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大豆豆乳和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的遗传变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国各地的261个大豆品种为材料,研究豆乳和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豆乳和豆腐加工过程中每100g干籽粒平均生产干豆乳71.92g,生产干豆腐51.80g,损失豆渣干物质25.76g,损失乳清干物质20.12g.干豆乳蛋白质、脂肪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51.85%、22.55%和18.42%,干豆腐蛋白质、脂肪和总糖的含量分别为46.22%、24.58%和19.36%.豆乳和豆腐产量、品质及有关加工性状在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都较大,从中筛选出一批优异种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弄清不同闽产李(Prunus salicina)果实氨基酸含量、组成及营养价值,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对不同李果实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李果实含有18种蛋白质氨基酸和3种非蛋白质氨基酸。田黄李的牛磺酸含量与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6.54 mg/100 g和496.14 mg/100 g;皇后李的鸟氨酸、药用氨基酸、酸味氨基酸含量以及特殊功效蛋白质氨基酸的比重均最高分别为0.36 mg/100 g、364.67 mg/100 g、298.28 mg/100 g和73.45%;早熟胭脂李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为7.98 mg/100 g;大胭脂李的支链氨基酸含量最高为46.77 mg/100 g。李果实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可根据不同的开发利用目标选择合适的品种。  相似文献   

3.
野生豆腐柴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豆腐柴叶水分、灰分、粗蛋白、粗纤维、总糖、Vcβc、矿物元素的含量及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分析,为合理地开发与利用野生资源植物豆腐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校园豆腐加工的成本—效益,探讨其在学生营养改善中的应用,为农村学校开展学生营养改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了解校园豆腐加工的成本、产量和收益等情况;实地考察干预学校的食堂和豆腐加工场地,了解和分析学生就餐及其通过豆腐加工项目的受益情况。结果:校园加工豆腐可降低学校食堂的经费支出。每加工10kg豆腐的成本为21.0元,如果按市场价计算,可节省9元/10kg。校园加工豆腐每提供10g蛋白质的成本价为0.3元,低于直接购买的成本(0.4元)。一套豆腐生产设备,每年可生产豆腐21 000kg,基本能满足大规模学校(800人)学生一学年的优质蛋白质需求(25g/d)。结论:在农村学校开展豆腐加工项目,既能减少学校食堂的经费支出,还能为学生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优质蛋白质,可在有条件的农村学校推广。  相似文献   

5.
植物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调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的与非蛋白质的氨基酸从植物分离出的氨基酸在一百种以上。醇不溶的残渣水解后释放的氨基酸,通常在蛋白质水解物内发现,叫蛋白质氨基酸。在蛋白质水解物以外遇到的氨基酸叫非蛋白质氨基酸。一般认为: (1)非蛋白质氨基酸是次生产物,在植物  相似文献   

6.
采用动物酶一次性水解猪全血与干血粉,获得含17种氨基酸的水解物,蛋白质含量达83.33%。系统对该水解物进行了氨氮、总氮、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的分析。同时,还检定了水解物的细菌数及Hg、Cd、Pb、As等有害元素含量,结果证明符合国家标准。又以水解物连续饲喂小白鼠20日,未见毒性。从分析饲喂30日后的小白鼠血浆蛋白及SH含量,发现清蛋白含量增长,血浆SH含量未见变化。30日小白鼠肝组织重量及指数不变,解剖观察也未见病变,进一步说明水解物无毒性,唯免疫器官脾脏增大21%。最后,以1%浓度水解物添加普通酱油,结果提高氨氮32.43%。  相似文献   

7.
蛋白核小球藻粉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及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蛋白核小球藻粉主要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其蛋白质含量为63.60%,18种氨基酸总量为55.95%,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35%,氨基酸分(AAS)为64.3,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小球藻粉营养成分全面,是优良的单细胞蛋白源。  相似文献   

