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227例(DM组)和同期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229例(NDM组)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脂、血糖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探讨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结果:DM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NDM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NDM组(P<0.05);DM组患者三支血管病变、弥漫性病变以及狭窄程度大于75%的血管的病例数百分率显著高于NDM组(P<0.05);在DM患者中,血糖水平控制理想组(A组)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大于75%以及发生弥漫性病变的病例数百分率均显著低于血糖控制较差组(B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表现为弥漫和多支病变,狭窄程度严重;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是其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于正常范围可改善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并减小其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T2DM患者60例,根据患者血管病变情况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每组30例。另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并分析。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hemerin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血清chemerin与hs-CRP呈正相关(r=0.451,P0.05)。结论:T2DM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显著增高,血清chemerin水平与炎症指标hs-CRP存在正相关,chemerin可能通过介导炎症在T2DM大血管病变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患者238例,根据病情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81例(DM组),单纯急性冠脉综合征组78例(ACS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79例(DA组);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健康者83例作为对照组(NC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和血清学指标。结果:(1)DA组BMI大于NC组、DM组和ACS组,血清GGT、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高于NC组、DM组和ACS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高于NC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NC组(P0.05)。(2)血清GGT水平与TG、LDC-C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GGT水平升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监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GGT水平对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其与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T2DM患者(T2DM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TSH水平将T2DM组分为四个亚组,A组(0.45~1.49 m IU/L,n=18)、B组(1.50~2.49 m IU/L,n=23)、C组(2.50~3.49 m IU/L,n=22)、D组(≥4.5 m IU/L,n=25)。比较T2DM组与对照组TSH水平的差异,并根据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结果计算Gensini评分,分析Gensini评分与血清TS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T2DM组血清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血清TSH水平的升高,T2DM患者的年龄、TC、TG、LDL-C明显增加,而HDL-C、T3明显降低(P0.05)。C组病变支数显著多于A组,重度病变的比例明显升高,而D组病变支数、病变程度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577,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血清TSH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血清TSH水平有助于评估老年T2DM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FGF-21)水平变化以及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FGF-2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64例,其中初诊T2DM患者32例(T2DM组),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32例(合并大血管病变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三组血浆FGF-21水平以及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血浆FGF-21水平与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血脂、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等水平的关系。结果:T2DM组及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空腹血浆FGF-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空腹血浆FGF-21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和对照组(P0.05)。空腹血浆FGF-21水平与T2DM患者FPG、Hb A1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WHR、舒张压、Hb A1C是影响血浆FGF-21水平的独立相关因素。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浆FGF-2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T2DM患者血浆FGF-21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T2DM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明显降低T2DM患者血浆FGF-21水平,血浆FGF-21可能作为T2DM病情和疗效评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比值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8月到2021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358例T2DM患者,均行常规生化指标、CTA检查、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根据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T2DM患者分为未合并冠脉病变组(190例)和合并冠脉病变组(168例),比较两组血清HCY、Cys-C、ApoB/ApoA1比值,分析CTA与CAG诊断冠脉狭窄结果的一致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冠状动脉CTA联合血清HCY、Cys-C、ApoB/ApoA1比值对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未合并冠脉病变组比较,合并冠脉病变组血清HCY、Cys-C、ApoB、ApoB/ApoA1比值水平明显更高(P<0.05),ApoA1明显更低(P<0.05)。以CAG为金标准,CTA诊断冠脉狭窄程度与CAG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48)。ROC曲线评估冠状动脉CTA诊断T2DM合并冠脉病变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0.802、74.40%、83.71%、79.11%。三项血清指标联合AUC、准确度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冠状动脉CTA联合血清HCY、Cys-C、ApoB/ApoA1比值诊断T2DM合并冠脉病变的价值显著优于各项指标单一诊断或三项血清指标联合诊断(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联合血清HCY、Cys-C、ApoB/ApoA1比值诊断T2DM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较高,相较各项指标单一应用而言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为其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NAFLD和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NAFL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A组),单纯NAFLD患者100例(B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C组),并选取同期来该院检查的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chemerin、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肝功能、炎症因子、应激反应指标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差异,分析血清chemerin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按照A组、B组、C组以及对照组的顺序,患者血清chemerin、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空腹血糖、胰岛素及HOMA-IR水平逐渐降低,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hemerin水平与血清ALT、AST、MDA、CRP、TNF-α、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及HOMA-IR水平呈现正相关,与SOD、GSH水平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chemerin水平可通过对胰岛素抵抗、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等机制进行调节,参与NAFLD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以及发展,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为NAFL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汉族人DGAT1基因K378N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偏振-模板依赖的染料掺入反应法(TOI-FP)对T2DM患者(T2DM组)76例、T2DM患者家系中非DM一级亲属(NDR组)59例的DGAT1基因K378N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测定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并与45名正常人(NC组)相比较.结果:DGAT1 K378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NDR组依次为87.5%和83.9%,而NC组为54.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NDR组和NC组不同基因型DGAT1受栓者血浆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DGAT1基因K378N多态性与西安地区人群T2DM的发病相关.该多态性与患者血浆TG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1)2型糖尿病患者61例,根据是否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分成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30例)、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组(31例)与正常对照组(20例)对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出血清MCP-1,比较组间血清MCP-1水平的异常。(2)测出各组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水平,分析各指标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2型糖尿病组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组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无下肢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2)以T2DM组为整体,有无下肢大血管病变为因变量Y(有=1,无=0),用MCP-1等其它危险因素为自变量,Logstic回归分析,病程、收缩压和MCP-1入回归方程。