理论,为进一步体内移植修复CNS损伤提供了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Nogo与Nogo受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ogo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基因,编码3种蛋白质:Nogo-A、Nogo-B和Nogo-C.迄今为止,已证明它有抑制成熟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元轴突再生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Nogo受体是一种糖基醇磷脂结合蛋白.对Nogo和Nogo受体的研究,对于CNS再生障碍及肿瘤的认识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神经不能再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神经生长抑制因子。这些抑制因子中作用力最强的三种分子Nogo-A、MAG和OMgp是分别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NgRl的结合而发挥神经生长抑制作用的。NgRl是一种膜表面蛋白,不能直接激活细胞内信号,必须通过与跨膜蛋白的结合而传导信号。传统的观点认为:跨膜蛋白p75充当了这一角色。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抑制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 JG  Lu PH  Xu XM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4):311-315
中枢神经系统 (CNS)轴突再生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存在抑制再生的蛋白 ,迄今 ,已在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中相继发现至少三个重要的轴突再生抑制蛋白 ,即髓鞘相关糖蛋白 (MAG)、Nogo A和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糖蛋白 (OMgp)。最近的研究又证实 ,这三个不同的抑制成分可能主要通过与一个共同的受体Nogo6 6受体 (NgR)结合而发挥作用。这些研究成果扩充了对CNS损伤后轴突再生障碍的理解 ,也为探讨CNS损伤的治疗新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Cdk抑制蛋白p27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Yuan Y  Xu DL  Liu YL  Jia MY 《生理学报》1999,51(3):285-290
p27蛋白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抑制蛋白家族中的一种,主要对外部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起反应。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双标记的方法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加压素(AVP)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细胞周期百分比和p27蛋白表达量的影响。静止状态培养的VSMCs加入AngⅡ,AVP,PDGFBB后,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用碘化丙啶(PI)标记细胞DNA,以确定细胞所处的周期。用p27蛋白的单抗和标记了FITC的二抗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被激发出的荧光量来确定细胞p27蛋白表达的相对量。结果显示,AngⅡ刺激VSMCs增生,其蛋白含量增加了436%(P<001),但不抑制p27蛋白的表达;AVP可轻度抑制p27的表达,有轻度促进VSMCs增殖和增生的作用(P<005);PDGF明显抑制p27的表达,引起细胞增殖。本研究结果提示,p27蛋白抑制VSMCs通过G1期进入S期,是抑制VSMCs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8.
卜淑敏  胡增  彭莎  段恩奎 《动物学报》2007,53(1):130-134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4(TIMP-4)是TIMP家族的最新成员。已有研究表明,TIMP-4mRNA大量表达于成年小鼠的睾丸中。为了证实TIMP-4基因在出生后小鼠睾丸中的表达是否具有发育依赖性,本实验利用RT-PCR、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三种方法,分别检测了TIMP-4mRNA和蛋白在出生后小鼠睾丸不同发育期中的时空表达方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分别显示,TIMP-4mRNA和蛋白均只在成年小鼠睾丸中表达,而在出生后的其它各阶段都不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证实TIMP-4蛋白只定位在成年小鼠睾丸的Leydig细胞中。结果提示,TIMP-4在出生后小鼠睾丸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发育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蛋白磷酸酶降低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神经元退化,本旨在探讨一氧化氮(NO)在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AD脑神经元退化中的可能作用。