8.
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稻田中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对稻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用10个不同方法对双季稻田进行处理,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测定了各处理稻田中所产稻米中的16种氨基酸的含量,其中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AAA分析柱,柱前衍生使用邻苯二甲醛(OPA)和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为衍生试剂。结果发现:1)10个处理中的稻米16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施氮肥+添加生物质炭48 t/hm2+间歇灌溉(NPK+HBC+IF)处理中所得氨基酸总量为6520.7 mg/100g,效果最佳;对照组处理(不施加氮肥+无稻草还田+间歇灌溉)所得氨基酸含量4338.0 mg/100g为最低。以对照组处理所得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36.8%为最高值;无稻草还田+长期淹水(NPK+CF)处理方法所得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33.1%为最低值。10个处理中16种氨基酸中含量较高的氨基酸均为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最低的均为甲硫氨酸;2)施氮肥量相同时,长期淹水与间歇灌溉相比,氨基酸总量增加185.1 mg/100g,非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增加3%,谷氨酸、组氨酸和丝氨酸含量明显升高,但亮氨酸含量显著降低;3)施用氮肥能提高稻米中的氨基酸含量,且随着氮肥使用量的增加,氨基酸含量也随之增加,组氨酸含量增加显著;4)供氮量相同时,添加猪粪使氨基酸总含量升高了286.0 mg/100g,此结果表明,在供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施用猪粪更有利于稻米氨基酸含量的提高;5)灌溉模式相同时,稻草还田配施氮肥对必需氨基酸和氨基酸总量均有提高,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组氨酸的含量增加较多,甲硫氨酸含量略有下降;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对非必需氨基酸影响较为明显;当稻草半量还田(还田量为3 t/hm2)时,稻米中氨基酸总量增加最多;稻草全量还田+长期淹水(NPK+HRS+CF)与稻草半量还田+间歇灌溉(NPK+LRS+IF)处理中的氨基酸含量基本接近,但必需氨基酸含量前者略高于后者,说明稻草还田与水肥管理对氨基酸含量影响可能存在交互作用;6)添加生物质炭配施氮肥提高了稻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且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与稻草还田、添加猪粪处理相比,生物质炭的添加对氨基酸总含量提升的效果最为显著,对稻田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且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9.
安徽皖南山区豆腐柴化学成分预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化学成分进行预试.方法:采用经典化学预试法对豆腐柴的水浸液、醇提液、石油醚提取液进行成分预试.结果:豆腐柴中含有黄酮及其苷类、三萜类及其苷类、糖、酚类、氨基酸、蛋白质、挥发油等化合物.结论:野生豆腐柴资源丰富,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可以作为功能食品或药品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适用于制备花生豆腐的原料的脂肪含量,以低温花生粕为原料,采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ransglutaminase,TG)和高温微压煮浆(high-temperature pressure cooking,HTPC)工艺制备花生豆腐,研究不同花生粕脂肪含量(6.89%、10.12%、15.43%、20.28%和25.54%)对豆腐质构的影响,对比花生豆腐与市售大豆豆腐的耐煮性和色泽,并分析加工过程中花生蛋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花生粕脂肪含量对豆腐质构有显著影响(P<0.05),除脂肪含量为25.54%的花生粕外,其他脂肪含量的花生粕均可用于制备花生豆腐。当花生粕脂肪含量为6.89%时,可制得与市售大豆石膏豆腐的质构、耐煮性相当的花生豆腐产品,且其黄度值b(8.38)显著小于大豆石膏(15.86)和卤水(16.56)豆腐(P<0.05),具有色泽优势。而对于花生蛋白结构变化的分析表明,当花生粕脂肪含量相对较低(6.89%~20.28%)时,TG对花生蛋白的作用效果较好,进一步施加HTPC处理可使花生蛋白完全变性,并且通过形成疏水相互作用和二硫键以维持豆腐凝胶结构。研究结果为花生豆腐的加工提供了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江苏明日叶为原料,分别对明日叶茎、叶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比较,为明日叶不同部位进一步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食品营养成分国家标准检测方法,对江苏明日叶茎、叶中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纤维、脂肪酸、16种氨基酸和9种矿物质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明日叶的主要成分为水分84.4~91.7 g/100 g、灰分0.90~1.70 g/100 g、蛋白质0.75~4.60 g/100 g、粗纤维1.10~2.10 g/100 g;明日叶叶中矿物质2.32~4 532.00 mg/kg、茎中矿物质0.58~2 601.00 mg/kg;明日叶中C16∶0、C18∶1、C18∶2、C18∶3四种脂肪酸的含量较高;明日叶叶中16种氨基酸含量4.42%、茎中0.52%。结论:明日叶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布差异较大,叶中绝大多数营养物质含量大于茎含量。结合不同营养物质成分含量测定分析,可得明日叶叶中均高于茎中,明日叶叶相较于茎有较大的营养价值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选取初始体重为(9.46±0.01) g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为研究对象, 以30%鱼粉组为对照, 分别添加5%磷虾水解物(LKH)和10%磷虾水解物(HKH)以替代鱼粉蛋白, 配制3组等氮等脂的饲料, 在室内流水养殖系统进行为期10周的养殖实验, 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磷虾水解物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 HKH组大菱鲆幼鱼的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蛋白质效率比(PER)、蛋白质沉积率(PP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但摄食率(F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LKH、HKH组大菱鲆幼鱼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LKH、HKH组肝脏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血清GOT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HKH组肝脏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KH组(P<0.05), 但血清GPT活性显著低于LKH组和对照组(P<0.05); HKH组肠道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同时随着磷虾水解物添加量的升高, 肠道及幽门盲囊胰蛋白酶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且在HKH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结果表明, 在饲料中添加10%磷虾水解物能够提高大菱鲆幼鱼的生长性能, 促进其氨基酸代谢和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3.
诺丽果与热带水果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诺丽果和16种海南常见热带水果为材料,对比分析了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诺丽果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其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居第1位。诺丽果的E/T值为37.13%,E/N值为0.59,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诺丽果中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Val、Ile、Leu、Phe+Tyr、M et+Cys、Thr的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与1973年FAO/WHO修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模式谱基本一致,仅Lys中度缺乏。诺丽果中鲜味类、芳香族、甜味类氨基酸含量居第1位。  相似文献   

