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常人体体液的pH值常稳定在7.35—7.45范围内,平均为7.4。维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衡定,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就体液酸碱平衡的维持做一简单介绍。缓冲系统缓冲系统是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缓冲系统都是由几对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所组成,每一“缓冲对”又都是由一种弱酸和这种弱酸的碱性盐组成。人体组织和血液内的缓冲系统可分为三类: 1.碳酸氢盐系统包括 NaHCO_3/H_2CO,(存于血浆内)和KHCO_3/H_2CO_3(存于细胞内)。 2.磷酸盐系统包括 Na_2HPO_4/NaH_2PO_4  相似文献   

2.
人体有两个肾脏,具有排泄体内代谢废物、调节体液、电解质、酸碱平衡和部分内分泌等功能,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可见,肾脏是机体生存不可缺少的重要脏器。肾脏由某种原因引起功能障碍或衰竭,临床上可出现浮肿。体内代谢废物,特别是蛋白质的终末产物不能排出,病人表现恶心、呕吐、纳少和一些胃肠道症状,此谓“氮质血症”。由于水和电解质紊乱和某些毒素的作用,病人还可出现呼吸、循环、血液和精神神  相似文献   

3.
排尿是生物体重要的生理活动之一,通过尿液将机体代谢的终末产物排出体外,同时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李卫东 《蛇志》2009,21(2):172-172
体液占了人体体重的60%~70%。人体体液混合在一起后,其pH值为7.35~7.45,呈弱碱性。科学研究表明,弱碱性体质是健康的标志。人体体液的酸化过程被学术界称为是衰老的过程。酸性体质是疾病诞生的温床。身体健康,饮食是关键。西方医学之父希柏克瑞特先生有句名言:你的食物就是你的药方,你的药方就是你的食物。只有正确认识食物的酸碱性,合理安排酸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才能维持弱碱性的正常生理功能,才能真正吃出健康的碱性体质。  相似文献   

5.
自噬对维持细胞自身的稳定及细胞成分更新、保持正常的生理状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体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存在自噬,基础状态下的自噬对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而自噬过度激活会引起细胞的损伤及死亡.近年来,对自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自噬研究较少.血管内皮细胞作为人体中最活跃的细胞之一,其功能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相关.本文对影响血管内皮细胞自噬的因素及其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肾脏是机体排泄代谢废物和毒素,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和肾素,维持机体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各种原发或继发肾脏病均可导致肾实质性改变,若未经充分及时的治疗则可进展至不可逆病变,表现为肾单位逐渐减少,机体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功能障碍,致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肾脏内分泌功能异常甚至进展到肾功能不可逆衰退的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kidney disease,ESKD).完整的肾脏功能评价包括肾小球功能、肾小管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可用于早期识别肾脏疾病,完成定位和定性诊断,确定肾功能分期,并可监测肾脏对治疗的反应.肾脏替代治疗则是挽救ESKD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将对肾功能评价及替代治疗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简要综述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人体对营养的需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组合,全面需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6大营养素。这就要求人们在平常膳食时,食物要多样化,才能得到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各组织器官活动所需要的养料。食物多样化也是调节体液、保持酸碱度平衡的需要。健康人在正常情况下,体液的PH值应维持在7.3~7.5之间,呈弱碱性。食物有酸性,碱性之分。营养学上所说的食物的酸碱性是指进人的食物经消化、吸收,进人体液的最终形成物是酸性还是碱性而言。例如,虽然有些水果口感呈酸性,但实属于碱性食物,那是因为这些水…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血栓与止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在血管内循环畅通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础。当血管破损而引起出血时,机体通过血小板、血浆凝血因子和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在破损的血管处形成止血栓,阻止流血。但是,当局部血液凝固亢进,或由于血管内壁受损形成血栓时,血液流通受阻,会导致心肌梗塞、脑血栓、肺  相似文献   

9.
尔君 《植物杂志》2010,(12):36-39
血液是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参与体液调节、保持内环境稳定等重要作用。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果人体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就会迅速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0.
血液循环是动物机体基本生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血管系统密切联系全身每一组织器官,心脏搏动推动血液经过大、小循环周流全身,供给各组织器官氧气、养分,带走代谢产物,是维持各种组织器官正常活动的首要条件;阻断血液循环对任何组织器官短时间内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因此诚如巴甫洛夫所说“血液循环是机体最主要的机能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物酶体是保守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种细胞器,参与多种生化代谢过程,包括脂肪酸β氧化反应、活性氧的产生和降解等。过氧化物酶体在生物发生和应对环境胁迫过程中,通过数量和时空分布的规律性动态变化,实现质量控制,以维持其生化代谢的稳态,从而保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同时,作为真核细胞的代谢枢纽,过氧化物酶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与稳态维持需要与其他细胞器相互协作。过氧化物酶体膜接触位点在过氧化物酶体与各细胞器相互连接和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过氧化物酶体稳态维持机制和膜接触位点的组成和功能成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正>血液是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着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参与体液调节、保持内环境稳定等重要作用。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果人体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就会迅速危及生命。自英国科学家哈维1628年提出血液循  相似文献   

