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形态观察对香港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hongkongensis(Hemsl.)Hutch.)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的形态变化进行观测,研究花芽外部形态与花芽分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香港四照花的花芽分化开始于7月上旬,到9月底完成,形态分化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蕊雄蕊形成期。与之对应的外部形态变化为:混合芽闭合,混合芽基部膨大,新叶展开露出圆形花序,花柄初现,花序膨大,花序表面小花突起,花柄伸长至4~6 mm,花序表面小花轮廓明显。香港四照花花芽外部形态能直观地反映出内部结构变化,可根据花芽外部形态特征推测花芽分化状况。研究结果可为香港四照花花期调控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早熟栽培草莓花芽分化进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11年7月23日至8月24日,对草莓品种‘红颜’进行低温(夜温为17~20℃变温)、短日照(黑暗时间为16 h)处理,从处理之始到花序现蕾,约每3~5 d取样1次,实体解剖镜下解离草莓顶芽,材料均用FAA固定,临界点干燥,扫描电镜观察,以确定保护地栽培草莓的花芽开始分化始期,为生产中草莓尽早适期定植提供依据.根据扫描观察的微形态特征,将草莓花芽分化的全过程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生殖顶端膨大期、花序分化期、顶花花萼与花瓣形成期、雄蕊形成期和雌蕊形成期共7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顶芽一直处于营养生长阶段;花芽分化始期,草莓顶芽逐步由尖锐、狭窄的营养顶端向平坦、宽大的生殖顶端发育;生殖顶端膨大期,生殖顶端隆起而膨大;花序分化期,顶花序逐步分化出顶花原基和侧花原基;顶花花萼、花瓣形成期,花萼(包括副萼)、花瓣原基相继分化完成;雄蕊形成期,两轮雄蕊原基相继分化形成;雌蕊形成期,大量雌蕊原基逐步隆起,心皮原基逐步卷合、完成花芽分化.研究认为,草莓的定植期以生殖顶端充分膨大期为宜,即低温短日照处理15~20 d后即可定植大田.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蜡切片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观测,为罗汉果开花调控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均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阶段。雄蕊原基分化期前,3种花芽分化过程无明显差异,各时期形态特征均依次为:茎端呈圆锥状(花芽未分化期)→茎端经半球形变成扁平状(花芽分化初期)→距茎端5~7节位处分化出穗状花序(花序分化期)→小花原基周围形成5个萼片原基(萼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内侧形成5个花瓣原基(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3种花芽分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雄蕊原基内侧出现雌蕊原基后,雄花芽雄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雄蕊,雌蕊原基停滞生长,退为一个小突起;雌花芽雌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雌蕊,雄蕊原基生长缓慢,退化为小花丝;两性花芽雌蕊和雄蕊原基均继续发育,形成外观正常的雌蕊和雄蕊。(2)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s)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即AB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GAs和ZR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吲哚乙酸(IAA)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雌花芽IA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升高,花芽形态分化期逐渐降低,而雄性和两性花芽的IAA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ABA/GAs、ABA/IAA、ZR/IAA和ZR/GAs激素含量比值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ABA/GAs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BA/IAA、ZR/IAA和ZR/GAs则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认为,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经历一个"两性期",高ABA含量和ABA/GAs比值有利于罗汉果花芽分化,IAA可能对罗汉果花性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了黄连木雌花芽的分化过程,以揭示黄连木雌花芽分化规律,为合理调控雌花芽分化质量和数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黄连木雌花芽的分化时期为当年4月中旬至10月底和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历时345 d左右.具有分化时间早、分化速度快但整个花序分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黄连木雌花芽分化包括花序分化和小花分化2个过程,可划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始期、苞片分化期、花序形成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被片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分化期等8个时期.  相似文献   

