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行传统放化疗)55例和介入组(行介入性动脉化疗)42例。观察治疗后肿瘤大小、近期疗效、根治性手术率、术后并发症,对生活质量指数进行评分,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肿瘤直径明显小于常规组,而根治性手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日常生活、健康、总体情况以及总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介入组并发症较少。结论:放化疗与介入性动脉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动脉宫颈癌近期临床疗效均较好,但介入性动脉化疗具有较高的根治性手术率以及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顺铂用于子宫动脉化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7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单纯放疗组25例(单纯采用放疗治疗)、小剂量动脉化疗组25例(同时放化疗,顺铂周疗的剂量控制在20 mg·m-2)及标准剂量静脉化疗组25例(同时放化疗,顺铂周疗的剂量控制在40 mg·m-2)。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年生存率及毒性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小剂量动脉化疗组与标准剂量静脉化疗组的总有效率及两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小剂量动脉化疗组的总有效率和两年生存率高于标准剂量静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及小剂量动脉化疗组的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标准剂量静脉组(P0.05);单纯放疗组与小剂量动脉化疗组患者的毒性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顺铂动脉化疗可以有效降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急性毒性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平板3D-DSA在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将所有患者分成实验组(平板3D-DSA组,42例)和对照组(普通DSA组,54例),两组术中化疗药物和栓塞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影像学表现、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并统计分析血管损伤的发生率、造影剂用量、透视时间、手术时间.结果:96例患者每侧均有1支子宫动脉,子宫动脉均增粗、扭曲.实验组造影剂用量、透视时间和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少(P<0.05),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管损伤的发生率比对照组少.结论:平板3D-DSA在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中大大减少了透视时间,对中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B 方案(顺铂DDP、博莱霉素BLM),并了解其对Wee1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用PB方案对64 例ⅠB~ⅡB 期宫颈癌病人进行介入化疗,观察化疗前后宫颈肿瘤体积变化及化疗后反应,评价介入化疗的效果。2、比较介入化疗后手术患者 (观察组)与直接手术患者(对照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评价介入化疗的近期疗效。3、测定介入前后Wee1 表达的变化,及 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了解PB方案对Wee1 的影响。结果:PB 方案介入化疗的有效率(CR + PR)为87.5% ,缓解率为96.9%,34.4% 出现了发热反应,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92 ± 0.3)h 和(3.28 ± 0.55)h,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453.1 ± 131.9)mL和(542.8 ± 5.6)mL,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在盆腔淋巴结 转移、脉管浸润、宫旁浸润及阴道切缘受累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B 方案介入化疗后,Wee1 的表达较介入化疗前 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级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PB介入化疗方案有效、低毒,对ⅠB~ⅡB期宫颈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PB 方案是值得推广的介入化疗方案,Wee1 蛋白有 望成为监测PB 方案介入化疗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对中晚期宫颈癌TP化疗患者血清IL-2、IL-10、TGF-β1水平及阴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8月于本院接受TP化疗的8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TP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IL-2、IL-10、TGF-β1水平,阴道菌群分布情况,致病微生物阳性检出率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2水平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更高,两组治疗后血清IL-10、TGF-β1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更低。治疗后观察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升高(均P0.05),对照组均降低(均P0.05),观察组Chao1指数、Shannon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棒状杆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上升而对照组下降(均P0.05);观察组白假丝酵母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加德纳菌、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肠球菌属水平相对丰度下降而对照组上升(均P0.05);两组致病微生物阳性率均下降(均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TP化疗患者临床疗效,调节患者免疫应答水平,有效改善患者阴道菌群平衡,降低患者阴道致病微生物阳性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微小RNA-138(mi R-138)的表达及与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新辅助化疗,并根据治疗后的效果分为化疗有效组与化疗无效组。采用微阵列芯片技术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的mi R-138表达水平,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mi R-138基因靶蛋白γH2AX的表达情况,分析患者化疗后mi R-138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化疗有效组化疗后mi R-138△Ct值明显低于化疗前,且明显低于化疗无效组(P0.05),而化疗无效组化疗后mi R-138△Ct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两组靶蛋白γH2AX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有效组靶蛋白γH2AX相对表达量的差值显著低于化疗无效组(P0.05)。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组织中mi R-138△Ct差值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年龄、FIGO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改变宫颈癌患者的mi R-138表达水平,且mi R-138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化疗药物敏感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新辅助化疗前后及正常宫颈组织20例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40.9%;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1.8%;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1%。P-gp和GST-π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GST-π阳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新辅助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MRP1、GST-π无法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20例,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30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30例,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2.7%;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0.9%;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9%。P-gp、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疆汉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6.7%;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0%,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7%。P-gp、GST-π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MRP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新疆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阳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gp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⑥汉族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GST-π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化疗前宫颈鳞癌MRP1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和GST-π可作为预测汉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P-pg可作为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比较多西他赛或紫杉醇联合奈达铂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及45例同期采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接受辅助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病理状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2.22%vs.55.56%),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和宫旁浸润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辅助化疗宫颈癌的疗效与紫杉醇联合奈达铂相当,且神经毒性、骨髓抑制方面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是临床低毒性且有效的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莫平  赵淑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9):1692-1694,1699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的疗效及对VEGF的表达。方法:评定4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效果并应用RT-PCR方法测定化疗前后组织中VEGF表达化疗近期。