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癌抗原125(CA125)水平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我院妇产科收治的61 例宫外孕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正常早孕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血清孕酮、beta-HCG 48 h 内增长率及CA125 水平,研究三项指标分别检测和联合检测对宫外孕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孕酮、beta-HCG 48 h增长率及CA125 检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应用时CA125 对于宫外孕具有较高的 特异性,而茁-HCG 48 h 内增长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特异性及敏感性均显著优于单一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孕酮、beta-HCG及CA125 指标水平的分别检测或联合检测,对宫外孕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而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显著优于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地屈孕酮联合口服黄体酮胶丸对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血清抑制素A、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5例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3)和对照组(n=62)。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胶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地屈孕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抑制素A、雌二醇(E2)、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妊娠结局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抑制素A、E2、P、HCG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抑制素A、E2、P、HCG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升高,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腹痛改善时间及腰痛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保胎成功率、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94%、9.68%(P>0.05)。结论:在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患者中应用地屈孕酮联合口服黄体酮胶丸效果显著,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血清抑制素A、性激素水平有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乐孕宁口服液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晚期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和血清孕酮(P)、妊娠相关蛋白(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20年9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晚期先兆流产患者,根据信封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利托君治疗)和观察组(给予乐孕宁口服液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各为40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指标、临床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阴道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妊娠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血清P、PAPP-A、HC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晚期先兆流产患者采用乐孕宁口服液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效果较好,可调高血清P、PAPP-A、HCG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胸苷激酶-1(TK1)、半乳激素-9(Gal-9)水平与子宫内膜癌(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1月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EC患者114例作为研究组,同期医院体检的健康女性1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CA125、TK1、Gal-9水平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EC患者血清CA125、TK1、Gal-9水平。EC患者随访3年并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血清CA125、TK1、Gal-9水平患者预后情况,并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CA125、TK1、Gal-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分期III期、组织分化低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EC患者血清CA125、TK1、Gal-9水平显著高于病理分期I~II期、组织分化中高分化、肌层浸润深度<1/2、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随访3年,失访8人,CA125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50.00%)显著低于CA125低表达组(89.29%);TK1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48.15%)显著低于TK1低表达组(94.23%);Gal-9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46.67%)显著低于Gal-9低表达组(8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A125高表达、TK1高表达、Gal-9高表达,病理分期Ⅲ期、肌层浸润深度≥1/2、有淋巴结转移是EC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EC患者血清CA125、TK1、Gal-9异常升高,其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有关,血清CA125、TK1、Gal-9高水平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 年3月-2016 年3 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9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9 例)和对照组(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肿瘤坏死因子-alph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alpha)及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 IL-6)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 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血清hs-CRP,IL-6 及TNF-alpha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检测在早期原发性肝癌(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9月开始至2020年5月收治的63例早期PHC患者纳入研究,记作肝癌组,再取同期我院收治的61例良性肝病患者记作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均实施DWI扫描,比较两组DWI图像信号强度。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AFP、CA125、CEA、CA199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各项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和DWI诊断早期PHC的效能。另外,比较PHC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AFP、CA125、CEA、CA199水平。结果:肝癌组DWI信号强度为高信号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均P<0.05)。