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在一般条件下定植于人体呼吸道,约40%-50%健康人群携带该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麻疹等呼吸道病毒感染、营养不良、老年体弱等情况下,可引起细菌性肺炎、中耳炎、菌血症和脑膜炎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与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SARI)肺炎的相关性.以67例符合严重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同时以81例流感样门诊病例作为对照,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巨细胞感染与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病例的关联.巨细胞病毒在呼吸道感染病例中有较高的阳性率,阳性率随年龄呈下降趋势.80%以上巨细胞病毒阳性病例存在与其他常见呼吸道病原共感染情况.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和多病原共感染是SARI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单独CMV阳性与SARI肺炎的发生没有显著相关性.SARI肺炎中CMV与其他呼吸道病原共感染概率高,临床上应加强对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巨细胞病毒检测.  相似文献   

3.
肺炎衣原体HEP—2培养分离及其抗体的MIF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斌  王明丽 《激光生物学报》1997,6(3):1132-1135,1128
肺炎衣原体是一种引起肺炎及呼吸道感染等的新型病原体。本研究采用HEP-2培养从8例呼吸道感染者新鲜痰液中初步分离出肺炎衣原体。此外,采用微量免疫光试验(MIF)对96例呼吸道感染者与48例健康献血员的血清学分析表明:83.4%的患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阳性,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差异。提示这些患者呼吸道感染中,肺炎衣原体可能起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和肺炎支原体等。了解各种病原体的病原学特点及发病机制,并及时、正确的治疗,对临床防治下呼吸道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冬季肺炎和哮喘患儿呼吸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急诊科治疗的确诊为肺炎和哮喘急性加重的患儿159例,其中肺炎患儿102例,哮喘急性加重患儿57例。选择同时期在本院就诊的无呼吸道疾病患儿88例,设为对照组。检测患儿呼吸道微生物分布情况。结果肺炎和哮喘患儿呼吸道微生物多样性增加。肺炎患儿菌群丰度前3位的菌属分别是链球菌属、不动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哮喘患儿菌群丰度前3位的分别是嗜血杆菌属、莫拉氏菌属、葡萄球菌属。呼吸道病毒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患儿检出率前3位的病毒分别是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型。哮喘患儿病毒检出率前3位的是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肺炎支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哮喘患儿,柯萨奇病毒检出率明显低于哮喘患儿。结论冬季肺炎和哮喘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体征较为相似,但是病原微生物检出情况有所不同。病原微生物检出的差异性有助于正确诊断和鉴别儿童肺炎和哮喘。  相似文献   

6.
支原体 支原体广泛寄生于人体、哺乳动物,鸟类及植物中,仅有少数有致病性.自1995年以来,34种支原体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测序,已完成的包括人类致病性支原体(肺炎支原体、穿透支原体、解脲支原体等),动物致病性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牛丝状支原体、鸡滑膜支原体、鱼肺炎支原体和鼠类肺支原体),植物致病性支原体(洋葱黄化病支原体)等.肺炎支原体是人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对儿童尤其严重,因为它与人类密切相关,所以最为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肺炎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在一般条件下定植于人体呼吸道,约40%-50%健康人群携带该细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麻疹等呼吸道病毒感染、营养不良、老年体弱等情况下,可引起细菌性肺炎、中耳炎、菌血症和脑膜炎等疾病。它也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引起儿童及成人细菌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 从235例使用呼吸机引发肺炎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126株病原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敏感试验,对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早发性VAP组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定植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而迟发性VAP组病原菌常由肠杆菌科病原菌等所致;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2%、革兰阳性菌17.9%、真菌l2.8%;细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0.0%,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占85.7%;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中ESBLs阳性菌检出率分别为33.3%和37.5%和16.7%.结论 早发性VAP病原菌和迟发性VAP病原菌分布差异较大,呼吸机相关肺炎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大多耐药,加强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离株耐药基因初步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呼吸道分离株的主要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呼吸道标本中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产ESBLs株的bla(TEM)、bla(SHV)和bla(CTX-M)基因.结果 PCR结果显示bla(TEM)、bla(SHV)和bla(CTX-M)基因的总阳性率分别为40 .7%、45.7%和75.3%,其中大肠埃希菌分别为:64.9%、2.7%和91.9%,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20.5%、81.8%和61.4%.67.6%的大肠埃希菌和95.5%的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携带多个基因.结论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道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型为CTX-M,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基因型为SHV.大多数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通过其末梢尖端结构即黏附细胞器与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受体(唾液酸共轭物或糖脂结构域)结合并定植于人体呼吸道,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等疾病。因此,其黏附机制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着重阐述了肺炎支原体黏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黏附素与黏附辅助蛋白的种类、定位、功能及在黏附过程中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1月到2020年2月本院诊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样本进行细菌分离与耐药分析,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在呼吸道感染患者65例中,分离出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32株,占比49.2 %,其中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灌洗液、血液标本分别占50.0 %、9.4 %、25.0 %、6.3 %。32株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氨苄西林、头孢吡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71.9 %、87.5 %、96.9 %、84.4 %、81.3 %,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59.4 %、68.8 %、81.3 %、75.0 %、81.3 %。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型A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引流、机械通气、糖尿病等为导致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比较常见,对头孢呋辛、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敏感率比较高,血型A型、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引流、机械通气、糖尿病等为导致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肺炎衣原体是引起人类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目前血清分类法只有1个血清型,近年来对它的基因分析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基因型.由属特异抗原基因编码的主要外膜蛋白、热休克蛋白、脂多糖作为毒力因子,在肺炎衣原体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另外还有一些种特异抗原基因编码的毒力因子和由肺炎衣原体介导宿主产生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13.
