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鲑鱼生长激素cDNA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宋诗铎  丘才良 《遗传学报》1992,19(4):308-315
从太平洋切奴克鲑鱼(Pacific Chinook Salmon,Oncorthychus tschawytscha)垂体poly(A)~+ RNA构建cDNA文库。按照鲑鱼生长激素(sGH)部分氨基酸序列合成两个寡聚脱氧核苷酸探针,它们分别与编码第1—7和第166—172氨基酸序列互补。用探针筛查cDNA文库,得到了完整的sGH cDNA克隆。cDNA序列已测定,包括编码210个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其中含有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GH序列。该克隆还包括了5'端和3'端非翻译区,分别为72个和438个碱基对长。与Chum鲑鱼比较表明,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和99%。  相似文献   

2.
3.
南方鲇生长激素完整cDNA的克隆及其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RT-PCR法和3'、5'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从南方鲇脑垂体RNA克隆出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cDNA。此cDNA全长1087nt(含Rloy(A)),其5'端非编码区长52nt、阅读框(Open rdading frame,ORF)长603nt、3'端非编码区长415nt。其推导的GH由200个氨基酸组成,其中前24个氨基酸为信号肽部分。氨基酸序列比较表明,南方鲇(GH)与Pangasianodon gigas、Ictalurus punctatus 和Heteropneustes fossilis三种鲇类的同源性分别为97.5%和95.0%,与鲢、鳙、草、鲤鱼的GH同源性达76.0%以上,而与人的GH(I、Ⅱ)同源性最低为31.0%和29.5%。  相似文献   

4.
从鲤鱼(Cyprinus carpio)脑垂体中分离其总RNA,经反转录成为第一条链cDNA。以第一条链cDNA为模板,以合成的两段29个寡聚核苷酸为引物,再经过PCR扩增,合成了鲤鱼的生长激素基因,并把其克隆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lue-ocripx Ks+/-)上。序列分析和限制酶切图谱表明所克隆的鲤鱼生长激素基因的开放读框含有630bp,编码210个氨基酸,其中含有22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88个氨基酸的成熟GH序列。我们所克隆的鲤鱼GH基因与Koren发表的鲤鱼GHcDNA的序列在编码区完全一致,但是与chao发表的鲤鱼GHcDNA比较,在编码区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6%和96.7%。  相似文献   

5.
6种重要经济鱼类生长激素完整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RT-PCR、3′RACE、5′-RACE方法,从6种重要经济鱼类——大眼鳜(Siniperca kneri)、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黄鳝(Monopterus albus)、鲶鱼(Silurus asot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和方正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Fang Zheng crucian carp)中克隆了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完整cDNA序列(除石斑鱼序列外,其他生长激素序列均系第一次克隆),并详细分析了其序列特征。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6种GH cDNA长度依次为953bp、1023bp、825bp、1082bp、1154bp和1180bp,它们均包含一个长度为600个左右核苷酸的完整阅读框,分别编码一个200个左右氨基酸的蛋白:大眼鳜、石斑鱼和黄鳝GH为204个氨基酸,鲶鱼GH为200个氨基酸,泥鳅和方正银鲫GH为210个氨基酸。这6种蛋白序列与其他已知的鱼类GH序列都有较高的同源性,特别是与相同目的鱼类序列相比。通过序列比对,在这些蛋白序列内鉴定了许多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其中的大多数聚集而成5个保守域。基于这6种鱼类序列的编码区和其他鱼类的GH编码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学分析,结果(MP和NJ树)与根据形态特征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基本一致,特别是在硬骨鱼类较大分类阶元(目间、目以上)的系统发育研究方面比较一致,尽管仍存在一定差异,说明生长激素基因的编码区应该在硬骨鱼类系统发育研究领域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草地藏系绵羊IGF-Ⅰ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rizol法从草地藏系绵羊肝脏中提取总RNA,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并克隆测序,获得长度为589 bp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cDNA序列,共编码70个氨基酸的成熟肽.分析显示,草地藏系绵羊与其他绵羊IGF-Ⅰ的cDNA编码区序列存在1个碱基差异,同源性达99.78%.  相似文献   