肝癌组血清AFP、CA125、CEA、CA1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AFP、CA125、CEA、CA199水平联合DWI诊断早期PHC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高于上述各检查方式单独检测。PHC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AFP、CA125、CEA、CA199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均P<0.05)。结论:DWI联合血清AFP、CA125、CEA、CA199检测诊断早期PHC的价值较高,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清AFP、CA125、CEA、CA199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老年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2018年8月至2021年4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老年卵巢癌患者72例与老年良性卵巢肿瘤患者72例作为恶性组与良性组,同期选择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人72例作为正常组。检测三组血清TC、TG、LDL-C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恶性组、良性组的血清TC、TG和LDL-C水平高于正常组,恶性组高于良性组(P<0.05);三组的血脂异常率分别为77.8 %、44.4 %和6.9 %,对比有差异(P<0.05)。恶性组、良性组的血清CA125、CA153和CA199水平高于正常组,恶性组高于良性组(P<0.05)。在老年卵巢肿瘤144例患者中,偏相关分析显示:TC、TG、LDL-C、CA125、CA153、CA199与卵巢癌存在相关性(P<0.05);Pearson分析显示:TC、TG、LDL-C与CA125、CA153、CA199存在相关性(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TG、LDL-C均为导致卵巢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多伴随有血清TC、TG和LDL-C水平的异常,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存在相关性,是引发老年卵巢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预处理改善IVF结局。方法:男性因素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168例,分两组:(1)实验组:IVF前自然周期月经第12天地屈孕酮30 mg/日、14天,3个月;(2)对照组:IVF前无干预。IVF前测血CA125,黄体期长方案促排卵,排卵后一周(垂体降调日)再测CA125并取子宫内膜行ER、PR、HOXA-10mRNA检测。HCG日测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血流。比较临床资料及结局、症状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HCG日对照组子宫内膜厚于实验组。实验组子宫内膜A型血流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型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IVF前两组CA125均高于参考值,但无明显差异(P>0.05)。垂体降调日复查CA12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实验组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分泌期子宫内膜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症状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IVF治疗中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用黄体酮预处理在位内膜,可以降低血CA125,有利于转变子宫内膜组织类型、减小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增加子宫内膜ER、PR、HOXA-10 mRNA表达,改善在位内膜容受性,缓解症状疼痛,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alpha、IL-6 及IL-8 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 年1 月~2014 年7 月 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7 例,根据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志 愿者8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NF-alpha、IL-6 及IL-8 的水平。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血清TNF-琢、IL-6 及IL-8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TNF-alpha、IL-6 及IL-8 水平呈显著差异(P<0.05)。结论: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alpha、IL-6 及IL-8的水平变化有利于预测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血清TNF-alpha、IL-6、IL-8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 2012 年9月至2014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00例UC 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给 予柳氮磺吡啶,观察组患者口服给予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症状改善、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NF-alpha、IL-6、IL-8 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 48.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缓解率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NF-alpha、IL-6、IL-8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 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 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在诊断异常妊娠中的临床意义,分析其与异常妊振的关系。方法:选取299例5~13周的正常早孕妇为正常早孕组,同期选取稽留流产86例,先兆流产54例,异位妊娠76例为异常妊娠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ASA)测定两组受试者的血清PAPP-A水平,分析两组受试者各个孕周内的血清PAPP-A水平的差异。结果:稽留流产孕妇在各个孕周内(9~13周)的血清PAPP-A水平显著低于同孕周内正常早孕孕妇(t值分别为9.500,8.113,3.511,9.538,8.504,P值均0.05);稽留流产孕妇总的平均血清PAPP-A水平亦低于常早孕孕妇(t=3.651,P值均0.05);异位妊娠孕妇在各个孕周内(9~13周)的血清PAPP-A水平显著低于同孕周内正常早孕孕妇(t值分别为7.976,9.030,9.941,11.625,14.079,12.569,P值均0.05),异位妊娠孕妇总的平均血清PAPP-A水平亦低于常早孕孕妇(t=28.168,P值均0.05);先兆流产孕妇(除孕8周)与正常早孕妊娠血清PAPP-A水平比较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APP-A水平在异常妊娠如异位妊娠、稽留流产中显著降低,可作为诊断异位妊娠、稽留流产及先兆流产辅助诊断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宋敬  李越  韩世愈  朱莉  苏丽杰  李琳 《生物磁学》2011,(19):3771-3773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与B-HCG联合检测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预后及其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4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P与B-HCG进行检测,并与追踪到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集:血清P值〉25ng/ml、血β-HCG〉50mIU/ml患者66例占19.4%,经绝对卧床休息,未用药治疗,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在15.94-25ng/ml、血β-HCG10-50mlU/ml患者170例占50%,经口服黄体酮与HCG针保胎治疗后均胚胎发育正常;血清P值〈15.94ng/ml、血β-HCG〈10mIU/ml患者78例占22.9%,终止妊娠者均可见清除宫内组织物中几乎不见新鲜绒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陈旧性出血;血清孕酮与β-HCG上升不同步患者26例占7.6%,均最终难免流产。