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MspⅠ/HpaⅡ酶解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了不同年龄大鼠的肝、脑细胞基因组DNA的甲基化程度。从酶解电泳图谱可观察到,肝、脑细胞基因组DNA甲基化在青年鼠和老年鼠之间没有差异。但用具有高分辨率的高效液相色谱测量DNA中5-mC的含量时发现,老年鼠脑细胞DNA甲基化程度较大年鼠的下降62%,而肝细胞DNA甲基化程度在老年鼠与青年鼠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提示:(1)用常规的酶解电泳法所分析的DNA甲基化结果并不能反映整个基因组DNA甲基化的水平。(2)衰老过程中,不同组织DNA甲基化的改变存在差异,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组织的增殖和分化程度有关。进一步分析脑细胞原癌基因c-Ha-ras的甲基化水平,无论MspⅠ酶切图谱,还是HpaⅡ酶切图谱均可观察到分子大小为19kb、7.5kb、1.3kb、0.9kb的四条阳性带,说明该基因未发生甲基化,且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2.
鼠毛及脑线粒体DNA片段缺失与增龄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不同年龄Balb/c小鼠脑细胞线粒体DNA片段缺失与增龄的关系.发现老年鼠脑细胞线粒体3867bp片段缺失率为50%;而断奶鼠与青年鼠均无此缺失片段出现;用鼠毛为材料进行无损伤检测亦获类似的结果.有人认为线粒体DNA片段缺失率可作为生物衰老的一种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3.
真核生物的DNA甲基转移酶与DNA甲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核生物的DNA甲基化就是在DNA的CpG二核苷酸胞嘧啶的第 5位碳原子上加上甲基 ,催化这一过程的是DNA甲基转移酶 (Dnmt)。DNA的甲基化修饰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基因组印迹、X染色体灭活和细胞记忆等诸多重要生物学过程[1,2 ] 。在不同组织或同一类型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 ,基因组DNA上各CpG位点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即构成基因组的DNA甲基化谱。根据催化反应类型。可以将DNA甲基转移酶分为三类 :第一类将腺嘌呤转化成N6 甲基腺嘌呤 ;第二类将胞嘧啶转化成N4 甲基胞嘧啶 ;第三类将胞嘧啶转化成…  相似文献   

4.
DNA去甲基化对细胞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氮杂胞嘧啶为DNA甲基化转移产的抑制剂,用它处理细胞,使基因组DNA去甲基化,结果发现,经5aZaC处理后的细胞衰老进程明显加快,这从另一侧面反映了DNA甲基化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真核细胞基因组DNA的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二核苷酸对的胞嘧啶环上(m5C)[1,2].在真核细胞基因组DNA内,约70%的CpG位点发生了甲基化.CpG位点在基因组DNA内并不是均匀分布的,多数聚集在一些基因的5’端.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真核基因5...  相似文献   

6.
大鼠肝线粒体中的脂肪酸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双 2 乙基己基酚酞酸酯 (DEHP)诱导大鼠肝过氧化物酶体增殖 ,然后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肝线粒体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肝线粒体中的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 :所测 1 4种脂肪酸的总量 ,青年正常组大于青年诱导组 (P <0 .0 1 ) ,青年正常组大于老年正常组 (P <0 .0 5 )。不饱和脂肪酸与脂肪酸总量的比例 ,老年诱导组大于老年正常组 (P <0 .0 5 ) ,青年正常组大于老年正常组 (P <0 .0 5 )。长链脂肪酸与脂肪酸总量的比例 ,老年正常组小于老年诱导组 (P <0 .0 5 )。结果表明 ,用DEHP诱导大鼠肝过氧化物酶体增值 ,影响肝线粒体脂肪酸正常代谢 ,使线粒体膜结构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 ,青年鼠与老年鼠不同  相似文献   

7.
DNA甲基化作用与鼠肝细胞的老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比较了不同年龄的鼠肝DNA甲基化酶活力及DNA甲基化水平,发现它们均与鼠龄呈反相关。又以不同年龄的鼠肝DNA为模板,检验了其体外转录活力,发现其与鼠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了不同年龄的鼠肝DNA甲基化酶活力及DNA甲基化水平,发现它们均与鼠龄呈反相关。又以不同年龄的鼠肝DNA为模板,检验了其体外转录活力,发现其与鼠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限制性内切酶SCaI适用于多种质粒载体,尤其是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系统,因它具有二个SCaI酶切位点,因此用SCaI酶解图谱鉴定以pGEX系统为载体的重组子甚为便捷。简便碱裂解法提取重组DNA省时,省耗。本文探讨了SCaI对用常规和简便两种碱裂解法提取的重组DNA的酶解效率。结果表明:(1)简便碱裂解法抽提的重组DNA,用EcoRI、EcoRV、PstI、BamHI等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可以获  相似文献   