5.
光皮树花芽分化的形态和解剖特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光皮树[Swida wilsoniana (Wanger. ) Soják. ]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解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花芽的外部形态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光皮树的顶芽和腋芽都可以进行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在2月下旬开始,4月底基本完成;整个花芽分化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花芽未分化期、花序分化期、花萼分化期、花瓣分化期和雌雄蕊分化期,其中花序分化期还可分为分化前期和分化后期.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光皮树的花芽形态逐渐增大、饱满,径向和纵向伸长,并在花瓣分化期形成塔形聚伞状花序.花芽纵切面的解剖结构显示,在花芽分化过程中,花芽内的生长锥逐渐增大并向上隆起;在花萼分化期生长锥的边缘产生4个萼片原基;在花瓣分化期花萼原基内侧分化出花瓣原基,并与花萼原基交互而生;雌雄蕊分化期在花瓣原基的内侧分化出雄蕊原基,同时在生长锥中心形成雌蕊的心皮原基.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分化过程最终形成光皮树的花萼、花瓣及雌蕊和雄蕊.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仙花芽分化观察及储藏条件对花芽数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三年生中国水仙‘金盏银台’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结果表明:中国水仙的花芽分化从7月上旬开始,到9月中旬形成雌蕊结束。其过程可分为叶芽时期、花序原基形成期、佛焰状总苞形成期、花原基形成期、花冠形成期、雄蕊形成期、雌蕊形成期7个时期。其中花冠形成期较长,20 d左右。花芽的外部形态变化上,分化后期芽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前期。对鳞茎球内花序数量的统计结果显示,高温储藏及烟熏法共同使用对中国水仙花序的形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观察小叶丁香花芽分化过程,明确花芽外部形态与内部解剖结构的对应关系,解析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为小叶丁香开花调控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小叶丁香花芽为试验材料,外部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技术观测花芽分化过程及开花特性,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激素含量。解剖结构观察发现,小叶丁香春季开花的花芽分化始于5月下旬,至10月上旬结束,过程分为未分化期、总苞原基分化期、花序原基和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时期,分化各时期存在重叠现象;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含量波动较大,分别呈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赤霉素(GA3)含量维持在低水平且变化幅度不大;ABA/GA3峰值出现在总苞原基、萼片原基及花瓣原基分化期;IAA/GA3峰值出现在未分化期、花序原基和小花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ABA/IAA在萼片原基分化期最高;ZR/GA3与ZR/IAA峰值出现在萼片原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糖密草(MelinisminutifloraBeauv.)的幼穗分化发育及花和果实的形态作了研究,将幼穗分化发育过程划分为以下九个时期:第一苞原基形成期;第一次枝梗原基形成期;第二、三次枝梗原基形成期;小穗及颖花原基形成期;雌、雄蕊原基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花粉充实期;花粉成熟期。全过程历时约需42d.从抽穗到颖果成熟约需50d。糖蜜草的花序为圆锥花序。每花序有可育花2000—3000朵.小穗是由小穗轴、内外颖片、不育花外稃和小花构成。小花包括有内外稃各一片、一鳞被、雄蕊三枚和一枚雌蕊,颖果千粒重为91mg。  相似文献   

9.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桦木科(Betulaceae)铁木属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结果显示, 铁木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 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1对次级苞片和2个花原基, 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或3个心皮原基, 形成二心皮或三心皮雌蕊, 雌蕊基部有1层环状花被原基。雄花序为柔荑状, 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 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3个花原基分区, 位于中央的花原基分区, 分化形成5-6枚雄蕊原基, 两侧的花原基分区, 分别分化形成3-4枚雄蕊原基, 雄蕊原基分化形成四药囊雄蕊。雄蕊原基纵裂, 但花丝纵裂没有达到基部。  相似文献   

10.
海南蒲桃花芽形态分化过程观测及其生理生化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海南蒲桃[Syzygium cumini(L.) Skeels.]花芽形态分化及相关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为海南蒲桃花果量调控和栽培管理提供依据。该研究采用冷冻切片技术和扫描观察法对海南蒲桃花芽形态分化过程的结构特征进行观测,并采用蒽酮比色法、考马斯亮蓝G-250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测定花芽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海南蒲桃花芽形态分化过程包括7个阶段: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和雄蕊雌蕊形成期。(2)花芽形态分化过程中,花芽长度呈"快—慢"趋势增加,宽度呈"快—慢—快"趋势增加。(3)花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为先降后升,蛋白质含量却持续升高。(4)花芽形态分化过程中,花芽GA_3含量极低,ABA、IAA和ZT含量升高,ABA/GA_3、ZT/GA_3比值增大,ABA/IAA比值减小。研究认为,在海南蒲桃花芽形态分化过程中,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积累,低水平的GA_3,高水平的ZT、ABA、IAA及ABA/GA_3、ZT/GA_3比值,均有利于海南蒲桃完成花芽形态分化。  相似文献   

11.
易仁知  秦俊  黄清俊 《西北植物学报》2023,43(10):1760-1769
以穗花牡荆为研究材料,通过探究其花芽分化进程和生理特性,为花期调控技术提供成花机理。采用物候期观察和石蜡切片相结合的方法并测定花芽分化过程中相关生理指标,研究花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穗花牡荆花芽分化为一年多次分化型,其进程可划分为七个时期:未分化期、总轴花序原基分化期、初级分轴花序原基分化期、次级分轴花序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前期和花器官分化后期。同一植株不同位置花芽及同一花序中不同单花分化的进程不同,第一季花期后各阶段的花芽分化形态常存在重叠。花芽分化过程中不同时期叶片和花芽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有上升下降的变化,总体上叶片中营养物质含量高于花芽保证营养供应。花芽分化过程中,IAA、ABA、CTK和GA3整体水平上先升后降有利于花芽分化进行。研究认为,花芽中大量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积累及较高的碳氮比,有利于穗花牡荆花芽形态分化顺利完成。低水平的GA3/ABA和IAA/CTK有利于花序的形成,ABA/CTK和ABA/IAA比值升高促进小花原基和小花萼片原基的分化, GA3/CTK、GA3/ABA和GA3/IAA比值升高促进花瓣原基、雄雌蕊原基发育。  相似文献   