14.
在对黄皮种子氨基酸的组成及蛋白质的含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8种植物种子蛋白质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黄皮种子(干品)蛋白质含量为8.625%,含有17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其含量为762.2 mg.g-1蛋白质,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量的35.5%,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含硫氨基酸(M et+Cys),贴近度为0.8536,营养价值与高粱米、西瓜子等接近。  相似文献   

15.
不同叶菜型甘薯品种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7个叶菜型甘薯品种,测定分析了茎尖中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的E/T值变幅为37.22%~39.60%,E/N值变幅为0.59~0.66,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相对含量大部分符合1973年FAO/WHO修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模式谱,仅蛋氨酸+半胱氨酸中度缺乏;在全部18种氨基酸中,以半胱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的变异系数最大,其他15种氨基酸的变异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国产鱼粉+进口白鱼粉为蛋白源,混合油(鱼油∶豆油=1∶1)为脂肪源,设置了5个蛋白水平:25%、30%、35%、40%、45%(脂肪含量为9%)以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为指标,在水温(29.7±1.9)℃,盐度24.5±2.5下,研究了上述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管角螺的生长和肌肉成分的影响。选择壳高(2.25±0.25)cm、体重(0.65±0.25)g的管角螺,结果表明,随着蛋白质含量的上升,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均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分别在蛋白质水平为40%、40%和35%时取得最大值1.02%、60.1%和1.62%,且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将特定生长率和饲料转化率分别与饲料蛋白质水平进行拟合,得出饲料蛋白质的最适含量分别为37.50%和38.88%。试验结束后对管角螺肌肉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发现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蛋白和水分含量均增大,粗脂肪含量减小,且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粗灰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对肌肉氨基酸进行分析得出,饲料蛋白质水平不同,管角螺肌肉中的氨基酸含量也不同,蛋白质水平为45%组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最多,25%组的最少,后者比前者分别少74.27%、17.47%和44.48%。EAA/TAA和EAA/NEAA略小于FAO/WHO,苯丙氨酸+酪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为第二限制性氨基酸。  相似文献   