采用β-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β-NADPH-d)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不同剂量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岗田酸(OA)对嗜铬细胞瘤细胞株(PC12)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nmol/LOA与PC12共培养48小时,NOS活性轻度增强;当增加OA浓度至10nmol/L时,培养24和48小时均可见NOS活性明显增强,结果表明根据1nmol/LOA抑制蛋白磷酸酶(PP)-2A,而10nmol/LOA除完全抑制PP-2A外,还部分抑制PP-1,提示PP-2A和PP-1的抑制均可增强NOS活性使NO产生增加,关于蛋白磷酸酶活性降低和NO产生增多与AD的关系和作用有待继续研究。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42)被认为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核心作用。Aβ42由APP经β-和γ-分泌酶相继切割产生。γ-分泌酶是一个蛋白酶复合体,早老素(presenilin,PS)是γ-分泌酶的催化组分。因此,抑制PS/γ分泌酶的活性是治疗AD的关键,因而PS/γ分泌酶也是治疗AD的主要靶点。根据这些理论,人们提出了一些治疗AD的新方法,其中PS/γ-分泌酶抑制剂和调节剂成为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Calsyntenins(Cstn)是一个独特的将胞外蛋白水解活性与胞内Ca^2+信号转导相连在一起的家族,属于钙结合蛋白,与钙离子结合,参与信号转导和细胞交流。它包括3个成员,分别为calsyntenin-1、calsyntenin-2和calsyntenin-3,皆为突触后膜蛋白,主要在脑的神经元中表达,但表达模式各自不同,而且其蛋白也表现出高度的结构多样性。Calsyntenin-1位于中枢神经系统(CNS)突触后膜,是一个突触后膜蛋白水解的蛋白质。有一个结合钙的胞质酸性结构域,是一个通过胞外蛋白水解来调节突触后钙的动力调节子。Calsyntenin-1调节突触后膜下或胞内Ca^2+储存库中的Ca^2+瞬变,从而参与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与学习和记忆功能紧密相关。尤其是最近研究发现,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和calsyntenins共同作用增加了β淀粉样蛋白(Aβ)的分泌,从而造成神经系统紊乱,促进阿尔采末病(AD)的发生,这对于AD发病机制的揭示和开发新一代治疗AD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Nogo在中枢神经损伤再生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ogo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少突胶质细胞分泌的一种髓磷脂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抑制损伤后轴突的再生,它含有两个完全独立的具有抑制活性的结构域:位于细胞内的amino—Nogo和位于细胞表面的Nogo-66。Nogo-66是通过与受体复合体NgR/p75/Lingo—1结合,触发Rho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Nogo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日益成为CNS损伤再生的研究热点,就Nogo在CNS损伤再生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洪艳  郭艳  赵莹  崔颖  魏晓晴  吕广艳  陈海波  高颖 《生物磁学》2009,(20):3855-3857
目的:研究PDGF介导ROCK亚型(ROCKⅠ和ROCKⅡ)对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A7r5)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使ROCKⅠ,ROCKⅡ基因表达下调,并检测基因下调后蛋白表达水平;使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使用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蛋白的活性。结果:通过对A7r5细胞进行ROCKⅠ和ROCKⅡsiRNA转染,二者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79.8%和70.1%;ROCKⅠ,ROCKⅡ蛋白表达下调抑制了MMP2的表达和活性,但是ROCKⅡ作用更明显。结论:ROCKⅠ和ROCKⅡ均抑制MMP-2的表达和活性。  相似文献   

14.
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神经不能再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神经生长抑制因子。这些抑制因子中作用力最强的三种分子Nogo-A、MAG和OMgp是分别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NgR1的结合而发挥神经生长抑制作用的。NgR1是一种膜表面蛋白,不能直接激活细胞内信号,必须通过与  相似文献   

15.