10.
板齿鼠线粒体DN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ApaI、BamHI、BclI、BglI、ClaI、EcoRI、EcoRV、HindII、PstI、PvuII、SacI、ScaI和XbaI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对板齿鼠线粒体DNA(mtDNA)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分析,并用双酶解法构建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结果表明板齿鼠存在3种mtDNA单倍型,可通过限制酶PvuII、HindII和ApaI区分,呈现DNA多态性和种内遗传变异。与小家鼠、褐家鼠mtDNA限制性片段的数据相比较,板齿鼠和这两种鼠mtDNA存在明显差异。板齿鼠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建立,为进一步系统研究鼠科动物的遗传分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茶碱改善东莨菪碱诱发的大鼠记忆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不同年龄SD大鼠与记忆有关脑区的腺苷和乙酰胆碱水平。结果表明,18~20月龄鼠的脑内腺苷含量明显高于3~6月龄鼠,而乙酰胆碱(ACh)含量却显著低于3~6月龄鼠。经腹腔给大鼠注射东莨宕碱建立近期记忆障碍模型,同时经脑室给予茶碱后,其跳台成绩明显对照组,且脑内ACh含量亦显著升高。提示腺苷含量的随龄增加可能是老年记忆障碍的一个重要因素,茶碱作为腺苷受体阻断剂可能通过提高脑内ACh  相似文献   

12.
老年大鼠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增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老年时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及表达的改变,在内毒素(LPS)1.0μg/ml刺激大鼠单核/巨噬细胞后,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培养液中TNF-α含量,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K)测定TNF-αmRNA。同时测定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I2(PGI2)的含量。结果显示:老年鼠TNF-α分泌量及其mR-NA明显高于青年鼠。NO产量在老年鼠与青年鼠之间无明显差异。老年鼠PGI2分泌明显低于青年鼠。由于PG能抑制TNF-α释放,从而推测,PGI2产生能力的降低可能是老年大鼠单核/巨噬细胞TNF-α分泌量明显高于青年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邢桂春  胡志远 《遗传学报》1997,24(3):212-217
本文利用反转录PCR技术从人胎肝mRNA中分别扩增出hTPO N-端和C-端两个cDNA片段,然后经酶切分别连接重组到质粒pUC19中进行序列分析,在确证其序列与国外文献报道完全一致的基础上,酶切、回收、连接其N-端、C端cDNA,并以此为模板,用PCR法扩增出全长TPOcDNA片段,并将其重组到穿梭质粒pSVK3中,在COS-7中进行了瞬时表达并检测出表达产物的活性  相似文献   

14.
枯草杆菌启动子—信号肽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含红霉素抗生基因和缺启动子-信号肽序列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双功能质粒pGPB14为探针载体,克隆了枯草杆菌的启动子-信号肽序列并对克隆的片段进行序列分析。枯草杆菌染色体DNA经Sau3A酶解后与BanHI酶切的质粒pGPB14连接,转化大肠杆菌C600,筛选抗氨苄青霉素及抗红霉素的转化子,从双抗性转化子中提取重组质粒并经酶切分析,显示克隆的DNA片段在0.27-1.5kb之间。用Sanger  相似文献   

15.
绿色木霉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分子克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建荣  张曼夫 《真菌学报》1994,13(3):235-240
本文以噬菌体lambda EMBL3 DNA为载体,通过克隆绿色木酶(Trichoderma vi-ride)高分子量基因组DNA的部分酶解片段,并将重组分子进行体外包装后侵染Escheri-chia.coliK802,由此构建了绿色木霉基因文库。以李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酶CBHII基因的末端片段为探针,用轮回噬菌斑原位杂交从文库中筛选出CBHII基因的阳性克隆5个  相似文献   

16.
DNA从头甲基转移酶3a和3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泽军 《生命的化学》2000,20(5):197-198
DNA甲基化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一种方式。通过在DNA的CG二核苷酸胞嘧啶的第 5位碳原子上加上甲基 ,即可抑制或关闭基因表达 ,催化这一过程的是DNA甲基转移酶 (Dnmt)。直到 2年前在哺乳动物中还只鉴定出一种Dnmt,即从人和鼠细胞中克隆出的Dnmt1。Dnmt1在体内和体外都有维持甲基化酶 (maintenancemethylase)的活性 ,即按照模板的甲基化模式 ,对新生的DNA链进行甲基化 ,将亲代的甲基化模式遗传给子代。虽然在体外 ,Dnmt1也能将未修饰DNA从头甲基化(denovomethyla…  相似文献   

17.
大鼠自发性高血压与HSP70基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生宁  杨鸿 《生理学报》1994,46(3):288-292
本实验采用热休克蛋白70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血压大鼠离体培养的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受热刺激后HSP70mRNA水平的变化以及整体动物肝组织HSP70mRNA的水平,并对肝组织基因组DNA进行了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7℃培养的SHR ASMC及整体SHR肝组织HSP70 mRNA的基础表达水平均低于WKY鼠,SHR ASMC受热刺激(42℃ 15min)后2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用Apa I,AVa I,Bam HI<BclI,Cla I,Eco RIEco RV,Hpa I,Pst I,Pvu Ⅱ,ScaI,XbaI等1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树鼠的mt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并用双酶解法构建了其中8种酶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根据限制性片段差异法和分子钟,计算并讨论树鼠和小家鼠、褐家鼠的mtDNA遗传距离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树鼠与褐家鼠的关系较接近,两者的分歧时间在  相似文献   

19.
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基化修饰是脊椎动物DNA唯一的自然修饰方式,动物基因组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密切相关,DNA甲基化通过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或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而影响表达,在X染危体关系,基因组印记,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DNA甲基化与发育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基化修饰是脊椎动物DNA唯一的自然修饰方式,动物基因组甲基化与基因表达密切相关,DNA甲基化通过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或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而影响表达,在胚胎发育、X染色体失活、基因组印记及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