结论:MCP-1可能是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RANTES与下肢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1)T2DM 61例,根据是否合并下肢大血管病变,分为非下肢大血管病变组(30例)和下肢大血管病变组(31例),与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RANTES,比较三组间血清RANTES水平的差异.(2)测定各组TG、TC、LDL、Hd1-ch、、FPG、HbA1c、FIB等水平,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1)2型糖尿病组血清RANTE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下肢大血管病变组血清RANTES水平明显高于非下肢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2)以T2DM组为整体,有无下肢大血管病变为因变量Y(有=1,无=0),以RANTES等其它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SBP、病程和RANTES入回归方程.结论:RANTES可能是T2DM下肢大血管病变的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visfatin、IL-6、TNF-α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检测空腹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血压、visfatin、TNF-α、白介素-6等。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值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浆visfatin、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肥胖组比较,糖尿病非肥胖组visfatin(301.60±58.07)明显升高,糖尿病肥胖组visfatin(336.68±37.61)、TNF-α(3.58±1.10)明显升高(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浆TNF-α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正相关,血浆IL-6与血糖(FPG)显著正相关,血浆visfatin与腰臀比值(WHR)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visfatin、IL-6、TNF-α的变化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瘦素(Leptin)和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65例IGT患者、50名正常健康体检者和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Leptin和ET-1的含量,同时分别测定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BG)及空腹胰岛素(FINS),并用HOMA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糖尿病组、IGT组血清Leptin、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血清Leptin、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明显高于IGT组(P〈0.05)。IGT组血清Leptin水平与BMI、血清ET-1、FBG、2hPBG、FINS、TC含量及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IGT组血清ET-1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BMI、血清FBG、2hPBG、FINS含量及HOMA-IR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瘦素与内皮素-1均可能在IGT发展成2型糖尿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东伟  刘新叶  许富英  池豪  程晓丹 《生物磁学》2013,(34):6673-6675,6756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o—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8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为非冠心病组(对照组,50例)和冠心病组(148例);并将冠-22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48例)、双支病变组(56例)及多支病变组(4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PWV,观察各组baPWV值及Gensini积分的变化,并对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AD组多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亚组及对照组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分别为45.06±7.27、30.83±4.50、24.83±4.94和13.75±1.74,baPWV值分别为2.13±0.32、1.68±0.14、1.12±0.13和0.93±0.17m/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baPWV值与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结论:baPWV值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范围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其病变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肥胖症病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普外三科2008年7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合并T2DM的肥胖症8例病人的术前资料和术后12个月的随访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在术后12个月的随访过程中,病人体重、体重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与术前相比,术后1月开始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T2DM临床完全缓解4例(50%),临床部分缓解4例(50%)。所有病人术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均呈下降趋势,从术后1个月开始,糖化血红蛋白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复查5例(62.5%)已恢复正常水平;空腹血糖自术后1月开始与术前相比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肥胖症合并T2DM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治疗组(n=58)和常规治疗组(n=58)。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清TGF-β1、IL-1β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脂及血清TGF-β1、IL-1β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月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血脂无显著差异,血清IL-1β较治疗前下降(P〈0.01),罗格列酮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血清TGF—β1较治疗前上升(P〈0.05),罗格列酮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调控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介质和抗炎因子的分泌,可能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之珍  胡晓武  许霞  杨飞  孙晓祥 《生物磁学》2011,(21):4123-412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尿病诊断、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和健康体检者15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统计学分析HbAlc与FPG、2hPG的相关性;分析HbAl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FPG、2hPG及HbA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HbAlc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lc水平对2型糖尿病诊断、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HbA1c)、空腹血糖(FPG)与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或门诊的33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测,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视网膜病变(DR)组和无视网膜病变(NDR)组,并对HbA1c、FBG水平进行检测。结果:DR组较NDR组HbA1c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和DR分期呈正相关(I=0.526,P〈0.001),而DR组和NDR组FPG水平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将HbA1c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围手术期血浆apelin的表达变化,分析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apelin的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apelin在冠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72例于2012年2月-8月在我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AMI并成功完成PCI的冠心病患者,分别在术前、术后0小时、术后4小时、术后24小时收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apelin-13水平;进一步对糖尿病及非糖尿病AMI患者(每组各20例)进行亚组分析,随访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结果:AMI患者术后0h组apelin水平与术前基线水平明显降低(31.54±5.48VS35.15±6.48ng/L,P〈0.05);术后4小时及24小时组apelin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39.65±5.48VS35.15±6.48ng/L,43.93±5.37VS35.15±6.48ng/L,P〈0.05)。糖尿病与非糖尿病组apelin水平术前无明显差异;糖尿病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apelin水平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31.12±5.50VS29.21±6.53ng/L,40.57+5.37VS33.49±3.89ng/L,43.50±7.41VS34.54±3.52ng/L,P〈0.05)。两组术后6个月随访T2DM组LVEF值改善明显高于NT2DM组,但MACCE事件无明显差异。结论:AMI患者PCI术后存在血浆apelin表达的升高,其中糖尿病患者在术后血浆apelin表达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高,提示PCI冠脉血运重建可促进糖尿病患者apelin分泌,调节胰岛素抵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SLC30A8(solute carrier family 30,member 8)基因rsl3266634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S-PCR),对222例内蒙古地区汉族人(其中T2DM组125例,正常对照NC组97例)rsl3266634进行基因分型。结果:T2DM组中rsl3266634的C等位基因频率、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1.2%和28.4%,均显著高于NC组的53.1%和24.7%(P值均〈0.05);而T2DM组的TT基因型频率为6.4%,显著低于NC组的18.6%(P〈0.05)。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T2DM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4倍(OR=1.64,95%CI=1.125-2.402)。结论:SLC30A8基因rsl3266634多态性位点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T2DM的风险等位基因,该位点C/T多态性与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T2DM具有相关性,可能是内蒙古地区汉族人T2DM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