17.
土鳖虫体内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昆虫。高温对昆虫生命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为探明短时高温胁迫对土鳖虫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本试验以中华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 8龄雌若虫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设置29℃、33℃、37℃为高温处理组,以25℃为对照,测定2 h短时高温胁迫对中华地鳖存活率以及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9℃、33℃和37℃短时高温处理对中华地鳖存活率无影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6.57%±3.29%、79.60%±0.92%、77.00%±0.71%,与对照(84.50%±1.57%)相比均明显下降;短时高温处理后,29℃处理组土鳖虫总氨基酸含量为206.97±7.42 mg/g,6种人体必需的游离氨基酸苏氨酸8.23±0.32 mg/g,甲硫氨酸3.98±0.49 mg/g,异亮氨酸8.27±0.35 mg/g,亮氨酸16.38±0.86 mg/g,苯丙氨酸8.34±0.40 mg/g,以及赖氨酸12.56±0.64 mg/g的含量较对照和33℃、37℃高温处理组均显著升高,表明29℃短时高温处理可显著提高中华地鳖体内人体必需游离氨基酸含量。本研究是国内外对高温胁迫下药用昆虫体内活性成分的首次报道,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明确高温对土鳖虫的药用价值的影响,以及为土鳖虫人工养殖条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甘薯茎尖与常见叶菜类蔬菜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叶菜型甘薯茎尖和14种常见叶菜类蔬菜为材料,对比分析了氨基酸含量及组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总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居第1位。甘薯茎尖的E/T值为39.50%,E/N值为0.65,符合理想蛋白质的要求。茎尖中各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Val、Ile、Leu、Phe+Tyr、Lys、Thr)与1973年FAO/WHO修订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模式谱基本一致,仅M et+Cys中度缺乏。甘薯茎尖中鲜味类、芳香族、甜味类氨基酸含量居第1位。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贵州木霉NJAU4742固体发酵产孢能力,本研究拟用稻草秸秆和氨基酸水解液为原料进行固体发酵获得高分生孢子含量的固体菌种,将该固体菌种添加到含有不同比例氨基酸水解液的有机肥中进行二次发酵研制新型生物有机肥,并利用盆栽试验研究该生物有机肥对番茄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 在利用稀释30倍的氨基酸水解液浸泡秸秆过夜后调节秸秆为初始pH 3.5、75%含水量、30%玉米粉添加量的条件下,贵州木霉NJAU4742所产分生孢子数量高达2.40×1010 CFU·g-1.接种2%固体木霉菌种于含有20%氨基酸水解液的腐熟有机肥后,该处理中木霉活菌数和吲哚乙酸(IAA)含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6.40×109 CFU·g-1和38.66 mg·kg-1,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142.30和1.42倍.盆栽试验表明,木霉氨基酸生物有机肥(AT)与氨基酸有机肥(AA)处理跟对照(CK)相比株高分别增加了98.8%和23.8%,茎粗分别增加了58.9%和10.3%,叶绿素、叶长、叶宽等指标也显著增加.利用稻草秸秆和氨基酸水解液进行浅盘固体发酵生产木霉分生孢子,克服了工厂化生产固体木霉菌种的瓶颈,以此制备的新型木霉氨基酸有机肥(AT)与等养分的氨基酸有机肥(AA)和对照(CK)处理相比,对番茄的促生效果显著,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黑水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重要的环境友好型资源昆虫.本研究采用凯氏定氮法、茚三酮柱后衍生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等多种分析技术,测定了厨余垃圾饲喂的黑水虻幼虫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组成及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黑水虻幼虫中蛋白质的含量为40.60 g/100 g.在测定的16种氨基酸中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GLU),含量为4.88 g/100 g,其次是天冬氨酸(ASP),含量为3.31 g/100 g;有7种氨基酸的含量超过2.00 g/100 g,16种水解氨基酸的总和为36.16 g/100 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6.35%.从黑水虻幼虫中共检测出28种微量元素,其中钙元素的含量最高,为25787 mg/kg,其次是K、Na、Mg和Fe,含量分别为7684 mg/kg、1358 mg/kg、964 mg/kg和317 mg/kg;Al、Zn、Sr和Mn的含量在20~100 mg/kg之间,其他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在10 mg/kg以下.黑水虻幼虫中有害元素含量均低于限量,符合我国现行的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本研究为黑水虻幼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