7.
银鲫与彩鲫卵母细胞cDNA文库构建及周期蛋白A1的cDNA克隆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分别取行天然雌核发育繁殖的银鲫和两性生殖的彩鲫的卵母细胞为材料,提取总RNA,分离mRNA,进而反转录合成cDNA并定向插入λgtll Sfi-Not克隆载体,经体外包装构建了银鲫与彩鲫卵母细胞的表达型cDNA文库。测试结果表明库容量分别达到3.1×106(银鲫)和1.6×106(彩鲫)。进一步人工合成Cyclin A1保守引物,采用PCR扩增文库的方法,克隆了银鲫(1616bp)与彩鲫(1626bp)的Cyclin A1全长c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鱼编码区长度均为1173bp,起始于一个包含在脊椎动物起始密码子ANNATG基元内ATG的单一开放读码框,编码391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长度也同为70bp,3-'端非编码区长度略有不同,银鲫为373bp,而彩鲫则为383bp;二者3'-端均带有AATAAA的Poly(A)加尾信号以及24bp(银鲫)和27bp(彩鲫)的Poly(A)尾巴。比较银鲫、彩鲫和金鱼与人、爪蟾Cyclin A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结果表明,Cyclin A1在人、爪蟾与鱼类之间具有较高同源性;而在银鲫、彩鲫和金鱼之间,Cyclin A1仅在周期蛋白框外存在5个氨基酸的差异,且这些差异均是由个别碱基的变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银鲫与彩鲫卵母细胞cDNA文库构建及周期蛋白A_1的cDNA克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取行天然雌核发育繁殖的银鲫和两性生殖的彩鲫的卵母细胞为材料 ,提取总RNA ,分离mRNA ,进而反转录合成cDNA并定向插入λgtllSfi Not克隆载体 ,经体外包装构建了银鲫与彩鲫卵母细胞的表达型cDNA文库。测试结果表明库容量分别达到 3 1× 1 0 6(银鲫 )和 1 6× 1 0 6(彩鲫 )。进一步人工合成CyclinA1 保守引物 ,采用PCR扩增文库的方法 ,克隆了银鲫 (1 61 6bp)与彩鲫 (1 62 6bp)的CyclinA1 全长c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鱼编码区长度均为 1 1 73bp ,起始于一个包含在脊椎动物起始密码子ANNATG基元内ATG的单一开放读码框 ,编码 391个氨基酸 ;5’ -端非编码区长度也同为 70bp ,3-’端非编码区长度略有不同 ,银鲫为 373bp ,而彩鲫则为 383bp ;二者 3’ -端均带有AATAAA的Poly(A)加尾信号以及 2 4bp(银鲫 )和 2 7bp(彩鲫 )的Poly(A)尾巴。比较银鲫、彩鲫和金鱼与人、爪蟾CyclinA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的结果表明 ,CyclinA1 在人、爪蟾与鱼类之间具有较高同源性 ;而在银鲫、彩鲫和金鱼之间 ,CyclinA1 仅在周期蛋白框外存在 5个氨基酸的差异 ,且这些差异均是由个别碱基的变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水稻条叶枯病毒(RStV)基因组组分4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RTPCR技术合成并扩增了水稻条叶枯病毒(RStV)中国云南分离物基因组组分4的全长cDNA,将PCR产物克隆在载体pCRII上,并进行全序列测定,所得核苷酸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日本分离物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核苷酸水平,两分离物的vORF、vcORF及基因间非编码区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4.9%、94.1%、86.1%,5’端非编码区序列相同,而3’非编码区同源性为96.1%,仅有两个核苷酸不同;在氨基酸水平,vORF及vcORF编码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99.4%和98.3%。可见,编码区的大小及其氨基酸序列和两末端序列都是很保守的。因此,中国云南分离物Y与日本分离物T可能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0.
鸡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divalent metal transporter 1, DMT1)在动物胃肠道锰吸收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根据哺乳动物Dmt1同源蛋白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设计引物,应用3′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扩增并克隆获得鸡小肠Dmt1 cDNA 3′端1 289bp和1 092bp的2种片段,发现其3′端翻译区和非翻译区存在差异. 根据鸡Dmt1 cDNA 3′端片段的测序结果设计引物,扩增获得1个与3′端片段部分重叠的鸡Dmt1 cDNA 5′端907 bp片段,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 根据鸡小肠Dmt1 3′RACE片段和5′RACE片段序列信息进行拼接,从而获得鸡小肠Dmt1 cDNA全序列信息.结果表明,鸡小肠Dmt1 cDNA有2种形式,1种全长为1 972个核苷酸,其中5′非翻译区为104个核苷酸,编码区1 695个核苷酸,3′非翻译区为173个核苷酸,编码1个含564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另1种形式为1 775个核苷酸,其中5′非翻译区为104个核苷酸,编码区1 593个核苷酸,3′非翻译区为78个核苷酸,编码1个含53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据鸡Dmt1 cDNA推测出的2种形式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大鼠和小鼠的Dmt1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它们的同源性分别为82%、82%、80%,和 84%、84%、83%. 对推测氨基酸序列进行疏水性和跨膜区分析表明,Dmt1蛋白为1种跨膜整合蛋白,具有膜转运蛋白糖基化位点和底物结合位点的保守序列.  相似文献   