急性呼吸道感染(RTIs)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其病原体对抗生素耐药率的增加对诊断微生物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临床微生物室对感染病原体的检出率较低,一般只有50%,且不同部位感染所采集的标本,其结果差异很大。本研究将评述呼吸道感染实验室检查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和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卡他莫拉菌、肺炎衣原体、嗜肺性军团病杆菌、呼吸道病毒、尿抗原试验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老年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07例老年肺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结果.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238株,革兰阴性菌163株,占68.49%;革兰阳性菌33株,占13.87%;真菌42株,占17.65%.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株的比例分别为36.73%、28.8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因长期使用抗生素,呼吸道菌群失调,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耐药率均较高,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菌株有较高比例,二重感染比例较高;革兰阳性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未发现耐药菌株.因此临床医生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于改善患者肺部微生态失衡,延长生存时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呼吸道病原体──肺炎衣原体沈阳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沈阳110031肖纯凌沈阳医学院学报编辑部孟宪红衣原体原来只有沙眼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二个生物种,近年又发现第三个生物种一肺炎衣原体,TWAR株。肺炎衣原体作为人类重要的呼吸道病原,国外已有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两年来确诊治疗的15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56例标本检出致病菌98株,其中G-杆菌71株(72.4%),G+球菌23株(23.5%),真菌4株(4.1%),主要致病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6株,大肠埃希菌20株.流感嗜血杆菌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肺炎链球菌5株.药敏结果显示,G-杆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其次为头孢西丁、庆大霉素,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头孢西丁、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为本地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真菌的感染率也呈上升趋势,临床上应及时检测,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鞠丽丽  任欢  齐颖  颜廷宇  崔志刚 《生物磁学》2013,(26):5190-5193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生物,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感染该疾病后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鼻咽炎、支气管炎、肺炎及严重的肺外并发症,如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脑膜脑炎、心肌炎、心包炎、肾炎,严重感染者甚至可导致死亡。肺炎支原体有很强的传染性,经常在儿童集居地及家庭成员中交叉感染,导致久治不愈。对支原体肺炎进行早期诊断不仅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可遏制其继续传播。本文就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致病机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其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意义,将研究现状及展望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因肺炎就诊我院的儿童其感染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等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调阅2008年一月-2012年1月间,所有因肺炎入住我院并在我院治愈的患儿病历及呼吸道标本中的细菌分离、培养、耐药性报告单,剔除其他病原菌所致的儿童肺炎,仅针对分离出的388株肺炎链球菌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定的研究期间内,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儿童肺炎有鲜明的季节特点,以冬春,秋冬交替时段高发.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48.9%、53.8%、52.6%和55.7%.另外,统计还发现SP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如头孢呋辛(77.8%)、阿奇霉素(82.0%)、红霉素(86.9%)、四环素(79.9%)、克林霉素(80.9%)、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69.1%)等的耐药性也较以往的报道为高.尽管SP的耐药性较为严峻,但SP对临床部分抗生素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其中比较敏感的包括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氧氟沙星以及利奈唑胺,这给临床使用抗生素治疗SP所致的感染性肺炎提供了很好的取舍参考.结论:链球菌所致的儿童肺炎具有鲜明的季节特点,经典的治疗药物青霉素的耐药逐年升高,本地区儿童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情况较为严峻,使用抗生素治疗SP感染时应注意参考药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作为一种特殊的重症医院内肺炎,是重症监护病房内主要死亡原因;急慢性呼吸衰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者易发生VAP.目前VAP诊断标准主要是根据症状及体症、胸部X线检查及呼吸道分泌物培养结果等指标,该VAP标准过度敏感,缺乏特异性且有局限性.人工气道内抽吸物(ETA)、支气管镜下通过保护性样本刷(PSB)或者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取材进行病原学定量培养的阈值分别为105 cfu/ml、103 cfu/ml及104 cfu/ml.但VAP的发生和病原菌的繁殖是一个动态过程,病原学定量培养定量值取决于患者是否抗生素、抗生素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混合感染及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等等.结合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情况及呼吸道分泌物的培养病原菌等因素综合确定患者是否存在VAP是十分必要的,正确早期诊疗VAP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肺炎衣原体不仅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机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研究还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和脑膜炎,心内膜炎,结节性红斑等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从细胞分子水平对肺炎衣原体感染血管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其相应免疫反应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