结论:联合检测血清孕酮与β-HCG可以预测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既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干预及经济负担,又能起到提高保胎治疗的成功率。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配伍口服天然黄体酮治疗由黄体功能不全引发的早期先兆流产,均能改善先兆流产患者的预后,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滋肾育胎丸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滋肾育胎丸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孕酮、β-HCG水平、高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比容,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孕酮、β-HC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高切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两组组间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提高血清孕酮、β-HCG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流产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2月至2019年选择在本院进行建档的孕早期孕妇120例,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含量,判断亚甲减发生情况。调查所有孕妇的流产等妊娠结局情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在120例孕妇中,发生亚甲减18例(亚甲减组),发生率为15.0%。亚甲减组的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与非亚甲减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的血清TSH含量高于非亚甲减组,FT3值低于非亚甲减组(P<0.05),两组FT4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的流产发生率为38.9%,显著高于非亚甲减组的2.9%(P<0.05)。亚甲减组的早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也显著高于非亚甲减组(P<0.05)。在120例孕妇中,Pearson相关分析法显示流产与亚甲减、血清TSH、FT3值都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孕早期亚甲减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导致流产发生率增加,也可增加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几率,亚甲减与流产存在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孕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150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终止早期妊娠。将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时间≤14 d作为对照组(n=75),14d作为异常组(n=75)。比较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中孕激素和h CG含量,分析两组患者孕激素和h CG含量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月经周期、孕次、受孕天数、体重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常组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孕激素和h CG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孕激素含量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P0.05)。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18 d、22 d血清hCG含量逐渐降低(P0.05);异常组在药物流产后10 d、14 d血清h CG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药物流产后18 d、22 d血清hCG含量低于药物流产后10 d、14 d,且药物流产后22 d低于药物流产后18 d(P0.05)。对全部样本的全部时点数据合并进行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孕激素和h CG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妇女血清的孕激素、hCG含量较高,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药物流产后10 d、14 d监测血清HCG值无明显下降提示有异常子宫出血的可能,联合监测孕激素、hCG含量有利于药物流产后异常子宫出血的预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直接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400例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按照是否终止妊娠将400例孕妇分为终止妊娠组(200例)和未终止妊娠组(200例)。并对200例终止妊娠孕妇进行2年随访,按照2年内再妊娠情况分为再妊娠成功组(150例)和再次终止妊娠组(50例)。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00例终止妊娠孕妇中瘢痕妊娠60(30.00 %)例,死胎13(6.50 %)例,胎儿畸形25(12.50 %)例,子痫前期81(40.50 %)例,胎膜早破11(5.50%)例,妊娠意外事件10(5.00 %)例。高龄瘢痕子宫孕妇终止妊娠后再妊娠与教育水平、是否有固定职业、家庭月收入无关(P>0.05);与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有关(P<0.05);200例终止妊娠孕妇预后再妊娠与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瘢痕子宫孕妇终止妊娠的主要病因为瘢痕妊娠,死胎,胎儿畸形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妊娠意外事件。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是影响高龄瘢痕子宫孕妇预后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及正常妊娠女性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妊娠女性806例,其中先兆早产组206例,胎膜早破组234例,妊娠期糖尿病组156例,正常妊娠组210例。记录四组女性异常阴道菌群检出率及异常阴道菌群分布情况。结果:四组女性的年龄、孕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胎膜早破组异常阴道菌群检出率高于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P<0.05),而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异常阴道菌群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先兆早产组、妊娠期糖尿病组白色假丝酵母菌检出率高于胎膜早破组、正常妊娠组(P<0.05),先兆早产组、胎膜早破组阴道加德纳菌检出率高于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P<0.05),先兆早产组无乳链球菌检出率高于胎膜早破组、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P<0.05),胎膜早破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于先兆早产组、妊娠期糖尿病组、正常妊娠组(P<0.05)。结论:妊娠女性阴道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阴道加德纳菌为主,且先兆早产、胎膜早破女性阴道致病菌感染率较高,妊娠期糖尿病女性阴道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联合甲羟孕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58),对照组采用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CA125、CA199、VEGF水平,囊肿直径、月经不调评分、痛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A125、CA199、VEGF水平,囊肿直径、月经不调评分、痛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A125、CA199、VEGF水平、囊肿直径、月经不调评分及痛经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乏力、失眠及潮热发生,组间总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酸雌二醇联合甲羟孕酮能够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有效降低血清CA125、CA199及VEGF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