12.
以北京东灵山胭脂花自然分布地野生群体中2年生以上植株为研究对象,于2008~2010年连续3年观测了野生胭脂花的年生长发育进程,并采用石蜡切片法制片,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和体视显微镜观察了胭脂花花芽分化和花序发育的过程,以探明野生胭脂花生长发育和花芽分化的规律,为人工栽培胭脂花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胭脂花的年生长发育进程可分为萌芽期、营养生长期、开花期、果实发育期、果熟期、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等7个阶段;5~9月为胭脂花的生长季,生长环境凉爽,日平均气温为5℃~20℃。(2)胭脂花花芽分化期为7月中下旬~9月上旬,历时约2个月,整个过程包括未分化期、花芽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和小花分化期;花序上的小花由外向内逐渐形成并发育,雌雄蕊的发育从8月中下旬开始到9月上中旬结束;花序发育完全的胭脂花植株进入休眠期,经过当年10月份至来年4月份的低温阶段翌年开花。胭脂花花芽分化进程和外部形态密切相关,可根据植株的外部形态特征快速判定花序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3.
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C299’)花序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C299’花序的整个发育过程可分为8个阶段,即营养生长期、穗轴发生期、苞叶原基分化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颖片和内外稃发育期及花药和柱头形成期。其中,穗轴发生期(直立茎上有6~9片叶)是抑制花序形成和决定种子产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4.
鸢尾是世界著名观赏花卉,为研究其花芽分化期的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情况,我们以德国鸢尾两季花品种‘常春黄’(Iris germanica cv. Lovely Again)为材料,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德国鸢尾‘常春黄’的花芽分化过程。结果表明:整个形态分化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花序原基分化期、外轮花被分化期、雄蕊分化期、内轮花被分化期、雌蕊分化期、髯毛形成期。结合上述形态分化过程,分别取其二次花花芽分化时期的顶芽、根茎和叶片部位,以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以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在花序原基分化的初始阶段含量最高,且在3个部位的含量大小关系始终是:根茎﹥叶片﹥顶芽;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的峰值出现于花序伸展初期。  相似文献   

15.
Species of the palm family (Arecaceae) are remarkably diverse in their inflorescence and floral morphologies, which make them a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group for studies of 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and its evolution. Using ligh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we describe inflorescence and flower development in the African oil palm Elaeis guineensis from the initiation of the inflorescence meristem to flower maturity. In mature palms, the inflorescence develops over 2-3 years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individual stages within which differentiation may be either relatively slow, as in the case of early inflorescence meristem development, or rapid, as in the case of flower organogenesis. The female inflorescence bears floral triads composed of single pistillate flowers flanked by two abortive staminate flowers, whereas the male inflorescence contains single functional staminate flowers. This suggests a possible evolutionary movement from an ancestral hermaphrodite inflorescence form containing fully functional floral triads to the situation of temporal dioecy observed at present. Wild type flowers are compared to those bearing an epigenetic homeotic abnormality, known as mantled, involving an alteration of the identity of the organs in the fertile and sterile androecium.  相似文献   

16.
暗期光间断条件下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刘久东  周厚高 《广西植物》2012,32(6):828-833
在暗期光间断条件下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新铁炮百合花芽分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铁炮百合品种花芽或顶芽分化过程可分为营养生长期、花原基或花序原基分化期、花被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和花序形成期,而对于新铁炮百合品种花器官的发生过程而言只具有前4个时期,而无花序形成期;暗期光间断处理下80%新铁炮百合花序形成所跨度的时间为25 d.研究结果可为新铁炮百合在生产上进行促花管理控制夜间光照天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陈斌  宫明雪  刘筱玮  李洪瑶  王欢  何淼 《广西植物》2020,40(11):1638-1644
为探明绵枣儿(Barnardia japonica)在哈尔滨地区的年生长节律以及花芽分化进程,该文以从长白山引种至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研究所苗圃内的绵枣儿为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法研究绵枣儿的年生长节律,并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花芽分化各阶段的形态解剖学特征。结果表明:(1)绵枣儿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节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花芽分化与发育期、开花期、结实期、休眠期。(2)绵枣儿花芽分化进程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即4月中上旬,由于土壤温度较低,鳞茎仍处于未分化期; 4月下旬进入花序原基分化期; 5月上旬苞片原基分化; 5月下旬为小花原基分化期; 5月末至6月初花被片原基分化; 6月上旬进入雄蕊原基分化期; 6月下旬为雌蕊原基分化期。该研究明确了绵枣儿在哈尔滨地区的年生长节律和花芽分化各阶段的解剖学特性,为园林应用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寒兰的成花机理,利用石蜡切片和花芽实体解剖记录了濒危植物寒兰花芽分化和发育的过程,并着重观察唇瓣和合蕊柱早期及中期的发育(在合蕊柱伸长之前)。结果表明:寒兰花芽分化沿着花序轴从下往上可分为4个阶段:花序原基分化,花原基分化,花被片分化和合蕊柱形成。唇瓣分化分为3个阶段:褶片分化,侧裂片分化和色块形成。唇瓣侧裂片和褶片产生较晚,与退化雄蕊可能没有关系。在合蕊柱形成过程中,首先分化出花药,随后分化产生中心皮顶部,侧心皮顶部,并形成花柱道,最终分化出蕊喙和黏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