Li EZ  Li DX  Zhang SQ  Li L  Wang CY  Zhang XM  Lu JY  Liu YK 《生理学报》2007,59(3):345-350
为使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在体外大量扩增,需要阐明SSCs自增殖机制。为筛选SSCs自增殖相关因子,探索SSCs自增殖机制,本研究选取10日龄昆明乳鼠行隐睾手术,术后35d分别取小鼠两侧睾丸。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实验性隐睾中生殖细胞的分化停滞在精母细胞阶段,且只有少量的精母细胞出现,精原细胞的比例高于正常成年雄性小鼠(45日龄)。应用双向凝胶电泳分析隐睾小鼠与正常成年小鼠睾丸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显示,与正常成年小鼠相比,隐睾小鼠睾丸中有9种蛋白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6种蛋白表达下调,3种上调。对9种差异表达蛋白点胶内酶切后进行质谱分析,其中4种蛋白分别鉴定为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1,PEBP1),HES—related basic helix-100p-helix protein(HERP),Stathmin蛋白和一种未命名蛋白。本研究通过制作有效的隐睾动物模型,运用蛋白组学的技术方法,成功筛选并鉴定了4种隐睾相关蛋白,有助于探讨SSCs自增殖及隐睾引起雄性不育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鸡贫血病毒(CAV)是一种全球性的禽传染病的病原。为环状单链DNA,大小为2.3kb,是圆环病毒科的成员。CAV基因组包含了3个部分或完全重叠的基因。CAV可通过细胞凋亡使胸腺细胞及人工培养的转化型单核细胞产生致命的细胞病变(CPE)。在转化的(鸡)细胞中,VP3基因的编码产物凋亡素可以造成凋亡,而这种效应不依赖于p53,且不受凋亡抑制蛋白Bcl-2及CrmA的抑制。令人注目的是,凋亡素能使人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西达本胺对胰腺癌细胞BxPC-3和PANC-1生长抑制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探讨西达本胺抗胰腺癌的机制。方法:西达本胺处理BxPC-3和PANC-1细胞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罗丹明123和DCFH—DA染色方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跨膜电位变化和活性氧(ROS)的产生,用Western印迹检测Bcl-2家族和γH2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西达本胺对胰腺癌细胞BxPC-3和PANC-1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处理72h后,胰腺癌细胞内ROS产生增强导致DNA损伤发生,且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下降;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抑制抑凋亡蛋白Bcl-2和Mcl—1的表达。结论:西达本胺具有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西达本胺增强胰腺癌细胞内ROS的产生并导致DNA损伤,最终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生物活性法和/或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研究了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南京地方株CNS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IL—6、IL-8的诱生和NK活性的影响,并与国外的GS株作比较。结果发现,HHV—6CN8、GS两株病毒感染均可诱导PBMCs产生IL-8,48h达到峰值。两株病毒所诱生的IL-8水平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可抑制IL-6的产生,但GS株的抑制作用强于CNS株(P<0.05)。HHV-6体外感染12~24h可以增强NK活性,且CN8株诱导的NK活性高于GS株(P<0.05),之后NK活性逐渐减弱。以上结果提示:HHV-6感染可以通过诱生细胞因子和改变NK活性而影响人的免疫功能,而A组的GS株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大于B组的CN8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p6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法,检测survivin、bcl-2、p63蛋白在60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的survivin蛋白阳性率(56.67%)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15%),有显著性差异;(p〈0.05)Ⅲ期surviving蛋白阳性表达率72.73%(16/22)明显高于Ⅰ+Ⅲ期survivin47.37%(18/38)。有显著差异;(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NSCLC组织bc 1-2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组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18/27)和48.48%(16/3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63蛋白表达阳性、阴性组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16/30)和60%(18/3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蛋白与bc1.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survivin蛋白与p6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survivin,bcl-2与p63它们分别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途径上抑制肺癌细胞的凋亡,对肺癌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对3种蛋白进行联合检测,更有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判断肺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病人的预后。survivin与bcl-2及survivin与p63可能起协同作用、并可能会成为NSCL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剧烈运动后血中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产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我们曾经报道,大鼠或小鼠在束缚应激后血中产生了一种能抑制免疫功能的应激免疫抑制蛋白,(又称Neu-roimmuneprotein,NIP,神经免疫蛋白)。本工作证明,运动员在大运动量的训练后血清中也产生一种能抑制淋巴细胞转化的物质,它的生化特性及分子量与前述大鼠和小鼠中的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相同。在体外实验中,应激大鼠的血清培养人淋巴结细胞,获得了与大鼠实验相同的结果,即人淋巴结细胞也能产生应激免疫抑制蛋白。同时小鼠束缚应激的血清和大运动量的人类血清可以分别抑制人正常淋巴细胞和正常小鼠由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以上结果表明,这种应激免疫抑制蛋白的种属特异性不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