11.
鲫鱼种群间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资源小型化现象已受到许多研究者的重视,关于鱼类资源小型化成因已有诸多研究报道1,2。一般认为,环境变迁、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自身调节能力是导致鱼类资源小型化的主要原因1.关于鱼 类资源小型化形成机制的遗传学背景研究目前尚鲜见报道。本文对两个典型湖泊卿鱼种群的同工酶等 位基因频率变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13.
金泽革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在阶 《昆虫学报》1987,(3):285-290
金泽革蜱是分布于东洋区的三寄主蜱, 成虫活跃于夏季到晚秋, 其发育历期随季节而不同.雌虫在兔休上吸血时间, 七、八月为16—20天, 十一月只需9天.产卵前期在夏季饱食的雌虫为13—27天;十一月饱食者产生滞育, 至少需244天.产卵期持续31—43天(七、八月), 总产卵量为1749—8995粒.雌虫产卵显与饱血雌虫体重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989, p<0.001).金泽革蜱的产卵力(饱食后每毫克体重产卵数)为7.631.卵期为55—79天(九、十月), 幼虫在兔体上吸血4—6天, 饱食后经18—29天脱皮为若虫, 若虫寿命可达124天.  相似文献   

14.
银鲫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流域和新疆额尔齐斯河等水域中。在四川省池养条件下,比较了银鲫与本地鲫的形态、食性、生长、繁殖、含肉量、鱼肉营养成分和起水率等生物学特性。形态差别主要在于银鲫体型较高,头略短,侧线鳞和脊椎骨数稍多。食性相似。银鲫生长较本地鲫约快150%。银鲫在2足龄左右第一次性成熟,产卵盛期较本地鲫略晚1个月,性比为(?)34.1%(体长6.1—14.5厘米)—(?)5.95%(体长15.4—18.5厘米)。银鲫的肥满度,含肉量,鱼肉含脂量以及起水率均较本地鲫高。初步讨论了银鲫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在其养殖和选育上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银鲫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黑龙江水系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属天然三倍体鱼类,是实行天然雌核发育的两性种群4,7。关于它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国内外报道为3n=1564。但是我们在银鲫天然雌核发育机制研究中,有时涉及染色体数目鉴定,常见染色体数目超过156。鉴于昝瑞光报道滇池高背型鲫染色体数目为3n=162,有10个超数染色体5,为此我们对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的雌、雄银鲫进行了染色体组型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团头鲂和日本白鲫血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林光华  张丰旺 《动物学报》1996,42(3):260-268
在82尾团头鲂和48尾日本白卿材料鱼上测定了血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值,经细胞脆性值,比积及比重,血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各型血细胞大小赞美 下述常数值的雌雄差异,周年变化及鱼种间的差异,为鱼类血液学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果寡糖对银鲫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果寡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对银鲫(Carassius auratus)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以50g左右的银鲫为实验对象,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5g/kg(A。组)、1g/kg(A:组)、2g/kg(A,组)、4g/kg(A。组)的果寡糖,另设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组),分别于7d、14d、21d、28d、42d、56d检测银鲫血液中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结果表明,A2组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显著高于A0组(P〈0.05),分别于第28、第21、第14、第14天达到最大值;A,组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显著高于A0组(p〈0.05),分别于第14、第14、第7、第14天达到最大值。A3组的补体C3的含量显著高于A2组(P〈0.05),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与A2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其活性高于A2组。A1组、A4组与A0组之间的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溶菌酶活力、血清SOD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金鱼对铅和镉的吸收蓄积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2  
研究了铅、镉暴露实验中金鱼不同器官经有收积累铅、镉的过程及蓄积量。结合到金鱼鳃上的铅、镉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描述。最大结合容量Bmax为:铅0.9424mmol/kg干重;镉17662μmol/kg条件稳定常数logK为:铅7.80;镉6.38。Hill结合特征常数为:铅1.012;镉1.175,表明金鱼鳃上仅有一种类型的Pb^2 或Cd^2 结合位点。鳃中铅、镉含量与血液含量以及血液铅、镉含量与肾、肝中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肾脏对铅、镉的蓄积量高于其他器官。  相似文献   

19.
20.
鲫不同种系线粒体DNA物理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鲫鱼三个亚种共七个品系的线粒体DNA进行分析,其中有9种酶在种系间或种系内产生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发现了16个线粒体DNA组合单倍型,通过双酶切分析,构建了16个线粒体DNA组合单倍型的13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点的物理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