13.
氧气是哺乳动物机体代谢稳态维持的物质基础,若代谢过程中氧气供给不足,可造成低氧应激。目前,环境低氧、代谢性低氧和携氧细胞功能障碍是造成动物低氧应激的重要成因。目前,低氧对动物机体代谢和组织功能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于肺脏、肝脏、消化道、肌肉和乳腺等部位。若处于低氧状态的哺乳动物形成了适应低氧的代谢模式,则可维持其代谢稳态;相反,若动物无法维持低氧状态下的代谢稳态,则会导致机体氧化应激甚至病变。目前,低氧应激在家畜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原动物代谢适应机制;然而,泌乳期动物机体代谢速率、氧气消耗和自由基水平均较高,但氧在泌乳动物代谢应激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对泌乳性能的影响,仍有待探索。综述了哺乳动物产生低氧应激的代谢成因与作用结果,旨在探讨哺乳动物低氧应激生物学基础,为进一步从低氧应激调控角度为泌乳动物的健康状况维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3     
问 :感冒了为什么会发热 ?答 :正常人的体温在大脑皮层和丘脑下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的恒定 ,这主要是通过神经和体液等因素来调节产热和散热速度来实现的。如果产热和散热失去了动态平衡导致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则称为发热。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 3 7℃左右 (口腔温度范围为3 6.3℃ 3 7.2℃ ,腋下温度为 3 6℃ 3 7℃ ,直肠内温度为 3 6.5℃ 3 7.7℃ ) ,通常不会因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一旦体温超过 3 9℃ ,则为高热 ,高热持续时间超过两周 ,则称长期高热 ,会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最常引起人体发热的因素是致热源。与人体发…  相似文献   

15.
郭鑫  王福俤 《生命科学》2012,(8):917-926
铁代谢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机体铁代谢紊乱会导致贫血和人类遗传性血色病等诸多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铁代谢研究领域,小鼠模型具有人群及细胞模型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最准确的表现相应基因及通路在铁代谢调控中的生理作用。利用基因敲除及转基因小鼠模型,许多铁代谢相关的基因及调控通路被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铁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这些小鼠模型为治疗铁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潜在药物的开发和评估提供了理想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不同pH值土壤及其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不同pH值土壤以及重度盐碱土和非盐碱土浸提液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pH值土壤由配土和调酸两种方式取得,前者由重度盐碱土(pH=10.24)与非盐碱土(pH=7.49)按不同比例配制,后者是由重度苏打盐碱土经硫酸调酸处理得到。配土发芽的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7.49-9.14时,种子的发芽率均在50%以上,且幼苗能够正常生长;pH=9.53时,羊草种子的发芽率低于50%,仅部分幼苗个体能够成活;当pH>9.86时,幼苗在萌发后50天左右全部枯死。说明羊草种子个体萌发期最大耐受pH值在9.14-9.53之间。重度苏打盐碱土调酸发芽实验结果表明,当调酸后的土壤pH值降至7.0-10.0时,均能显著促进羊草种子的萌发,且幼苗生长正常。确定了羊草种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8.0-8.5。土/水比为1:1的非盐碱土浸提液能够显著提高羊草种子发芽率,而重度苏打盐碱土浸提液对羊草种子萌发没有产生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17.
肠道作为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场所,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在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人类饮食的多元化,肠道菌群对健康的影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肠道微生态与免疫、代谢系统疾病和肿瘤等50多种疾病相关,同时疾病也会影响肠道菌群,通过饮食调节和用药会影响肠道菌群,进而影响健康.白术散是以食药两用药材为主的方...  相似文献   

18.
现代研究发现脂肪组织的功能不仅仅只是储存以及释放脂类,还作为人体的内分泌腺,在维持机体代谢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肥胖状态时脂肪组织的分泌功能紊乱,炎症因子与脂肪因子分泌失衡,打破了机体的代谢平衡。更糟糕的是,脂肪组织形成慢性低度炎症以及缺氧微环境,引起胶原的异常沉积,脂肪组织纤维化,从而破坏脂肪组织正常功能,可能进一步导致糖尿病以及肿瘤的产生。因此,本文主要概述肥胖引起的慢性炎症和缺氧微环境通过分泌炎症因子、上调缺氧诱导因子的表达,进而改变脂肪细胞外基质的组成,最终促进脂肪纤维化的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多种蛋白和酶的组成,机体内存在严格的铜稳态调控机制。作为血浆中最主要的多铜亚铁氧化酶——铜蓝蛋白,与另外两种同源亚铁氧化酶——膜铁转运辅助蛋白和zyklopen,共同参与体内铁的转运,维持铁代谢的平衡。将对调节铜和铁平衡的重要意义以及铜和铁在机体代谢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发展动态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腺苷酸激酶(AK)是催化各种腺嘌呤核苷酸相互转化的一种磷酸转移酶,其在维持细胞能量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K有七种亚型,在线粒体、胞浆、细胞核之间的能量转移和分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内、细胞外和血液中的AMP水平是机体能量感知、睡眠、冬眠和食物摄取的代谢信号。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的AMP信号与人类疾病相关。AK及其下游的AMP信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代谢监测系统,通过检测细胞能量状态变化,从而调整对代谢感受器传递的信号。详细阐述了AK和AMP在感知及维持机体能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