结果:介入栓塞化疗的总有效率87.2%,ⅠB2期、ⅡA期、ⅡB期宫颈癌介入化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ⅢA期及ⅢB期宫颈癌介入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且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前三组(P<0.05),治疗前局部晚期宫颈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均明显相关(P<0.05);介入治疗后高分化宫颈癌及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VEGF表达无明显下降(P>0.05);不同临床分期、有淋巴结转移、不同病理类型及中、低分化的局部晚期宫颈癌介入治疗后VEGF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介入栓塞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有良好近期效果,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VEGF可作为判断治疗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在我院妇产科收治并确诊的90例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Ⅰb~Ⅱb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A组患者手术前采用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B组患者手术前采用静脉介入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手术治疗,并对3组疗效及副作用进行了分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3组患者MMP-2、Fas和FasL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以探讨新辅助介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研究结果表明:A组(有效率=83.33%)和B组(有效率=73.33%)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A组疗效显著高于B组(χ~2=2.116, p=0.045);Ⅰb期有效率显著高于Ⅱa和Ⅱb,Ⅱa显著高于Ⅱb,鳞癌患者的化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腺癌,低分化宫颈癌患者有效率显著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p<0.05);A组中共有14例出现化疗副作用,B组共有11例出现副作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2和FasL治疗后的阳性率在A组和B组中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A组和B组中Fas阳性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对照组中MMP-2、Fas和FasL治疗前后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的结论初步说明:新辅助介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效果显著,MMP-2、Fas和FasL细胞因子与宫颈癌肿瘤细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究对初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行新辅助化疗患者开展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我院接受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术治疗的100例初诊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将其中50例病理检测II B、III期行4~8个疗程新辅助化疗后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设为研究组,将50例I、II A期直接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和灵敏度,同时就患者病理特征与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相关性开展分析。结果:(1)比较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前哨淋巴结检出数、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以及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方面组间差异不大(P>0.05);(2)病理学特征分析显示肿瘤直径以及临床N分期同新辅助化疗后患者前哨淋巴结检出阳性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对初诊腋窝淋巴结阳性行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具有较显示的临床意义,能够较好的预测患者腋窝淋巴结状况,同时化疗前肿瘤直径、临床N分期是影响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梁桂玲  梁宁安  杨钦灵  张桂萍  洪红 《生物磁学》2011,(15):2945-2947,300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PF方案的两种给药途径(子宫动脉置管与静脉全身化疗)对宫颈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测定43例局部晚期宫颈癌病人子宫动脉置管与静脉全身化疗后癌组织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评价化疗近期效果。结果: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经子宫动脉置管与静脉全身化疗比较,临床缓解率相似,但是前者能显著减少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损害作用,子宫动脉置管组HIF-1αmRNA表达较静脉全身化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子宫动脉置管PF方案化疗,能降低宫颈癌组织的HIF-1αmRNA表达,能减小肿瘤体积。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一种可行、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前列,现在胃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新辅助化疗是胃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辅助化疗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增殖、缩小肿瘤体积等优点,从而为手术切除创造条件。本研究用新辅助化疗处理患胃癌的小鼠,并检测了新辅助化疗处理前后胃癌细胞内p53和Bcl-2 (细胞凋亡相关因子)基因在组织内的表达变化情况,以及与对照相比新辅助化疗对肿瘤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可以减缓肿瘤的增长,显著上调小鼠胃癌组织内细胞凋亡因子p53的表达,并且显著下调Bcl-2抗凋亡因子的表达,从而有效地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这一结果可能为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的治疗分子机制提供一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PF 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 年6 月~2015 年6 月期间收治的ⅡB~Ⅲ期宫颈癌患者,共152 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 和毒性反应。结果:单纯放疗组和同步放化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对ⅡB 和 Ⅲ期患者进行分析,Ⅲ期患者同步放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疗组患者治疗 后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反应的发生情况 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放疗治疗,可有效提高近期总有效 率,毒性反应虽较单纯放疗组有所增加,但经临床支持治疗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较传统手术治疗Ib2、IIa2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1年12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初治宫颈癌患者120例,临床分期为Ib2期、IIa2期,术前均经病理证实为宫颈鳞癌,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组);对照组(单纯手术治疗组)。研究组给予1~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评估其化疗疗效,有效者化疗结束后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结果:新辅助化疗能够使肿瘤体积较化疗前缩小或消失,临床有效率高达81.43%,从而降低了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提高手术的切除率,扩大手术适应征,降低术后病理高危因素,同时手术治疗能保留卵巢功能,提高年轻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手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配合手术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10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组采取术前辅助化疗,而对照组术前不接受化疗。观察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随访三年,记录两组患者的肿瘤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66%,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为33.89%;新辅助化疗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为5.08%,远处转移率为6.78%;对照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为12.50%,远处转移率为18.75%。新辅助化疗组患者的肿瘤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中,术前对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具有明显的效果,患者近期疗效良好,毒副反应可耐受,且手术后的复发转移率相对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与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88例,采取分层随机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将全子宫、大网膜、双附件、肿瘤转移灶、阑尾切除,根据手术中的情况,切除腹主动脉旁、盆腔淋巴结及受累的脏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新辅助化疗,行2-3次化疗后进行手术,采取TP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150 mg/m~2紫杉醇,行静脉滴注,持续滴注3小时,每天1次;0.06卡铂、2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行静脉滴注,每天1-3次;每个疗程间隔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腹水量、术中出血量、病灶大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54.55%)(P0.05),腹水量、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病灶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用间隔肿瘤细胞减灭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诊治的15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使用肿瘤细胞减灭术进行常规卵巢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联合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化疗的表观缓解率(83.54%)显著高于对照组(62.0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12 w颈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阻力指数(resisi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脏损伤、肾脏损伤的不良反应程度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卵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